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采用标准化病人(SP)考核学员的临床能力,探讨改革全科规范化培训的毕业考核方法。方法上海2006级3个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的52名学员参加考试,SP站点的考核分3个环节,包括重点问诊和体检、病历书写和口试,分别测试学员的沟通技能、信息收集、综合接诊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诊疗决断能力。结果SP对于学员问诊、体检及沟通技能的评分均高于考官评分,但两者间有相关性(P〈0.01),其中体检项目的相关系数最高(r=0.774)。各项技能平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67,P〈0.01),其中综合接诊能力的平均分最低(64±22,P〈0.01)。沟通技能与信息收集的相关系数最大(r=0.582,P〈0.01)。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女学员各项技能的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工作经历的学员综合接诊能力成绩明显低于没有工作经历的学员(P〈O.05),而其余各项技能中不同工作年限的学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沟通技能、病历书写和病例分析成绩随考核病例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不同培训基地的学员信息收集和病历书写成绩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P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员的临床能力,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全科住院医师接诊医患交流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5月至7月,采用SP对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全科住院医师接诊中的医患交流技能进行培训,包括SP的信息反馈、教师授课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培训前后采用SP对其医患交流技能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建立医患关系、信息收集和反馈、从患者角度理解问题、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结束接诊5个方面,比较培训前后全科住院医师接诊医患交流评分及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培训后住院医师医患交流技能的总评分高于培训前[(76±13)分比(49±12)分,P<0.01],总合格率也高于培训前(86.5%比15.4%,P<0.01).培训后,医患交流技能中建立医患关系、信息收集和反馈、从患者角度理解问题、信息共享和知情同意、结束接诊5个方面的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90.4%比59.6%,65.4%比5.8%,38.5%比11.5%,86.5%比17.3%,65.4%比3.9%,均P<0.01).培训前后住院医师医患交流评分与接诊技能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0.63,均P<0.01),培训后住院医师医患交流评分的提高与接诊技能评分的提高也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采用SP能较好地提高全科住院医师接诊医患交流技能,进而有助于临床接诊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医患沟通水平,为医患沟通培训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模式进行接诊,于2019年12月27日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103名规培医师使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进行现场观察打分,评估其医患沟通能力.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见习的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人,对照组60人,分别进行SP强化训练和常规教学训练.训练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临床技能考核;同时,就教学情况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从业后接诊患者的自信心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理论考试结果显示,客观题成绩及知识点错误数,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知识点错误数低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病史采集、妇科检查及产科检查等专科检查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尤其在医患沟通、临床思维方面,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SP)在全科住院医师接诊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对2008年5月至7月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全科住院医师的接诊技能进行评价,其中SP评估内容为临床技能(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教师评估内容包括临床技能(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临床思维(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计划)、健康教育、门诊病史书写和接诊时间控制5个方面。随后SP对住院医师接诊技能反馈指导,教师针对住院医师在接诊中的问题进行授课、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培训。2个月后再次采用SP进行接诊技能的评价,比较2次接诊评分和合格率。结果培训后SP对住院医师接诊临床技能评分的合格率高于培训前(88.5%比46.2%,P〈0.01)。教师对其评分的合格率也高于培训前(86.5%比51.9%,P〈0.01),其中培训后临床技能和健康教育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分别为80.8%比46.2%,88.5%比67.3%,均P〈0.01);临床思维、病史书写和接诊时间控制合格率培训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2%比51.9%,100.0%比100.0%,100.0%比100.0%,均P〉0.05)。结论采用SP能较好地提高全科住院医师临床接诊技能能力,尤其是在病史采集、体检方面,但在临床思维方面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学生标准化病人(SSP)与电子标准化病人(ESP)在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医学生岗前技能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医学毕业生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GMER的临床医师。方法:从2003-2005年来院实习的临床本科生中选取30名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其余228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SSP与ESP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与考核,通过成绩比较与问卷调查,评价SSP与ESP相结合的模式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在病史采集、全身查体、技能操作和与病人沟通方面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病历书写无差异性(P〉0.01);SSP与研究组在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SP与ESP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可明显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部分缓解了临床资源不足的矛盾,为岗前培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是对临床教学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利用标准化病人培训医学生临床沟通技巧的效果。方法将46名实习学员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利用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中增加医患沟通技巧的内容,另一组只利用SP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后6个月由SP对两组学员的医患沟通技能作出评估。结果实验组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利用SP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可明显提高其医患沟通能力,增强其临床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提高培训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参加上海市全科医生临床能力培训的759名学员为研究对象,比较这些学员参加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分析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评价培训的实施效果.结果 759名学员中,男性260名(34.26%),女性499名(65.74%);平均工作年限(13.6±7.1)年.学员培训前后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总成绩分别为(67.40±8.57)分和(73.61±7.20)分,培训前后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96,P<0.01).培训后实际操作成绩的提高更为明显,培训前后体格检查的成绩分别为(12.90±3.76)分和(14.00±3.51)分,而临床技能成绩分别为(9.41±4.80)分和(13.40±4.02)分,前后成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1和19.01,均P<0.01).在体格检查项目中,心肺体检、腹部体检、甲状腺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4个项目的培训后成绩高于培训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或0.01);而临床技能的所有7个项目的培训后成绩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员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教育程度、专业类别及培训前成绩(P<0.01或<0.05).结论 全科医生培训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有提高,尤其是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更为明显.今后的培训内容应结合社区全科医生实际工作特点,注重临床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全科医师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标准化病人在全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探讨提高全科医师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方法 将参加转岗培训的120名学员按照随机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培训中,两组学员的培训方式按照不同方式设计.实验组学员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对照组学员按照传统的临床带教授课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学员进行客观结构化考试.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学员考试成绩之间的差异.结果 经过培训后的全科医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验组学员在问诊查体考核中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人文关怀方面(问诊技巧)更为突出.结论 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科医师的人文素养与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P)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60位到我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随机分成传统带教组30人及标准化病人带教组30人,分别观察传统带教及标准化病人带教两种教学方法的接诊技能、医患沟通技能及临床教学效果。结果标准化病人带教组中接诊技能、医患沟通技能的提高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方法(P0.05),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得到高度评价(P0.05)。结论将标准化病人应用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能快速提高规培医师的临床接诊技能和交流沟通能力,无医患纠纷发生,解决了临床实践对象不配合、不充足、不稳定甚至是缺乏某种疾病病例的实践对象的问题,体现了考核的一致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本教学方法可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考核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法并予以实施,探寻评价全科医师临床能力的新方法。方法2009年7月对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进行毕业考核。通过构建OSCE管理框架和设计考核站点(包括考核病例的编写、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临床操作考题的选择以及各站点评分表的编制)来组织和实施此次考核。结果OSCE共设置6个站点,分别为临床资料收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操作技能、心电图和X线片的判读。共32名学员参加了OSCE考核,成绩均合格。病历书写的成绩高于临床资料收集(86分比79分,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分比80分,P〉0.05)。X线片判读成绩优于心电图判断和操作技能(分别为99分比95分,99分比90分,均P〈0.01)。结论OSCE考核方式能多方面评价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为全科医师的培训考核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定全科医师临床基本技能模拟训练与知识强化教育精准课程,提高学员的岗位胜任力。 方法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查阅法和问卷调查法,将20名访谈对象按照理论知识传授组、单项技能组、临床思维能力与态度组进行访谈,同时对99名全科学员进行调研及访谈,依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全科医师特点及培训需求,制定精准的培训课程体系。 结果 20名专家对课程分类意见达到2/3频次的为以下4类: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单项技能、社区常见病慢性病的诊治与管理(临床思维能力)、人文法规与医德医风等;99名全科学员一般培训需求:学员认为培训的目的最主要是为了提高岗位胜任力;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技能操作;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视频、讲授与操作相结合;最喜欢的人文课程是医患沟通。全科学员对培训专题意见达到2/3频次的项目集中在常见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上,主要有:诊断基本技能、基本穿刺术、外科基本技能、妇科、产科基本技能、儿科基本技能、危重症抢救基本技能、基础护理技能、临床思维和综合知识等。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全科规培学员精准制定了导向明确,符合全科医师特点的标准课程体系,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次,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救、护理、全科临床思维及相关理论等。 结论 该课程体系促进了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实现临床基本技能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评价系统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准设计和制定评价系统(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于2020年应用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中,221名被培训者包括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4名(A组)和统招规范化培训医师97名(B组),2组按培训时间分为A1和B1(培训时间为1年)、A2和B2(培训时间为2年及以上);于培训结束后调查被培训者对评价系统的满意度。结果培训者对评价系统总体满意度为97.94%;A组和B组被培训者在一级指标医德医风、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出科考核与考勤及总成绩的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和B2有6个二级指标(医患关系、病史质量、临床基本操作、跟台手术、处理复杂病人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A1和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专业型硕士研究生A2在体格检查得分低于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评价系统在普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中具有良好导向作用,对不同年资的学生培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开展社区医学实践对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比较开展社区医学实践后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0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组)与未开展社区医学实践200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照组)的临床专业课程及毕业考试成绩。结果社区医学实践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部分基础及临床桥梁课程成绩基本一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开展社区医学实践后,实验组学生临床各专业课程及毕业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医学实践有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沟通交流、循证医学等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符合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强化训练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4月自愿参加本研究的100名即将开始实习的2009级护理本科生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综合性情景模拟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训练法进行40学时的强化训练,两组训练内容相同。强化训练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效果的评价。实习1个月后。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两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技能强化训练效果明显,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参与意识、训练效果、训练满意度均提高(P〈0.01),技能操作能力增强(P〈0.05);其技能操作熟悉程度、团队合作、表达沟通、观察判断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评判性思维及健康教育能力均得到提高(P〈0.01)。结论综合模拟训练提高了强化训练的效果并增强了临床综合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习质量,值得在其他医学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急诊及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压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2012年6~12月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资料,选择急诊及外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护士给予压力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压力认知培训、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放松训练、职业教育等,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月3次;对照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通过沟通、谈心的方式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压力及焦虑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职业倦怠:干预前两组护士在情绪耗竭(EE)、玩世不恭(DP)、个人成就感(PA)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E、D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压力源:干预前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维度外,研究组其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焦虑: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及外科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压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减少护士流失,对相关医疗机构的护士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实践教学在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康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天津市河西区社区医院参加培训的2个班60名学员作为培训对象,抽签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医学模拟实践教学的培训方法。结果实验组学员认为医学模拟实践教学的培训方法能够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实验组学员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