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刘成肖 《电子技术》2023,(7):139-141
阐述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相结合,加强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优化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式。探讨在充分理解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教学,建立知识点、学习成果、评价指标,从而完成民航飞机电气仪表及通信系统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的创建。  相似文献   

2.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高校工科电类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是这门课的特点之一。针对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以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提出了以能力达成为导向的具有闭环反馈机制的课程建设方案,重构了课程知识体系,探索了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建立了面向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和实践教学,厚植空天报国情怀,形成了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的以能力达成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开展了《光电信息物理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环节中,分别针对课前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后教学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内容分配,并提出了对应的成绩评定方式。经过一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相比单纯的线下教学模式,课程目标2和3的达成度均提升了13.51%,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4.
结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大班理论教学、研究生助教引导研讨的小班化教学新模式研究。阐述了教改的背景和优势,提出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大班教学”的框架和方法,分析了“小班研讨”的实施内容,提出了多元的考核评价方式。根据达成度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按照“以学为中心,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思路,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互动,改革考核方式,形成以SPOC为核心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新模式,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升学生的信息思维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改革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之一为课程的持续改进。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评价不仅来自传统的评教,更包括更多维度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本文详细探讨了认证要求中的课程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等评价结果的获取和利用,并以电气类电路课程改进探索的具体实例,探索了多维评价驱动下课程改进的流程和课程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形成性评价是保障课程目标达成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电气专业相关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应用,通过设计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机制,完善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保障手段以及记录材料的制度。并通过在相关课程中实践应用,证实了形成性评价在学生指导教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以教学内容为驱动力的教学活动,本文运用成果导向教学(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开展“DSP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突出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以学生知识、能力为达成目标,重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环节以及目标达成的评价模式等,并制定多维度和有效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学生思维、自主学习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看,OBE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OBE理念为导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模拟电子电路实验”课程建设,形成以目标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以多元化为考核的评价体系以及提升课程达成度的教学方法。以“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设计”实验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教学成效的评价。通过不断总结提高,调整完善,以OBE理念为指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实施,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基于雨课堂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借助“雨课堂”设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种考核环节构成平时成绩,将其作为课程目标达成途径的重要依据。然后,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重新划分比例,形成最终课程成绩,计算学生个体与总体的课程目标达成度。最后,结合具体数据,说明达成度评价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有效支撑,以及对课程的持续改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反向设计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依次设计学习目标、评价、学法和教法,但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学生高度参与。整合课程设计,通过设计有意义学习目标、教育性评估以及主动式学习活动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将两者结合,构建基于反向设计的整合课程设计模式,并在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中教学实践。问卷显示,本文提出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对毕业生素质的深度要求,它由课程的课程目标支撑,与课程内容相关链,能力培养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因此,这种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介绍了课程综合实验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分析了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构建。通过一个综合实验项目,介绍了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过程监控、考核和评价方法。最后,阐述了基于学生个体的课程目标达成以及学生整体课程目标达成的课程达成情况分析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远程监控技术”课程传统教学“痛点”,按照新工科新发展的建设要求,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的研究,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内容及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创新举措,实现了教学的创新。成绩对比分析说明教学创新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课外知识拓展的主动探索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4.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本科生以实践为主的设计性课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驱动下,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研究。通过“反激变换器设计”课程实例,介绍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设计、评价方式优化、实践平台设计与持续改进措施等,展示教学成果, 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帮助学生增强了工程创新、团队合作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高效达成培养目标提供了坚实保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的在线教学为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EMI教师培训,对教学计划、教学重点进行了大力度的改进;同时,结合过程中与学生的交互、期末学生的反馈以及同行专家的建议,对本次的优化改进进行了教学分析、分析、反思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为其它工科类课程的教学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探索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本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进行了基本梳理和思考。旨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电气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研究切入点,阐述信息化背景下“两线”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重构课程内容和引入课程思政,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尝试贯穿“理论-实践-回归理论”“三阶”递进的教学方法,解决“两线”教学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自学能力差、教学内容分散和监管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