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儿童学习桌在儿童成长阶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款学习桌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儿童的学习效率,更会对其身心发展,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儿童学习桌的人体工程学角度出发,探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变化。通过阐述学习桌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要点,明确使用人群在使用过程中的身心需求,通过分析现有儿童学习桌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得出现代人对于儿童学习桌的尺寸,功能,外观,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综合性需求,并对学习桌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儿童教育领域的推广,儿童在智能学习环境中行为习惯的培养问题成为设计学习类家具时面临的一大挑战。本研究聚焦儿童居家在线学习场景,以劝导技术为理论基础,通过Elan视频分析软件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开展定性和定量的儿童学习行为分析;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探查用户需求,探索智能儿童学习桌设计策略;在策略指导下从基本功能、学习管理和学习交互等方面开展智能儿童学习桌设计实践并进行设计验证。本研究为智能儿童学习桌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儿童学习桌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家具。笔者主要对市场上儿童学习桌的功能设计进行调查。通过对市场上14个品牌的56张儿童学习桌进行功能设计调研分析,从儿童学习桌的功能结构设计、功能尺寸设计、使用功能设计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儿童学习桌的功能设计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崔月  关惠元  李翰坤 《家具》2023,(1):41-45
以学龄前儿童桌椅使用年限短为出发点,探究学龄前可成长儿童桌椅的设计方向。通过网络调查法搜集了国内外知名儿童家具品牌的儿童桌椅,针对产品的可成长性、调节方式、材质、适用年龄等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学龄前儿童桌椅在可成长性设计方面存在研发力度薄弱、解决方式单一、过度依赖实木材质等问题;国外可成长桌椅具备发展较早、模块化体系完善、关注儿童情感需求等优势。综合调研结果,结合国内外可成长桌椅的优点与不足,从人体工程学、材料运用以及模块化设计等多个角度提出现有条件下学龄前可成长儿童桌椅的改进方向,为国内儿童家具企业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学龄前儿童(3-6岁)在生理、认知、行为、心理等方面的特征,依据儿童玩具感官联觉、动作行为、情感体验等交互方式,开发符合学龄前儿童需求的益智交互玩具,为儿童交互玩具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撑。首先,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学龄前儿童的基本特征,其次,依据学龄前儿童的特征,从感官联觉、动作行为、情感体验等三方面归纳了学龄前儿童玩具的交互方式,最后,运用问卷调研、统计分析、三维建模等方法,开展了设计实践,探索了交互方式在儿童玩具上运用。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玩具的交互模式需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在益智与娱乐之间把握好平衡,同时,儿童与玩具的互动环节需考虑同伴、亲人的参与,以促进儿童社会化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个性化教育和特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无论在学龄前还是小学阶段,家长都会将美术作为培养孩子特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空间氛围,打造一个对孩子生理、心理成长都有帮助的学习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儿童生活、学习环境,心理、生理成长等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通过对造型、色彩、灯光、材料、装饰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设计出一个适合儿童美术学习并能够为其生活成长带来异于传统的优良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7.
着装对儿童身心发育以及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儿童身心发育特点、儿童对着装的特殊需求以及对儿童着装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学龄前儿童着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学龄前儿童如何进行着装科学性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童装市场,童装设计与现代父母科学育儿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苏垣 《家具》2012,(2):94-96
对于儿童家具来说,除了尺度造型方面的考量,功能始终是与使用者最密切相关的。目前市场上用于家庭的儿童学习桌,从功能设计的角度讲,大致具备以下两种基本功能:桌面高度调节和桌面倾斜度调节。此外,随着结构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近年来以支肘板为代表的双肘支撑功能在儿童用桌上也有大量应用。本文以人体工程学理论为基础,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就以上三种儿童学习桌的核心功能进行了一些分析,以期为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学龄前儿童群体的户外安全功能需求,确定儿童户外防护服设计要素。阐述交互式儿童户外防护服的创新设计模式与设计思路,以学龄前儿童为例,进行基于安全交互智能模块的儿童户外防护服设计实践,设计出一款具备落水自动充气浮力自救模块、GPS定位救援模块,并与户外功能性面料结合的儿童户外防护服。所设计开发的儿童户外防护服将安全交互智能的创新方法运用到儿童户外服装产品设计中,实用易用,功能符合儿童在户外环境的使用需求,为儿童功能性服装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具》2015,(5)
由于8~14岁儿童(下面简称儿童)的骨骼正处于韧性好、可塑性强的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注意正确的坐姿,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就会造成骨骼的变形,出现驼背、脊柱侧弯,还会造成近视等症状,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发展。笔者将基于产品系统设计的思想探讨可纠正儿童坐姿的学习桌设计,同时结合心理暗示以及指示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育人的角度看,优秀的儿童家具设计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认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它能满足儿童对环境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同时,儿童可以通过对家具的组合、装饰来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学龄前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发展迅速,认知发展变化快,对其认知发展、思维、注意、审美等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的重点,使设计能更好地满足儿童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需求,并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为儿童家具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设计中可以从家具造型、组合方式、使用方式、行为暗示、色彩设计、安全性能等方面进行考虑,增加趣味性、组合性、成长性、指示性和安全性,以满足学龄前儿童对家具功能的使用和良好生活行为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金花  邓富泉  巩维 《中国皮革》2012,(16):112-115
从学龄前儿童以及趣味性的概念着手,在总结学龄前儿童鞋趣味性设计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对童鞋趣味性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蒋婷馨  许柏鸣 《家具》2022,(2):83-87
针对中国垃圾分类教育现状,帮助家长和幼儿园设计出一款便于培养垃圾分类意识的学龄前儿童玩具,该玩具可以通过一种让认知融于玩乐的持续教育过程,使得垃圾分类从公众意识上升为一种常识,从而帮助构建一个垃圾分类的环境友好型国家。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将淘宝“学龄前垃圾分类益智玩具”条目下销量前100名的产品与“学龄前益智玩具”条目下销量前100名的产品,从类型和功能两方面进行数组总结与分析,得到故事体验在学龄前儿童垃圾分类启蒙玩具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设计策略,即可以从教育的目的、生活场景、角色扮演者、多元智能组合等进行设计开发,并进行设计实践。对3~6岁学龄前儿童生活垃圾分类玩具设计提出的新思路,可促进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学龄前儿童的性别意识特征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为研究主题,针对男女性别意识影响下的儿童服装差异性的问题,运用学龄前儿童服装的性别特征概念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目前学龄前儿童服装对于性别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对性别的认知度不够且性别分类模糊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学龄前儿童服装品牌要从男童女童性别特征来设计其服装风格,并从性别分类、无性别的中性风中总结了学龄前儿童在性别影响下的服装设计途径,为社会背景下的童装企业提供构思和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学龄前儿童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其营养状况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应满足该阶段的生长营养所需。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日常生活习惯的不科学,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以威海市为试点随机抽取该市几个辖区的学龄前儿童500名,通过问卷调查与体格测量的方式对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速度缓慢、低体重、消瘦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判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大力实施,中国新生儿的数量将在未来的几年之内出现井喷式增长,市场上儿童家具也随之大规模出现。但是我国儿童家具标准尚未成熟,与西方相比仍存在很大的距离,儿童家具的安全性设计有待提高。安全性设计理念在家居产品设计领域的引入,对预防儿童使用家具时因生理心理没有成熟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儿童生理心理特征,同时结合中国国家质量总局对市场上现有的儿童家具的质量抽查以及作者对前去各大儿童医院进行的因家具导致受伤孩童的父母的问卷调研结果。本论文采用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比较分析,从生产厂家,经销商,消费者三个维度进行分类研究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市场上的儿童家具为儿童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玉红  马芳 《江苏纺织》2012,(10):56-57,60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生长发育较早,当今儿童体型与以前的同龄儿童体型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儿童体型的变化影响童装的设计生产。以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接触式的测量方法获取大量与服装有关的部位的体型数据,并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当今儿童体型特征,并与国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儿童成长过程中,学习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因而,与之配套的课桌椅是否适合儿童的生长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的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课桌椅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出了目前小学生坐姿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研究。并针对尺寸功能的调节产生的约束效果,对儿童的坐姿进行纠正,为调整儿童坐姿的设计表达提供了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促使越来越多儿童家具产品涌入市场,本研究集成AHP-AD-TOPSIS理论于儿童家具产品设计研发中,以开发更具人性化与个性化儿童家具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首先,通过多种渠道用户调研挖掘儿童家具产品初始用户需求,并运用AHP法计算用户需求权重值;其次,基于AD理论独立性公理和信息公理将权重较高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参数映射,逐步判断设计合理性与最优解,寻求儿童家具产品最优工程技术参数,以此进行方案设计;最后,集成AHP-TOPSIS模型对儿童家具设计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充分验证设计方案可行性及设计路径科学性。结果表明,基于AHP-AD的儿童学习桌设计方案均优于市场上已有样本产品。该研究路径可提高儿童家具产品开发流程的系统性,增强儿童对家具产品使用体验,并可为儿童家具产品设计研发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幼儿园开展一系列儿童营养教育,通过膳食调查的方式,对此营养教育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改善幼儿的营养教育和膳食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促使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配合幼儿的健康饮食。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前幼儿膳食指南(2016)》,针对幼儿饮食行为习惯及幼儿膳食摄入基本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并将得到的幼儿膳食调查问卷中的食谱录入营养计算器中计算出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对食育前后期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营养教育后学龄前儿童通过膳食摄入的维生素B1含量有了显著提高,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D的摄入也趋于合理。结论:通过开展蒙台梭利教学法系列活动,促进了学龄前儿童膳食摄入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