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评价自然周期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AID)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生殖中心采用CDU检查的608例行自然周期AID患者资料,按临床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159例)和未妊娠组(449例),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等指标,分析不同指标与AID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分型A型者妊娠率30.13%(91/302),高于B型者23.33%(63/210)、C型者13.89%(5/36),(P0.05);子宫内膜及内膜下有血流者妊娠率31.58%(102/323),高于内膜及内膜下均无血流者2.44%(1/41),(P0.05)。同一种内膜分型下,不同血流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CDU监测子宫内膜类型及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流对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临床结局有重要意义,对内膜及内膜下血流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CA125联合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检查的11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宫内妊娠者40例为宫内正常妊娠组,宫内妊娠流产者20例为宫内妊娠流产组,异位妊娠者50例为异位妊娠组,均检测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CA125水平,采用阴道彩超检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诊断。结果宫内正常妊娠组患者的血清β-h CG值、孕酮水平、CA12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异位妊娠者、宫内妊娠流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患者的血清β-h CG值、孕酮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与宫内妊娠流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 CG、孕酮、CA125、阴道彩超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单纯血清β-h CG的44.00%(22/50)、孕酮的56.00%(28/50)、阴道彩超的66.00%(33/50)、CA125的48.00%(24/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 CG、孕酮、CA125联合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就诊的疑似宫外孕患者106例,其中确诊宫外孕64例为观察组,正常宫内妊娠42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β-hCG水平,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β-hCG单独或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217、6.552,均P <0.01)。子宫内膜厚度对宫外孕的诊断折点为8.03mm,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Z=5.583,95%CI:0.681~0.913,P=0.023);血清β-hCG对宫外孕的诊断折点为1 123IU/L,AUC为0.796(Z=4.895,95%CI:0.592~0.870,P=0.004);子宫内膜厚度与血清β-hCG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提升,AUC为0.904(Z=9.042,95%CI:0.747~0.976,P=0.001)。结论阴道超声子宫内膜厚度联合血清β-hCG检测有助于提高对宫外孕的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正>子宫内膜息肉(EP)是子宫内膜的常见病变,临床表现为患者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出血等[1~3]。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最常用方法,而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可以更为清晰、直观地显示宫腔内赘生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的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95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析其子宫内膜病理变化.结果 958例患者中218例发生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内膜息肉84例,单纯增生82例,复杂增生24例,不典型增生6例,子宫内膜癌22例.合并与未合并子宫腺肌病、富于与非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单发与多发子宫肌瘤、子宫肿瘤变性与未变性患者各种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与未绝经患者除子宫内膜癌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14/152)比0.99%(8/806),P<0.05]外,其他各种子宫内膜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内膜息肉、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均高于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患者[12.89%(25/194)比7.72%(59/764)、19.07%(37/194)比5.89%(45/764)、10.31%(20/194)比0.52%(4/764)、1.03%(2/194)比0.52%(4/764)、10.31%(20/194)比0.26%(2/764),P< 0.05].结论 子宫肌瘤可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内膜癌,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与子宫内膜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子宫肌瘤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变性、子宫腺肌病等与子宫内膜病变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结果宫内膜息肉57例(占47.5%),其中25例合并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宫内膜炎29例(占22.5%);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11例(占12.5%);粘膜下肌瘤8例(占6.67%);腺瘤型增生过长3例(占2.50%);萎缩性宫内膜2例(1.67%);宫内节育器2例(占1.67%);不典型增生2(占1.67%);内膜癌2例(占1.67%);子宫畸形2例(占1.67%);妊娠物残留1例(占0.8%);宫腔部分粘连1例(占0.8%)。结论宫腔镜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病因的诊断较准确,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子宫下段疤痕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下段疤痕妊娠临床少见,易漏诊误诊,如未明确诊断,一旦进行宫腔操作可造成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就2004年6月、10月遇到的2例患者作一汇报,供同行借鉴。1病例介绍例1:女患40岁,孕3产1。剖宫产术后12年,人工流产2次。因月经不规则3个月,阴道淋漓流血2个月就诊。B超提示宫内强回声光团,考虑为宫腔内占位性病变,遂行宫腔镜检查内膜采取术,镜下未见异常病变;取2条宫内膜送检病理,术中出血不多。术后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35d后复诊,宫内膜病理为绒毛及蜕膜组织,尿妊娠试验( )。B超提示:宫内回声不均,可见强回声光团。考虑为不全流产,宫腔…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方法 对25例经腹部二维超声疑诊为纵隔子宫患者行经阴道二维、三维超声检查,与官腔镜或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比较.结果 25例患者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不完全性纵隔子宫17例,完全性纵隔子宫7例(合并妊娠2例),正常子宫1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不完全性纵隔子宫18例,完全性纵隔子宫6例(合并妊娠2例),弓形子宫1例.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官腔镜或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符合率为100%(25/25),经阴道二维超声符合率为88%(22/2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纵隔子官方法简便、符合率高、实用性强,可作为子宫畸形的常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给药方式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术后改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对每个患者术前通过宫腔镜进行子宫内膜定点取样进行病理诊断,患者均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将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羟孕酮联合中药汤剂的治疗。结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仅服用甲羟孕酮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0例(52.6%),乳房胀痛4例(21.1%),胃肠道不适4例(21.1%);甲羟孕酮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4例(21.1%),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修复情况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在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后,中药结合甲羟孕酮的用药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术后宫腔内膜修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子宫内膜癌进行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蜡块切片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07-01-2018-04-01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和子宫内膜增厚等原因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内膜细胞石蜡切片形态学特点、不同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检测结果、不同方法对于子宫良性病变的检测结果、细胞石蜡切片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符合率。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包括增殖期、分泌期、月经期以及萎缩状态,能够通过各个时期腺体上皮细胞形态和间质细胞特点进行判断。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的子宫内膜癌合计48例,其中40例在子宫内膜细胞蜡块切片中也被检测到;另外8例,6例被诊断为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2例被诊断为无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8,P=0.441。经组织病理切片确诊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合计58例,其中46例在子宫内膜细胞蜡块切片中也被检测到;没有被检出的12例,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6例为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62,P=0.294。细胞石蜡切片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98.21%,阳性预测值为95.23%,Kappa值为0.69,诊断准确率为93.75%;细胞石蜡切片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9.31%,特异性为96.08%,阳性预测值为92.00%,Kappa值为0.63,诊断准确率为90.00%。结论子宫内膜细胞蜡块切片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和组织病理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