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海外常规油气勘探新项目地质、经济和政治等3个方面的特点,综合考虑这3个层面的决策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技术评价优选方法,并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评价目标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不同工程条件与不同地缘政治环境开展技术评价的关键因素与评价影响因子的参数体系。该方法是一种半定量技术评价优选方法,适合于不同地质构造尺度、不同勘探程度以及不同资料掌握程度的勘探项目类比优选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在油气勘探新项目评价中,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为先决条件;在具备勘探潜力的前提下,开展勘探潜力、经济效益与政治环境综合分析,将投资效益与投资风险突显;勘探潜力分析要以区带评价为重点;发挥专家组经验,开展海外新项目的快速技术评估,以满足海外发展中机会把握与快速投资决策的需求。建议海外油气勘探新项目评价要重视有利区带的研究,区块的获取要尽可能连片,以追求有利区带的有效涵盖,从而获得高效勘探。  相似文献   

2.
刘曾勤  吕睿 《石油实验地质》2022,44(6):1081-1087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油气区带勘探的固有属性,周详的勘探计划需要规避风险和准确认识不确定性。根据中国石化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特点,以及国际公司勘探项目评价标准,通过定量评估油气区带的油气生排烃能力、储层质量、封盖条件和圈闭有效性,建立油气区带风险赋值标准和评价流程。基于油气区带的数据密度、覆盖范围和地质认识,按照木桶理论确定4个风险要素的存在概率,将每个因素的风险概率值相乘获得油气区带的地质成功概率。该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定性地质认识和勘探信息,定量转化为各个要素风险概率及区带整体的地质成功概率。地质成功概率综合反映了区带的勘探程度和地质特征,决定了油气勘探风险的大小。油气区带风险评价方法可以优选勘探区,聚焦勘探评价工作,为勘探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风险管理与控制及投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国内尚未系统开展全球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以及相关评价工作,而且不同于国内勘探开发可以借鉴历史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需要对资源国进行全方位了解,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地质和非地质工种协同进行严密、严格的可行性研究。不但要严格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而且需要认真评价石油商业风险、社会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竞争性风险。在风险识别和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管理与控制及全球油气勘探开发风险评价与项目优选流程。提出评价本身就存在风险,需要克服诱惑、过度自信、过分保守等7种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投资环境评价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既能把握风险投资时机,又可以获得商业发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风险因子投资评价概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具有高风险性,进行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研究,对于国内石油公司从事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以当前油气勘探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背景,构建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项目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初步探讨了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风险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后评价指标体系是确保后评价质量的基本标准和依据,文章从立项决策后评价、实施过程后评价、项目管理后评价、勘探效益后评价及影响与持续性后评价方面构建了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定量化评价方法,以为项目的有效对比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油公司海外油气业务在取得规模发展的同时,多个勘探项目也累计有大批投资尚未回收,当前低油价形势下更是“雪上加霜”,开展海外勘探项目风险-价值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对于中国油公司规避勘探投资风险和优化勘探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海外在执行勘探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风险,其中内部风险包括地质风险和勘探技术风险等,外部风险包括资源国政治、安全和项目合同风险等。根据海外勘探资产特点,以地质资源潜力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提出适用于海外勘探项目的风险-价值综合评价方法,对公司在执行勘探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低风险低价值、低风险高价值、高风险低价值和高风险高价值4类组合,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指导勘探业务布局的优化。该方法为实现项目内部-外部风险因素控制、资源规模增长和经济价值实现统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在优化勘探资产组合和业务布局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油企业在努力践行“走出去”的战略过程中,针对海外特殊的资源和投资环境,探索有效可行的项目识别、评价和实施方法尤为重要。海外勘探项目一般经历项目识别、评价研究和实施3个阶段,这3个阶段首先基于对自身优劣势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块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流程。传统的地质与经济脱节的评价方法不利于海外勘探项目的有效评价,因此综合各评价因素于一体的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方法可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面对不同阶段多方面的风险,海外勘探项目评价需要对经济评价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单个指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成熟探区勘探地质风险评价——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勘探地质风险是勘探风险中最基础的问题,对地质条件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勘探地质风险伴随着油气勘探的全过程。济阳坳陷作为一个成熟探区,由于勘探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较高,当前的主要地质风险是隐蔽油气藏发育的构造和沉积等客观条件、隐蔽油气藏的识别及含油气性的判断、同一类型隐蔽油气藏的发育规模等。重点分析了勘探地质风险的相对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以及不同勘探阶段地质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勘探地质风险评价应同时分析含油气概率和地质认识能力2个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由于油气勘探工作具有极强的探索性,因而,勘探地质风险评价是勘探决策的有效支持手段,但并不一定是决定性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项目后评价是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已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评价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达到改善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勘探项目是中国石油第一个跨国运作的勘探区块,涉及单位多,资料收集、历史情况复原难,此外,这种跨国运作项目不同于境内项目运作,需要考虑更多的非地质因素。该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功组织和完成,对后续类似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的勘探、管理及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风险勘探工程自2004年决策启动至今已实施16年,相继发现了克深、安岳和玛湖等数个大油气区,有力支撑了中国石油储量增长。回顾工程启动背景、决策管理流程、整体实施成效,以安岳海相大气田、克深大气田、玛湖大油田等重点风险勘探工程的成功案例为实例,分析了管理决策在理论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对风险勘探工程未来发展有所启迪。风险勘探实施在于管理决策层的高瞻远瞩,敢冒地质风险、谋求勘探突破的决心。勘探立足新盆地、新区带、新层系和新类型“四新”领域优选目标,突出发现的战略性与规模性,实现了优质资源的超前准备和勘探重大突破。实施过程中制定了完备的科学管理流程与评价参数体系,为突破和发现奠定了良好基础。2005年以来,风险勘探工程累计实施探井350余口,100余口获工业油气流,在海相碳酸盐岩、深层—超深层、岩性地层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等领域获16项战略突破、20项重要发现和18项重要苗头,创新、深化了油气地质理论认识、形成了相关领域勘探配套技术,培养了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及其他油公司风险勘探提供了借鉴。风险勘探工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难度会加大,应坚持立足“四新”领域地质研究先行,地震准备到位,工程技术支撑,保证资金投入,相信会对油气储量长期稳定增长和保证国家油气供应安全发挥重大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