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涤纶织物不同还原剂化学镀银及防电磁波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不同还原剂对涤纶织物化学镀银,借助SEM,EDX,XRD和XPS检测技术对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电磁波屏蔽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蔗糖作还原剂的化学镀层与纤维结合牢固,镀层表面光滑、晶粒较小,因而电磁波屏蔽性能最好,其次为肼、酒石酸钾钠和甲醛镀银织物,而葡萄糖镀银织物因表面反应不完全而较差.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开始时增加明显,当厚度达到一定值后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涤纶织物化学镀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采用次磷酸钠作还原剂在涤纶织物上化学镀铜.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 (XRD) 、扫描电镜(SEM)和能谱议(EDAX)分析化学镀铜层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镀层成分.分别用四探针法(ASTM F 390) 和双轴传输线法(ASTM D 4935-99) 测量导电涤纶织物的表面电阻和电磁屏蔽效能.化学镀铜溶液的成分和操作条件对化学镀铜的沉积速度、镀层成分、结构和表面形貌具有重大的影响.化学镀铜的沉积速度随着温度、pH值和镍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而且沉速度过快会导致镀层疏松.镍离子浓度的增加还导致镀层镍含量的增加从而使表面电阻明显增大.加入适量的亚铁氰化钾可以降低沉积速度,改善镀层结构和表面形貌,降低织物表面电阻.当Ni2 和K4Fe(CN)6浓度分别为0.0038mol/L和2×10-6时,可以获得最佳的化学镀铜层;当织物上铜镀层的重量为40g/m2时,在100MHz~20GHz频率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均可达到85dB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在水曲柳单板表面化学镀铜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了镀液温度和pH值对镀层成分及电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AX)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化学镀铜单板的表面形貌、镀层成分和晶体结构.用低电阻测定仪和频谱仪分别测定了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及电磁屏蔽效能.实验结果表明,镀铜单板依然保持木材的孔隙结构,但表面已完全被镀层所覆盖.施镀过程中,温度和pH值对镀层成分、表面性貌及电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对Cu的沉积均是不利的.温度和pH值分别控制在70℃和9.8左右制得的镀铜水曲柳单板的表面电阻率较低,电磁屏蔽效能较高,镀层铜为单质铜,夹杂少量Ni,P,Cu2O,排列相对紧密.横纹和顺纹的表面电阻率分别为0.139Ω/cm2和0.111g2/cm2,在频率为10kHz~1.5GHz范围内,电磁屏蔽效能约55~60dB.  相似文献   

4.
黄草明 《材料保护》2017,(12):59-62
为获得结晶致密和平整的化学镀锡层,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化学阴极极化、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研究了光亮剂PPS(丙烷磺酸吡啶嗡盐)和DEP(二乙胺基戊炔二醇)对印制电路板低温硫酸盐化学镀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亮剂PPS和DEP添加量加大,化学镀锡速率和阴极还原电流均先增大后减小,适宜的添加浓度分别为30 mg/L和40 mg/L;化学镀液中加入PPS和DEP后,化学镀锡层表面形貌明显平整,沉积的晶粒细致;加入混合光亮剂所得锡镀层结合力良好,在Sn(101)晶面择优取向,未发现铜锡化合物,添加剂使化学镀锡产生显著的阴极极化,镀层结晶致密平整。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乙二醇1000优化了化学镀银中的敏化/活化工艺,采用施镀所用还原液对织物还原处理,以氨水、乙二胺和硫代硫酸钠作为复合络合剂,开发了涤纶织物绿色化学镀银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双层镀银技术。采用扫描电镜和四探针研究了工艺对银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表面方块电阻的影响,并由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测得镀银涤纶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得到的镀银层光滑、平整、致密,单层镀银涤纶织物的方块电阻为20 mΩ/□~30 mΩ/□、双层镀银涤纶织物的电阻为9 mΩ/□~15 mΩ/□,在30 MHz~3000 MHz频率范围内,单、双层镀银涤纶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分别为78.05 dB和87.82 dB。  相似文献   

6.
亚铁氰化钾对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化学镀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亚铁氰化钾对化学镀铜沉积速度、镀层成分、电阻率、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镀铜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添加亚铁氰化钾可以显著降低沉积速度,使镀层变得均匀致密,颜色也从棕黑色变为亮铜色,电阻率明显降低.添加亚铁氰化钾还可使镀层P含量略微降低,改善镀层微观结构,晶粒尺寸增大,镀层由(111)晶面择优取向变为(220)晶面择优取向.亚铁氰化钾主要通过吸附作用抑制在镀层表面发生的次磷酸钠氧化反应而降低化学镀铜沉积速度.亚铁氰化钾还可明显降低化学镀铜过程中NaH2PO2/CuSO4消耗摩尔比.  相似文献   

7.
以桦木单板为基材,利用NaBH4处理后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制备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研究NaBH4浓度和浸渍时间、施镀时间和NaOH浓度对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对比NaBH4前处理和胶体钯活化所得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利用频谱仪和直拉法分别测定电磁屏蔽效能和镀层附着强度。结果表明:利用4g/L的NaOH配制3g/L的NaBH4溶液,前处理5~10min,化学镀镍20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低于150mΩ/cm2,在9kHz~1.5GHz频段,电磁屏蔽效能高于60dB。NaBH4前处理所得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高于胶体钯活化;从表面形貌上观察,两种方法均可得到均匀、连续和致密的镀层,镀层完全覆盖了木材表面,具有金属光泽;XRD分析表明,NaBH4前处理所得镀层厚些,且结晶状态更佳,木材和镀层之间为物理结合;强度测试显示两种方法所得镀层均与木材表面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8.
镀银羰基铁粉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镀法,甲醛为还原剂,制备镀银羰基铁粉.用XRD,SEM和EDX对粉体进行表征.用重法测定粉体的抗氧化性能,并以镀银羰基铁粉制备电磁屏蔽材料,检测其在100kHz~1.5GHz的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用该法制备的镀银羰基铁粉能够实现表面银层包覆完整、致密;羰基铁粉镀银后的抗氧化性能得到明显提高;电磁屏蔽材料在100kHz~1.5GHz频率范围内获得优于-32dB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聚酯布表面沉积1层Ni-P合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仪(TG)对镀层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酯布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由大小为0.1~1μm的微粒组成;镀层为非晶结构、热稳定性好、与聚酯布之间的结合力好;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后的聚酯布对频率20GHz的电磁波屏蔽效能可达到60dB,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黄茜  黄惠  赖耀斌  郭忠诚 《材料保护》2013,46(6):46-50,8
介绍了化学镀银的机理;阐述了近年化学镀银在金属粉体、无机非金属粉体和有机高分子粉体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还原剂、温度、镀液pH值、镀液配制工艺、外力场等因素对粉体化学镀银过程中粉体分散性、镀层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粉体化学镀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对碳黑进行不同条件的氧化处理得到不同表面化学状态的载体,以甲醛为还原剂,氯铂酸为前驱体,制备Pt/C电催化剂.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碳黑及Pt/C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化学状态、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并用循环伏安法(CV)测试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结...  相似文献   

12.
化学镀法制备纳米Ni-B包覆Al复合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硼氢化钾(KBH4)为还原剂,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纳米Ni-B包覆Al复合粉末,研究了镀液组分及工艺对包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制备复合粉末的优化条件。采用SEM,XRD,ICP和BET对复合粉末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元素组成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B在Al表面包覆连续、均匀,且纳米Ni-B呈非晶态,粒径80~100nm,化学组成约为Ni72B28,纳米Ni-B/Al复合粉末比表面积达到了26.21m2.g-1。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载Mn活性炭纤维(ACF-Mn),考察了活化剂的浓度、活化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EDX等手段描述了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制备ACF-Mn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剂浓度2%,活化温度700℃,活化时间80min,ACF-Mn的碘吸附值和碱性官能团含量分别为905mg·g-1和83mmol·g-1,得率为88%,担载Mn的质量百分比为2.26%,原子百分比为0.28%.ACF-Mn为乱层石墨微晶结构,微晶尺寸较小,有利于微孔形成,处理后的纤维表面粗糙度和碱性官能团含量明显增大,提高了ACF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Thin films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were deposited on silicon wafers at 450 °C by low-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CVD) and 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ECVD), in the same reactor, using Ti(O-i-C3H7)4 and oxygen as the reactants. The crystal 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chemical binding state and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TiO2 films, deposited with various r.f. power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out plasma, LPCVD TiO2 films show polycrystalline anatase structure, with a rough, granular surface and a typical refractive index of 2.43. On the contrary, the PECVD TiO2 films are amorphous, with a smooth surface. By varying the r.f. power from 50 to 150 W,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PECVD TiO2 film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ower and becomes higher than 2.8 at 125 and 150 W. Despite the very different crystal structur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the composition and chemical binding states of LPCVD and PECVD TiO2 films are similar. The effect of plasma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VD TiO2 film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利用热壁化学气相沉积在Si(111)衬底上获得GaN品绳,采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衍射(XRD)和光致发光谱(PL)对晶绳进行组成、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分析。初步结果证明:在Si(111)衬底上获得择优生长的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晶绳。SEM显示在均匀的薄膜上出现φ6μm的晶绳,FTIR显示GaN薄膜的主要成分为GaN同时含有少量的C污染,由XRD和SAED的综合分析得出晶绳呈六方纤锌矿单晶结构,PL测试表明晶绳呈现不同于GaN薄膜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6.
核壳结构型纳米CaCO3-SiO2.nH2O复合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搅拌槽式反应器中,以用超重力法合成的纳米 CaCO3和 Na2SiO3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 CaCO3-SiO2·nH2O复合粒子 用 XPS、 TEM、 XRD等方法对粒子的化学组成、形貌、晶型等作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柠檬酸氢二铵作为包裹剂,采用一步恒流电沉积法在铜基体上制备出垂直生长的钴纳米片阵列,并采用SEM、XRD及EDX对该产物的形貌、晶体结构以及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包裹剂种类、浓度以及电沉积时间对钴纳米片阵列的形貌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钴纳米片阵列因其特殊的三维结构表现出优异的磁各向异性特征,其中易磁化轴平行于基底方向,而在垂直于基底方向上则具有较好的铁磁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平板PAN超滤膜,并采用涂覆法制备了酒石酸交联的PVA/PAN复合膜.利用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对复合膜表面化学组成及膜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同时,以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交联荆的含量以及料液温度等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交联剂含量增加,膜的溶胀度减小,渗透通量减小.选择性增高.随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增大,而选择性降低.在30~50℃的料液温度下,复合膜的总通量为30~150 g/(m2·h),分离因子可达480~29 000.  相似文献   

19.
Ti-Zr-V-O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催化还原NO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Zr-V-O一体化脱硝复合催化材料,研究了锆掺杂对钛钒复合催化材料脱硝活性的影响,采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N2物理吸附(BET法)等测试手段,分别考察了锆掺杂对钛钒复合氧化物晶型、结晶形貌、组成、官能团结构及比表面积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锆掺杂可以稳定锐钛矿晶型,细化晶粒、抑制晶体生长,改变催化剂的结晶形貌,增强固体酸性,从而优化Ti-Zr-V-O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在Ti-Zr-V-O/ATS 陶瓷颗粒整装催化剂存在下,以NH3为还原剂进行N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除,锆掺杂明显拓宽了催化活性温度窗口,往高温区偏移100℃;反应温度为300℃时,NO转化率提高了17.3%.  相似文献   

20.
电子束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碳纤维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阳极氧化方法和偶联剂对碳纤维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改性,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碳纤维表面改性前后的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Keaelble法计算了碳纤维的表面能。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氧化改性的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活性;表面活性官能闭增多,表面能中极性成分增加明显,碳纤维表面引入的活性氮和化学吸附的碱性物质使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界面处的引发剂中毒,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减弱,与电子束固化工艺相匹配的偶联剂在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形成化学桥,使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