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覃岭  左罗  陆德云 《四川医学》2012,33(3):415-417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TAE)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碘化油、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对1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肝动脉栓塞止血。结果行TAE术后16例患者出血均得到完全控制。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术后15d获二期外科手术切除,14例定期再行1~4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1年存活率为28.6%。结论急诊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安全的方法,同时为肝癌后续治疗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2.
肝癌破裂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俊仁  向述天  徐松  岳梨蓉  周芸  黄丹 《当代医学》2009,15(29):572-573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方法与价值;方法13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急诊介入栓塞术(明胶海绵条及颗粒)止血;结果本组13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得到有效止血,一例患者由于肝功能太差肝衰竭死亡;其中3例患者止血2周后行肿瘤切除,10例患者术后3周-1月后再次行肿瘤介入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复查腹部增强CT肝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及坏死;结论肝动脉介入栓塞术是肝癌破裂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肝癌破裂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7年2月的12例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动脉导管栓塞治疗过程。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明胶海绵、碘化油加化疗药物混悬剂作为栓塞剂,对12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 12例患者急诊栓塞治疗均止血成功,成功率100%.止血治疗后每例患者进行1~ 3次动脉导管化疗栓塞;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6年8月对13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患者行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对2例临床症状较轻、病情较稳定患者用明胶海绵栓塞的同时用适量的化疗药物,10例单纯用明胶海绵栓塞之后多次再行介入化疗。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由于严重失血性休克,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出现肝、肾功能衰竭,于术后1d死亡,其余12例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肿瘤均见不同程度缩小。结论肝动脉栓塞(TAE)是治疗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疗效确切,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 分析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病例资料,采用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并落实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症状改善,无一例复发出血,1例术后7天死亡,其余术后生存期均在3月以上,4例随访24个月仍存活.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创伤小,疗效确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落实相应治疗护理,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相似文献   

6.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宁东  谢春明  杨敏玲 《当代医学》2009,15(23):402-403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介入动脉栓塞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栓塞止血。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3例门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患者经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未出现肝功能衰竭。3例患者在栓塞术后3~7天内成功施行肝肿瘤切除术。13例患者明胶海绵栓塞术后,根据病情多次行介入治疗,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结论TAE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可达到立即止血的目的,同时可为肝癌后续血管内治疗提供途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术后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经验,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2017年8月24日在我院住院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行肝动脉栓塞术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因患者为晚期肝癌、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破裂出血,溶栓可明显增加出血风险,患者家属要求放弃治疗。结论肺栓塞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严重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早发现症状,帮助临床正确施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9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经治疗后肿瘤体积均缩小,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可以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治疗中晚期肝癌有确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超选择动脉栓塞(TAE)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奉贤区中心医院介入科24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巨块型肝癌18例,结节型5例,小肝癌1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采用弹簧圈、明胶海绵及碘化油等栓塞出血动脉,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4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2例患者分别在栓塞术后第1、7天内成功被施行肝肿瘤切除术;15例患者经栓塞术后,根据病情多次行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12例,CT引导下射频消融(CT-RFA)3例,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和坏死;7例未再进行介入及外科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3.7个月。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在TAE止血后择期对肿瘤行IACE联合CT-RFA等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普石菊 《当代医学》2014,(20):33-34
目的研究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PHCC破裂出血患者10例,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对肿瘤供血的动脉进行栓塞。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甲胎蛋白(AFP)及肿瘤大小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患者术后1周血压、血红蛋白的情况均恢复到正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个月患者肿瘤大小及AFP情况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是尚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1.
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选择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16例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肿瘤和术后经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姑息治疗方法为术中结扎肝动脉、缝扎或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及术后经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肝切除术9例,姑息性治疗7例。肝切除手术死亡率为11.1%,姑息治疗手术死亡率为28.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存活率肝切除术为77.8%,明显高于姑息治疗14.3%(P<0.05)。术后行TACE治疗1年存活率高于未行TACE治疗(P<0.05)。结论肝癌破裂出血急诊治疗肿瘤切除预后优于姑息治疗,术后TACE可降低肝癌复发及转移发生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陈丽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44-1945
目的观察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对20例患者通过肝动脉插管化疗并栓塞的治疗过程给予观察护理。结果20例患者插管化疗栓塞顺利,并有5例成功进行3次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肝肿瘤不同程度缩小15%~30%,活存期超过3a以上,只有2例合并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可使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或延缓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而正确护理又能对治疗的成功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DSA表现及其介入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经B超、CT及临床证实15例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资料,着重分析其DSA表现,根据肿瘤部位、大小、供血动脉及门脉情况行肝动脉及肝外动脉肿瘤血管的化疗及栓塞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DSA显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12例,结节型3例;肝癌肿块多较大,直径5~15 cm不等;14例肿瘤明显外突于肝脏表面;15例肿瘤血管丰富,瘤内可见大小不等血窦,其中4例肿瘤包膜下边缘不光整,肿块内充盈缺损;7例肿瘤包膜下呈小斑点状或沿肝包膜下呈线状影;1例胆道和肠道显影;4例肝外动脉供血。15例经16次介入治疗后全部止血,其中3例于化疗栓塞后行部分肝切除,无住院死亡者。结论: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DSA表现有其自身特征,可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自发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介入性热灌注化疗及栓塞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疗效和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3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治疗,23例实验组行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及栓塞;将5-Fu、顺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超液态碘化油混合,经HGC-3000型肿瘤介入热疗机循环加热至55~60℃经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20例对照组行常温下肝动脉内化疗及栓塞.通过两组对比予以对介入性热灌注化疗及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23例中19例肝癌患者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2例缩小不明显;2例术后瘤体增大.对照组20例中肿瘤缩小6例;肿瘤缩小不明显4例;10例术后瘤体增大;其中1例4月后死亡.结论 经选择性肝动脉热灌注55~60℃的碘化油、化疗药物合并明胶海绵栓塞肝癌滋养动脉治疗肝癌是简单、安全、疗效好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单纯化疗和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随访资料.结果105例患者中87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T复查见碘油沉积良好,肿瘤体积缩小,其中9例瘤体明显缩小,3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切除,无变化3例,瘤体增大2例.术后存活6个月者65例、1年者30例、2年者10例.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中晚期肝癌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对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破裂急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2例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破裂急性出血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E)或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成功止血,无一例死亡,术后1个月生存2例(6.25%),3个月生存12例(37.50%),6个月生存13例(40.63%),1年生存5例,1年生存率达到15.63%。结论肝动脉栓塞对不可切除肝癌破裂急性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且可创造二期切除等进一步治疗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孔梅  程瑜 《中国医药导报》2014,(26):107-1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4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住院并行经皮肝动脉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为干预组,采取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综合护理,选取同时期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腹痛、发热、胃肠道反应、术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以及术后穿刺出血、消化道出血、肿瘤破裂、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术后出现腹痛、发热、胃肠道反应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46%、39%、42%和15%,明显低于对照组(68%、57%、5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发生率为1%,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患者,给予必要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综合护理,并注意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评价肝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观察78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超选择肝动脉化疗栓塞,栓塞剂为碘油,术后1—3个月复查CT。结果肿瘤栓塞术后肿瘤供血动脉中断使大部分肿瘤出现坏死及缩小,1、2、3个月时分别复查CT肿瘤缩小率为62.1%、41.3%及25%,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CT对无创性观察肝动脉栓塞术前后肿瘤变化及效果,对术前诊断、术后疗效观察以及临床选择治疗方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动脉造影后给予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及化疗药栓塞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1例患者由于严重失血性休克,肝动脉栓塞治疗后出现肝、肾功能衰竭,于术后3天死亡,其余27例均无复发出血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肿瘤均能不同程度控制。结论肝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有效方法,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相似文献   

20.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156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亚丽  王峰 《重庆医学》2007,36(11):1096-1097
目的 总结中晚期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情况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栓塞剂.结果 术后1~4周AFP下降>15%.术后4周肝CT或肝动脉造影可见原有肿块不同程度缩小.1、2、3年生存期分别为42%、5.0%、3.2%.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5例,2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明显提高生存期.但是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宜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