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游泳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三维评价"策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分析、走访和问卷调查等 ,设计了“合作教学、三维评价”方法 ,通过教学实验检验。研究表明 ,“合作教学、三维评价”方法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目的性,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本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乒乓球选项教学进行新的尝试,即基于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档案”(以下简称“档案”)设计个性化教学,并对此教学与传统教学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水平、运动参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大学生“档案”的个性化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乒乓球水平、运动参与三方面较传统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的功能对于“特殊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开展“特殊学生”的体育课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从“特殊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出发,分析了开展“特殊学生”体育活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问卷等方法,对独立院校学生及上课的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心理角色和自我定位,总结出独立学院学生更需要教师关怀和鼓励,最后提出体育教师对独立学院学生强化“人文关怀”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实施要点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设计排球发球“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有积极的影响趋势,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6.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与现实困囿,进而构建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学校武术秉承“尚德、循理、炼体、崇美、专恒”的理念,蕴含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磨砺学生“心智思维”、铸牢学生“强健体魄”、化育学生“美生惯习”、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价值旨趣;但在实践中也困囿于武德渗透虚泛化、教学表现动作化、学习评价片面化、美育情境模糊化以及技能应用空乏化等主要问题,多元育人效果不佳。因此,要逐渐通过“具身德育”使学生切身体会武德之精微,并将其“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以“科学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武术技理中激荡思维思想;优化“增值评价”方法,为不同机能水平学生创造更加融洽的习武氛围;创设“美育情境”场域,改变以往模糊、泛化的美育过程;通过“技能迁移”教育引导,助力学生获得生活技能及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的对象是“体质教育论”。主要分析了构成“体质教育论”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结论是:(1)通过对“真义体育”之争(“三基论”与“技能论”之争)的整理,发现了“能力论”与“内容论”的课题;(2)通过对“身体”和“教育”的分析,指出为了“身体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必要把“运动技能”也纳入“身体教育”体系,有必要关注身体的意识及感觉感知方面;(3)指出了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试图通过瑜伽与健美操的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使学生达到良好的心境背景,克服传统的健美操教学的弊端,以提高健美操教学的质量,为健美操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广州体育学院参加健美操选修的大学二年级学生两个班,每个班30名学生,其中实验组男生16人,女生14人,对照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结果与分析:1.瑜伽健身术对学生课堂中心理状态的影响实验前后在“疲劳”“抑郁”这两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抑郁”这一维度上对心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暴威 《体育世界》2007,(6):29-3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目前高校“特殊”(肢体残疾、心脏病、特殊病等)的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特殊”学生体育教育并为未完全落实,而“特殊”学生比其他学生更加需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完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徐敏 《体育世界》2013,(10):70-72
本文以淮安市“农转城”13-15周岁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淮安市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将淮安市“农转城”13—15周岁的中学生体质数据与淮安市农村中学生的体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淮安市“农转城”学生体质发展现状、趋势、特点等,并分析影响这部分学生体质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建构"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可以理解为,是我国为了实现“健康第一”教育目标而制定的一套具有长期效用的学生健身、健心和社会适应的方式和机理。当“阳光体育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时,有必要对建立稳定的“阳光体育运动”活动机制进行深刻的剖析和研究。在分析了建构“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现实需要和基本出发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工科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角度,对《工程实践》课程“冷加工”技术训练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到了《工程实践》课程“冷加工”技术训练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实践》课程“冷加工”技术训练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丰富和完善“教学载体”等相关教学内容,研究、设计符合工科类各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的。  相似文献   

13.
中长跑是体育考试中衡量学生耐力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谈及中长跑,学生都有畏难情绪,还有不少人有强烈的抗拒情绪。究其根本原因,“极点”现象是中长跑中最主要的一个障碍,所以有效克服“极点”对改变学生中长跑运动的态度非常关键。本文主要阐述“极点”概念,分析中长跑中出现“极点”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极点”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以致用”是运动技能转化为运动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探析学校体育能否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并养成习惯,该文以高校非体育专业的篮球选项课为切入点进行调查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篮球选项课学生专选课中学以致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而不用”的原因分析,以期提高篮球选项课的篮球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分析研究现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将模式泛化,以“模式”套用体育教学的所有现象。这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中尤为突出。一些研究从分析体育课的类型出现,设计了许多“教学模式”,如“小群体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学自练教学模式”等等。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给进一步认识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造成了困难。因此,科学定位体育教学模式,区分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间关系,对于指导体育教学改革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行为发生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感觉——需要——动机——行为这几个环节。从“行为”分析“动机”时,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一般来讲,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胶州六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选取胶州六中9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对胶州六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方式以及场地使用数目,进而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找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最后逐步了解胶州六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科学的空间,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科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课课有收获”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9.
“从游”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中鱼传感、小鱼尾随、大鱼指引的方式跟随教师在课堂和课外游学。从“从游”教育理念渊源、特点及实施方案方面分析了“从游”理念在武术教学实践、理论研讨、社会实践方面的运用,运用口述史研究方法分析了“从游”理念对教师、学生及师生关系的改观效果,发现“从游”理念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不仅能促进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而且通过相互濡染作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学生篮球小群体活动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活动目标上呈现多元化特征;时间特征上学生篮球小群体成员参加活动的频度较高;有73.4%的小群体成员每次活动的时间在60min以上,活动时间比较充足;“双休日”是青少年学生篮球小群体成员重要的活动时间;参加活动空间特征表现出高度的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体育场;在组织形式上篮球小群体的组织形式以“自发组织”、“学校组织”和“社会组织”3种为主;“友谊赛”是主要的参赛方式。“学业紧,无时间”、“无人指导”、“无合适伙伴”是影响学生篮球小群众活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