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药与西药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权  徐庆  寿军  曾苏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2):884-887
 目的促进国内植物药与西药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为中药现代化和临床合理用药服务。方法通过检索近3年文献,总结研究方法、相互作用机制和特点。结果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整体动物试验、人体探药试验和体外试验。相互作用机制主要基于药物代谢酶和P-糖蛋白水平。植物药剂量、用药时间、方剂组成的加减、生药的不同提取方法和产地、西药同类药品的选用均可能影响相互作用的发生。体外试验结果可能不能代表体内真实情况。西药对植物药药动学影响报道较少。结论应警惕植物药与西药可能发生药动学相互作用,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体外高通量代谢筛选和鸡尾酒体内探药试验值得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2.
王瑛蕾  梁爱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916-1920
本文从P-糖蛋白的角度探讨了中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P-糖蛋白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的外排转运蛋白,对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产生影响.联合用药时,P-糖蛋白是许多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原因.某些药物可以通过诱导或抑制P-糖蛋白而对与之合用的另一种药物发挥作用,结果可能为提高疗效或降低毒性,如果盲目联合用药则可能会产生毒性或不良反应,因此合理利用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深刻意义,以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P-糖蛋白介导的中药-化学药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珅珅  刘安丽  周倩  单兰兰  范思邈  李遇伯 《中草药》2017,48(15):3189-3197
中西药联合应用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中药作用持久温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整合调节的特点;化学药起效迅速,具有靶点明确、途径单一的特点,二者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协同增效、降低毒副作用。P-糖蛋白是一种能量依赖型的跨膜转运蛋白,其介导的外排效应是药物传输的重要靶点。对P-糖蛋白的诱导或抑制作用是中西药联合应用时产生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从P-糖蛋白水平对中药与化学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揭示P-糖蛋白在中西药联用中的作用,为临床中西药联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糖蛋白方法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P-糖蛋白与中药药性理论的相关性与研究现状,更好开展和利用P-糖蛋白方法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的引经药、配伍关系、配伍解毒等与P-糖蛋白关系的最新进展,提出P-糖蛋白方法用于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思考.同时,综合分析了用于研究中药药性理论与P-糖蛋白关系的相关研究方法,包括细胞模型法、基因敲除动物模型法、在体肠灌流法、计算机模拟等的技术特点.一些中药成分能影响P-糖蛋白的活性,可从跨膜蛋白的角度研究中药成分在体内过程的相互作用.通过P-糖蛋白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可为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提供崭新的思路,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渗透,提高中医药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与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基于细胞色素P4503A和P-糖蛋白的调节交叠性引发的药物相互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为此方面的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细胞色素P4503A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亚族;P-糖蛋白是ATP结合盒类外排转运载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发现细胞色素P4503A和P-糖蛋白二者调控具有交叠性是近年来药物代谢动力学领域较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核受体调控途径可能是产生调节交叠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诠释细胞色素P4503A和P-糖蛋白调节交叠性的分子机制对新药研发、药物靶标寻找和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P-糖蛋白(P-gp)对许多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天然产物、毒物和肽类)的生物利用度、分布和功效有明显的影响。作者研究了贯叶金丝桃中的成分金丝桃素和贯叶金丝桃素与P-gp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荧光标记的柔红霉素(DNR)、丹若明(Rho)等转运的影响。通过它们在细胞保留的荧光强度测定转运效果,  相似文献   

7.
细胞膜色谱法及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膜色谱法是研究药物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型亲和色谱技术,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在色谱柱内进行动态模拟。随着CMC法研究的深入,为天然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药复方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研究药物与受体作用及创新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细胞水平筛选平台。文章简要综述近年来细胞膜色谱法及其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天然药物越来越被重视,山楂属于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材,通过对山楂的化学研究发现,扩大了山楂的药用范围,本文对山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植物药的发展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入21世纪,国际植物药的研究与发展大有异军突起之势。这是由于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许多化学药物存在难以克服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病等不利因素,使人们把目光转向天然药物。回归自然、崇尚自然已逐渐成为当今医药学的主流。而天然药物中,植物药所占的份额最大,这就使得植物药成为创制新药的重点。与此同时,我国的中草药几乎都是道地的天然药物,并且绝大多数来自植物,因而使得我们正在开始实施的中药现代化与当今植物药的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正确使用汉方药,本次探讨了芍药甘草汤对在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作用的P-糖蛋白(P-gp)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P-糖蛋白(P-gp)对许多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天然产物、毒物和肽类)的生物利用度、分布和功效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各国政府的关注。美国国会1997年通过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开始允许传统药物中的天然复方混合制剂作为药物进入美国市场。美国的植物药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其他发达国家的植物药市场不断扩大,英国自1987年以来上升了70%;法国上升了50%。这些表明,植物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承认和接受,并在全球医药行业掀起开发植物药的浪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下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对Caco-2细胞上P-糖蛋白功能、表达及MDR1 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解释联合抗痨治疗中不同组合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罗丹明-123的浓度,考察药物对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对Caco-2细胞上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药物对Caco-2细胞MDR1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 含药培养20 d后,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减少了罗丹明-123在Caco-2细胞内的蓄积(P<0.05,为诱导作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均上调了Caco-2细胞上P-糖蛋白的表达(P<0.05,其P-糖蛋白表达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5和3.8倍;同时上调了Caco-2细胞上MDR1 mRNA的表达(P<0.05,其MDR1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11.5和11倍。左氧氟沙星增加了罗丹明-123在Caco-2细胞内的蓄积(P<0.05,为抑制作用;下调了Caco-2细胞上P-糖蛋白和MDR1 mRNA的表达(P<0.05,其P-糖蛋白和MDR1 mRNA表达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50%和32%。而吡嗪酰胺与P-糖蛋白无明显相互作用。结论 治疗剂量的异烟肼和乙胺丁醇为P-糖蛋白的诱导剂,左氧氟沙星为P-糖蛋白的抑制剂,而吡嗪酰胺对P-糖蛋白功能和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贯叶连翘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仁云 《中成药》2002,24(11):875-877
贯叶连翘为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它能抑制5-羟色胺(5-HT,血清素)的再摄取,提高脑内的5-HT水平。药动学研究表明贯叶连翘能激活体内的药物代谢酶CYP3A4的活性,增加P-糖蛋白的外流转运功能,当贯叶连翘与经CYP3A4代谢或经P-糖蛋白转运的药物合用后,有可能改变这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从而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当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合用时,也有可能发生药效相加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P-糖蛋白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方法:应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底物地高辛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累积透过量、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影响。采用LC-MS液-质联用法测定样品中地高辛含量,比较抑制剂组与对照组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地高辛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外排转运率分别为3.23±0.73、4.78±0.52、5.18±0.81及2.77±0.20。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μg/ml的维拉帕米减少了地高辛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73±0.10)与回肠(1.38±0.38)有统计学差异,结肠段无统计学差异。浓度为200μg/ml的维拉帕米能降低结肠段(1.28±0.30)外排转运率,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了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研究药物与肠道内P-糖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总结了相关影响因素,为优化实验方案,推进该技术在国内药物肠道转运机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海外植物药的质量标准——对中药标准化的一些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中振  梁之桃  郭平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119-2125
随着天然药物在全球的兴起,植物药的质量控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主要介绍了海外包括欧洲、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植物药质量标准.海外植物药质量标准主要分为两类:药典和专论.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植物药的程度不同,对其质量控制的理念也不一致,所制定标准的条目和规定的检测限量也各不相同.通过介绍海外植物药标准的版本和内容,比较这些标准的差异,为制定和完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借鉴意义,亦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然药物》2007,5(5):396-396
为发展我国中药与天然药物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产业化,促进中药事业健康发展,经中国药学会研究决定,由我会主办,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江西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定于2007年10月20日~2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本次会议是一次涉及植物药、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的多学科性学术盛会。届时将邀请我国植物药、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领域著名专家教授,就国内外中药、植物药和天然药物最新研究动态、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等作大…  相似文献   

18.
中药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梁文杰  单保恩 《中草药》2004,35(4):466-469
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提取物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中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和其功能而拮抗多药耐药。许多中药成分既可以从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还可以通过与抗癌药物竞争P-糖蛋白的药物或ATP结合位点、或通过对肿瘤细胞膜或Ca^2 浓度的影响等而抑制P-糖蛋白的功能。另外,有的中药可以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拮抗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9.
P-糖蛋白(P-gp)是由1280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转运蛋白,其利用ATP的能量,作为主动转运药物的输送泵,具有使药物从组织器官吸收或排泄以及从癌细胞排出的功能。近年随着P-gp功能和基因多型性的阐明,P-gp在药物相互作用与抗癌药耐受中的作用引起关注。本次探讨了常用的33种汉方方剂对P-gp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药物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植物药Vere-gen。本研究结合FDA对植物药药代动力学的要求、Veregen被批准所依据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并结合目前国内对中药、天然药物药代动力学的技术要求及研究现状,对中药、天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评价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