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日光性角化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对入院患者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并通过单反相机及皮肤镜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取像观察.结果:56例临床诊断疑似日光性角化病患者,其中46例皮肤镜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日光性角化,10例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而组织病理结果为:2例基底细胞癌,7例脂溢性角化症,1例湿疹,皮肤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14%.其中,女性患者22例(47.83%),男性患者24例(52.17%).患者发病年龄在40~82岁,其中40~50岁发病患者5例(10.87%),51~60岁发病患者6例(13.04%),61~70岁发病患者24例(52.17%),71~82岁发病患者11例(23.92%).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60~80岁,占本次研究人数的74.23%.病程最长患者为20余年.患者在职业上有明显差异,农民患者最多,有38例(82.61%).日光性角化病大多发病于暴露部位,颈部发病患者6例(13.04%),手背部发病患者3例(6.53%).主诉患病部位有疼痛感患者6例(13.04%),有瘙痒感患者32例(69.57%),无明显不适感患者8例(17.39%).患者皮损大小0.4~3.3cm,表现为红色或黄棕色斑片或丘疹,皮损部位较干燥,损害呈鳞屑性,且常出现过度角化及疣状特征.部分患者皮损部位出现溃烂结痂症状.同时,皮损部位周围皮肤出现日光损伤特点,如皮肤萎缩、色素改变及血管明显扩张等.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发现,肥厚型患者8例(17.39%),萎缩型患者13例(28.26%),色素型患者4例(8.70%),指样型患者5例(10.87%),鲍温样型患者13例(28.26%),棘刺松解型患者3例(6.52%).皮肤镜表现中,红斑背景下假网格结构33例(71.74%),毛囊口角质栓围绕白圈28例(60.87%),毛囊口周围点状结构25例(54.35%),表现有鳞屑者39例(84.78%),表现有红斑者34例(73.91%),草莓样结构者36例(78.26%),有卷曲的血管者37例(80.43%).结论:皮肤镜检查对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断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通过相关检查确诊疾病,及早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癌变的风险,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研究351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脂溢性角化病好发年龄为45~75岁;发生于男性者占62.96%,发生于女性者占37.14%;好发部位为面部共116例(33.05%),躯干81例(23.07%);病理类型为角化型者129例(36.75%),棘层肥厚型者108例(30.77%);病理组织学表现多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和乳头瘤样增生.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最常见部位为面部,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角化型,其特点表现为显著的角化过度和乳状瘤样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owen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45例Bowen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Bowen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临床上易与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Paget病等相混淆,但在病理学上有很大的差异。结论 Bowen病在临床上易误诊,诊断要结合临床形态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邓建华 《海南医学》2001,12(5):38-38
日光性角化病是渔民常见的表皮肿瘤性疾病之一 ,我院从 1996年 10月至1999年 10月共收治渔民日光性角化病5 1例 ,现分析讨论如下 :1、临床资料1.1 年龄 :患者 5 1例均为渔民 ,男性 ,年龄最大为 71岁 ,最小 36岁 ,平均43.7岁 ,其中 36— 45岁 40例 (占 78.43% ) ,45— 71岁 11例 (占 2 1.5 7% )。1.2 病理类型 :5 1例均做病理活检证实为日光性角化病 ,其中肥厚型 30例 (占 5 9% ) ,萎缩型 15例 (占 2 9% ) ,扁平苔癣样型 4例 (占 8% ) ,鲍温氏病型 2例 (占 4% )。1.3 发生部位 :头面部 18例 ,上肢部 17例 ,肩背部 10例 ,前胸部 5例 ,下肢…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国人日光性角化病在皮肤镜下的特点,为临床皮肤镜鉴别色素性皮损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皮肤镜诊断及病理确认为日光性角化病的病人的皮肤镜图像。结果:在表现有非色素性皮损的17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17例(100%)表现为“草莓样表面"模式,红斑背景下的伪网格状结构为74.5%,周边有白圈的白色毛囊为43.1%,靶形毛囊,草莓样的表面;红斑在非色素性日光性角化病中常见(82.4%)。在色素性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表现为毛囊口周围点状或球状结构为52.6%,“环形颗粒状"结构为31.5%,表现有褐色或黑色伪网格结构为36.8%。结论:皮肤镜可在结合临床病史基础上提高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日光性角化病的病理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的7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相关数据结果.结果 (1)在70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中,老年男性占据较大比例;(2)70例患者发病部位多在面部、颈部等经常暴露在日光下的部位;(3)临床诊断符合组织病理诊断的有34例,占48.67%,临床上的误诊疾病主要是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结论 总体来说,日光性角化病老年人好发,患病部位主要在一些长时间暴露在外的位置,疾病易误诊,要和脂溢性角化病相互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征、皮肤镜表现、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组织病理检查和皮肤镜检查,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61例,分析其皮损的不同临床特征、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皮肤镜下裂隙/脑回样外观、粉刺样开口、粟粒样囊肿模式中,临床特征为丘疹、斑块、结节的占比高于斑疹、斑片及疣状/乳头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肤镜下裂隙/脑回样外观与病理角化过度型、棘层肥厚型均呈正相关(P<0.05),粉刺样开口、点状/发卡样血管结构、粟粒样囊肿均与病理棘层肥厚呈正相关(P<0.05).结论 皮肤镜检查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脂溢性角化病临床诊断准确性,且皮肤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脂溢性角化病20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正邦  张美华 《现代医学》2009,37(6):475-477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两者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204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皮损好发于躯干及面颈部;其中88例患者有自觉症状,瘙痒最常见。本组病理诊断棘层肥厚型98例,占48.04%;脂溢性角化病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6.83%。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常见于老年人,但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病理类型以棘层肥厚型为最常见。该病大多根据皮损的特点即可诊断,部分疑难病例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一86岁男性Bowen病患者,皮损为类似脂溢性角化病的角化性结节。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为Bowen病,且携带人类乳头瘤病毒34型DNA。生殖器(而非皮肤)的人类乳头瘤病毒与皮肤Bowen病有关。在耻骨区域的Bowen病中检测到人类乳头瘤病毒34型@Hara H.$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该病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41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41例SK患者中,男性75例(占53.19%)、女性66例(占46.81%);患者年龄35-79岁,平均(55.54±8.71)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全部患者的57.45%,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全部患者的83.69%。临床病理特点:皮损数量28-191个,皮损最大直径0.2-3.1 cm。发病部位以头面部最多(65例,46.10%),其次为四肢(27例,19.15%)和颈背部(23例,16.31%);病理类型以棘细胞型(普通型)为主(76例,53.90%),其次为角化过度型(39例,27.66%)。141例经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患者中,临床诊断为SK者80例,临床诊断为其它疾病(经病理证实为SK)者61例,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6.74%。结论 SK为临床上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病,临床上一般不予治疗,但易误诊,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淡肤色个体中最常见的上皮性癌前期损害,可与脂溢性角化症、色素痣、寻常疣及Bowen病(原位鳞状细胞癌)等疾病相混淆,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我院皮肤科门诊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45例日光性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AK的临床和病理  相似文献   

12.
冯艳 《山西医学院学报》2014,(2):129-131,163
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244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于面部、躯干、四肢,大多为单发,亦可多发,病理表现以棘层肥厚型、角化过度型为主. 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结合病史、年龄在临床上诊断并不是很难,但应与某些疾病相鉴别,其病理学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3.
良性苔藓样角化病也称作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常与皮肤恶性肿瘤相混淆。有关本病复杂的临床与病理特征的研究尤其是像本研究一样,涉及到临床与病理联系,且规模较大的研究较少。作者通过1年的实验观察,连续检测了1040例前来做病理检查的良性苔藓样角化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评估年龄、解剖部位、性别和皮损多形性等临床参数。病理特征根据区分的5种不同亚型进行评估,包括经典型、大疱型、伴有非典型淋巴细胞的非典型、早期或交界型、晚期退行或萎缩型。结果表明,平均发病年龄为59.5岁(极差36~87)。性别比例7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光线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方法总结分析48例光线性角化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光线性角化病发生于61-75岁者占66.67%,男女性别比为1∶1.18;发生于面颊部18例(33.34%),其中肥厚型者9例占45.83%,转化为鳞状细胞癌者1例占2.08%。肥厚、萎缩、间变、棘层松解、色素沉着等表现是该病的组织病理学基础。结论光线性角化病好发于老年人,面颊部最多发,以肥厚型常见。组织病理学特点主要为表皮下层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成芽蕾状进入真皮乳头层,可见丝状分裂相,有转化为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道1例有13年苔藓样皮炎病史的72岁女性,就诊前6个月内在肢端出现多发、丘疹性角化棘皮瘤(KA)样皮损,几乎没有弹坑样结节。患者的病历中也记录着几年前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虽然临床上把这种长期的皮肤病诊断为慢性苔藓样角化病(KLC),但是组织学上苔藓样组织反应不明显。另一方面,新发的丘疹或结节在组织学上可能分别与早期K A和棘细胞癌一致。口服阿维A可以使KA样皮损消退和改善K LC,但是对弹坑样结节没有效果,这种皮损需要外科手术切除。KLC是一慢性角化性疾病,特征为线状排列的苔藓样角化过度性丘疹、红斑鳞屑性斑块和脂溢样…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脂溢性角化症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诊断情况.方法 对近5 a来286例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者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6.2%;病理分型中以角化型和棘层肥厚型最常见,临床和病理诊断符合152例,临床误诊率36.7%.结论 脂溢性角化症与性别、年龄、日光照射有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Bowen样丘疹病的临床病理与误诊情况。方法对10例Bowen样丘疹病患者外阴区皮肤活检标本。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10例中误诊为尖锐湿疣2例,假性湿疣1例,色素性乳头状瘤2例,慢性炎症伴外阴不典型增生2例,Bowen病3例。结论本病少见,医生缺乏认识,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yclin E、p27在日光角化病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E、p27在35例日光角化病皮损和3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日光角化病皮损中cyclin E表达较正常皮肤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27表达较正常皮肤降低(P<0.01).在日光角化病皮损中cyclin E、p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5,P<0.05).结论 cyclin E的高表达、p27的低表达可能与日光角化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汗孔角化症(porokeratosis,PK)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角化性皮肤病,皮损呈环状结构,边界清楚,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萎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汗孔角化症的认识,通过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但是也存在误诊的现象。本文总结并分析了3例曾被误诊为汗孔角化症病人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1临床资料病例1,女性,65岁,主诉双下肢散在环状皮疹20年。病人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多发环  相似文献   

20.
16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160例病理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病历,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由2名皮肤科病理医师复习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的病理片,根据朱学俊编著的《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分型法分型,结合临床诊断分析。结果病理诊断分为五型,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5%。结论脂溢性角化病是常见病,但临床易误诊,误诊原因与皮疹形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