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血浆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特征,为黄酮类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游离淫羊藿苷元(淫羊藿苷元原型)和总淫羊藿苷元(淫羊藿苷元原型及其二相代谢产物的总和)的浓度,并应用Win Nonlin7.0软件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iv淫羊藿苷元(5 mg/kg)后,血浆中游离淫羊藿苷元和总淫羊藿苷元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978±107)、(2390±295)ng/m L,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22±38)、(3000±932)ng·h/m L,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640±0.767)、(3.82±2.16)h。大鼠ig淫羊藿苷元(10mg/kg)后,血浆中游离型淫羊藿苷元及总淫羊藿苷元的达峰时间(Tmax)为0.292h,Cmax分别为(12.90±5.77)、(3800±1110)ng/m L,AUC0-t分别为(12.00±8.01)、(5760±2200)ng·h/m L,t1/2分别为(0.812±0.263)、(2.73±1.28)h。大鼠ig淫羊藿苷元(10mg/kg)后,游离淫羊藿苷元在组织中的分布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胃、肠、肺(110~220倍血浆)、肝、子宫(20~65倍血浆)、心、卵巢、脾(4~15倍血浆)、骨髓、肾、肌肉(1~2倍血浆)、血浆、脑、脂肪(20%~50%血浆)、睾丸(未检测到);总淫羊藿苷元在组织中的分布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肠、胃、肺(1~2倍血浆)、血浆、肝、肾、子宫、卵巢(20%~60%血浆)、肌肉、心、脾、睾丸、骨髓、脂肪、脑(1%~7%血浆)。结论大鼠ig给药后,血浆中游离淫羊藿苷元及总淫羊藿苷元吸收迅速,消除较快,与iv给药相比,游离淫羊藿苷元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1.42%,而总淫羊藿苷元绝对生物利用度达到96.0%。血浆中游离淫羊藿苷元的暴露量明显低于总淫羊藿苷元,仅占总淫羊藿苷元暴露量的0.208%,提示淫羊藿苷元ig给药后在大鼠血液循环系统中主要以II相结合型产物暴露为主。但在多数组织中游离淫羊藿苷元的暴露量、暴露持续时间均明显高于血浆,而且游离淫羊藿苷元与总淫羊藿苷元的比例也明显大于血浆。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朝藿定C与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HPLC结合超滤法对朝藿定C与健康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当朝藿定C质量浓度为10.65,26.62,106.5μg.mL-1时,朝藿定C与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3.24±0.73)%,(85.85±0.74)%,(86.22±1.21)%。结论:体外朝藿定C与人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朝鲜淫羊藿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淫羊藿不同采收期地上部位中淫羊藿苷和黄酮的含量,探讨其最佳采收期.方法:淫羊藿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以ODS-C18(4.6 mm×250 mm,5μm)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 mL/min.UV检测波长:270砌;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在270砌下测定吸光度.结果: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在0.1~1.4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的淫羊藿地上部位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0.263 0%~3.813 3%;在0.06 mg~0.42 mg范围内,淫羊藿苷mg数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0%,RSD=2.47%,r:0.999 1.不同采收期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459%(6月16日),12.17%(7月13日),6.360%(8月1日),8.503%(8月17日),11.490%(9月2日),13.200%(9月16日),14.840%(10月2日).结论:由于采收期不同淫羊藿苷和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本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四川地区淫羊藿属植物优质种质资源,为大规模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HPLC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测定中,淫羊藿苷质量浓度在0.002~0.016 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为1.61%;淫羊藿苷含量测定中,淫羊藿苷进样质量在0.2~1.6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101.56%,RSD为1.03%。结论雅安市上里镇、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市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柔毛淫羊藿、雅安市宝兴县的无距淫羊藿、雅安市天全县的天全淫羊藿、巴中市南江县的巫山淫羊藿和雅安市汉源县的强茎淫羊藿均可入药,其中柔毛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适宜大规模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含量及土壤养分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并与产地土壤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以宕昌县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16%、9.44%;崆峒山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较低,分别为0.90%、6.49%。淫羊藿苷、总黄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甘肃产地淫羊藿质量较好,含量皆高于药典规定,人工栽培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二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检测,并采用4个不同产地的淫羊藿进行多角度分析。方法:进样体积为1μL;色谱柱的的温度控制在40℃;流动相A以0. 1%色谱纯甲酸和5 mmol/L的色谱纯乙酸铵均匀混合而成;流动相B以色谱纯甲醇和超纯水均匀混合而成,研究中进行所有高效液相色谱线性梯度洗脱程序。检测波长设置在270 nm时可以检测到较多的吸收峰。前期对HPLC进行常规的可靠性方法学考察,包括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等,然后进一步对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朝藿定B、朝藿定C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二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淫羊藿苷对照品、淫羊藿次苷Ⅱ对照品、朝藿定B对照品和朝藿定C对照品均可见良好的分离度,且不存在任何内源性的干扰物质,每一个黄酮类成分专属性均较好。淫羊藿苷线性回归方程:Y=34. 012X-12. 99;淫羊藿次苷Ⅱ线性回归方程:Y=39. 875X-7. 134;朝藿定B线性回归方程:Y=23. 997X-8. 416;朝藿定C线性回归方程:Y=29. 896X-15. 38。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朝藿定B和朝藿定C精密度试验的RSD值分别为0. 33%、0. 64%、0. 57%、0. 52%;稳定性试验RSD值分别为1. 09%、1. 62%、1. 78%、0. 41%;重复性试验RSD值分别为2. 61%、2. 75%、2. 48%、1. 22%;二仙汤供试品溶液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朝藿定B和朝藿定C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 87±2. 15)%、(99. 46±1. 52)%、(101. 64±2. 43)%、(99. 79±2. 31)%。二仙汤供试品溶液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高于淫羊藿单味药材供试品溶液;从淫羊藿不同产地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角度比较,发现四川产地的淫羊藿中测得的黄酮类成分高于其他3个产地,陕西产地淫羊藿次之,其后为湖北产地淫羊藿,而湖南产地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最低。结论:采用HPLC检测二仙汤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含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且二仙汤供试品溶液中淫羊藿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高于淫羊藿单味药材供试品溶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健康人血浆淫羊藿苷的LC-MS/MS分析方法,探索淫羊藿提取物临床药动学特点。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2.1 mm×30 mm,3.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22:78;流速0.3 mL/min;ESI离子源;定量离子对淫羊藿苷m/z:677.3→369.0,内标非那西丁m/z:180.1→110.0。健康受试者2例,单次口服含淫羊藿苷40.16 mg的淫羊藿提取物片剂制剂12片,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5,1、1.5、2、2.5、3、3.5、4、5、6、7、8、10、12、24 h采血,检测血浆中淫羊藿苷。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定量下限为0.05μg/L,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在本试验血浆浓度线性范围0.0521.48μg/L内,人血浆中未测到淫羊藿苷原型。  相似文献   

8.
李骄  孟舒  张振秋 《中成药》2008,30(7):984-986
目的:对玄丹巴布剂中的主药淫羊藿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体外透皮吸收实验接收液中的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在不同药液(淫羊藿提取液、淫羊藿浸膏、玄丹巴布剂药液)中具有不同的透皮吸收;2%氮酮+2%薄荷脑合用时促渗效果更优;水与生理盐水为接受液透过率相近,酸水为接受液透过量最少。结论:淫羊藿苷体外透皮吸收良好。  相似文献   

9.
超滤法测定牛蒡苷及牛蒡苷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牛蒡苷及牛蒡苷元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蒡苷及牛蒡苷元与大鼠血浆以及健康人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牛蒡苷与大鼠血浆在64.29,32.14,16.07 mg·L-1-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71.2±2.0)%,(73.4±0.61)%,(78.2±1.9)%,与健康人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4.8±3.1)%,(64.5±2.5)%,(77.5±1.7)%;牛蒡苷元与大鼠血浆在77.42,38.71,19.36 mg·L-1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6.7±0.41)%,(96.8±1.6)%,(97.3±0.46)%,与健康人血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4.7±3.1)%,(96.1±0.3)%,(97.9±1.3)%.结论:牛蒡苷与大鼠血浆蛋白有中等强度的结合,略高于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牛蒡苷元与大鼠血浆和健康人血浆均有很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淫羊藿苷与金丝桃苷的HPLC法,结合指纹图谱技术评价淫羊藿配伍狗脊煮散对二者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测定淫羊藿苷与金丝桃苷的含量,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评价两种溶媒的提取效果,分析合煎液主要色谱峰的来源。结果:淫羊藿与狗脊水合煎液中淫羊藿苷与金丝桃苷溶出量降低,50%乙醇合煎液中两种成分溶出量基本不变。结论:淫羊藿与狗脊配伍合煎后指标成分发生了量变,但未产生新成分;50%乙醇的提取效果优于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朝藿定C与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HPLC结合超滤法对朝藿定C与健康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当朝藿定C质量浓度为10.65,26.62,106.5μg·mL。时,朝藿定C与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3.24±0.73)%,(85.85±0.74)%,(86.22±1.21)%。结论:体外朝藿定C与人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王立  任君刚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0):1579-1581
 目的测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对EGCG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当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时,EGCG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6.1%,91.4%,94.9%。结论EGCG与人血浆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牡荆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童成亮  吴小英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168-2170
目的:建立血浆中牡荆素浓度的分析方法,测定牡荆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透析,利用HPLC测定血浆中牡荆素浓度,计算牡荆素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并比较大鼠和人血浆中牡荆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在2~16 mg.L-1,药物浓度对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显著影响,但牡荆素在大鼠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牡荆素与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结论:牡荆素与血浆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蟾毒灵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血浆中蟾毒灵浓度的分析方法,测定蟾毒灵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蟾毒灵血浆蛋白结合率,利用HPLC测定血浆中蟾毒灵浓度,测定并比较大鼠和人血浆中蟾毒灵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在0.1~1.0mg·L~(-1),药物浓度对血浆蛋白结合率无显著影响,蟾毒灵与大鼠和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蟾毒灵与人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结论:蟾毒灵与血浆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大蒜辣素与大鼠及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为大蒜辣素的成药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羟苯乙酯为替代对照品,采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合超滤法对大蒜辣素与大鼠及健康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测得75,150,300 mg·L~(-1)大蒜辣素溶液与大鼠和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23.2%,19.8%,28.1%及15.5%,25.8%,40.0%。结论:大蒜辣素与大鼠及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低,替代对照品HPLC可用于测定大蒜辣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人和大鼠血浆及透析外液中番荔枝酰胺衍化物(FLZ)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测定FLZ与人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及FLZ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以双环醇为内标,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 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HPLC法,对5个浓度的FLZ与健康人及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 结果 人和大鼠血浆(透析内液)中FLZ在500~8 000 ng·mL-1范围内、透析外液中FLZ在25~5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个浓度透析内液中FLZ的回收率均大于90.3%,透析外液中FLZ的回收率均大于91.7%。透析内液及透析外液中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4.1%,日间精密度均小于6.2%。5个浓度的FLZ与人和大鼠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2.3%和94.1%。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人和大鼠血浆及透析外液中FLZ的定量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可靠;FLZ与人和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均较高,且二者无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奥克梯隆型人参皂苷ocotillol,RT5和F11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分别模拟ocotillol,RT5和F11在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3个不同质量浓度的ocotillol,RT5和F11在透析袋内血浆和透析袋外缓冲液中的浓度,并分别计算3种化合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LC-MS/MS测定ocotillol,RT5和F11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 2),准确度、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以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Ocotillol,RT5和F11低、中、高3个质量浓度间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化合物与大鼠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4.55±1.69)%,(83.08±1.27)%和(62.23±2.97)%。结论 Ocotillol和RT5与大鼠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F11与大鼠血浆蛋白属于中等强度结合。  相似文献   

18.
马钱子生物碱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马钱子总生物碱中主要有效成分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同浓度单成分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钱子生物碱在大鼠血浆中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单成分的马钱子碱在0.520,1.300,2.600 mg·L-1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5.60±3.01)%,(68.20±7.80)%,(59.58±3.78)%.单成分的士的宁在0.936,2.340,4.680 nag·L-1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6.17±6.36)%,(67.10±2.52)%,(57.21±0.79)%.马钱子总生物碱中马钱子碱在0.519,1.288,2.607 nag·L-1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2.19±2.45)%,(69.55±5.84)%,(61.76±3.68)%;马钱子总生物碱中士的宁在0.940,2.338,4.674 nag·L-1下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4.79±3.55)%,(57.13±4.49)%,(59.31±3.65)%.结论: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与血浆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马钱子总生物碱中马钱子碱与同浓度单体相比,蛋白结合率差异不大;总碱中士的宁与同浓度单体相比,蛋白结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陈斌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8-149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法.方法:利用平衡透析法对大鼠血浆内药物浓度进行测定,以高丽槐素为内标,生物样本用甲醇沉淀蛋白预处理,采用HPIC法测定4种黄酮类成分在透析内、外液中的浓度.结果: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给药浓度均呈负性关系;而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则呈现出非质量浓度依赖性,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9.66±1.19)%和(88.56±1.87)%.结论:HPIC法测定具有简便、灵敏以及专属性高等特点,4种黄酮类成分在大鼠体外均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