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世强  杨军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39-140
1 概述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常见病,症状严重与否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在发病机制、诊断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面有不少新认识,对SUI的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发病机制、分型和诊断 正常尿道可以对抗任何腹压增加而不发生尿失禁。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腹压增加时膀胱内压和尿道内压成比例增加,膀胱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尿动力学角度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控能力损伤的特点。方法:对84例临床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其中15例为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手术组),69例无盆腔手术史(无手术组),对比两组尿动力学参数。结果:手术组的ALPP较无手术组低(P0.01);而两组膀胱功能异常率及尿道压力参数MUCP、FU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静息状态下尿控能力无明显变化,而应力性尿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门诊或住院部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补中益气丸+盆底肌锻炼)与对照组(盆底肌锻炼),每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坚持盆底肌锻炼,包括力量、耐力及协调力训练,观察组在盆底肌锻炼同时口服补中益气丸,4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最大尿道外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期24 h尿失禁次数,并记录与试验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69%,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尿道外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道外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最大尿道外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压力性尿失禁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期,两组患者24 h压力性尿失禁次数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观察组患者24 h压力性尿失禁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服药或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显著,能够降低尿失禁频次,提高膀胱的储尿能力及控尿能力,且安全性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91-39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疗法治疗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行为干预联合Kegel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盆底肌张力强度、1小时尿垫试验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盆底肌张力强度和1小时尿垫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66%(P<0.05)。结论盆底电刺激康复治疗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改善盆底肌张力,增加尿道括约肌收缩力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目前认为盆底神经损伤是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此时盆底神经发生退行性变化或者无再神经支配的肌纤维逐渐被纤维化取代.以往大多数研究证实,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神经肽类物质减少、盆底肌群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以及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的下降致使盆底肌群萎缩,从而导致了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该文就近年来研究压力性尿失禁的神经学变化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尿失禁作为中老年女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国际尿控协会指出尿失禁是一种经过尿道不由自主地漏出尿液的现象,这种现象带给患者诸多不便之处,并且可能会妨碍一个人的正常社会活动。而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尿失禁中最常见的类型。研究结果显示,妊娠与分娩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孕期的压力性尿失禁已成研究热点,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的相关因素、对个人及社会不良影响等诸多方面不断得到重视,了解围产期妊娠产妇的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特征对该类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整个围产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对于维护女性健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围产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今后的临床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配对研究方法分析使用阴道雌三醇软膏配合盆底肌肉锻炼、单用阴道雌三醇软膏、安慰剂配合盆底肌肉锻炼三种治疗方法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结果 :单用阴道雌三醇软膏组漏尿症状减轻仅 16 .6 % ,治疗前后尿失禁量减少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安慰剂配合盆底肌肉锻炼组漏尿症状减轻有效率 6 3.3% ,治疗前后尿失禁量明显减少 (P <0 .0 0 1) ;使用阴道雌三醇软膏配合盆底肌肉锻炼组漏尿症状减轻 86 .7% ,治疗前后尿失禁量明显减少 (P <0 .0 0 1)。结论 :阴道使用雌三醇软膏配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治疗绝经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明显 ,方法简单、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患者主观和客观尿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6例,用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患者在声音的提示下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主观及客观指标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疗程结束后尿失禁症状消失28例,改善47例,无改善21例.症状消失和改善患者治疗后漏尿点压力、最大尿道压力和最大尿道闭合压力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总排尿次数、总漏尿事件和ICI-Q-S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0.01).结论 生物反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具有无创性和经济、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妊娠对初产女性下尿路尿控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初产女性孕晚期控尿功能及盆底肌力的变化。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入组48例,根据尿失禁问卷调查分有漏尿组24例和无漏尿组24例,妊娠满38周至临产前采用前庭超声尿动力学和肌电图检测。结果:有漏尿组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显著增大(P<0.05),收缩和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肌电压差显著减小(P<0.05);腹压漏尿点压<90 cmH2O 5例均有漏尿症状,其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显著增大(P<0.05),最大尿道压、功能性尿道长度显著减小(P<0.05),收缩状态下肛提肌肌电显著减弱(P<0.05);所有孕妇膀胱储尿功能正常。结论:初产女性孕晚期下尿路解剖位置和功能发生变化,部分有漏尿症状的孕妇存在下尿路功能损害,盆底肌力量减弱,控尿能力下降;膀胱储尿功能并没有发生明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盆底肌肉锻炼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给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B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C组只给予患者产后康复一般指导,3组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3组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漏尿量、Ⅰ类纤维肌力、Ⅱ类纤维肌力、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水平、尿动力学水平。结果治疗后6个月,3组ICI-Q-SF评分,漏尿量,Ⅰ类、Ⅱ类纤维肌力,盆底肌表面电信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功能性尿道长度(SFL)、尿道最大闭合压力(PMUC)、膀胱顺应性(BC)、Valsalva点(PVLP)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水平均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能减少漏尿量,有利于盆底肌力恢复,有助于改善盆底肌表面电信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产后31例无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用压力张力器测定盆底压力<Ⅲ级,给予盆底肌肉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盆底压力改变;对30例有SUI患者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行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并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 无SUI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盆底压力分级Ⅱ级3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有SUI患者治疗后,13例SUI症状消失,12例SUI症状明显改善,5例无改善,25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总排尿次数、功能性膀胱容量、总漏尿事件次数、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Valsalva漏尿点压力、最大尿道压力、最大尿道闭合压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促进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盆底肌肉功能训练防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君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09-411
目的:评价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在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初次分娩产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训练组30例于产后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对照组30例进行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两组患者于新产后(产后3日内)、产后3个月及12个月采用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及盆底肌力评分,评价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恢复效果。结果:训练组产后3个月及12个月排尿状况评分和尿垫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新产后并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肌力评分显著高于新产后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早期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漏尿症状,提高盆底肌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临床相关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尿动力学特点,分析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盆腔脏器脱垂或压力性尿失禁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08例经产妇。对98例进行临床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腹压漏尿点压(ALPP)、静止性尿道压力(UPP)测定[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盆腔脏器脱垂诊断分期,按国际尿控制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分期(POP—Q)进行(分组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结果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中,临床诊断的压力性尿失禁占68.5%(74/108)。完成尿动力学检查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测出率高达71.4%(70/98)。SUI组(n=70)患者的腹压漏尿点压测出率为87.1%(61/70)。其中,腹压漏尿点压〈90cm H2O为56.1%(55/98),≤60cm H2O为26.5%(26/98)。非SUI组患者中,腹压漏尿点压呈阳性的患者为32.1%(9/28)。腹压漏尿点压均数比较,SUI组明显低于非SUI组(P〈0.001)。以腹压漏尿点压测定为标准,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隐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性为9.2%(9/98)。SUI组与非SUI组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测结果比较,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关闭压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无压力性尿失禁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关闭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建议在盆腔脏器脱垂矫治术中,对无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且功能性尿道长度变短、最大尿道关闭压、最大尿道压低者,行预防性压力性尿失禁矫治术。  相似文献   

14.
女性尿失禁的原因有解剖因素,尿道固有括约肌因素,逼尿肌不稳定,或尿道外因素(如尿道瘘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等。但是对多数女性来说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和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UUI)[1]。目前将压力性尿失禁分为解剖型压力性尿失禁和尿道固有括约肌缺失型压力性尿失禁(intrinsic sphincter deficien-cy ISD)[2]。本类疾病临床表现极其相似,但治疗方法因病因不同有很大区别。所以明确尿失禁的诊断类型就显得极为重要。本类疾病诊断除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对老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河池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训练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压力性尿失禁常规护理,观察组将King互动达标理论应用于护理干预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盆底肌训练依从情况,以及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盆底肌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6%vs. 70%)(P0. 01)。干预前两组患者MUP和MU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MUP和MUCP均较干预前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King互动达标理论用于老年压力性尿失禁护理干预中能提高患者盆底肌训练依从性,促进患者膀胱和尿道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生物反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某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5月共92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或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平均年龄69.4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46例)采用荷兰MMS solar盆底肌肉生物反馈系统,对照组(46例)给予单纯盆底肌肉锻炼,疗程8周,每周3次,每次30 min。通过尿垫试验,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及盆底肌肉肌电测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92例患者均完成研究:治疗组及对照组中研究指标包括尿垫试验、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尿流动力学检查参数较各组别治疗前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中研究指标较对照组中研究指标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盆底肌肉生物反馈对于治疗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比传统盆底肌肉锻炼有效,是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立新  王猛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5015-50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22例正常对照组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尿道膀胱连接部由静止期到张力期的最大位移。结果:40例压力性尿失禁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尿道及膀胱颈结构,为压力性尿失禁提供形态学依据,对该病的诊断、分级及术前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muscle exercise,ME)和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单用或联合应用在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76例轻中度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保守治疗措施分为4组:对照组盆底肌肉训练组(ME组)、盆底电刺激组(ES组)、盆底肌肉训练联合电刺激组(ME+ES组)各19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和尿动力学指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ME组、ES组、ME+ES组和对照组ICI-Q-SF评分分别为(11.5±1.4)、(10.8±1.7)、(7.6±1.5)和(16.7±1.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E+ES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低于ME组、ES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观察组治疗后valsalva漏尿点压(valsalva leak point pressture,VLPP)、最大尿道压(maximal urethral pressure,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ME+ES组治疗后VLPP、MUP和MUCP指标均高于ME组、ES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利用保守治疗措施更有利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尿垫增重量和尿动力学等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压力反馈抗阻力练习与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宁波市第七医院收治的70例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行压力反馈抗阻力训练,对照组行常规盆底肌训练,两组训练干预时间均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训练干预前后肌力、膀胱颈下降最大距离(BND)、最大压力期膀胱尿道后角(PUVA-s)及尿失禁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Ⅰ、Ⅱ类盆底肌纤维肌力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ICI-Q-SF评分、BND及PUVA-s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漏尿量和排尿前逼尿肌压力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功能性尿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后两组BND、PUVA-s与ICI-Q-SF呈正相关(R~2=0.882,0.935)。结论电刺激压力反馈抗阻力训练可显著改善SUI患者盆底肌力,促进盆底正常支持系统的恢复,较常规盆底肌训练对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予以盆底康复训练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本院就诊的绝经过渡期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及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照组进行Kegel盆底肌锻炼与基础行为干预联合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张力强度以及1 h尿垫试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1 h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张力强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病人进行盆底神经肌肉刺激、盆底肌锻炼与生物反馈联合疗法,临床效果较佳,具有无创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