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凝药比伐卢定国外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一种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2000年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比伐卢定是水蛭素的衍生物,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抗凝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作为普通肝素和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受体阻滞剂的替代药物用于手术过程中的抗凝治疗.现综述比伐卢定的药理学特点及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管内放射治疗术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FDA在2000年批准了一种新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应用于临床,该药是水蛭素的类似物,它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位点而起效。国外将其与其他常用的抗凝药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比伐卢定可以作为普通肝素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的替代药物应用于非高危患者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3.
比伐卢定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够直接地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起到抗凝作用,近年在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得到推广。多数临床研究显示,与肝素相比,比伐卢定能够降低出血风险,甚至带来临床获益。但近期的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提示比伐卢定并不优于肝素,使比伐卢定的地位受到质疑。本文就近年最新的大型比伐卢定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比伐卢定是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抗凝血药物,它通过直接抑制凝血酶发挥抗凝作用,已被批准应用于PCI/PTCA、HIT/HITTS、ACS等领域。现有研究表明比伐卢定在临床抗凝治疗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常规治疗方案(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的替代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凝血酶直接抑制剂比伐卢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其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并且结合国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临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张冬梅  赵侠  王梓凝  崔一民 《中国新药杂志》2012,(21):2526-2530,2534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注射液对健康志愿者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为静脉注射比伐卢定0.5,0.75和1.05 mg.kg-1组以及以0.75 mg.kg-1静脉推注后,立即续以1.75 mg.kg-1.h-1的速度匀速静脉滴注4 h组。每组12人,其中9名给予比伐卢定注射剂,3名接受安慰剂。静脉注射组在给药前和给药后20 min,45 min,1 h,2 h,24 h和72 h,静脉推注加静脉滴注组在静脉推注前和静脉滴注开始后2,4,6,8,24和72 h,取血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结果:比伐卢定剂量依赖性地延长TT,停药后2 h,TT值逐渐恢复正常。比伐卢定剂量依赖性地降低Fib浓度,尤其是静脉推注加静脉滴注组降低明显,但这可能是由于检测方法的影响,产生的假性降低现象。结论:在比伐卢定II期临床试验中,应密切监测受试者的凝血指标,注意观察受试者是否发生出血不良事件。在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存在时,应避免使用冯.克劳斯法检测Fib浓度。  相似文献   

6.
比伐卢定(bivalirudin)作为一种新型凝血酶抑制剂,具有抗凝效果的可预测性、不诱导血小板减少等优势。本文收集整理了比伐卢定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颈动脉支架、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体外膜肺氧合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近况,深入分析了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不足,为比伐卢定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凝药比伐卢定(bivalirudin)广泛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欧洲开展了一项多国参与的比伐卢定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约35%患者在比伐卢定维持治疗时,因剂量不符合标准规定而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例如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甚至需紧急运用血管成形术。MHRA建议,比伐卢定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静脉注射比伐卢定药代动力/药效学(PK/PD)模型.方法 选36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3组,分别单次静脉推注注射用比伐卢定0.50,0.75,1.05 mg·kg-1,在不同时间点监测血药浓度及活性凝血时间(ACT),用WinNonlin软件建立模型.结果 比伐卢定静脉注射二房室线性代谢药代动力学模型AIC值最小,药效学用有基础效应的M-M equation模型,建立比伐卢定PK/PD统一模型,模型数理参数分别为Vc=0.12,k10=3.54,k12=0.75,k21=1.44,E0=126.87,Emax=340.03,EC50=4258.03.经验证,不同剂量组比伐卢定PK/PD曲线预测值落在实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结论 建立的比伐卢定PK/PD模型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正>比伐卢定(bivalirudin)是由水蛭素提取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凝药,2000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颈动脉支架植入等疾病的治疗~([1]),但在起搏器电极导线血栓中的应用罕见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电极周围血栓患者的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比伐卢定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择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比伐卢定进行抗凝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进行比较,同时对比其手术成功率和术后1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用药后10 min、用药结束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术后30 d内均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观察组和对照组轻度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的过程中,使用比伐卢定进行抗凝治疗,不仅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还可以在术中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比伐卢定抗凝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的疗效。方法 87例STEMI患者在比伐卢定抗凝下直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均给予硝酸甘油冠脉内推注,仍无复流或慢血流的患者随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1(治疗组,n=44)或肝素盐水20 m L(8 U·m L-1,对照组,n=43),于给药后5 min时复查造影,观察两组梗塞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TFG)和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TFC)、出血并发症和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给药后5 min两组TFG、CTFC比给药前显著好转(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和30 d MAC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在比伐卢定抗凝下直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效果明显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罗新林  刘强  王丽丽 《安徽医药》2013,17(9):1568-1570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比伐卢定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拟行PCI的年龄≥80岁ACS患者155例,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78例)及普通肝素组(77例).比较两组PCI术后24 h、30 d的主要心脑不良事件(MAC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PCI术后24 h、30 d的MAC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P〈0.001).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卢定在老年ACS接受PCI治疗的人群中,明显减少出血事件,且未增加MAC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比伐卢定在2000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上市,是直接的、特异的、可逆的凝血酶抑制剂,具有抗凝效果的可预测性、不诱导血小板减少及对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有效等优势,克服了肝素、水蛭素的局限性。本文对其药理学特点、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邢台市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病人2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比伐卢定组)和对照组(肝素组),统计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4例(4.30%)明显低于对照组17例(13.71%)(χ2=4.452, P=0.020);观察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肝素相比,AMI病人行PCI手术期使用比伐卢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抗凝疗效,并且还能显著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具有相对较好的安全性和抗栓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PCI)患者血小板抑制率、聚集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STEMI-P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抑制率、聚集率及预后.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80.98±9.98)%]较对照组[(48.89±8.89)%]显著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35.69±5.01)%、(29.21±4.33)%、(24.2l±3.2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对STEMI-PCI患者改善血小板抑制、聚集作用均显著,对患者预后效果佳.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AMI患者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o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老年STEMI患者的治疗方案以溶栓为主,但老年患者由于常伴发多种基础疾病,尤其是有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其性溶栓治疗的风险相对较大。因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急性STEMI患者临床较为常见。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术后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对其预后质量影响较大[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方法:将4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单次静脉推注0.5,0.75,1.05,0.75 mg.kg-1静脉推注后续以1.75 mg.kg-1.h-1匀速静脉滴注4 h(序贯给药)。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比伐卢定的血药浓度、活化凝血时间(ACT)、凝血酶原活动度(PA)、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采用HPLC-MS-MS法测定受试者血浆样品中比伐卢定的浓度。ACT、PA、PT、APTT和FIB为临床检验所得。结果:(1)注射用比伐卢定在0.5~1.05 mg.kg-1的剂量范围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序贯给药在健康受试者体内不存在蓄积。(2)单次静脉推注0.5,0.75,1.05 mg.kg-1比伐卢定后,ACTmax分别为(149.3±26.4)s、(180.7±21.8)s和(197.3±20.7)s,与给药剂量和Cmax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回归系数t检验,表明ACTmax与给药剂量和Cmax呈线性相关特征(P<0.05);各剂量组药效达峰时间ACT-tmax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二者配对t检验,0.5 mg.kg-1和0.75mg.kg-1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05 mg.kg-1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伐卢定序贯给药在给药后5 min和给药后4 h ACT值即ACT-5 min和ACT-4h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序贯给药开始5 min至4 h范围内,ACT值维持稳定。凝血功能(PA、PT、APTT、FIB)指标显示的抗凝血活性与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停药后ACT、PA、PT、APTT、FIB恢复至正常值范围。结论:国产注射用比伐卢定通过延长ACT、APTT、PT时间,同时抑制PA,呈现出与用药剂量和浓度线性相关的抗凝血活性,且静脉给药可立即产生抗凝血作用。停药后各项凝血指标即恢复至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和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1)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诊断为STEMI,且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治疗的住院患者11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比伐芦定进行抗凝,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考察替罗非班联合比伐卢定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以11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于术前给予比伐卢定静脉注射,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TIMI血流分级、ST段回降百分比、30 d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联合组患者TIMI血流分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ST段回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 d不良心脏事件主要为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及出血,总发生率为15.36%,联合组30 d不良心脏事件主要为心绞痛和出血,总发生率为5.45%,联合组30 d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比伐卢定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比伐芦定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导管室记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PCI围手术期使用比伐芦定的老年STEMI患者(观察组)和同样例数使用肝素连续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包括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术前检查和术中所见、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30 d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出血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等。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改善情况以及PCI术后30 d内的全因死亡、MACCE、出血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共85例PCI围手术期使用比伐芦定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男性51例, 女性34例), 选择同期85例PCI围手术期使用肝素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50例, 女性35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史、吸烟史、PCI术前心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Killip分级、治疗前TIMI血流分级、梗死相关动脉、术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泵、PCI手术路径、血管病变情况和植入支架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