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弥补传统单片机实验箱的不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研制了一套模块化的实验箱。该实验箱由单片机最小系统和五个模块组成,通过模块组合可以完成基础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还能满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竞赛及教师科研的需求。该实验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芳 《电子世界》2014,(7):36-36
单片机实验箱是单片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工具。本课题制作了一个兼容51系列与AVR系列的单片机实验箱,实验箱以STC89C516RD+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通过USB接口完成实验箱上各个模块的仿真和烧写,实现了在线仿真和下载的功能。作为我校实验室自主产权的实验箱,大大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3.
由于集成许多模块且体积小移动性强,实验箱是目前高校常用的教学设备。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实践可在DSP实验箱上进行。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践内容,在DSP实验箱上进行语音信号的实时滤波,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语音处理过程以及滤波效果,同时使学生对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的极点偏移问题有更实际的认知。该实验可为语音的其它处理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并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研究与改革,提出了实验箱、自制虚拟实验系统、Simulink仿真与Matlab编程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同时充实并更新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与专业拓展实验。教学实践验证了改革与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新工程教育对单片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归纳总结了当前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存在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将单片机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大一级开设第一阶段课程,使学生提前认知单片机。另外,用人手一个的口袋实验箱替代传统实验箱,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有机融合,解决了实验室资源紧张、设备维护成本高、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不同步等问题。经过三年的实施验证,证明了该改革方案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应用实践能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信息类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抽象、涉及数理方法较多、学习难度较大,以及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硬件实验箱实现、内容单一等问题,需要设计一款信息类课程辅助教学软件。该平台实现了信息类课程的相关内容和实验的仿真演示,教师和学生可以灵活地改变参数,观察和分析结果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类课程辅助教学软件,将抽象繁琐的理论教学转化成生动形象的仿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宋国华  缪建文 《电子器件》2004,27(4):759-762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字电路实验箱不能做ROM、A/D和D/A实验,原因是设计上的固有缺陷。为提高数字电路实验箱的利用率和可靠性,本文针对数字电路实验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源和面板改进方法。文章阐述实验箱的改进方案及电原理图。改进后数字电路实验箱增加了ROM、A/D和D/A实验内容,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学用实验箱缺少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硬件的环节,偏重软件设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不足。为此,引入了模块化思想,将系统按功能分成6个模块,设计了创新实验板系统,采用串口通信原理,实现宿主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的通信问题。该系统要求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材、独立设计并焊接实验板,编程之前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连线。该系统使学生参与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实现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全部过程,有效地弥补传统实验箱在硬件教学上的不足,全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本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新冠”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学校无法正常开学,需要为大学生开展在线教学任务。”随机信号分析实验”作为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它的正常实施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由此,为该课程设计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在线教学方案,并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多维度的考核方式、评价标准,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又完成到了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到达课程预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电类实验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分析了实验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找到思政教育与实验教学的契合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实验教学,探索了实验思政的教学方法,为实验思政的改革实践提出了思路和建议。以“电路分析基础实验课程”为例,介绍了中国民航大学进行实验思政改革的初步探索和实践,致力于从个人品能、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社会效能等多维度协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频电子电路结构复杂,理论分析较难,实验受实际电路、频率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实验结果不易观察得到。针对这些问题,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仿真实验辅助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实践操作,现代仿真技术运用于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达到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生在线学习中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之一,是缺乏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行为数据的分析,从而无法判断学生的学习风格。因而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收集“电机与拖动”课程学习行为数据,建立了基于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构建多维度的学习风格模型,处理和预测其可能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方案,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电机类课程实物实验存在危险性大、实验平台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基于Unity3D软件设计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同步电机、变压器等为对象,构建了电机拆装、起动、并联等实验场景,建立了集“理论知识学习、虚拟仿真项目研习、仿真模型实操”于一体的综合实验方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虚拟与现实、教学与创新”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开放的实验条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本科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以电气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研究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方法;并以电力系统综合实验为例,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备,研究构建实验教学系统;提出以生为本的递进式实验项目内容设计,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研究充分考虑到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普遍性与推广性,对其他学科和专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以往课程相关的实验多基于试验箱进行设计,不利于学生理解电路,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本实验以波形发生和转换电路为主要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结合Multisim和Altium Designer进行电路仿真分析与洞洞板模拟布线设计,最后利用洞洞板焊接制作电路。教学实践表明,本实验方案可行,内容综合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综合案例融合了理论与实践、软件与硬件、控制算法与仿真,涉及到多门专业课程。以数字电源系统为载体,介绍了项目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控制算法、仿真、实验测试等工程技术开发的各个环节。通过该案例的教学实践,加强了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原有电子测量实验课程存在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少、与前沿理论联系不紧密、实验平台缺乏等问题,无法满足课程培养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基础实验+综合拓展+科研引导”的递进式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引入翻转课堂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研制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支撑多层次个性化课程内容。应用表明,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应用前沿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教学成效较差。以“电路基础”课程为例,提出基于学习全链条的实时交互式教学模式和新要求,利用慕课资源、导学资料、互动课件、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开展实时交互式教学,课后完成复习、作业和辅导。通过改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学生学习成效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和方法得到改进,基本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