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众所周知,评定一个体育动作完成质量的好与坏,分析其技术特征,纠正错误动作等,都需要从运动时人体重心的变化规律去分析。重心包括人体的总重心和各环节重心,人体的重心并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人体姿势的改变、各环节重心之间距离的变化而随时改变的,利用人体重心的这种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一、分析与讨论 1、大外刈技术动作简述。成右边实战姿势组合,对方右脚横向迈步时,用左脚向对手右脚后移动,拉底手,使对方重心升高。后移,再用右边腿向对方右腿外侧滑去,用右手向对手的左肩推,使对方身体重心落在右脚时,向右后方失去平衡。闹右脚抽打对方右腿后小腿使对方向右后仰卧摔倒。  相似文献   

3.
对于环上全旋(双腿全旋,以下同)这样一个复杂的动作,本文試图依据人体解剖生理特点采用有关的力学原理,如力偶、摩擦力、杠桿、旋转运动等进行初步分析。 (一)动作要领:以向右全旋为例。由环外騎撑开始,右腿向左后侧方绕旋,重心移至右臂,左手推环,双腿向左前前斜方做伸髖动作。同时肩稍向右后侧斜倾,左手又再握环成后撑,随后将重心移至左臂,右手推环,同时向右后上方做扑臀、甩腿动作。然后右手再握环成支撑。肩略前傾,扑臀含胸,但不宜收腹过大,接着又可开始向前做全旋动作了。  相似文献   

4.
跳远起跳技术的运用在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为探讨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选取跳远起跳动作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起跳动作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实施基于肌肉动力学层面的运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增大人体重心垂直速度和重心的腾起角方面,膝关节肌较之髋关节肌都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在相同的着地距离下,增大小腿环节角与增大大腿环节角相比明显有利。  相似文献   

5.
影像测量数据在击剑弓步技术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影像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佩剑运动员弓步技术特征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利用人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的速度与位移曲线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并较准确地划分弓步技术动作阶段,获得相关数据,掌握运动员各阶段的人体重心变化情况;利用前脚重心点位移与速度特征指标,可以分析"摆"、"伸"步法技术各个环节的问题;通过膝关节角度指标,能对运动员站位高低,人体重心偏移进行诊断,并利用膝关节角度值变化,分析脚步摆动腿幅度,支撑腿用力等情况,判断弓步结束姿势的稳定性.应用影像测量数据简单易行,有助于对击剑运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技术诊断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的特点,本文利用Dartfish10.0运动分析软件对穆塔兹·伊萨·巴尔希姆、张国伟、詹马尔科·坦贝里、尤沃恩·哈里森、禹相赫和王宇背越式跳高中过杆动作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发现:在过杆时采用挺髋动作,是建立在先挺后跳基础上形成的,该动作顺序会减小垂直向上的腾起初速度;采用主动下放摆动腿的过杆动作,能够使身体形成最优的“桥型”动作姿势,保证人体重心移出体外,缩小身体重心最高点与横杆之间的距离,缩短绕身体重心额状轴的转动半径,加快身体过杆的转动角速度,减小过杆后期膝关节的角度,提高自然收腿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人体各运动环节的相对比例参数,是在运动技术动作的理论推算及分析中接触频繁的参数。美国、日本、苏联的著名学者,在进行人体环节重心的研究时,弄清了各运动环节重心距本环节两端的相对距离。在我国近年来的青少儿体质研究文献中,也曾见到过人体部分环节的比例参数,但就样本一致或比较完整的人体名环节相对比例参数的研究,目前尚未多见。因此,1985年5月,我们  相似文献   

8.
秘宗拳     
三十二、蝴蝶穿花: (1)右脚前上半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后搂成勾手,左手向后向下往前撩掌,高与小腹齐,目视左掌。<图62> (2)右脚不动,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距离略宽于肩。同时左掌内旋向左前上横拦,掌心朝下,右手由右向左前叉掌,高于腹齐,掌心朝上,两手间似抱一个大球状,目视左掌。<图63> (3)右脚向右前方上步,重心落于两腿之间,距离略宽于肩,膝微屈。右手内旋由左前向右前上横拦,掌心朝下,左手由左上向右前叉掌,高与腹齐,掌心朝上,两手间似抱一个大球状,目视右掌。<图64> (4)此动作同(2)。见图<65>  相似文献   

9.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模式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模式特征 ,对技术动作的诊断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方法从三维角度对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弯道蹬冰技术进行研究 ,认为 :步长间滑步长度和滑步宽度的组合应遵循 3.6∶1的原则 ;蹬冰过程中人体重心的纵向位移幅度明显大于横向 ,并非传统认识中的横向移动幅度大于纵向 ;优秀速滑运动员运用Clap式冰刀时的展膝程度并非传统认识上的充分伸直 ,而与采用传统冰刀时的展膝程度相似 ;提供了用起蹬条件作为判断和评价运动员蹬冰初始条件的方法 ,并推测了下肢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疲劳对跳深动作结构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三维测力平台、Panasonic摄像机和MONARK 834E型功率自行车对20名男学生疲劳前后跳深动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运动性疲劳引起跳深动作结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表现为重心速度的下降、腾起距离减少,以及与地接触时间显著性增加等特点;膝关节功能不断下降,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明显增大,膝关节峰值功率显著性降低,最大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明显增大,垂直蹬伸力显著性降低.这些生物力学参数的改变,不但大幅降低了跳深训练的效果,同时增大了关节和肌肉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程龙  李洪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2):201-202,205
在相关参考文献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推论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游泳教学中漂浮滑行技术原理及动作结构的研究,结果说明:漂浮滑行是人体水中平卧展体,重心浮心平衡理论与人体状态反射效应的有机结合,认识其中奥妙并掌握科学的动作结构对于游泳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量、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探讨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高度、身高、下肢长A等指标在不同生物年龄段的变化特征及各指标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相对高度与下肢长A/身高×100%指数基本上是随着生物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身体重心绝对高度、身高、下肢长A年增长值总体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少年男、女田径运动员身体重心绝对高度与身高、下肢长A之间为高度相关,身体重心相对高度与下肢长A之间为不相关。  相似文献   

13.
标准舞的基础训练内容有身体、技术、艺术、心理、思想政治教育、智力和战术训练。技术包括升降、反身、摆荡、倾斜、重心的移动、气息的运用、侧身、延伸、脚的位置、左右肩引导、外侧舞伴预备步、外侧舞伴侧行位置、外转圈、内转圈、轴转动作、平衡、足跟转、足跟运转、足跟拖、分式运转、刷步、右轴运转、并式运转等。升降、反身、摆荡、倾斜、重心的移动、气息的运用、侧身、延伸、舞蹈姿态是标准舞的九大技术。由于基础训练阶段的特性和标准舞技术的特性,升降、摆荡、反身、重心的移动、舞蹈姿态是标准舞基础训练阶段应重点练习的技术内容。本文主要通过课堂观摩,总结出目前国内标准舞课堂普遍使用的练习这五大技术的方法,希望能为标准舞的学科理论建设做一份贡献,并能为广大标准舞初学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古巴男排运动员双人拦网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钧  赵歌 《体育学刊》2003,10(5):121-123
通过三维高速录像对中国和古巴两国男排运动员双人拦网技术动作的分析表明:当对方4号位强攻扣球时,2号位队员面对球网并步移动起跳拦网,3号位队员左肩斜对网跑步移动起跳空中转体拦网。古巴运动员拦网时重心腾空高,手臂与网垂直面夹角小,两臂主动用力前伸下压两手压腕罩球,躯干收腹呈"<"型,拦网攻击性强。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differences in generic and soccer specific motor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speed and agility depending on age and maturity in elite youth soccer players (U10-U15, N = 619). Measurements included body height, body weight and sitting height to estimate age at peak height velocity (APHV); three Körperkoordinationstest für Kinder subtests (i.e. jumping sideways (JS), moving sideways (MS), balancing backwards (BB)) to assess generic motor coordination; the UGent dribbling test for soccer specific motor coordination; a 5m/30m sprint and T-test for speed and agility, respectively. Age specific z-scores of the predicted APHV identified players as earlier, on time or later maturing. (M)ANOVA analyses showed significant age by maturity interaction effects for the speed and agility test cluster, revealing maturity related differences in U14 and U15 players. Next to an overall higher performance with age for all test clusters (η2 0.080–0.468), earlier maturing players outperformed their later maturing peers in 5m/30m sprinting. The opposite was seen for JS and BB. So, players’ maturity statu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adequately value performance in talent identification. Also, the focus on characteristics that appear to be minimally biased by an earlier maturational timing (i.e. motor coordination) should b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不同时相速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现场定点高速摄影、影片解析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缓冲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减小,并与垂直速度增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蹬伸阶段身体重心水平速度略有回升,垂直速度保持增加的态势,且离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都呈现出相对较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第11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对象最后一步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异性小;H2、成绩和重心最大高度均相对较低;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过近;助跑速度和起跳结束时的身体重心垂直速度低;利用水平速度的能力不够;起跳结束时重心垂直速度与垂直加速距离、摆动腿摆动速度与摆动腿水平角、缓冲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与垂直速度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不同落点(T内角、Body追身和Wide外角)网球侧上旋发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规律。方法:采用2台三维高速摄像机拍摄10名网球运动员侧上旋发球技术动作,使用北京体育大学视讯解析系统采集运动学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和归一化处理等(Fc=10)。结果:1)抛球引拍阶段:抛球时左肩水平投影角呈显著性差异,左肩、右肩和左膝关节角速度变量呈显著性相关(R=0.82),站位方式无显著性差异;2)"挠背"阶段:不同落点发球时发力顺序协调一致,由下至上逐步将力量传递至击球点;3)挥拍击球阶段:击球时刻不同落点间分速度和击球角度差异性显著,外角侧旋>追身侧旋>内角侧旋,内角上旋>追身上旋>外角上旋,外角Angle>追身Angle>内角Angle。击球点高度与身高的倍数为外角(1.32)、追身(1.25)和内角(1.21),击球点由内至外逐渐向右偏移;4)随挥阶段:击球后重心位移和速度分量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膝关节角度变化均值39.7±1.8°。结论:我国高校网球二级运动员亟需储备发球隐蔽性、击球点空间位置、挥拍轨迹和击球速度分量等方面的意识体系。应当继续以运动生物力学为手段加强网球各类型发球技术动作、各环节运动特征和发球所致损伤因素等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摩登舞技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控制身体重心的不断转换,整个形体在惯性中移动,形成移动惯性流量。形体移动惯性流量的形成,关键在于身体躯干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肌肉收缩牵引骨骼来带动腿脚移动实现重心移动到位。在此过程中,身体躯干主导着重心转移,腰胯稳固形成移动的枢纽,脚底联动实现重心的平衡转移。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中国手枪速射运动员身体稳定性与环值的相关性.采用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个案分析法等,通过比利时Footscan平板式压力测量系统测量速射运动员射击时重心晃动距离、晃动面积、射击环值等指标,并针对力学分析结果进行个案训练.研究发现:第一,技术动作方面,中国速射运动员在注重完整动作流畅基础上,要重视第一靶动作和节奏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