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头孢唑肟钠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唑肟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治疗72 h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泻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7.873、6.807、5.096、4.977、4.794,均P0.001),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82.50%,χ~2=4.486,P=0.034)。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对照组(t=3.924,P0.001),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t=2.169、3.016,P=0.033、0.003)。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头孢唑肟钠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数量发挥治疗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秋冬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儿单用蒙脱石散,1.5g/次,3次/d;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60例患儿先服用蒙脱石散,剂量同上,间隔2h后,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1袋/次,3次/d,疗程为3~7d或治愈为止;在此基础上,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退热等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腹泻治疗效果(包括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和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显效率为81.7%,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90.0%,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5);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组第3天大便次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治疗组(1.88±0.88)次/d,对照组(3.28±1.80)次/d,t=5.395,P0.05)],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67±1.31)d,对照组(4.8±1.09)d,t=5.158,P0.05)],呕吐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2.9±0.99)d,对照组(4.02±1.34)d,t=4.894,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儿科最常见3种不同类型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至2010年3年间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有腹泻症状的住院患者22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组110例,未加用或用加其他微生态制剂的对照组114例。2组的性别、年龄、病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的平均止泻时间为(2±1.45)d和(3.9±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治疗婴幼儿腹泻优于未加用或加用其他微生态制剂,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与喜炎平注射液联用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喜炎平注射液5~10mg/(kg·d)静滴,1次/d,点滴后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疗程3~7 d;对照组36例,单独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1.9%,显效率为6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显效率为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第3天的大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与喜炎平注射液联用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与抗菌药间隔序贯应用治疗小儿肺炎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3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103例,对照组100例,2组均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预防组在治疗的同时间隔2~3 h序贯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出现腹泻继续服用;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出现腹泻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0.5 g/次,3次/d。对2组继发腹泻的发生率、腹泻持续天数、肺炎治疗的总疗程、腹痛和脱水等症状和体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继发腹泻12例,发生率为11.7%,对照组继发腹泻57例,发生率为57.0%,2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预防组腹泻持续时间和治疗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预防组患儿腹痛和脱水等症状和体征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抗菌药间隔序贯应用治疗肺炎,能显著降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预防性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联合抗菌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口服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在服用抗菌药2h后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g/次,3次/d;对照组只给予抗菌药及对症支持治疗,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2组总有效率及体温、大便恢复正常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2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体温、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抗菌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优于单用抗菌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深入认识马蹄香治疗病毒肠炎的有效成分.方法 应用戴安CS-3000离子色谱分析仪测定马蹄香散剂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布拉酵母菌散剂及乳酸菌素片5种微生态制剂中的10种低聚糖含量.结果 低聚糖总含量:双歧三联活菌片>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布拉酵母菌散剂>乳酸菌素片>马蹄香散剂.在单个的低聚糖含量中,半乳糖三糖含量: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双歧三联活菌片>马蹄香散剂>乳酸菌素片>布拉酵母菌散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棉籽糖含量:双歧三联活菌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布拉酵母菌散剂>乳酸菌素片>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马蹄香散剂;水苏糖含量: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布拉酵母菌散剂>乳酸菌素片>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马蹄香散剂>双歧三联活菌片;毛蕊花糖含量:马蹄香散剂>乳酸菌素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双歧三联活菌片>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布拉酵母菌散剂;潘糖含量:马蹄香散剂>布拉酵母菌散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其他;鼠李糖含量:乳酸菌素片>布拉酵母菌散剂>马蹄香散剂>其他;麦芽四~七糖含量:乳酸菌素片>马蹄香散剂>布拉酵母菌散剂>其他.结论 微生态制剂中低聚糖主要是半乳糖三糖、棉籽糖和水苏糖的含量高.与其他微生态制剂比较,马蹄香散剂中毛蕊花糖和潘糖的含量最高,半乳糖三糖、鼠李糖和麦芽四至七糖的含量也较高,这些低聚糖的含量高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和治疗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探讨其成本-效果比及经济学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71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预防组286例,对照组285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预防组在治疗同时加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出现腹泻后继续服用:对照组待出现腹泻后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至腹泻痊愈为止。观察两组患儿腹泻的发生率、严重程度、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比较分析治疗期间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成本-效果比。结果预防组患儿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腹泻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成本效果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可减少次均住院总费用283.68元。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很好的成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腹泻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儿均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酪酸梭菌活菌散和葡萄糖酸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个月内腹泻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止泻、呕吐、腹痛和粪常规等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3 d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15,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3个月,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腹泻复发5例(13.16%)和13例(34.21%),观察组腹泻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较肯定,能明显改善患儿腹泻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并能减少腹泻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益生菌对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肺炎新生儿肠道菌群及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布拉酵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选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停止腹泻时间、粪便益生菌含量、IL2、IL6、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停止腹泻时间、IL2、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粪便益生菌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联益生菌制剂对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重建具有积极的作用,能降低患儿炎性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和腹泻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先冲服蒙脱石散,1.5~3 g/次,3次/d,冲服蒙脱石散2 h后再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0.5 g/次,3次/d,疗程3~7 d;对照组65例,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缩短热退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及第3天的大便次数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联用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服用蒙脱石散2 h后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照组在服用蒙脱石散2 h后服用复方胃蛋白酶散。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8%,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蒙脱石散间隔应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评价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玉田县医院60例患有腹泻的儿童,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其中酪酸梭菌活菌散剂量为0.5g/次,3次/d,急性腹泻疗程为3~7d,慢性腹泻疗程为14~21d,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3.3%,有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显效率为46.7%,有效率为30.O%,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能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肠道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宝乐安(酪酸梭菌活菌散)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1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儿给予抗菌药以及对症治疗;预防组48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宝乐安,500 mg/次,3次/d,停用抗菌药后继续服用至少7 d的宝乐安;两组患儿在出现继发腹泻后均给予宝乐安治疗至腹泻痊愈;观察两组患儿出现腹泻情况、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伴随症状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患儿腹泻发生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9.6%),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且伴随症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乐安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首次1 000 mg,以后500 mg/次,4次/d,疗程3~7 d,对照组80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评价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对照组16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治疗的同时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1周岁以下,0.5g/次,1周岁以上,1g/次,3次/d,温水送服。对照组不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两组疱疹、食欲、体温变化情况及腹泻等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食欲正常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商品名:宝乐安)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母乳性黄疸患儿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9例在光疗、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对照组57例应用光疗、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中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定期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比较胆红素日均下降速度及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能够缩短光疗时间和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及评估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奥替溴铵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片,用药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的显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排便不尽感、焦虑等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疗效及成本效益.方法 2008年1月到2010年9月住院治疗的婴幼儿肺炎96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特征、微生态制剂(培菲康)预防性应用情况、是否出现继发腹泻及住院治疗费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594例,对照组372例,两组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的发病率分别为18.69%、39.78%,两组比较,x2 =51.889,P <0.01,RR=0.470;干预组99例发生继发腹泻后继续原有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134例因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同类微生态制剂治疗,两组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分别86.87%、7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99,P=O.021).干预组、对照组每例(次)患儿住院总费用分别为(2775.0±1724.2)元和(3130.7±1899.8)元,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次均节省直接医疗费用支出355.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998,P=0.003);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的效益成本比为13.02.结论 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不仅能降低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缩短住院病程,提高腹泻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明显降低患儿的次均医疗费用,效益成本比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艾滋病(AIDS)相关性腹泻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科门诊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治疗的AIDS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用HAA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HAART疗效、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以及大便培养真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AART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和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大便培养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AIDS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并减少继发肠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