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多晶的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尽管采用了固溶强化、γ′相质点沉淀强化和碳化物晶界强化等途径来提高合金的强度,但在高温下,由于合金的晶界强度低于晶内强度,因此常常在晶界处首先形成裂纹并导致断裂。 定向凝固技术能使晶体按〈001〉方向顺序生长,得到的柱晶组织基本不含横向晶界,因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合金的各项纵向力学性能。用定向凝固技术,并通过螺旋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熔铸工艺对DZ417G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DZ417G合金采取常规浇注(1 560℃高温精炼5~7 s普通定向凝固)、炉前经不同温度高温熔体过热处理后,以不同的拉晶速率定向凝固等7种不同工艺方案对其化学成分、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经1 600~1 620℃高温熔体过热处理后,以6.0~7.0 mm/min不同的拉晶速率定向凝固,碳化物、硼化物明显变小,在晶内、晶界上呈弥散状态分布;晶界上的低熔点(!+!’)共晶组织有所减少甚至消失,晶内!’强化相进一步弥散、方形化,柱状晶生长状态、枝晶间咬合好,从而能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被广泛用于制备先进航空发动机及工业燃气轮机的关键热端部件,随着铸件结构的复杂化和大型化以及合金中难熔元素的增多,凝固缺陷的形成倾向增大。其中,小角度晶界是定向凝固制备单晶高温合金铸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类缺陷,它会破坏单晶的完整性,一旦超过容限就会对铸件的力学性能造成恶劣影响,随着单晶高温合金服役温度的不断提高,小角度晶界对性能的损害会更为严重。因此,小角度晶界日益成为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发展和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单晶中的小角度晶界与传统意义上的小角度晶界有所不同,是指相邻枝晶间的取向偏离。研究者们在不同晶界偏离角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就小角度晶界对合金持久性能、蠕变性能及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偏离角较小时,小角度晶界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偏离角的增大及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性能均会降低。为了探寻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者们就小角度晶界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关于小角度晶界的形成机制,被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枝晶在分枝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塑性变形,从而导致了枝晶的取向偏离,当枝晶再次汇聚时就会产生小角度晶界。但是,关于枝晶变形的原因则没有一致看法。另外,关于小角度晶界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是很系统,主要集中在合金成分及晶界强化元素、凝固参数及取向、铸件尺寸等方面。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的小角度晶界归根结底是由枝晶的取向偏离导致的,而取向偏离的影响因素复杂,因此小角度晶界的出现很难完全避免。目前,主要通过取向控制以减少小角度晶界的产生,并通过晶界强化以提高合金对小角度晶界的容限。本文阐明了单晶高温合金中的小角度晶界的概念,总结了小角度晶界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小角度晶界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合金元素、微量元素、凝固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对小角度晶界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小角度晶界的措施和强化晶界的途径,最后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先进航空发动机发展需求,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结构日趋复杂,并且作为涡轮叶片首选材料的单晶高温合金中高熔点合金元素含量不断增加,由此导致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制备过程中结晶缺陷形成倾向增大,直接影响单晶涡轮叶片的质量.本文以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晶体缺陷——雀斑为讨论对象,综述了近年来雀斑形成机制、判据模型及其控制方法相关研究工作,分析了合金成分、叶片结构、定向凝固工艺和结晶取向对雀斑形成机制的影响,指出考虑不同合金体系中的合金元素与定向凝固过程的参数对雀斑形成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复杂结构单晶涡轮叶片雀斑形成规律,建立雀斑预测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静磁场对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影响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施加不同方式、强度的静磁场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枝晶组织、元素偏析、凝固缺陷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从变截面处杂晶的控制、晶体取向偏离的控制以及对凝固特性的影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静磁场在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研究中潜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单晶涡轮叶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温合金中难熔元素添加量的增大,镍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在凝固过程中更易出现杂晶、条纹晶、枝晶碎臂、小角度晶界等缺陷。其中,杂晶是单晶叶片制备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类凝固缺陷,严重影响单晶叶片的成品率。为了减少该类凝固缺陷的产生,提高叶片的成品率,研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杂晶缺陷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对提高单晶叶片的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关于定向凝固过程中杂晶缺陷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单晶叶片的制备技术,分析了籽晶法和选晶法制备单晶叶片过程中不同位置杂晶的形成机理,分别讨论了选晶段杂晶、籽晶回熔区杂晶、缘板杂晶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组织对其最终的高温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制造工艺条件限制,单晶高温合金的制备和加工中总会出现杂晶,保持单晶结构的完整性对提高单晶合金的冶金质量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铸造、焊接、表面熔凝工艺条件下的凝固组织特征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工艺条件、工艺参数等对凝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杂晶缺陷的控制、实现单晶叶片连接区的单晶化.  相似文献   

8.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缺陷对其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减少和控制凝固缺陷对提高合金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定向凝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重要缺陷,包括缩松、雀斑、晶体取向的偏离和杂晶,重点讨论了这些缺陷的特点和产生的机理,并从合金成分、工艺参数、铸件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凝固缺陷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减少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含Re为4.0%~5.5%(质量分数)的实验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不同定向凝固结晶条件下铸态的宏微观组织特征,分析了凝固结晶温度参数对单晶完整性、显微疏松与共晶含量、枝晶偏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的熔体过热处理温度不仅促进合金元素分布的均匀化,同时降低了高Re和高难熔元素含量的单晶合金结晶缺陷的倾向性,提高了单晶完整性。合金熔体过热温度、铸型温度/浇注温度的适度提高有利于枝晶间的补缩,并减少显微疏松。  相似文献   

10.
CMSX-3单晶合金的微观组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是重要的航空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材料。本文利用光学金相、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采用定向凝固造晶法制造的CMSX-3单晶合金的微观组织。对其铸态组织与γ'形态做了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某型号为KCTK35/40-100锅炉省煤器,在运行两年多时间内发生多次爆管事故。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锅炉省煤器穿孔漏水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省煤器管内外壁共同腐蚀是引起其快速穿孔的原因,内壁产生了溶解氧腐蚀,外壁产生了氧化腐蚀及硫腐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磷酸盐的生成热和标准熵比较准确的估算,并应用热力学第一近似方程,对磷酸盐玻璃的熔炼过程进行了剖析,发现体系中存在的氧和水是铂坩埚受侵蚀的主要原因,而腐蚀产物Pt(PO32和Pt(PO34能容易地和游离氧化物发生反应,释出铂粒子。通入POCl3气氛,既可除水,除去游离氧化物,又能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从而可导致铂粒子大大地减少.  相似文献   

14.
运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地球卫星遥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并确定和划分了环形构造系统、北北东向构造系统、南北向构造系统、北东向构造系统和弧形构造系统等5套构造系统。采用结构面组合及配套的方法恢复重建构造演化序次和形成时期并讨论了地质发展过程等问题,为研究东亚构造域和板块运动以及大陆板内构造活动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工程图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论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在对图感因素进行深层分析和认知的基础上,研究丰富了图感的概念及其本质特性;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探索了图感培养的方法,以期创造更加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图学文化水平和图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表述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立吉 《计量学报》1998,19(2):157-160
对测量误差与不确定度表述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从概念、逻辑和形式上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重申了作者曾提出的关于测量误差、测量结果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以“范围”不确定度取代“扩展”(展伸)不确定度;以及对测量误差的“定性”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量”等说法的见解。旨在引起重视、深入探讨、充分理解、促进共识。  相似文献   

17.
植物氯素营养与含氯化肥科学施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主要概述了植物的氯素营养及科学施用含氯化肥三准则。  相似文献   

18.
注记指出了文献 [1 ]和 [2 ]在应用 Lagrange中值定理中出现的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以德治国”提出的重要意义 ,“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补充 ,以及“德治”和“法治”的关系等几方面进行的讨论 ,提出为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 ,实施“以德治国”中官德修养的主要途径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合金增韧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回顾了弹性体增韧塑料的机理后,着重介绍了刚性粒子增韧塑料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增韧机理,分析了两种增韧机理的差异及内在联系,最后旨出刚性粒子增韧作为一种增韧新方法,使之有可能成为制备高强度高韧性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