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疼痛是肛肠疾病术后最常见的反应与并发症,是患者惧怕手术治疗的最重要原因,对伤口愈合造成一定影响。而伤口愈合又是肛肠疾病整个诊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减轻患者的疼痛是提高肛肠疾病患者就医的信心和术后的生活质量显得格外重要。传统的祖国医学,针对肛肠疾病人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加减止痛如神汤坐浴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减止痛如神汤坐浴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将196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后进行不同阶段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结果治疗组24、48、72h不同阶段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结论采用加减止痛如神汤坐浴后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指导护理干预时机及措施,有效管理患者疼痛,达到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数字疼痛评定量表,对192例肛肠疾病手术患者分别在术后1 h、4 h、8 h、24 h、48 h进行疼痛评估,了解肛肠疾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混合痔术后8 h内72.73%患者疼痛评分3分以内,27.27%评分4分,24 h、48 h疼痛评分4分及以上者分别为85.7%及97.4%。肛瘘术后8 h内78.95%患者疼痛评分3分以内,21.05%评分4分,24 h、48 h疼痛评分4分及以上者分别为97.37%及100%。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相关性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腰麻下肛肠疾病术后疼痛自术后8 h开始,91.5%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4分,98.7%术后48 h疼痛评分≥4分;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手术方式、年龄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医护人员应根据其手术术式、年龄等及时进行疼痛评估,适时给予疼痛干预及实施疼痛管理,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盛卫星  张旗  翟敏  张永安  徐慧磊 《河北中医》2012,34(12):1911-1912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众多肛肠疾病患者将手术治疗视为畏途的重要原因。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是排便、换药时对切口的直接刺激加重了疼痛和患者的恐惧心理,影响患者康复。因此,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是广大肛肠科医师追求的目标。2010-01—2012-01,我们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棉条治疗肛肠疾病术后120例,并与常规换药治疗120例对照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改善肛肠手术后疼痛及伤口愈合的疗效,旨在为肛肠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治护方式。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84例肛肠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按术后治护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对照组给予西药高锰酸钾熏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评分、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疼痛及水肿症状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14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伤口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能有效缓解肛肠术后患者伤口疼痛,并能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总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黄永琪 《中医药导报》2010,16(7):130-131,137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240例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122例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对照组118例采用常规护理,并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疼痛减轻,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与护理可以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机理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肛肠疾病手术后的首位并发症,长期以来,肛肠手术后持续而剧烈的疼痛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制约了肛肠手术的临床推广和长远进步。肛肠病术后疼痛成了肛肠外科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详细阐述了肛肠病术后疼痛产生的诱因、机理,并对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镇痛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科学历史悠久,数千年来,中医外科自身经历了经验的积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临床治疗方法的简历与完善等过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肛肠疾病的高发,外科手术的大量应用,术后镇痛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减轻患者的疼痛对于提高肛肠疾病患者就医的信心和术后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作为一名临床带教医师,结合临床经验及带教心得,兹将肛肠病术后镇痛方面优势的临床带教思路和方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正>肛肠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种,具有多发性、高复发率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我国城市居民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总发病率为51.14%,男性略高于女性[1]。肛肠疾病临床表现以疼痛、脱出、潮湿瘙痒,黏液分泌等为主,部分肛肠疾病需手术治疗,而术后的并发症如术后疼痛、肛周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慢性愈合等亦成为了医者最为棘手的问题[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甘消炎膏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抗炎止血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龙甘消炎膏治疗,对照组采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肛门周围局部疼痛、水肿及愈合情况。结果:在减轻疼痛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水肿消退及伤口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龙甘消炎膏对改善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及缩短愈合时间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罗绪  ;罗丽丹 《四川中医》2013,(8):107-109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肛肠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23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大便干预,治疗组则在常规大便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综合干预——中医中药干预。结果:治疗组在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改善效果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综合干预能够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手术作为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而各种肛肠疾病术后发生疼痛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疼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也常常影响病情恢复.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如何预防和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已越来越受到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70例采取整理护理,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珊  王冰飞 《河北中医》2014,(11):1720-172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呈急剧增多趋势。手术作为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且大部分采用经济、实用、效果好的局部麻醉。而在手术中或手术后患者常会感觉疼痛,肛门手术后疼痛不仅严重影响着肛肠病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并且已成为困扰患者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首要问题。疼痛是伴随潜在的或现有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3例肛肠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发生尿潴留,根据其临床资料总结导致惠者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主要原因。结果:33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均为由术后切口剧烈疼痛刺激所致: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诱导排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患者尿潴留症状逐渐缓解,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术后切口剧烈疼痛产生刺激性作用是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完全缓解尿潴留症状。  相似文献   

15.
王睿  王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44-145
目的:本文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中药坐浴与护理进行对比探讨。方法:将158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坐浴,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7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坐浴,在缓解创口疼痛、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切口出血等方面,疗效确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药坐浴同时,加强肛肠疾病术后护理,对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减少术后复发和促进患者痊愈出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及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58例行肛肠疾病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我院接诊的57例行肛肠疾病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其主要口服盐酸曲马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的疼痛,并促进伤口较快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肛肠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2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肛肠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可降低痛阈,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的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手术治疗的100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曲马多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外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换药疼痛程度、换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能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霍黎生 《陕西中医》2013,(10):1324-1325
目的:总结减轻肛肠手术后疼痛的途径。方法:对400例肛肠患者采用微创手术与中药外洗相结合方法处理。结果:24h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9.5%,无任何毒副作用;并对疼痛原因进行分类,为治疗提供了依据。结论:寓止痛于治疗中,在止痛消除并发症同时,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为减轻肛肠术后疼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综合外治法对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的止痛促愈疗效。方法:80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医综合外治法,对照组口服盐酸曲马多。结果:治疗组评价止痛的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反映疼痛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评价创面愈合的指标:创面愈合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外治法能有效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并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