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异常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2002年在我院分娩的高危围生儿及死亡围生儿的胎盘328例为异常组,对照组随机抽出正常足月分娩胎盘302例进行比较.结果异常组胎儿窘迫、死胎及围生儿窒息,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围生儿的胎盘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异常可致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增加,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围生期监控,给予适时正确的医学干预,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343例过期妊娠孕妇与343例同期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周、羊水量、胎盘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等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关系. 结果过期妊娠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期妊娠随孕周的增加、羊水量减少、产程异常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过期妊娠分娩方式中人工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最高(51.9%),自然分娩较低(13.3%),剖宫产最低(9.9%);产程异常者新生儿窒息率(38.2%)及围生儿死亡率(6.7%)均明显增加. 结论过期妊娠可导致胎儿慢性缺氧及营养不良,加强产前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安危,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及同期分娩40例健康孕妇围生儿的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中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论对孕产妇还是围生儿并发症均明显增高,及时诊断及处理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采取恰当的分娩方式和选择适时的手术时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发生胎儿窘迫50例与未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50例瘙痒出现孕周、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脐血流、胎心监护、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围生儿死亡率、早产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I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脐血流(S/D值)异常升高及产前胎心监护NST评分、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早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P<0.05),但瘙痒出现的孕周及AL T、血清总胆红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流S/D值及血清总胆汁酸、NST评分与ICP患者胎儿窘迫有关,致使新生儿早产率、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升高,而瘙痒出现的孕周、AL T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之无关。妊娠期ICP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降低ICP对围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妊娠晚期前置胎盘与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前置胎盘与分娩方式、产前出血、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按妊娠晚期阴道B超确定的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距离不同,分为A、B、C 3组,观察3组与分娩方式、产前出血、围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A、B、C 3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00%、90%、76.9%,产前出血率分别为90%、70%、61.5%(P<0.05),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5%、7.6%,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率随胎盘边缘距宫颈内口距离减少而显著增加,阴道分娩率随胎盘边缘距宫颈内口距离增加而显著增加,产前出血随胎盘边缘距宫颈内口距离减少而增加,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寻找胎儿窘迫的原因,为改善围生儿预后提出预防和治疗胎儿窘迫的措施。方法:对130例有胎儿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进行分析,比较其围生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结果:脐带因素为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其次为高危妊娠、羊水过少、第二产程延长等。有胎儿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低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史的新生儿。胎儿宫内窘迫者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直接和主要的原因。做好产前、产时各种监测,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针对胎儿窘迫的病因适时采取适当分娩方式可降低围生儿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对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影响,以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在重庆巿綦江区人民医院分娩的11 5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产妇8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产妇10 7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史、分娩方式、胎膜早破、胎盘异常、24 h尿蛋白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贫血、羊水异常、出生体重、婴儿性别、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产程过长等发生情况,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结果围生期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为高龄、孕周30周、有分娩史、胎膜早破、胎盘异常、24 h尿蛋白量≥3 g/24 h、妊娠期合并症、羊水异常、出生低体质量儿、胎心率异常、脐带异常、剖宫产、产钳助产、产程延长(P0.05)。结论完善产前指导,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对围生期高危因素的监护及处理,可有效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刘文进  肖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24-5025
目的:了解武汉市硚口区围生儿死亡发生的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武汉市硚口区1999~2008年围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武汉市硚口区围生儿死亡550例,死亡率为16.57‰;其中死胎260例,死产46例,7天内新生儿死亡244例。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早产、胎儿畸形、脐带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等。结论:加强孕产期系统保健,尤其是孕前、孕早期保健,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重点监护高危新生儿,可降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羊水过少对母儿的影响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运娥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384-3385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其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1~12月住院分娩的羊水过少孕妇113例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羊水量正常孕妇11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结果:羊水过少组过期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及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羊水粪染、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羊水过少伴妊娠并发症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P<0.05),且剖宫产率明显增加(P<0.01),而围生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羊水过少者围生儿结局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密切相关,羊水过少伴有妊娠并发症或单纯羊水极少者的围生儿结局不良,应放宽手术指征,单纯羊水过少特别是单纯羊水偏少者可以阴道试产。对足月妊娠且胎儿成熟者应尽早适时终止妊娠,减少羊水过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胎心率基线异常对分娩方式选择以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96例胎心率基线异常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96例胎心率基线正常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脐带与胎盘异常因素以及无应激试验(NST)类型。结果观察组脐带绕颈、脐带先露、羊水污染Ⅱ~Ⅲ度、胎盘早剥、球拍状胎盘和帆状胎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20.83%),且观察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死胎和足月小样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NST可疑型、NST无反应型产妇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NST有反应型所占比例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胎心率基线异常减弱或消失提示存在胎儿窘迫或缺氧,应结合NST共同诊断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死胎发生,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发生脑损伤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0 年11月-2011年6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治疗的102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2例窒息新生儿中,46例发生脑损伤,发生脑损伤组(n=46)与未发生脑损伤组(n=56)对比发现,并发脑损伤组患儿胎龄、脐带异常、胎盘早剥、羊水污染、胎心异常和孕母妊高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脑损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脐带异常、胎盘早剥、羊水污染、孕母妊高症均与窒息新生儿并发脑损伤密切相关。 结论 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窒息新生儿,应及时给予干预和复苏,减少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在校正月龄后)和同龄足月儿早期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为早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出生并在门诊随访的晚期早产儿4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出生的健康足月儿50例为对照组。在两组婴儿(14.0±1.0)周龄运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进行运动发育评估,比较两组原始得分、百分位≥50%的比例和运动发育异常率。结果晚期早产儿AIMS原始得分低于足月儿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IMS得分相对应的百分位≥50%的比例,晚期早产儿显著低于足月儿(P0.01)。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运动发育异常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的早期运动发育趋势在校正胎龄后还常落后于正常足月出生同龄婴儿,应尽早实施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并发产后大出血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手术时机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5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例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结果:①该院近5年来中央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1.95%(454/23 279),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为3.96%(18/454)。②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术的高危因素包括:经产妇、既往剖宫产史、合并胎盘粘连或植入。③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在切除子宫前的平均出血量为2 969.71 ml。④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急症子宫切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和输注红细胞悬液量、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大于未行急症子宫切除组(P<0.05)。结论:应充分认识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的高危因素,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正确掌握子宫切除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This case control study reports associations between single umbilical artery (SUA) in newborns and some materna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tudy is based on chromosomally normal singleton infants born in Sweden between 1983 and 1990. Information on the maternal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was obtained prospectively. There were 2920 cases identified and 5840 controls were selected. An association was found with: previous perinatal death, retained placenta, placenta praevia, maternal diabetes, epilepsy and hydramnios. Increased odds ratios were seen also for spontaneous abortion and abruptio placentae but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No association was found with previous induced abortion, involuntary childlessness, or the use of contraceptives after the last menstrual period.  相似文献   

15.
蒋红清  徐丽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63-2265
目的:探讨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围产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12例非妊娠期糖尿病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经产妇巨大儿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巨大儿及随机选择的无合并症经产妇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巨大儿母亲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双顶径、胎儿腹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经产妇正常体重儿组(P<0.05)。与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比较,经产妇巨大儿正规产检比例、择期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经产妇巨大儿,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缪金剑  周华  蒋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87-2789
目的:了解常州市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城市功能区出生缺陷状况,探讨常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常州市所有接产医院产科分娩的出生缺陷儿,并根据城市功能划分为中心城区、工业区、农村3个区域,将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对比。结果:2010年围产儿共39 39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5.10‰,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前三位顺位与2007~2009年基本一致,全市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10‰,其中工业区出生缺陷率为9.13‰,中心城区出生缺陷率为4.60‰,农业区为3.24‰,工业区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发生出生缺陷的人群中,工业区组在流动人口、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孕期一方饮酒、从事高风险职业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婚前产检率、孕期定期检查率等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应继续加强婚检与孕前保健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生育健康管理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该院出生缺陷的消长情况,了解该地区出生缺陷的高危高发因素,及时发现可疑的致畸因素,为开展出生缺陷的预防、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2000~2010年在该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年间共监测围产儿27 838例,缺陷儿311例,发生率为11.17‰;主要出生缺陷为指(趾)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复合畸形、消化道畸形、尿道下裂、脑积水;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较女婴显著增加;产母年龄≥35岁,尤其是产母年龄<20岁时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工作,提高出生缺陷产前检出率,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age infants,SGA)的出生、健康状况、并发症发生、死亡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产科、儿科、儿保等科学护理SGA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全部新生儿资料,选择其中的217例SGA为病例组,每月1日出生的240例适于胎龄儿儿(appropriate gestational age infants,AGA)为对照组。详细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母亲孕期感染、妊高症、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双胎等情况。 【结果】 2006-2007年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共分娩新生儿22 752名,其中SGA儿217例,SGA出生率为0.95%;SGA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31.3%)、呼吸系统并发症(10.6%)、贫血(5.5%)、低血糖(5.1%)、消化系统并发症(4.6%),SGA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G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妊高症、脐带异常、胎膜早破、双胎妊娠是导致SGA的主要因素;小于胎龄儿死亡率为1.4%,明显高于AGA死亡率(0.14%)及新生儿总死亡率(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GA发生与母亲妊高症等因素有关,SGA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高,应该加强预防和科学护理。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In Sweden, a country with high standards of obstetric care, the high rate of perinatal mortality among children of immigrant women from the Horn of Africa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re i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female circumcision and perinatal death.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is, we examined a cohort of 63 perinatal deaths of infants born in Sweden over the period 1990-96 to circumcised women. FINDINGS: We found no evidence that female circumcision was related to perinatal death. Obstructed or prolonged labour, caused by scar tissue from circumcision, was not found to have any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perinatal death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do not support previous conclusions that genital circumcision is related to perinatal death, regardless of other circumstances, and suggest that other, suboptim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perinatal death among circumcised migrant women.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晚期早产儿的健康与疾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全部新生儿5 238例,其中晚期早产儿110例为研究组,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出足月儿22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儿健康状况及疾病,并对两组高危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高胆红素血症、低体温、低血糖、呼吸窘迫、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喂养不耐受、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出血项P <0.05,其余均P<0.01);研究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母亲孕期高危因素(高龄、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多胎、羊水异常、胎盘异常、孕期宫内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院晚期早产儿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足月儿,高龄、妊高征、胎膜早破、双胎/多胎、羊水异常、胎盘异常、孕期宫内感染是导致晚期早产儿早产的高危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