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刘宇鹏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2):1584-1584
近10年来,多种组织成分的异体移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包括膝关节、单手、双手、喉、腹壁,甚至阴茎移植均有成功的报道.2002年美国医生为老鼠"换脸"获得成功,2005年11月27日法国进行了世界上首例部分脸同种异体移植,2006年4月13日我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行了我国首例、也是世界上首例男性换脸手术.究竟换脸手术远期效果如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期发表的文章公布了首例换脸手术患者术后18月后的情况(N Engl J Med,2007,357:2451-2460).  相似文献   

2.
换脸又称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当2005年法国完成了世界第一例换脸术后,我们的整形外科治疗团队于2006年又完成了世界第二例、中国首例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术。手术的成功完成及术后令人满意的效果曾经令世界为之一震!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患者于两年后由于不明原因死于家中。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与反思整个治疗过程,客观公正的评估手术的效果,与同道们一起分享我们的经验与教训,从而推动异体颜面复合组织移植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提高手术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外健康文摘》2008,5(8):10-10
日前,法国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全睑移植”手术。手术的接受者——被称为“现代象面人”的法国男子帕斯卡尔·科勒用他的新嘴道出了他多年来患病的痛苦及持续16小时的换脸手术内幕。  相似文献   

4.
速读     
《中国医院院长》2014,(1):18-19
“碎脸娃娃”成功实施“拼脸”手术 2013年12月23日,因遭遇车祸而导致脸骨破碎成几百块的陕西“碎脸娃娃”小文,在西京医院成功完成了复杂的“拼脸”手术。  相似文献   

5.
技术     
《中国医院院长》2012,(4):19-19
西班牙完成首例全脸移植手术据英国媒体报道,西班牙一个由30名医生组成的医疗组近日宣布,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完整面部移植手术。接受手术的是西班牙的一名青年男子,他在2005年因事故毁容。医疗组耗时24/J~时为其施行了“换脸”手术,  相似文献   

6.
近日,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再次成功应用皮肤扩张术为1例罕见的头面部、头皮瘢痕性秃发合并颅骨缺损者实施“改头换脸”术。患者小刘,在10多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后,容貌全毁,更严重的是小刘的颅骨破了2个洞,1个在额头连着头顶,另1个在左侧颞部,从他的额头可明显看到脑搏动。为能治病,小刘一家曾跑遍全国各大医院,但终因手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7.
《医学争鸣》2011,(4):1-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历时8年攻关,项目“异体颜面移植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解决了“换脸”手术技术和术后康复的难题,恢复了面部功能,重塑了面部形态,维持了移植组织的长期存活,手术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自体组织移植,为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开创了新领域。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血栓形成和循环栓塞的发生,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抗凝治疗,使机体长期处于抗凝状态。若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术,医生即要考虑手术前后可能出现的出血情况,又要避免因暂时停用抗凝药物而发生血栓栓塞。现报道心脏换瓣术后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1例,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抗凝问题。  相似文献   

9.
科技     
《中国医院院长》2006,(2):10-10
北京遥控机器人延安“开颅”;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机在牡丹江研发成功;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兔换脸术;阿根廷进行拉美首例人工心脏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10.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称为心脏瓣膜病,主要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流受阻,心腔扩大或心肌肥厚劳损,最终心泵功能衰竭致死。外科手术治疗能从根本卜解除病变瓣膜造成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与工作能力,延长其寿命。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采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人工机械瓣膜和用生物组织制成的人工生物瓣膜替换的手术,简称换瓣,成功的手术,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换瓣术后的出院健康指导,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日益发展,社区护士在满足社区居民健康服务的同时,常常要面对各种与伦理相关的问题,陷入困境之中,影响了社区护理事业的稳定发展。在对陕西省社区护士进行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对社区护理理念、社区护理管理、职业伦理等问题进行讨论,探索解决伦理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2.
蒋霆辉  茅爱武 《当代医学》2009,3(5):104-106
自的介入医学近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凸现出一些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医学伦理、学科理念方面的新特点,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小剂量低伤害介入治疗(或称:密集低损介入治疗、频微介入)在诊断困难和及时治疗相矛盾时显示了其重要的作用和伦理意义。介入医学追求至善的伦理特性和可能性在整个医学领域拓展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其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近年来发展迅速.实习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阶段,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带教教师发挥积极的作用.带教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对实习学生责任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生物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实习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用对医学检验事业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应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为医学检验事业培养医德高尚、技术精良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医疗伦理对当代美德医疗伦理学可作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晚近20年,英语世界道德哲学的最重大发展是美德伦理学的复兴。除了新亚里士多德学派,还有休谟学派、尼采学派及基督教学派等。同样的复兴也在医疗伦理学中发生。影响世界的Beauchamp与Childress的《生命医疗伦理学原则》,也在最新版本(第6版,2009年)中不再批评美德伦理学,而且承认其优点。从此书的第三版开始分析,看书的作者如何在以后三次修订版中,修改自己对美德伦理学的立场。与现代西方不同,古代中国医疗伦理的著述,是规则导向与关德导向并重,这肯定受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伦理学一直是美德导向,今天西方美德伦理学也要向孔孟取经。礼失求诸野,今天西方的医疗伦理学都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中国的医疗伦理学难道还只停留在讨论四个道德原则的运用吗?再者,我们要提出切合这个时代需要的修养工夫,这样不单是对当代中国医疗伦理的建设,也是对世界性美德医疗伦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传统医德的哲学之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哲学是传统医德形成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伦理学基础。把握医德内涵、培养医德智慧固然需要学习与遵循医德规范,而医德形成的深层哲学与文化底蕴更是具有根本和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从德性与境界的层次上涵养医德,是对生命的感悟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In a controversial paper, David Seedhouse argues that medical ethics is not and cannot be a distinct discipline with it own field of study. He derives this claim from a characterization of ethics, which he states but does not defend. He claims further that the project of medical ethics as it exists and of moral philosophy do not overlap. I show that Seedhouse's views on ethics have wide implications which he does not declare, and in the light of this argue that Seedhouse owes us a defence of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ethics. Further, I show that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ethics, which he uses to attack medical ethics, is a committed position within moral philosophy.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it does not allow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al philosophy and medical ethics to be discussed without prejudice to its outcome. Finally, I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Seedhouse's position and naturalis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edical epistemology. I argue that this shows us that Seedhouse's position, if it can be defended, is likely to lead to a fruitful and important line of inquiry which reconnects philosophy and medical ethics.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爱情、婚姻、家庭伦理思想,是他精神哲学整个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不仅在概念上高度抽象、思辨、逻辑严谨,而且在现实层面也是细致、周密,是对有根有据的历史凝练的总结和深刻的批判。黑格尔的婚姻伦理思想是一个辐射点,它所揭示的道德哲学真理,几乎涵盖人精神世界的全部内容---理解黑格尔的婚姻伦理思想是理解他整个精神哲学体系的必经之路,也是从精神哲学层面理解人生活世界的必经之路。更为关键的是,沿着黑格尔婚姻伦理思想概念和现实的两条线索,我们还要把握道德哲学层面伦理道德悖论中“道德主体”范畴从个体到实体,实体到主体的两次辩证转换,如此才能更全面地把握黑格尔伦理主义精神哲学辩证运动的思维轨迹。  相似文献   

18.
生命伦理学是理解道德哲学的一个窗口,抑或可以说是反观理论伦理学的一个路径。从生命伦理学领域可以窥视到当代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理论与实践正在发生的转变。无疑,中国的生命伦理学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种转向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带来的医德人格扭曲、医疗行政监管缺位和医疗行为中的诸多法律盲区等是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主因。医疗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在医疗领域的扭曲体现,产生了医院管理伦理失范,医疗腐败更是对医院管理伦理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因此,反对医疗腐败,倡导文明行医,需要正本清源,从医院管理道德建设的源头抓起,注重医院管理道德人格的完整性;需要对医疗市场经济中的医院管理伦理建设进行方法论的思考,真正做到既要面对市场,又要超越市场。强化新伦理观教育实现医德建设的与时俱进、创新医疗行政管理制度是矫治医生医疗行为失范的对策。为病人最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的伦理基石。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中华医学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人为本是中华医学伦理的基本价值内涵,其哲学、人学与社会学意蕴,使它成为中华传统医德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最突出的人文特征。一系列医德事件警示我们,离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放松对医者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医学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背离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