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杨思元 《煤炭技术》2015,34(6):289-290
通过煤矿井下PVC抗静电性能试验和对抗静电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说明聚合物本身抗静电性的发挥取决于抗静电剂吸湿性的原因及抗静电剂吸湿性能降低的发生机理,为保障其长期安全使用研制相关工业助剂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属氢化物变色薄膜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刚  石川  徐雪青 《有色金属》2008,60(2):33-37
金属氢化物变色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交色性能,在节能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金属氢化物变色薄膜材料(Hydrogen switcheble materials)研究的最新动态,着重讲述第三代Mg-Ni合金薄膜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PE)为基体材料,在其中加入无卤膨胀型阻燃剂FR-1420、抗静电剂及增韧剂EEA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制备得到了完全满足煤矿井下要求的阻燃抗静电PE材料,并测试考察了阻燃剂、抗静电剂和增韧剂对PE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阻燃剂FR-1420的加入能提高PE材料的阻燃性能,当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28%时,PE材料垂直燃烧等级达到UL 94的V-0级,继续增加阻燃剂质量分数至30%,则通过MT 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中的酒精喷灯试验;同时加入抗静电剂和增韧剂能制备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矿用无卤阻燃PE材料,通过与溴—锑阻燃体系对比发现,无卤阻燃体系不仅在阻燃、抗静电、力学性能方面与溴—锑阻燃体系相当,而且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高压橡胶软管的抗静电性能依据MT/T98-2006 1999《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进行了试验,通过大量的试验统计和计算对抗静电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为聚合物制品的抗静电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煤矿生产设备中,非金属制品具有金属材料制品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但其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可燃性、易积聚静电荷的特性,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此,对非金属制品阻燃和抗静电性能的检测检验尤为重要。在论述了金属管材阻燃、抗静电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阻燃和抗静电检验的项目和方法,最后以安徽某企业的生产的PE-KM1.0/110(MPE100)聚乙烯管材为例,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采用酒精喷灯燃烧法和高阻计测量表面电阻法对管材的阻燃、抗静电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焰燃烧6根试样的算术平均值1.8 s,1条试样单值最大值5 s;无焰燃烧6根试样的算术平均值6 s,1条试样单值最大值7 s;外表面电阻5.43×10~5Ω,内表面电阻4.84×10~5Ω,阻燃、抗静电性能均能符合标准要求,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矿用塑料制品的抗静电性能是否能达到煤炭行业的标准,长期以来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抗静电剂及含量、制品厚度、停放时间和环境相对湿度对聚乙烯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聚乙烯抗静电性能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浩  林群球  卢红 《煤炭科技》2001,(2):12-13,32
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矿用塑料制品的抗静电性能是否能达到煤炭行业的标准,长期以来一直是煤矿安全管理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抗静电剂及含量、制品厚度、停放时间和环境相对湿度对聚乙烯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三维弹塑性大应变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沉积在硅基底上各种不同金属薄膜材料的Berkovich压入响应.通过能量量纲化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表征金属薄膜塑性性能的方法.基于本文建立的能量法推导出了硅基底上铝薄膜的塑性性能,并与单轴拉伸实验结果及文献中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由本文中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单轴拉伸的结果更为吻合.用本文提出的能量法来表征金属薄膜的塑形性能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能量法表征硅基底上韧性薄膜的塑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三维弹塑性大应变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沉积在硅基底上各种不同金属薄膜材料的Berkovich压入响应.通过能量量纲化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表征金属薄膜塑性性能的方法.基于本文建立的能量法推导出了硅基底上铝薄膜的塑性性能,并与单轴拉伸实验结果及文献中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由本文中模型得出的结果与单轴拉伸的结果更为吻合.用本文提出的能量法来表征金属薄膜的塑形性能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矿用密闭堵漏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适用于煤矿井下进行密闭堵漏喷涂的新型堵漏材料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探讨了不同组分对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影响,研究了不同抗静电剂及阻燃剂对聚氨酯弹性体抗静电、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煤矿井下进行堵漏。结果表明:该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密闭堵漏效果,阻燃性能及抗静电性能符合煤矿行业标准(MT113-1995),适合煤矿井下使用。  相似文献   

11.
我所研究的矿用抗静电、阻燃塑料网自1984年通过煤炭部鉴定以来,已在全国许多煤矿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矿用塑料网的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我所与协作厂合作,又研制成功了外涂型塑料网和应用于外涂网上的抗静电新材料——SK-T塑料制品抗静电涂料。上述两项成果于1987年7月27日同时通过了煤炭部的技术鉴定。 通过煤炭与化工系统的检测、地面试验和井下工业性试验证明,外涂型塑料网在井下铺网、网上支柱、网下挂梁、带网放顶等开采工艺和铺设后人行踩踏、矸石冲击、地下长期埋压、酸碱溶液中长期浸泡等作用,其抗静电性能、阻燃性能、机械性能不变,涂层的附着力、柔韧性、耐冲击性仍为一级,是完全可以取代生产塑  相似文献   

12.
根据梯恩梯球磨产生静电的机理确定抗静电剂的组成与配比。试验表明,在球磨梯恩梯中加入少量的抗静电剂,能有效地提高球磨梯恩梯的抗静电安全性和分散性,有利于性提高2号岩石铵梯炸药的爆速等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真空气相沉积法在金刚石表面镀覆强碳化物金属或合金薄膜。该薄膜一方面与金刚石表面形成化学键合,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与金属胎体的浸润性,从而明显增强金刚石在金属胎体中的结合强度,提高金刚石钻头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湿态中性三硝基间苯二酚铅在电子雷管生产、使用中的可行性,通过试验验证其发火性能,并将其应用于电子雷管用引火药头,研究使用该引火药头的电子雷管的性能,研究表明,以湿态中性三硝基间苯二酚铅为引火药头的电子雷管发火可靠性高,综合性能稳定,药头感度、雷管感度不太高,本质安全性高,可实现电子引火药头的自动化、连续化等人机隔离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保塑料叶轮在煤矿井下安全可靠使用,依据相关标准对煤矿用局部通风机的塑料叶轮进行了热稳定试验,分析总结了试验前后塑料叶轮的阻燃性、抗静电性、抗冲击性、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热稳定试验后,塑料叶轮阻燃性能无明显变化;抗静电性明显增强,提高了100倍左右;抗冲击性能无明显变化;抗拉性能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有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刚石薄膜/金属的接触界面结构直接影响到其在微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良好的欧姆接触和较强的结合力是决定金刚石薄膜电子器件性能的关键。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构建了不同金属(金、钛、铜、铝、钨)/氢终端金刚石(100)基底的界面模型,研究了其结合性能。结果表明,虽然所有金属/金刚石界面均呈现稳定的界面结构,但是金、铜、铝三种金属与氢终端金刚石基底的结合能较低,金属层驰豫较小,电荷在吸附表面并没有明显转移,结合能力较差。相比之下,钨、钛与氢终端金刚石基底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合能较高,金属层呈现明显驰豫现象,呈现较强的界面结合力。  相似文献   

17.
摩擦和磨损制约着机械系统的高可靠、长寿命服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的固体或液体润滑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工业应用中对机械部件的摩擦学性能要求.因此,研究人员对固液相复合润滑体系展开了大量研究,碳基薄膜因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而常被用于组成固液复合润滑体系.对碳基薄膜固液复合润滑体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碳基薄膜/油复合润滑、碳基薄膜/离子液体复合润滑、碳基薄膜/水复合润滑、碳基薄膜/润滑剂/纳米添加剂复合润滑,以及表面织构碳基薄膜和摩擦过程中生成碳材料的特殊碳基材料复合润滑六个体系对碳基薄膜固液复合润滑进行了综述.碳基薄膜/润滑油复合润滑无论是在大气还是在真空中都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碳基薄膜/离子液体复合润滑对于提高在苛刻条件下服役的机械运动部件的摩擦学性能具有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润滑添加剂的使用,可以在碳基薄膜/润滑油复合润滑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摩擦学性能,过渡金属氮化物/润滑油摩擦催化生成碳材料为进一步发现和发展不同的先进润滑和保护材料提供了前景.最后总结了目前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围绕电雷管在组网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探讨了电雷管产品串联网络可靠性和抗静电性能影响因素,以此建立的关系式,为提高串联网络的可靠性和雷管抗静电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开采极易自然发火煤层的矿井,为防止自然发火,特别是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国外一些先进产煤国家先后试验和采用了向采空区注氮的防火措施,获得了明显效果。为此,我们也进行了考察试验。试验的目的在于:在确保采空区气体充分惰化  相似文献   

20.
谢斌 《煤矿爆破》2008,(4):9-12
文中介绍了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的配方,通过试验对氯酸钾—木炭系和铅丹—硅系电引火药头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和批量生产表明:铅丹—硅系引火药头性能优良,发火同步性好,安全系数高。用该引火药头装配的电雷管,产品质量达到GB8031《工业电雷管》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