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心肌肥大模型CYP24A,肾素RENIN,脑钠肽BNP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7个组:正常组,模型组(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淫羊藿苷4个剂量组,模型+维生素D组进行干预。Real-Time QPCR法检测CYP24A,RENIN,BNP基因mRNA表达。结果:Real-Time PCR显示异丙肾上腺素(ISO)模型组的CYP24A基因表达量下调(P<0.05),BNP与RENIN表达量上调(P<0.05);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ISO组,CYP24A的表达量相比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上调(P<0.05),BNP与RENIN基因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则发生下调(P<0.05);ISO+维生素D组的RENIN和BNP的表达量相对模型组均下调(P<0.05),CYP24A组则上调(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对抗RAS激活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肥厚H9C2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及孕酮、孕烯醇酮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维生素D对H295R细胞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孕酮、孕烯醇酮分泌水平。RT-qPCR检测VDR、CYP27B、CYP24A、CYP17A1、CYP2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DR、CYP27B、CYP24A蛋白表达。结果:淫羊藿苷10~(-8) mol/L浓度,维生素D在0.25×10~(-11) mol/L和0.5×10~(-11) mol/L浓度,对H295R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而淫羊藿苷10~(-4) mol/L,维生素D在2×10~(-11) mol/L和4×10~(-11) mol/L浓度时对H295R细胞增殖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5) mol/L、10~(-6) mol/L组的VDR、CYP27B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6) mol/L、10~(-7) mol/L组的CYP24A mRNA与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各剂量组孕酮、孕烯醇酮分泌水平均明显下降,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6) mol/L组CYP17A1、CYP21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对孕酮、孕烯醇酮合成分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以2×10~4·ml~(-1)密度接种细胞,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HL-1心肌细胞损伤,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中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MTT法检测各组HL-1心肌细胞存活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法显示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均可提高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的存活率,且淫羊藿苷的浓度在1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淫羊藿苷均可明显下调(P0.05)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淫羊藿苷对小鼠肥大HL-1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维生素D轴调节VDR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54-145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存活率及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正常生长的细胞,用80μmol·L~(-1)的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60μmol·L~(-1))组。运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的表达量。结果:MTT法显示使用异丙肾上腺素会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而不同剂量的黄芪甲苷可提高心肌细胞的活性,且黄芪甲苷的浓度在3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最高。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黄芪甲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肥大H9C2心肌细胞维生素D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其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维生素D轴调节VDR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脏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Real-Time QPCR法观察大鼠肾脏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均相对对照组降低(P0.05),维生素D组与部分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相对衰老模型组上升(P0.05)。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CYP27B1与VDR表达下降(P0.05),CYP24A1表达上升(P0.05);相比模型组,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大鼠肾脏CYP27B1与VDR基因相对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CYP24A1则相对下降(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干预衰老大鼠维生素D活化表达水平,提示淫羊藿苷抗衰老作用可能与维生素D轴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4A1、CYP27B1、CYP19A1、CYP17A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25(OH)D3水平,高效液相检测大鼠血清DHEA、睾酮水平,Real-TimeQPCR法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4A1、CYP27B1、CYP19A1、CYP17A1基因mRNA表达。结果 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25(OH)D3水平相对于正常组降低(P0.05),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以及维生素D组相对于模型组升高(P0.05)。高效液相显示模型组的血清DHEA、睾酮水平均相对正常组降低(P0.05),维生素D组与部分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血清DHEA、睾酮水平相对衰老模型组上升(P0.05)。Real-TimeQPCR结果显示相比正常组,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7B1、CYP19A1、CYP17A1表达下降(P0.05),CYP24A1表达上升(P0.05);相比模型组,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7B1、CYP19A1、CYP17A1基因相对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CYP24A1则相对下降(P0.05)。结论衰老大鼠体内肾上腺皮质性激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同时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活化与作用降低,淫羊藿苷可以提高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活化与作用水平同时增加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性激素相关基因表达与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衰老模型组,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组,维生素D组。ELISA法观察大鼠血清25(OH)D_3,1,25(OH)_2D_3水平,Real-Time QPCR法观察大鼠肾上腺皮质VDR、CYP24A1、CYP27B1基因mRNA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均相对对照组降低(P0.05),维生素D组与部分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血清25(OH)D_3与1,25(OH)_2D_3水平相对衰老模型组上升(P0.05)。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7B1与VDR表达下降(P0.05),CYP24A1表达上升(P0.05);相比模型组,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不同剂量组的大鼠肾上腺皮质CYP27B1与VDR基因相对模型组表达上升(P0.05),CYP24A1则相对下降(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影响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衰老大鼠肾上腺皮质的维生素D活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维生素D缺乏大鼠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轴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4.0 mL·kg~(-1)·d~(-1)灌胃);淫羊藿苷高剂量组(120 mg·kg~(-1)·d~(-1)灌胃);淫羊藿苷中剂量组(60 mg·kg~(-1)·d~(-1)灌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30 mg·kg~(-1)·d~(-1)灌胃);维生素D组(30ng·kg~(-1)·d~(-1)灌胃)。造模1月后,药物干预2月,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_3、1,25(OH)D_3。免疫组化检测VDR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肾上腺皮质维生素D受体(VDR)、25-羟维生素D_3-24-羟基化酶(CYP24A1)、25-羟维生素D1α-羟化酶(CYP27B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25(OH)D_3、1,25(OH)D_3含量下降(P0.05);淫羊藿苷干预后血清25(OH)D_3、1,25(OH)D_3含量均上升(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表达下降(P0.05);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表达上升(P0.05)。Real-Time PCR显示,经淫羊藿苷干预后,表达量上调(P0.05),除VDRmRNA外,CYP24A1mRNA与CYP27B1mRNA变化趋势均与维生素D组表现一致。模型组基因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的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结论:淫羊藿苷可能调节维生素D轴促进VDR蛋白表达改善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泼尼松龙诱导的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评价相同摩尔浓度下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单体的抗斑马鱼骨质疏松作用。方法将受精后4日的斑马鱼胚胎分为S组(0.5%二甲亚砜DMSO)、A组(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B组(2IU/L鲑降钙素,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C组(淫羊藿苷1.5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D组(淫羊藿苷15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E组(淫羊藿苷150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F组(朝藿定C 1.5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G组(朝藿定C 15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H组(朝藿定C 150μmol/L,泼尼松龙25μmol/L,0.5%DMSO)。所有培养液均含有0.5%DMSD。将各组幼鱼放置与24孔板中,每日更换培养液,在恒温环境28.5℃培养箱中,培养至第9天处死,以茜素红染色。用显微镜对斑马鱼颅骨腹侧进行观察,定量分析将成像染色区域。结果与S组比较,A组骨矿化累计光密度值降低(P0.01);B组骨矿化累计光密度值升高(P0.01)。而C、D、E组随浓度增加矿化面积呈微弱的递增趋势(P0.05)。与A组比较,B组累计光密度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组明显升高(P0.05)。F、G组随浓度增加,矿化面积呈递增趋势,颅骨染色累计光密度值升高(P0.05),H组内斑马鱼胚胎无存活。E、F、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斑马鱼头颅骨染色清晰,脊椎骨及两旁鳃骨染色清晰。A组在相同染色区域的强度明显减少。B组在相同条件下呈现骨组织成骨加快,矿化面积明显增多,骨组织深染等特点。C、D、E、F、G组,在染色中颅骨矿化程度逐渐增加,椎骨及两侧腮骨矿化面积及染色强度递增,以椎骨改变最为显著,但均未达到B组的染色强度。结论斑马鱼骨质疏松模型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中药成分筛选模型,低浓度朝藿定C在该模型中的活性优于淫羊藿苷,高浓度朝藿定C的可能毒性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及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黄芪甲苷保护心脏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的H9C2心肌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使用异丙肾上腺素(ISO)干预24h造模。待心肌肥大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维生素D组(10-8mmol·L~(-1))、模型组+黄芪甲苷1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30μmol·L~(-1)组,模型组+黄芪甲苷60μmo l·L~(-1)组。MT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通过软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表面积,RT-PCR法检测与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CYP24A、CYP27B、VDR)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表明,ISO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大大下降,而加入了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后存活率则明显上升。通过对细胞表面积的检测表明,黄芪甲苷和维生素D能够不同程度的减轻由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RT-PCR检测结果表明,维生素D和黄芪甲苷能够提高维生素D轴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而ISO则会导致其表达量降低。结论黄芪甲苷能够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保护心肌细胞,而其机制可能与黄芪甲苷对维生素D轴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2):132-136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及睾酮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维生素D组、黄芪多糖25μg/mL、50μg/mL、100μg/mL组,四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维生素D对H295R细胞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睾酮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25-羟基维生素D3-1α-羟化酶(CYP27B)、维生素D3-24-羟化酶(CYP24A)、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19α-羟化酶(CYP19A1)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DR、CYP27B、CYP24A蛋白表达。结果:黄芪多糖12.5μg/mL浓度,维生素D在0.25×10~(-11) mol/L和0.5×10~(-11) mol/L浓度,对H295R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黄芪多糖200μg/mL,维生素D在2×10~(-11) mol/L和4×10~(-11) mol/L浓度时对H295R细胞增殖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组与黄芪多糖100μg/mL组睾酮分泌水平显著升高,VDR、CYP24A、17β-HSD mRNA表达显著上调,CYP27B蛋白及mRNA、CYP19A1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离体条件下,黄芪多糖可能通过调节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促进睾酮合成分泌。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陈花  买迪娜  马海蓉  王振华  李一 《中草药》2013,44(11):1470-1475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及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其作用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处理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乳腺癌T47D细胞系后,MTT法检测T47D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47D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47D细胞ERα和ERβ蛋白表达.结果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浓度为1×10-9~1×10-6 mol/L,能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且该作用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1×10-6 mol/L)所拮抗.与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1×10-7 mol/L使S期T47D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增殖指数显著升高,但该作用可被ICI 182.780抑制.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1×10-7 mol/L还可显著增加ERα、ERβ蛋白表达(P<0.01).结论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均可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胞内ERα、ERβ蛋白表达介导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建立体外细胞缺糖缺氧模型,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淫羊藿苷处理后MSC表面基质细胞衍生因子l(SDF-1)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跨膜实验观察淫羊藿苷对MSC迁移的作用。结果 0.01、0.1、1μmol/L淫羊藿苷可明显促进MSC增殖,10μmol/L淫羊藿苷抑制MSC增殖。经体外缺糖缺氧处理后,0.1、1μmol/L淫羊藿苷可明显抑制MSC凋亡。淫羊藿苷可显著促进MSC CXCR4的蛋白表达,同时可提高MSC跨膜迁移的数量。加入CXCR4拮抗剂AMD3100后,各组间细胞迁移数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一定浓度淫羊藿苷可促进MSC的增殖、存活和迁移,SDF-1/CXCR4信号通路参与淫羊藿苷调控MSC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安神补脑滴丸中淫羊藿苷及维生素B1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秀玉 《中成药》2006,28(7):968-970
目的:建立安神补脑滴丸中淫羊藿苷和维生素B1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D iamonsilTMC185μm(150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淫羊藿苷为乙腈-0.2 mol/L磷酸盐(25∶75)、维生素B1为乙腈-水(辛烷磺酸钠0.175 g,三乙胺1.0 mL,冰醋酸5.0 mL,加水至500 mL)(12∶88);流速:1 mL/m in;柱温:淫羊藿苷为30°C、维生素B1为35°C;检测波长淫羊藿苷为270 nm、维生素B1为267 nm;以外标法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在0.168 8~1.012 8μg,维生素B1在0.379 4~1.138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0.999 7)。平均回收率:淫羊藿苷为97.9%,RSD1.0%,维生素B1为97.8%,RSD1.1%。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作为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H9C2心肌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组、普萘洛尔(2μmol/L)组和黄芪甲苷(25、50、100μmol/L)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运用JC-1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测定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丙肾上腺素组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外流,线粒体细胞色素C表达减少而胞浆中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50、100μmol/L)组能明显降低凋亡率,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及减少细胞色素C外流,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维生素D缺乏大鼠血清25(OH)D_3、1,25(OH)D_3、皮质醇及肾上腺皮质CYP17A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4.0ml/(kg·d)灌胃],淫羊藿苷高剂量组[120mg/(kg·d)灌胃],淫羊藿苷中剂量组[60mg/(kg·d)灌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30mg/(kg·d)灌胃],维生素D组[30mg/(kg·d)灌胃]。造模1月后,药物干预2月,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_3、1,25(OH)D_3、皮质醇;Real-Time PCR法检测肾上腺皮质CYP17A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25(OH)D_3、1,25(OH)D3含量下降(P0.05),皮质醇含量下降(P0.05);淫羊藿苷干预后血清25(OH)D_3、1,25(OH)D3、皮质醇含量均上升(P0.05)。Real-Time PCR显示,模型组肾上腺皮质CYP17A1mRNA表达量下调(P0.05),淫羊藿苷干预后表达量均上调(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改善维生素D缺乏大鼠皮质醇的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联合应用是否可进一步提高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对iPS增殖的影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诱导iPS向心肌细胞分化,RT-qPCR检测TNNI3、Cx43、α-actinin心肌细胞标志物和Oct4干细胞标志物;在常规诱导基础上,加入0.05μmol/L淫羊藿苷和0.1μmol/L白藜芦醇联合诱导iPS,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RT-q PCR检测miR-1和miR-133的表达。结果 0.05μmol/L淫羊藿苷对iPS增殖无明显影响,0.1、1、10μmol/L淫羊藿苷均能促进iPS增殖,各浓度白藜芦醇均可抑制iPS增殖;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均可下调Oct4的表达,上调TNNI3、α-actinin和Cx43的表达;白藜芦醇可下调Oct4的表达,上调TNNI3、α-actinin和Cx43的表达。与常规诱导方法比较,添加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可明显上调α-actinin mRNA、cTnT蛋白和miR-1的表达,显著下调miR-133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联合诱导可进一步促进iPS向心肌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和miR-13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抗体外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10μmol/L淫羊藿苷(低剂量淫羊藿苷组)和30mmol/L葡萄糖+100μmol/L淫羊藿苷(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培养基中培养48h,分别进行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及一氧化氮含量、细胞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结果:高糖损伤组及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高糖损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渗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淫羊藿苷对体外高糖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活力,维持NO正常水平;减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维持膜完整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5种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5种淫羊藿黄酮——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3d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3代细胞经MTT法、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观察5种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结果: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C0.1—10μmol/L浓度均能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B0.1—10tan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基质钙,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0.1~10pmol/L浓度、淫羊藿苷lpmol/L浓度及淫羊藿定C0.1~1pm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矿化结节钙。结论: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具有增加细胞基质钙及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淫羊藿主要成分淫羊藿苷对ConA(刀豆蛋白)致体外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RL-3A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的淫羊藿苷24h,再以100μg/ml的ConA诱导损伤24h,MTT法检测BRL-3A细胞的存活率,考察细胞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以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淫羊藿苷显著提高ConA刺激后BRL-3A的存活率,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淫羊藿苷均明显降低谷草转氨酶的含量;100μmol/L淫羊藿苷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并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活性氧含量,增强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能明显改善ConA诱导的BRL-3A细胞损伤,作用机制与淫羊藿苷抗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