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与常规钻井技术进行比较,分析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具有的优势。此技术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加深井、海上钻井、浅直井、侧钻井、欠平衡井和小井眼井等钻井开发,而国内应用范围还很小,本文介绍了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相关钻井设备及技术优势也进行了介绍,并对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在国内该如何发展使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的发展,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经过西方石油公司几十年的开发应用,目前国外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已逐渐成熟。连续油管钻井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小井眼井、定向井、侧钻水平井、欠平衡钻井等作业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油田开发成本、挖掘老油田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恢复长期关停的报废井、低效井等生产能力、提高老油田生产寿命,大港油田研究应用了复杂断块油田小井眼侧钻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复杂断块小井眼侧钻井定向侧钻、小井眼侧钻井完井、小井眼侧钻井钻井泥浆体系、小井眼侧钻井试油等配套工艺技术,实现了侧钻井的有效开发。实践证明,侧钻井技术已成为大港油田老区调整挖潜的一项进攻性措施,持续的工艺技术进步保障了侧钻井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井眼钻井技术在浅井、直井、中深井和深井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益,保障油田高效生产起到了重大作用,进一步提高小井眼钻井速度对于油田开采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本文将通过对小井眼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优化小井眼钻具组合,保证钻头在井底达到最佳工作状态等措施,对小并眼钻井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桩西油田桩606区块生产井,钻遇地层断层多,井塌,井漏,主力油层压力高,254毫米井眼197.3mm技术套管下深3700米,三开165.1mm小井眼,机械钻速低,应用优快钻井技术:二开防斜、快速钻进及PDC钻头复合钻进,井身轨迹控制技术,配合合理的工程措施和优质的钻井液体系,机械钻速、钻井周期在该区域创新纪录,对今后同类型井提供钻井经验。  相似文献   

6.
侧钻井技术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开挖具有较大的优势,在国内外油田中应用也较广泛,在苏丹南部的事故井的处理、采油工艺多样性实验中进行了很好的应用.本文介绍了φ95mm小井眼套管的研发历程、新型射孔器的研制及侧钻井投产原则,同时从封堵改层技术、机械卡封改层、封堵封窜工艺、防砂工艺及特种小油管的应用几方面着重探讨分...  相似文献   

7.
深井钻井作业中,由于地质因素、工程因素等多种原因,部分井要在中1778mm及以下尺寸套管内进行开窗侧钻钻井,钻成小井眼侧钻井。小井眼侧钻存在钻井工具尺寸小,强度低、裸眼长、小井眼复杂事故处理工具受限制、地层压力敏感,喷漏同存等诸多问题,钻井中存在极易发生卡钻事故的风险。优化开窗侧钻、增斜及稳斜全过程的安全钻进控制,特别是探索了接立柱单根中的安全静止技术、接立柱单根减少停等技术、分段观察摩阻技术等,通过三口井实际应用,有效避免了卡钻事故,保证了钻井作业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川东地区深井小井眼安全快速钻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针对塔河油田12区钻井施工过程中普遍出现的深井段小井眼井斜问题,分析了该区几口井施工情况,以TK 1228井为例,具体考虑了地层特点、井身结构、施工环节,得出了井斜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侧钻解决办法。现场采用的一系列工程措施,简单、经济地解决了井斜问题,提高了钻井速度并降低了钻井成本。该井井斜问题的解决方法为该地区小井眼防斜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钻井技术的高速发展,钻井技术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一次经历了经验钻井、科学钻井和自动化智能钻井三个发展阶段,钻井的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从式井、水平井、小井眼侧钻水平井以及大位移井等一些列的复杂井逐渐出现,这些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完井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本文通过对涠10-3油田7口井的施工,介绍了有关双油管完井的一般讲下的管柱结构,完井工具已经完井的作用,现场施工的工艺等。  相似文献   

10.
油田钻井工作中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固井工艺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投入低、质量高的优点。但是在不同深度的矿井开采过程中,小井眼开窗侧钻固井工艺依然存在这一定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小井眼开窗侧钻固井工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技术难题,分析了尾管固井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艳  白凯华 《清洗世界》2022,38(1):144-146
目前鄂尔多斯地区油田普遍进入开发后期,有大量老井进入改造阶段,需要寻找新的开发方式,小井眼侧钻开窗是老井改造的方式之一.本文对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固井中的难点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固井工艺中主要难点是套管居中难、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差.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针对小井眼开窗侧钻井固井工艺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定边油田小间隙井的固井质量,本文从定边油田实际出发,论述了油田小井眼固井特点与技术难点,针对温度与环空间隙对注水泥的影响分析,从易漏失井平衡注水泥设计技术、小间隙井固井提高顶替效率分析二方面阐述了多压力层系小间隙井固井工艺技术,最后对小间隙井固井防气窜工艺技术做出说明,促进定边油田小井眼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大多数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侧钻井数量逐年增多,而开窗侧钻井存在小井眼、小间隙的限制,固井质量往往难以保障,本文对此进行了开窗侧钻井小井眼小间隙固井技术的研究分析以及提高固井质量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广峰 《中国化工贸易》2013,(9):216-216,276
随着钻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井身结构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钻井提速提质的迫切要求,小井眼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小井眼技术可降低勘探风险以及勘探成本;对于进入开发中期油田,进行老井加深或侧钻,不仅可以降低钻井费用,还可以发现一些新的储量,有助于老油田稳产增产,提高最终采收率。80年代以后小井眼钻井的迅速兴起主要出于以下几个目的:小井眼钻井的初期投资较小.包括使用较小的钻机、较小的井场、较细的管材、较少的水泥及钻井液和燃料、较少的搬运费、较少的劳动费用。减少钻机钻柱重量就是减少钻机租用费,而减少井眼容积就是减少泥浆、水泥及套管费用。用小井眼钻井技术在普通井眼里加深钻井,可大大节约成本;小井眼的修井成本较低,射孔、暂时性与永久性堵塞、提捞、抽吸、固井及套管泄露修理都可用钢丝电缆起下工具;小井眼完井不论是单层完井还是多层完井都是平行完井,故可防止邻近井的泄露;小井眼开发较便宜。  相似文献   

15.
为“边际油田”的开发,降低成本获得出色的经济效益,研究出满足小井眼固井的固井工艺技术是当务之急,TWT-A9S是中海油第一口单通道先导性试验井,面临了诸多难题,钻井形成的小井眼使套管与井壁之间存在窄间隙,必将面临水泥环薄、注替水泥浆流动阻力大,施工压力高、易压漏地层、顶替效率低等。经过大量努力,采用了诸多小井眼固井工艺和技术,最终保证了TWT-A9S单通道固井的顺利完成,固井质量合格,满足后续作业要求,为以后其他井的类似作业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油井建设是核心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鉴于油田的独特性,近些年来,井喷失控事件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这种情况,要求严格控制油田井控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首先介绍油田井控安全管理的主要特征,然后从井身结构、地表压力、开发方式与区块、员工素质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如今油田井控面临的安全风险,最后从分级安全风险防控、分级监管技术、防卡、防漏、防喷技术、井控风险的不同等级、安全钻井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技术及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田由于黑帝庙浅气层发育,且埋深浅,浅气上窜速度快,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井喷、井涌、气侵、固井后套管外冒等复杂情况,尤其是井喷事故危害极大。以葡萄花油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地质情况的详细调查,通过开展精细地质研究,进行动、静态地质分析,详细研究了葡萄花油田浅气层分布规律。确定了控制葡萄花油田浅气层分布的三大要素,分析了导致浅层气井喷五种原因,研究总结出了七种葡萄花油田预防浅层气井喷方法。实践证明预测浅气层技术和采取的防喷技术行之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确保钻井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连续管钻井技术与常规钻井技术相比具有巨大优势,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浅直井、(重入)侧钻井、小井眼井、加深井、欠平衡井及海上钻井等方面,而在国内尚无连续管钻井的先例。本文对连续管钻井装备和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连续管钻井在国内下一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井眼井投入生产开发中,在石油产作业过程中小眼井中经常会发生卡钻事故,这是因为小井眼井本身的井眼通径较小、容易发生卡管事故,且处理上存在较大难度,所以钻井过程中的卡管事故对整个钻井进度和生产能力都有严重的影响,本文以我国某油井为例对小井眼井的卡管进行了处理方法上的研究,旨在为油田小井眼卡管事故处理提供高效的依据,不断促进小井眼井的生产能力提高和工作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连续油管技术在采油修井作用中的常规应用以及特殊应用.特殊应用主要包括:测井技术,过油管防砂,钻井和连续油管挤水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