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IgA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评分结果将500例IgAN患者分为4组:无病变组,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统计分析4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N患者中极为常见,达85.40%。轻度损伤者占47.00%,中度损伤者占21.80%,重度损伤者占16.60%,无病变者仅占14.60%。肾间质损害与肾活检前检测指标关系: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加重,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血肌酐水平及24 h尿蛋白均呈上升趋势,而肌酐清除率及血清白蛋白呈下降趋势(均P<0.01)。肾小管间质损害与病理参数:随着组织学级别上升,肾小管间质损害呈加重趋势;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加重,系膜增殖程度、球性硬化、节段损害、血管壁增厚程度及玻璃样变性程度均呈加重趋势;肾小管间质损害呈加重趋势。血管无病变患者中以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而血管病变患者中则以肾小管间质中度及重度损害较为多见。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是IgAN中极为常见病理改变,且其损害程度可能直接影响IgAN患者病情、肾功能及预后。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及血管病变3个因素相互影响促进,共同促进IgAN进展,决定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wist蛋白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间质中的表达及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肾脏病理标本60例,按肾间质病理损伤程度对肾组织标本进行分组:对照组15例,轻度损伤组15例,中度损伤组16例,重度损伤组1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间质的Twist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E-钙黏素表达情况.结果 Twist蛋白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TGF-β1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但与E-钙黏素的表达成负相关(P<0.05).结论 Twist蛋白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姜玉姬  陈瑛  李灿 《山东医药》2008,48(41):100-102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36例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核因子-kB(NF-kB)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肾组织及IgAN Ⅰ级病变组肾组织中NF-kB的表达较弱.在IgAN Ⅱ~Ⅲ级组、Ⅳ~Ⅴ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中NF-kB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强,随着肾组织病变加重其表达增强;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NF-kB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定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紧密相关.认为NF-kB参与IgAN的进展,NF-kB的表达与IgAN进行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Sui MS  Zhou J  Jia XB  Mu SH  Liu XG  Ji Y  Xie RJ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8):691-695
目的 研究T淋巴细胞活化分子CD80与CD86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肾组织标本来源于2004年12月-200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其中女性44例,男性5例,年龄(28±16)岁.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狼疮性肾炎及微小病变患者肾组织中的CD80与CD86的表达情况,免疫比浊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血浆白蛋白等临床指标.结果 CD80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有阳性表达,在肾小球无表达,而CD86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及肾小球均有表达.CD80与CD86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水平随着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强(r=0.574,P<0.001;r=0.534,P<0.001),且CD80的表达与CD86的表达成正相关.CD80与CDB6的表达与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积分(r=0.319,P=0.011;r=0.324,P=0.011)、24 h尿蛋白定量(r=0.424,P=0.003;r:0.408,P=0.004)、肌酐清除率(r=-0.535,P=0.000;r=-0.543,P=0.000)及抗dsDNA抗体滴度(r=0.353,P=0.012;r=0.359,P=0.013)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CD80与CD86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肾间质病变具有明显相关性,并且与狼疮性肾炎患者肾活检时的肾功能及活动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人类原发性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的浸润及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2 PAR-2)表达的关系,探寻肥大细胞在IeAN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以35例IgAN肾活检石蜡包埋肾组织及5例肾肿瘤患者行肾切除的远离肿瘤部位的肾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Lee氏分级及Katafuehi半定量积分法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MC和PAR-2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其与肾小管问质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英文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1)随着Lee氏分级等级的升高和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MC数目和PAR-2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2)肾小管间质中MC、PAR-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44,P<0.01).肾小管间质中MC和PAR-2的表达水平均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948,0.840,P均<0.01). 结论:(1)MC浸润与原发性IgAN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密切相关,MC可能是原发性IgAN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的重要参与者.(2)类胰蛋白酶和PAR-2可能共同参与了原发性IgAN复杂的肾小管间质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不同肾小管间质病变组间的肾小球积分、肾血管积分、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意义;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尿TGF-β1及尿仅,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正相关。结论血、尿TGF-β1及尿α1-MG、β2-MG、NAG可预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和预后,其中尿TGF-β2与IgAN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P-选择素与狼疮肾炎的病理临床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狼疮肾炎患者肾活检组织及10份正常对照肾组织中vWF及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Nemenyi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vWF在正常对照组几乎无表达;狼疮肾炎组肾小球系膜基质,肾小管及间质血管内膜均可见vWF的阳性表达,以Ⅳ型表达最明显(0.30±0.10),与Ⅱ、Ⅲ型(0.12±0.05,0.22±0.1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73.P<0.05).正常对照组仅有极少量P-选择素表达;狼疮肾炎组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管和肾间质中均有P-选择素的广泛表达,以Ⅳ、Ⅴ型显著(0.29±0.05.0.36±0.10),与Ⅱ、Ⅲ型(0.27±0.09,0.29±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中vWF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尿蛋白定量(24 h)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3,0.332,P均<0.05);肾组织中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与肾组织活动指数、尿蛋白定量(24h)、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3,0.453,0.297,P均<0.05);肾组织中vWF与P-选择素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71,P=0.001).结论 vWF及P-选择素参与狼疮肾炎病理发展过程,联合检测vWF、P-选择素有助于对狼疮肾炎严重程度的评估,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分析18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IgAN伴肾小管间质损害68%,其中轻度42%,中度22%,重度4%.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加、肾功能减退是IgAN预后不良的因素,尿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能反映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肾小球病变积分、球性硬化、血管病变积分)、病理分级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 尿渗透压、肾小球病变积分、尿β2-MG、球性硬化、血管病变积分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有显著意义.肾小管间质损害是IgAN预后不良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肽Apelin及其受体APJ在IgA肾病(IgA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指标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N患者56例,按2009年IgAN牛津病理分型中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T0组(20例)、Tl组(17例)和T2组(19例);选取同期该院肾活检确诊的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20例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常规临床指标,留取血浆和肾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pelin-1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肾脏APJ受体的表达。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IgAN患者肾组织APJ的表达量与血浆Apelin-12、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及常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IgAN患者肾组织APJ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 T0组、T1组和T2组血浆Apelin-12和肾组织APJ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浆Apelin-12的浓度逐渐降低,肾脏APJ的表达逐渐增加(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IgAN患者肾脏APJ的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面积(r=0.930, P<0.001)、血肌酐(r=0.739, P<0.001)、尿素氮水平(r=0.659, P<0.001)呈正相关,与血浆Apelin-12水平(r=-0.712, P<0.001)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r=-0.882, P<0.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gAN患者肾脏APJ的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呈正相关(β=0.749, P<0.001)。结论 IgAN患者血浆Apelin水平降低,机体上调肾组织APJ受体表达,且APJ的表达量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在IgAN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过程中,内源性Apelin/APJ系统发挥一定的自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诱骗受体2(DcR2)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3年9月我院肾内科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患者39例,根据IgAN牛津病理评分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同时选取13例肾错构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数据,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DcR2的表达情况,并与肾脏病理损伤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DcR2在IgA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其表达水平随着肾脏损伤加重而逐渐增加,与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结论 DcR2可能以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并在IgA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