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3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tA)44例)和60例对照,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血浆Hcy水平并记录患者的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分析血浆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Hcy水平相比较无差异(P〉0.05);按各项传统危险因素将所有受试者分别分为有危险因素组、无危险因素组,并进行两组问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血压合并HHcy者与高血压Hcy正常者相比,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大(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与传统危险因素无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Hcy可能与某些传统危险因素协同作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与老年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老年患者282例,比较T2DM组、糖尿病性脑梗死(DCI)组、单纯脑梗死(CI)组与NC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H型高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血清Hcy在DCI组高于CI组、T2DM组及NC组(P<0.05).DCI组H型高血压发生率高于CI组及T2DM组(78.43% vs 68.97% vs 42.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3、13.9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可能为DCI的危险因素(OR=3.86,P<0.05).结论 H型高血压在DC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1例,其中162例资料完整,进入研究。将患者分为HHcy组(Hcy≥15μmol/L)84例和非HHcy组(Hcy15μmol/L)78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PCI过程及住院期间的相关数据和出院6个月内的情况。再将162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98例按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48例和单纯高血压组50例,收集资料与上个分组相同。统计分析上述两分组资料数据。结果 HHcy组男性比例、吸烟率、肌酐水平、Hcy浓度及术后服用替格瑞洛比例较非HHcy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男性比例、肌酐水平、Hcy浓度及随访1月再住院率H型高血压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1月再住院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冠心病家族史、Hcy和术前血糖(P0.05)。结论 H型高血压较单纯HHcy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更显著,或者HHcy合并高血压时才会对心肌梗死患者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269例,以酶法测定 Hcy≥10μmol/L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 Hcy血症组(HHcy组)和 Hcy水平正常组(非 HHcy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水平、冠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结果 HHcy 组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非 HHcy 组,合并2型糖尿病比例也高于非HHcy组(33.3% vs 24.4%,2.16±1.07vs1.52±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3,P〈0.05;t=3.018,P〈0.01)。2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Hcy水平较单支病变组增高(22.1±10.10vs27.31±13.89vs13.40±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95, P〈0.01);HHcy组Gensini评分高于非 HHcy组(47.65±23.12 vs 36.49±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01)。结论Hcy 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Hcy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10月30日于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其血浆Hcy水平分为普通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组(Hcy10μmol/L,普通高血压组,n=138)、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组(Hcy≥10μmol/L,H型高血压组,n=256);选择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n=146)。检测各组受试者血生化和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各组受试者颈动脉IMT,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IM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增厚,H型高血压组升高更为显著[Hcy:H型高血压组:(22.5±3.3)比普通高血压组(9.4±1.5)比对照组(8.3±1.4)μmol/L;IMT:H型高血压组(1.38±0.14)比普通高血压组(1.16±0.15)比对照组(0.63±0.20)mm;均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464,P0.05),H型高血压组相关性更大(r=0.57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是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B=0.004,P0.01)。血浆Hcy每升高10μmol/L,颈动脉IMT增厚0.04mm。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影响因素。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3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颅脑MRI检查结果分为4组:H型高血压组62例,冠心病组32例,脑梗死组30例,冠心病并脑梗死组12例。测量各组患者血压,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脂、血糖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血压、血糖及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冠心病并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H型高血压组,冠心病并脑梗死组高于冠心病组、脑梗死组(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脑梗死灶大小均呈正相关(r=0.780、0.8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OR=4.235,95%CI(1.386,16.852),P=0.014〕、脑梗死〔OR=3.086,95%CI(1.003,13.206),P=0.047〕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冠心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以来,其在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疾病以及肿瘤疾病中的致病作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高血压患者高。近年来,H型高血压患者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引起免疫失调进而导致脑损伤的研究已成为临床关注热点。本文将对Hcy、Hcy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以及伴有HHcy的高血压患者的脑损伤免疫机制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病人合并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压、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病人215例,按3分位数法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为低Hcy组(n=71)、中Hcy组(n=70)和高Hcy组(n=74),中、高Hcy组,Hcy11.25μmol/L的高血压病人定为H型高血压。比较3组病人一般资料,分析H型高血压病人急性脑梗死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男性比例高、年龄增加(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增高,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无差别;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降低(P0.05)。非H型、H型高血压病人颈动脉斑块包括双侧颈动脉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后者双侧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增加。Kendall相关分析H型高血压组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呈负相关(P0.01),低Hcy组则无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病人,H型高血压比例66.7%,高龄、男性更多见,颈动脉内膜厚度显著增加,伴随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27例发病时间≤7 d、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6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3例。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综合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并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①327例患者中,99例为IMT正常,40例为IMT增厚,188例为粥样斑块形成。在188例斑块形成的患者中,易损斑块组82例,非易损斑块组106例。②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3.6、22.3、28.6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分别为40.4%(40/99)、70.0%(28/40)、75.5%(142/188)。除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间HHc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易损斑块组血浆Hcy浓度和HHcy发生率分别为28.9μmol/L和82.9%,高于非易损斑块组的23.4μmol/L和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浓度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4~1.25)结论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之升高。H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动态血压关系。方法入选高血压患者113例,根据Hcy水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血Hcy≤10μmol/L),H型高血压组(血Hcy10μmol/L),分析比较两组间的血压变异性。结果 H型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收缩压高于单纯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组24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增加高血压患者平均血压及血压变异性,hcy是导致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4-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81例,根据头部MRI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组(57例),同期经头部MRI以及腰椎穿刺等检查,排除脑梗死和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头痛、头晕患者为对照组(24例)。急性脑梗死发病72h内进行内皮功能一外周动脉张力测定技术(Endo-PAT)检测,以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作为主要指标,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HI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急性脑梗死、血中C反应蛋白及肌肝的相关性。结果①Endo-PAT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RHI平均为2.02.4±0.40,对照组为2.63±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HI与性别、年龄、急性脑梗死(r^2=0.969)、吸烟史、C反应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相关,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退,RHI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血中C反应蛋白及肌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双源CT血管造影(CTA)和高分辨MRI,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成分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0例,经颈部CTA检测出颈总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并伴管腔狭窄,再接受MRI扫描;分析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成分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40例患者中,CTA检出斑块61个,其中混合性斑块31个;钙化性斑块18个;软斑块12个。高血压30例,检出斑块49个;无高血压10例,检出斑块12个。MRI检出斑块61个,其中Ⅲ型14个;Ⅳ~Ⅴ型23个,Ⅵ型6个;Ⅶ型18个。斑块内溃疡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急性脑梗死14例,双侧颈动脉斑块造成双侧脑梗死10例,一侧颈动脉检出粥样斑块而对侧发生脑梗死2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混合性斑块为主,双侧好发;高血压患者斑块发生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同侧脑梗死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测量,计算机自动计算 HRV 和 BPV 各指标。结果脑梗死组 HRV 各指标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夜间血压下降率脑梗死组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BPV 各指标脑梗死组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其中夜间舒张压下降率、24 h 平均收缩压(24 h SBP)和24 h 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CV)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明显。随访观察 HRV 和 BPV 指标的变化对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MSCTPI)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 对 31例发病 2~ 2 4h(其中 2 1例发病 <6h为超急性期脑梗死 ,10例发病 6~ 2 4h为急性期脑梗死 )的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行常规CT平扫及MSCTPI检查。结果  31例患者中 2 1例临床诊断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CT平扫未见异常 ,10例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 8例CT平扫未见异常。而 31例灌注成像中 2 8例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 ,后经随访CT证实均为缺血性脑梗死。 3例未发现灌注异常的患者后经MRI证实 ,1例为上矢状窦静脉血栓 ,1例为脑干 (延髓 )梗死 ,1例为尾状核头部腔隙脑梗死。结论 MSCTPI可以超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 ,为其早期溶栓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腰围和空腹血糖水平,并探讨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203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67.73%,男性为71.80%,显著高于女性的62.00%(P<0.001).男性患者高血压、腰围异常、血脂异常和窄腹血糖受损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P<0.005).代谢综合征以及高血压、腰围异常、血脂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很高.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代谢综合征评价非常重要,控制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在缺血性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人超急性、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及与常规磁共振序列、CT之间的比较。方法共收集61例疑似超急性、急性脑梗塞患者(平均年龄70岁),在发病24h内进行磁共振T1WI、T2WI、水抑制序列、弥散加权扫描以及CT扫描。结果 共有36例患者确诊为超急性或急性脑梗塞,弥散加权序列准确显示了35例,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9%;水抑制序列加T2WI为56%、57%,CT为44%、48%。结论 弥散加权对于24h内超急性、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磁共振序列及CT,并且可以很好地区分急性与慢性梗塞病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进展型脑分水岭梗死(W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31例进展型W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研究。结果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5.1±1.7)分,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2分者3例,mRS 3、4、5、6分者分别为8、16、1和3例。发病后1周内有23例出现血压偏低。首次MRI显示,皮质下型伴皮质后型WI 16例、皮质下型WI 6例、皮质后型伴皮质前型WI 5例、皮质后型WI 3例、皮质前型1例。第2次MRI检查与第1次MRI间隔平均3.8 d,20例演变为大面积脑梗死,7例为W1灶扩大,另4例发展为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结论进展型W1主要发生在≥70岁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期预后不良,多由皮质下型WI发展为大面积脑梗死,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和低血压可能是发生进展型WI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头面部望诊在预测及诊断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200例头面部望诊有异常的患者,根据其异常的轻重程度制定相应量化积分值,并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脑梗死者视为观察终点,记录为阳性。头颅MRI检查结果阴性者,追踪其6个月~18个月的病情变化和MRI检查结果,再次计算其量化积分值,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同积分值与脑梗死患病率的相关性,观察不同观察期脑梗死患病率的变化。结果积分阶梯I级~V级不同积分值与脑梗死患病率之间相关系数r=0.971,P=0.006,P〈0.01,二者显著正相关。随着望诊积分值的增加,脑梗死患病率显著增加。0~18个月不同观察期脑梗死例数与脑梗死患病率之间相关系数r=1.000,P=0.000,P〈0.001,二者显著正相关。随着时间的延长,脑梗死患病率显著增加。结论头面部望诊积分与脑梗死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九例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预后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9例急性双侧半球大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所见以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1种以上病史,曾患脑梗死6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意识障碍和四肢瘫痪。9例患者中,6例见双眼球水平徘徊,3例见双眼球向一侧凝视。头颅CT或MRI均显示双侧额、顶、颞叶或基底节区大片状低密度影或异常信号。5例死于脑疝或并发症,4例呈去皮质状态。结论9例急性双侧半球脑梗死系双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支配区的大灶梗死,心源性或主动脉源性栓塞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其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20.
485例脑白质改变的影像学与血管性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白质MRI高信号表现特征及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对485例连续住院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并将其脑室周围高信号严重程度分级,对不同级别脑白质损害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相关疾病间联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性别对脑白质信号没有明显影响。脑室周围脑白质高信号与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呈正相关,深部脑白质高信号与脑梗死和高血压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及高脂血症与脑白质高信号没有显著联系。结论脑白质高信号与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有密切联系,脑白质改变与脑出血不相关。脑脊液回流障碍、大血管病变以及低灌注状态可能参与脑白质高信号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