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嘉玉 《建筑施工》2002,24(6):473-475
通过对上海市五种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的全面分析比较,提出了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应预优先考虑的抗震加固方法,本文对“上海多层位宅建筑抗震性能鉴定及新型加固措施研究”这一课题的系列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今后上海市的抗震加固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五种多层砌体房屋加固方法的全面分析比较,提出了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应予以优先虑考的抗震加固方法。同时本文对“上海多屋住宅建筑抗震性能鉴定及新型加固措施研究”这一课题的系列研究给予了总结,并对今后上海市的抗震加固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市高层建筑发展很快,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年还将更迅速发展,高度愈来愈高,体型愈来愈复杂。高层建筑的安全主要是抗震问题。为了检查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质量,上海市建委、抗震办根据建设部有关抗震设计专项审查的规定,决定在今年首先对1992年1~6月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4.
旧房屋顶增建铁塔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上海市邮电大楼及其后加通讯铁塔为背景,计算了不同主体结构屋顶增建铁塔后铁塔和主体结构的地震内力放大系数,分析了旧房屋顶增建铁塔对铁塔和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对旧有房屋鉴定、抗震性能评估,以及后加铁塔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震害经验表明,建筑工程抗震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地震损失多少的关键性因素。本文论述了对上海市居住房屋抗震防灾能力进行调查的重要意义,给出了上海市房屋建筑的宏观统计资料和各区各类房屋的分布情况;根据调查资料,在基于概率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市有关各区的各类房屋进行了抗震能力的综合评估;最后从政府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对上海市的抗震管理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对上海市共和新路双层高架桥所进行的抗震试验研究,给出了若干典型工况的试验现象和总体响应。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和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证实了此双层高架桥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和抗震设计所采用的能力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李强 《山西建筑》2003,29(2):21-22
论述了不同建筑形式的平面,竖向和局部抗震布置及措施,解决了建筑形式与结构抗震要求上美观与功能的矛盾关系,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抗震能力,指出抗震概念设计是砖混结构住宅的重要抗震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防震减灾技术大楼是上海市的防震减灾中心,是地震时指挥防灾救援的中枢机构。在建筑布局、结构选型、工程细部构造等方面必须符合"八度抗震、甲类设防"的要求。该文通过简述该工程的设计特点及所运用的多种抗震减灾技术,以期为类似的特殊设防类抗震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赵春斌 《山西建筑》2003,29(2):29-30
介绍了解决砖混结构超高时仍能满足抗震要求的思路,措施和方法,提出应加强地震区建筑物的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观点,达到了加强房屋整体性,满足建筑物抗震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概念设计”就是按照结构的破坏形式和破坏过程,运用抗震设计原则,全面合理解决抗震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抗震“概念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1.
唐山市抗震防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吧地城市抗震防为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唐山市房屋建设的投入与50年内各种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损失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唐山市房屋建设抗震设防的最佳投入;提出了唐山市房屋建设抗震防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防灾减灾的经验教训是抗御严重灾害的宝贵知识资源。基于我国唐山地震和中国台湾省集集地震、日本关东地震和阪神地震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提高城市抗灾设防标准、城市消防能力、避难疏散能力和防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城市为对象的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抗震防灾要求的特定层面,提出了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抗震防灾空间布局思路,可以从防灾角度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限制性条件,及时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反馈意见。由于大地震的发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该方法考虑了超越设防水准地震灾害的影响问题。根据城市应对不同规模地震影响要完成的抗震救灾功能,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防灾分区,以防灾分区为基础进行抗震防灾空间布局,保证城市抗震防灾安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保障城市在巨灾、大灾、中灾情况下的城市防灾功能和居民生命安全为前提,重点研究了城市防灾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合理规划城市防灾安全空间架构和布局,规划防灾基础设施和城区防灾建设要求。本文最后在对徐州市地震环境和规划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从防灾减灾功能性角度探讨了徐州市抗震防灾空间的布局。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空中救援中心及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良  仇捷禾 《规划师》2003,19(8):11-12,19
空中救援中心是现代化特大城市防灾减灾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快成立上海市空中救援中心并将其纳入上海市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是当务之急。需做好《上海市防灾减灾综合规划》,加强上海市空中救援中心与城市规划、消防规划、医疗系统规划及相关辅助产业规划的结合,强化城市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提高全体公民的城市防灾意识。  相似文献   

16.
李丕宁  全峰梅 《规划师》2008,24(7):17-21
地震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给城市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城市防震减灾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地震因素的影响下,采取系统、科学的城市防震减灾策略是确保城市安全的重要举措。建设抗震性能良好的安全场地和安全建筑是城市抗震减灾规划的关键;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则是城市抗震减灾规划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城市地震灾害模拟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研究,描述了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和功能模块等内容,指出系统建设特色,并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展示了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提供了科学工具,对城市其他灾害防御和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群决策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二级模糊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特点 ,本文结合群决策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各自优点 ,对某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进行评价 ,结论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宝鸡中小学房屋震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地震现场调查,介绍了受汶川地震影响的宝鸡中小学房屋的震害情况,对房屋破坏原因作了初步分析,并根据具体破坏特征提出相应抗震措施,最后总结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