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琦  纪宗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9):1355-1357,1367
目的 研究NT4p53(C22)Ant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对肝癌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NT4p53(C22)Ant,将其亚克隆于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中,经293细胞包装、扩增构成具有感染性的rAAV-NT4p53(C22)Ant,将小鼠源的H22肿瘤细胞接种于ICR小鼠皮下,成瘤后根据瘤体质量、抑制率、动物生存时间及病理组织学结果,评价rAAV-NT4p53(C22)Ant治疗肝癌细胞(H22)的移植瘤作用.结果 一次性肿瘤局部注射NT4p53(C22)Ant重组腺相关病毒100 μl/次(2x1011 pfu/ml)接种于ICR荷瘤小鼠皮下的H22肝癌细胞,12只小鼠7只瘤块消失,1只死亡,瘤体的质量明显减小,生存时间大于70d;而对照组中,7只小鼠均死亡,死亡率100%,生存时间约为30 d,较治疗组明显缩短.治疗组肿瘤抑制率大于90%,较未治疗和注射空病毒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rAAV-NT4p53(C22)Ant治疗组较对照组肿瘤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NT4p53(C22)Ant重组腺相关病毒可以有效地杀伤小鼠体内的H22肝癌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放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以及p53蛋白的表达对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2例放疗前、后的宫颈鳞癌活检标本,分别进行凋亡细胞的原位检测(TUNE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 宫颈鳞癌放疗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放疗前(26.63±0.37 vs.11.03±0.33,P<0.01);高增殖能力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低增殖能力组(20.00±15.56 vs.5.21±3.79,P<0.05).放疗后的PCNA表达指数显著低于放疗前(31.00±10.63 vs.78.50±6.30,P<0.01).放疗前后p53染色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阳性组细胞凋亡指数与p53阴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宫颈鳞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活跃则自发性凋亡相应增多;放疗后PCNA指数显著降低,而凋亡指数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温育体外培养的H22小鼠肝癌细胞.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ABC)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结果: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可影响细胞周期,使小鼠肝癌H22细胞的增殖阻滞在G1/G0期,并可测到凋亡峰,同时可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蛋白的表达(扶正抑瘤颗粒药物血清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扶正抑瘤颗粒可通过影响细胞生长周期,调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诱导小鼠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icroRNA-125b(miR125b)调控孕期酒精暴露致胚胎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给予孕期小鼠持续连续酒精暴露[50%酒精,5 μL/(g·d)],对照组予以0.9%NaCl暴露;检测出生小鼠脑/体重比;Tunnel法检测新生小鼠脑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定量PCR检测miR125b、p53、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53及Bax蛋白表达;体外情况下给予鼠PC-12细胞酒精暴露,然后进行miR125b mimic转染以上调miR125b表达;再次检测miR125b、p53及Bax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酒精暴露组小鼠出生脑/体重比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中神经元细胞凋亡增加。酒精暴露组新生小鼠脑组织中miR125b表达明显降低,而p53及Bax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C-12细胞转染miR125b-mimic使其过表达后,miR125b表达显著升高,与酒精暴露组相比p53及Bax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miR125b通过影响p53通路进而参与影响孕期酒精暴露致小鼠脑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状态下肺泡II型上皮细胞(ATIIcells)凋亡时,activecaspase-3的表达和p53在细胞内分布情况.方法:原代培养大鼠ATII细胞,用500μmol/L过氧化氢(H2O2)处理,建立氧化损伤性细胞模型.经DAPI染色后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H2O2刺激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2O2刺激后activecaspase-3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后观察p53的表达和细胞内分布.结果:DAPI染色发现,正常对照组细胞核较大,发出浅蓝色的荧光,而H2O2刺激后,细胞核发生致密浓染,核周出现光晕等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随H2O2刺激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H2O2刺激后,active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常细胞p53表达微弱,H2O2刺激3h后,p53表达显著增强,主要集中于细胞核.结论:氧化应激能促使active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及p53细胞核内表达增加,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53可能通过转录依赖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阿魏酸钠对小鼠H22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注射用阿魏酸钠对小鼠H22肝癌生长及血管生成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前腋下皮下接种H22小鼠肝癌细胞,腹腔注射阿魏酸钠,每3 d测量1次肿瘤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测定V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MTT法检测阿魏酸钠对H22肿瘤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RT-PCR法测定肿瘤组织的VEGF Mrna的转录.结果 阿魏酸钠组小鼠H22肿瘤体积、重量增长明显较对照组缓慢(P<0.05),同时阿魏酸钠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及VEGF、PCNA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阿魏酸钠组VEGF Mrna转录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体外实验,阿魏酸钠对ECV304及H22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阿魏酸钠可以显著抑制小鼠H22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且能抑制VEGF的表达,但不能抑制ECV304及H22细胞的增殖.阿魏酸钠对肿瘤组织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H22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宫颈鳞状细胞癌PCNA及p53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及p53表达.结果宫颈鳞癌p53阳性率及PCNA强阳性率分别为22.6%和61.3%,正常宫颈p53及PCNA均为弱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强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在宫颈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PCNA表达有助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鼠双微粒体 2 (murine double minute 2, MDM2) 基因和突变型 p53 基因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和 TUNEL 方法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MDM2基因和突变型 p53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 并分析 MDM2 基因和 p53 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类型、增殖和凋亡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MDM2蛋白和mRNA 、p53蛋白和mRNA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 (均P<0 .05); MDM2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和类型无相关关系 (均P>0 05); p53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关系 (P<0 .05)。②肝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阳性率分别为 100%和 50%, 两者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1); MDM2mRNA 和 p53 mRNA阳性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均具有相关关系 (均P<0. 05), 但与肝癌细胞凋亡均无相关关系 (均P>0. 05)。结论 MDM2 和 p53的蛋白和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过表达状态, MDM2 基因和 p53基因过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交感肾上腺系统为切入点,探究制动应激影响胚胎着床的作用机制。选用8周龄雌性CD1小鼠,妊娠E1时开始应激,并连续制动应激直至E7(4h/d),取妊娠母小鼠血浆、子宫组织等进行检查。结果发现,1E1母小鼠制动应激之后,血浆皮质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血糖水平提高,并诱导孕小鼠胚胎着床位点降低,以及性器官指数降低。2制动应激致E3-E7孕小鼠子宫内膜面积、子宫腺面积比例降低,诱导作为调节子宫内膜重建及血管发育的MMP-9蛋白以及VEGF和CD34阳性细胞降低,利用PCNA和TUNEL方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状态,发现制动应激诱导E3-E7孕小鼠子宫组织的MODPCNA/MODTUNEL比值下降,Caspase-3蛋白增加。3孕小鼠子宫内膜u NK细胞密度下降,肌层肥大细胞增加;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及IL-2/IL-4比值降低。4孕小鼠子宫组织中GSH-PX、T-SOD和T-AOC含量降低,而MDA含量增加,且外源性H2O2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孕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5孕小鼠子宫组织中p ERK1/2和p NF-κBp65蛋白表达增加,并激活了β2-AR mRNA的表达,且β2-AR阳性细胞分布于子宫肌层、腺上皮细胞、腔上皮细胞和蜕膜细胞中,以及体外分离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6体外分离E5孕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添加外源性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ISO)使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同时Caspase-3的含量增加;添加腺苷环化酶激动剂FSK对ISO的刺激产生协同作用;而添加外源性β2-AR阻断剂(Butoxamine)和PKA抑制剂H-89,能显著逆转ISO对细胞的抑增殖与促凋亡作用;添加外源性MEK抑制剂PD98059和NF-κB抑制剂PDTC使细胞增殖活性增加,而Caspase-3的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在不同药物添加组中p ERK1/2表达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表达趋势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制动应激激活孕小鼠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刺激皮质酮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经β2-AR介导激活胞内c AMP以及下游PKA信号,直接激活或者间接通过诱导孕小鼠子宫局部的氧化应激产生ROS激活ERK1/2磷酸化,一方面直接激活NF-κB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结合,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L-2,使孕小鼠子宫局部Th1/Th2平衡偏向于Th1炎性状态,诱导着床期孕小鼠子宫的局部免疫平衡紊乱;另一方面增加孕小鼠子宫组织Caspase-3的蛋白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细胞凋亡,阻滞子宫内膜的妊娠适应性重建,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降低,从而不利于孕小鼠胚胎的着床和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蜂毒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作用环节。方法 以MTT法测定蜂毒素体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并观察iv蜂毒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蜂毒素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蜂毒素作用于H22细胞后,细胞PCNA平均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iv蜂毒素对小鼠皮下H22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蜂毒素在体内外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下调细胞PC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胃癌细胞中蛋白激酶C(PKC)活化与12-脂氧化酶(12-LOX)的关系.方法 胃癌细胞株AGS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常规培养,AGS细胞培养24 h至对数生长期改用无血清RPMI 1640培养基培养24 h加入干预药物.PKC活性采用非同位素标记法测定.分别采用12-LOX催化合成产物12-羟基廿碳四烯酸(12-HETE)及12-LOX特异性抑制剂--黄芩素干预AGS细胞,测定其PKC活性变化.结果 AGS细胞经12-HETE干预后PKC活性明显增高,而经黄芩素干预后PKC活性明显下降,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 12-LOX对PKC活性具有调节作用;PKC参与了12-LOX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中的作用,及针对CTGF基因的siRNA对其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分为6组:(1)正常对照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1 g/L;(2)等渗对照组,1640培养基合D-葡萄糖lg/L,甘露醇3.5 g,L;(3)高糖组,1640培养基含D.葡萄糖4.5 g,L;(4)高糖+空白对照组:细胞转染空白质粒后于舍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5)高糖+阴性对照组:细胞转染含无关序列的重组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 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6)高糖+干扰组:细胞转染针对CTGF的siRNA表达质粒后于含D-葡萄糖4.5g/L中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应用Reahime PCR检测nephrin、podocin、CTGF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TGF,nephrin、podoc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可诱导CTGF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下调足细胞的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水平,而通过特异性siRNA抑制CTGFmRNA表达后,CTGF表达减少,同时伴有细胞nephrin、podocin表达升高.结论 CTGF是高糖诱导小鼠足细胞损伤的重要介质,高糖可通过CTGF诱导nephrin,podocin表达减少.针对CTGF的siRNA能明显改善这种损伤,为DN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加入茶多酚、二氟甲基鸟氨酸(DFMO)作用于细胞。用MTT法观察茶多酚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调亡,RT鄄PCR技术检测鸟氨酸脱羧酶(ODC)基因的表达。结果:20μmol/L的茶多酚即能明显抑制L92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调亡,其半数有效浓度为200μmol/L。RT鄄PCR显示细胞中ODC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200μmol/L的茶多酚的抑制效果与5mmol/L的DFMO的作用效果相似。二者共同作用于细胞时,对ODC的活性抑制作用更强,抑制效果更佳。结论:茶多酚能通过抑制细胞中ODC的表达来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维生素B12预处理对H2O2诱导下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自噬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PC12)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RPMI 1640培养、损伤组(H2O2组)RPMI 1640培养并加入200 μmol/L的H2O2刺激,维生素B12保护组(H2O2+VitB12组)RPMI 1640培养加入200 μmol/L维生素B12预处理和200 μmol/L的H2O2刺激。24 h后检测细胞的活性,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凋亡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H2O2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DNA复制水平降低,Bcl-2和P6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Bax、ATG-5和LC3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升,胞浆内LC3的激活数量上升(均P<0.05)。与H2O2组比较,H2O2+VitB12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DNA复制水平上升,Bcl-2和P62蛋白的表达量上升,Bax、ATG-5和LC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胞浆内LC3的激活数量下降(均P<0.05)。结论:维生素B12能通过调控自噬抑制氧化应激诱导下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神经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神经元分离、培养的不同实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取成年小鼠和新生小鼠的脑皮质或全脑组织,经胰蛋白酶消化分离后,分别在普通RPMI-1640培养基、含阿糖胞苷的培养基、含Neurol Medium和B27的培养基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神经元的生长情况。结果:采用普通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神经元被胶质细胞掩盖,形态不典型,神经元比例小;用含阿糖胞苷的培养基培养的神经元所含比例较高,但形态不太典型;用含Neurol Medium和M27的培养基培养的神经元形态典型,生长良好。结论:采用含Neurol Medium和M27的培养基可以从的乳鼠的全脑组织中培养出形态典型,生长良好,较为纯净的神经元,方法简便,得率高,这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TPL与5-FU联合作用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L)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T-29细胞,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TPL与5-FU单独或联合应用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透射电镜在亚细胞结构形态上证实凋亡细胞,流式细胞学定量分析凋亡细胞比例,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突变型P53、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TPL与5-FU单独应用均能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依赖性。两药联合作用最高增殖抑制率最高达到(94.92±2.76)%,48 h凋亡率达(41.71±1.38)%。②TPL与5-FU在低剂量联合应用时对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有协同效应(CI<1),其机制可能为促进细胞凋亡。③与对照组比较,TPL与5-FU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后HT-29细胞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率均有显著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TPL与5-FU在小剂量联合应用时为协同效应,可能通过下调突变型P53蛋白诱导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生长。本结果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实验模拟2型糖尿病病程中葡萄糖、胰岛素的浓度改变,研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胰岛素对SW480肿瘤细胞分泌IGF-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W480肿瘤细胞。依据培养液中加入葡萄糖、胰岛素浓度的不同,将实验细胞分为六组:0组(对照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第1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5mmol/L葡萄糖和5uIU/ml胰岛素;第2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5mmol/L葡萄糖和125gIU/ml胰岛素;第3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和125uIU/ml胰岛素;第4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和5uIU/ml胰岛素;第5组:RPMI1640细胞培养液+25mmol/L葡萄糖和1.25uIU/ml胰岛素。每个组设3个复孔,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方法检测IGF-1的浓度。结果在高浓度的胰岛素组(第2组、第3组,培养液中均含有125uIU/ml的胰岛素)IGF-1的浓度[(286.85±23.51)ug/L、(293.43±30.57)ug/L]高于对照组0组[(197.99±22.50)u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26,P〈0.01);而第1、4、5组(培养液中分别含有5uIU/ml、5uIU/ml、1.25uIU/ml的胰岛素)IGF-1的浓度[(203.22±28.89)ug/L、(209.47±25.77)ug/L、(195.33±20.88ug/L)]与对照组0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浓度的胰岛素能够上调SW480肿瘤细胞IGF-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Detection of cell apoptosis by MTT ass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MTT assay to detect cell apoptosis. METHODS: K562 cells were grown in RPMI 1640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calf serum and 4 micromol/L arsenic trioxide. Apoptosis was induced in the cultured cells by As2O3, and the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optical microscope, DNA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TT staining respectively. RESULT: MTT staining could also accurately detect cell apoptosis, by which the apoptotic cells were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normal cells and dead cells. CONCLUSION: MTT staining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for detecting cell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化镧水杨酸8-羟基喹啉配合物(La(C7 H5 O3)2·(C9 H6 NO)·2H2 O)对体外培养的BGC -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BGC-803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E染色法检测细胞分裂、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以确定不同浓度配合物对细胞增殖和核分裂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La(C7H5O3)2·(C9H6NO)·2H2O处理BGC-803细胞24~72 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5.0、10.0μg/ml La(C7 H5 O3)2·(C9 H6 NO)·2H2 O处理24 h后,BGC-803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La(C7H5O3)2·(C9 H6 NO )·2H2 O对BGC-80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导致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细胞松弛素B对K562细胞脱核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细胞松驰素B(cytochalasinB,CB)对K562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为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的CB作用不同时间(4-48h),通过相差显微镜和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结果:细胞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处理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核,细胞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结论:CB对K562细胞的脱核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秋水仙素有显著提高CB诱发细胞脱核的作用;CB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