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雌激素受体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激素受体β(ERβ)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ERβ与ERα的结构相似,但在组织学分布、生物学功能等方面不尽相同,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意义。本文就ERβ的基因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组织分布、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雌激素受体β(ERβ)与雌激素受体α(ERα)的结构相似,是一类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分布于乳腺等多种组织中,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学意义。本文简要综述雌激素受体β的基因结构、剪接变体、转录调节机制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抗雌激素耐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雌激素通过与特定的雌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发挥重要的细胞生长和分化作用。雌激素受体是属于细胞核受体超家族的配体依赖性的反式作用子。尽管最初认为雌激素由单一的受体,即传统的雌激素受体,现称为ERα介导其作用,第二个ER新亚型,现称为ERβ,1996年被发现,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对于雌激素在正常生理学和疾病过程的作用重新评价。自从发现ERβ以来,其作为相关肿瘤的预警因子以及其潜在的作为药物介入的新靶点的价值成为研究热点。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对雌激素信号的理解有很大改变。现在,已知ERα和ERβ组织细胞分布和功能不同。ERβ存在于许多正常和疾病组织中,包括生殖系统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如乳腺、子宫内膜、卵巢、前列腺和结肠直肠癌以及其他肿瘤。因此,ERβ在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就ERβ在雌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作为一种转录因子,是核受体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它包括ERα和ERβ两种亚型。ERα在雄性生殖系统中广泛分布,通过配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对雄性生殖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综述ERα的分子结构、作用方式以及其在雄性生殖系统内的分布,并通过对ERα相关的动物模型的分析,探究ERα在调控雄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单配制和多配制动物社会行为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雌激素受体类型有关(ERs)。虽然多配制大鼠和小鼠中枢神经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免疫反应在大脑的分布已有报道,单配制雄性草原田鼠中枢神经ERα的分布也有报道,但单配制田鼠ERα和(或)ERβ在雌性和雄性分布差异未见报道。本研究对雄性和雌性棕色田鼠前脑区域ERα和ERβ免疫反应(IR)细胞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免疫反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2)ERα-IR和ERβ-IR细胞广泛分布于整个雌性和雄性前脑区域,在许多脑区表达有重叠。然而,不同受体在雌雄不同脑核中的分布数量不同。(3)ERα和ERβ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例如,雌性ERα在视前核中部(MPN),终纹床核(BNST)和杏仁内侧核(Me A)比雄性多,相反雄性ERβ在MPN和BNST比雌性多。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我们理解如何通过ERα和ERβ调节动物的社会行为,及雌性和雄性社会行为的差异提供一个重要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单配制和多配制动物社会行为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雌激素受体类型有关(ERs)。虽然多配制大鼠和小鼠中枢神经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免疫反应在大脑的分布已有报道,单配制雄性草原田鼠中枢神经ERα的分布也有报道,但单配制田鼠ERα和(或)ERβ在雌性和雄性分布差异未见报道。本研究对雄性和雌性棕色田鼠前脑区域ERα和ERβ免疫反应(IR)细胞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免疫反应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2)ERα-IR和ERβ-IR细胞广泛分布于整个雌性和雄性前脑区域,在许多脑区表达有重叠。然而,不同受体在雌雄不同脑核中的分布数量是不同的。(3)ERα 和ERβ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例如,雌性ERα在视前核中部(MPN),终纹床和(BNST)和杏仁内侧核(MeA)比雄性多,相反雄性ERβ在MPN和BNST比雌性多。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我们理解如何通过ERα和ERβ调节动物的社会行为,及雌性和雄性社会行为的差异提供一个重要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亚型及其配体调节基因转录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n SJ  Zhang YX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09-312
本文综述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的结构,功能,组织分布,生理作用及雌激素受体配体调节基因转录的机制,目的是深入系统地了解植物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作用路径及其组织特异性的发生机制,最终为提高雌激素类药物的选择性,优化以临床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提供一条较为系统的思路。结果表明,ERα和ERβ对不同雌激素类化合物产生不同应答,配体的结构不同,调节基因转录的路径不同和募集的辅调节蛋白的不同是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组织特异性激活或抑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内源性雌激素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是属于核受体家族,与骨形成代谢等具有密切关系。ER有两种亚型,ERα和ERβ,具有共同的结构框架,但它们的配体存在很大差异。在骨形成过程中,ER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生长。这可能与许多复杂的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如TGFβ,Wnt,BMP,SOX9等)有关。该方面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本综述就此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Li SF  Zhou W  Xing Y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2):121-124
雌激素受体属转录因子核受体超家族成员。雌激素受体的两个亚型ERα和ERβ都有类似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的调节结构,介导雌激素参与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多种效应。ERα和ERβ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疼痛调节相关的区域,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资料证实ERα和ERβ参与急、慢性疼痛的调控。本文拟对雌激素受体的特性及其在疼痛调控中的作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在非繁殖期成年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心脏的表达并比较性别差异。方法:应用显示雌激素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ERα和ERβ阳性反应均见于无蹼壁虎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且受体的表达无性别差异;ERα表达存在明显的心房(11.56±1.67)心室(6.68±1.88)差异(P〈0.01)。结论:雌激素可能是通过ERα主要作用于心房,通过ERβ调节整个心脏的机能;雌激素受体含量与性别无关,可能与生理条件下受体的活性及功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及光密度定量分析,研究4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牛蛙(Rana catesbeiana)胃肠胰内的定位及表达的强弱,探讨4种性类固醇激素在牛蛙胃肠胰中的功能。染色结果显示,4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牛蛙胃肠胰内都有分布,雌雄之间分布差异较小。雌激素受体α(ERα)主要分布在牛蛙胃腺、直肠固有层和胰腺中;雌激素受体β(ERβ)主要分布在食道上皮、直肠固有层和胰腺中;雄激素受体(AR)主要分布在食道上皮、直肠固有层和胰腺中;孕激素受体(PR)主要分布在空肠、食道上皮和胰腺中。光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α(ERα)在牛蛙胃和直肠中阳性反应最强,在胰腺中相对较弱。雌激素受体β(ERβ)在牛蛙直肠中阳性反应最强,胰腺和食道次之。雄激素受体(AR)在食道中阳性反应相对较强,其他部位都较弱。孕激素受体(PR)在空肠中的阳性反应较强,其他部位都较弱。雌激素受体α(ERα)在胃中以及雄激素受体(AR)在食道和直肠中的免疫阳性反应均是雌性牛蛙强于雄性牛蛙,雌激素受体β(ERβ)在胰腺中的免疫阳性反应是雄性牛蛙强于雌性牛蛙。4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在牛蛙胃肠胰中的分布最多,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的分布相对较少。性类固醇激素受体主要分布在食道、胃、直肠和胰腺中,其中,分布最多的部位是胃和直肠。4种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牛蛙胃肠胰内的分布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对牛蛙消化功能特别是胃和直肠的功能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属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包括ER-α66、ER-α36、ER-α46和ER-β,它们通过与相应配体——雌激素的结合,在人体中发挥各种不同的功能。ER-α36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雌激素受体,它是ER-α66的独特变异体,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胞浆中,能抑制ER-α66和ER-β的反式激活功能,并参与雌激素的非基因组活性信号通路,介导了临床乳腺癌抗雌激素药物治疗抵抗。  相似文献   

13.
雌激素受体 β(ERβ) 是雌激素受体的另一亚型。众多体内外实验证明,ERβ 与乳腺癌的生长有密切联系。ERβ 低表达会促进乳腺 癌增殖,介导转移,还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临床数据证明,ERβ 在乳腺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且与乳腺癌患者的 总生存率相关。ERβ 与雌激素受体 α(ER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孕激素受体(PR)均有密切联系:ERα 和 ERβ mRNA 平 均表达水平比值(ERβ/ERα)升高,对抗癌药物有拮抗作用,反之则有协同作用;ERβ 的表达量受 PR 调节,并能通过 EGFR 及下游信 号通路,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临床乳腺癌样本表明,ERβ 低表达可能与启动子甲基化有关。因此,采用药物调节 ERβ 的表达以及敏感性, 是具有很大临床价值的潜在治疗手段。综述 ERβ 以及 ERβ 与相关受体之间的联系在乳腺癌生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滋养外胚层由具有上皮细胞特性的桑葚胚外层细胞发育而来,为腔化以及囊胚顺利着床奠定重要基础。滋养外胚层的形成受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网络调控,包括上皮细胞特性建立和定向分化。雌激素受体α(ERα)是一种配体依赖型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许多细胞和组织中,参与调节生理代谢。有研究报道ERα与调控滋养外胚层形成的分子存在关联。本文旨在对小鼠滋养外胚层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5.
ERα的辅调节因子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妮  赵越 《生命科学》2011,(8):817-823
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是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ERα介导转录的经典途径是与雌激素结合后作用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进而诱导靶基因转录。ERα招募辅调节因子(共激活子和共抑制子)参与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辅调节因子主要通过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参与转录调控,影响靶蛋白表达水平。Ε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在乳腺癌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综述在ERα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中几类辅调节因子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在胃组织的存在状况并研究其在人胃腺癌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蛋白水平对配对的原发性胃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非癌组织的ERB亚型进行检测,采用20例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结果:ERβ蛋白在部分胃腺癌及其癌旁非癌组织表达,但ERβ阳性率及表达模式不同。与配对的非癌组织相比,部分癌组织发生了ERβ表达减少或丢失,而且ERβ表达减少与低分化程度相关(P=0.041),丢失的ERβ仅见于低分化癌。结论:ERβ可作为识别某些进展期胃腺癌发生发展的标志物,ERβ表达改变在低分化癌中更常见,也提示ERβ阳性胃腺癌可能比ERp表达丢失者预后更好;另外,在非癌组织腺上皮存在E邢的表达提示在正常胃组织中ERB很可能具有一种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E2)和雌激素受体(ER)在E2诱发的肿瘤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ER共调节因子通过与ER相互作用调节其生物学功能.PES1主要表达于E2的重要靶器官如乳腺、卵巢等组织中,并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用PCR技术构建HA标签的PES1全长以及1~322aa、312 ~588aa和414~588aa三个不同功能区片段的重组质粒.将不同的重组质粒与FLAG-ERα和或FLAGC-ERβ共转染293T细胞后进行免疫共沉淀,以验证PES1与ER是否有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区域.用含雌激素受体作用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ERE-LUC)检测PES1对ERα和ERβ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S1与ERα和ERβ均相互作用,且PES1的1~ 322aa区域与ERα和ERβ相结合.PES1能特异地、E2非依赖性抑制ERβ的转录激活活性.实验结果显示,PES1是一个新的ER共调节因子,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在ERβ信号通路及其在E2诱发的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相关受体 ERR 的功能及其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雌激素相关受体 (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 , ERR)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第一个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包括 ERRα, ERRβ和 ERRγ . ERR 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雌激素信号途径, ERR 与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 , ER) 在骨骼组织和乳腺组织中拥有共同的靶基因,其中 ERRα和 ERRγ的表达状况还可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志 . 另外, ERR 还在代谢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 由于至今未在体内找到 ERR 的小分子配体,因而找到 ERR 活性调节因子对理解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和糖尿病等将是非常有用的 .  相似文献   

19.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脂质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家族由PPARα、PPARβ/δ和PPARγ三种核受体组成。PPARs是配体调节的转录因子,与另外一种核受体视黄醛衍生物X受体(RXR)形成异二聚体,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特异反应元件(PPRE)上,从而发挥重要的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现在已知有多种天然及合成的PPARs配体,其中,合成药物fibrates(PPARα配体)及thiazolidinediones(PPARγ配体)分别能有效地治疗血脂异常及2型糖尿病。利用这些配体对PPARs进行研究,揭示了PPARs在脂肪形成、脂质代谢、糖稳态、胰岛素敏感性、细胞生长及分化、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肿瘤等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PPARs的结构、组织分布、主要配体,以及它们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β在比格犬卵巢及子宫内的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DAB显色结合BCIP/NBT及AEC显色检测ERα、ERβ在比格犬子宫及卵巢内的表达。结果比格犬ERα主要表达于卵泡颗粒细胞、卵巢间质腺腺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腺体腺上皮细胞胞核内,胞质内仅有少量表达,而在卵泡膜内膜的间质细胞,腺体周围的基质细胞及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小静脉内皮细胞的胞核内有少量表达。而ERβ则以相同的组织特异性主要表达于上述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在胞核内有微弱表达。ERα表达于膜黄体细胞的胞核内,而在黄体颗粒细胞胞核与胞质内均有表达。而ERβ则仍特异表达于不同生理阶段黄体细胞的胞质内。BCIP/NBT与AEC双染未见ERα、ERβ在子宫内有明显的共表达现象。结论比格犬ERα、ERβ在子宫与卵巢组织内定位不同,ERα主要定位于胞核,在胞质内有微弱表达,而ERβ主要定位于胞质,在胞核内有零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