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最主要的肺癌类型,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患者,年轻男性肺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但5年生存率不高。本研究结合临床,探讨青年男性肺腺癌的临床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青年男性肺腺癌110例,分析发病年龄、吸烟、p-TNM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手术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10例男性肺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34.5%,吸烟与非吸烟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0%和42.6%(P〈0.05);p-TNM各期5年生存率Ⅰ期68.8%,Ⅱ期35.7%,Ⅲ期14.3%,Ⅳ期0(P〈0.01);淋巴结转移个数〉3个与≤3个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8.5%和48.1%(P〈0.01)。结论:吸烟、p-TNM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与青年男性肺腺癌的生存情况关系密切。控制青年人群吸烟,术中彻底清扫淋巴结,对青年男性肺腺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阴道腺癌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SM  Zhang WH  Wu LY  Zhang R  Chen L 《癌症》2002,21(1):83-86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阴道腺癌的发病率低,治疗困难,预后差。本文将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1964-1999年我院收治的24例原发性阴道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原发性阴道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为:I期5例,Ⅱ期10例,Ⅲ期5例,Ⅳ期4例;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流血和流水。病变位于阴道前壁8例(33.3%),后壁5例(20.8%),左侧壁1例(4.2%),多壁10例(41.7%)。24例患者均行放射治疗(体外和腔内放疗);2例同时行化疗,8例因放疗后肿瘤未控、复发或转移而行化疗。病人的3年生存率为47.3%,5年生存率为34.2%;I+Ⅱ期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60.3个月,明显长于Ⅲ Ⅳ期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14.8个月(P<0.01);年龄>40岁与≤40岁病人的平均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局部复发8例,占57.8%;肿瘤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原发性阴道腺癌采用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预后较差,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宫颈腺癌临床治疗与预后—附4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腺癌合理的治疗方法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86-1995年44例宫颈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年总生存率59.09%,其中ⅠA100%,ⅠB50%,Ⅱ期72.72%,Ⅲ期44.44%。临床分期、局部肿瘤直径、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5年生存率有影响。结论:ⅠB期以上的宫颈腺癌应予以综合治疗;影响宫颈腺癌的预后因素包括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粘液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对1958年至1990年我院收治的41例宫颈粘液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粘液腺癌占同期宫颈腺癌的19.16(41/214)。平均年龄为50.89岁,阴道白带增多为临床突出症状,按FIGO分期,Ⅱ期占34.14%(14/41),Ⅲ期占56.09%(23/41),Ⅳ期占9.76%(4/41)。采用单纯放疗26例,综合治疗15例。总5年生存率为13.20%,其中Ⅱ期33.30%,Ⅲ期2.17%,Ⅳ期0.宫颈直径≤3cm和>3cm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和12.80%(P>0.05)。结论:本资料表明宫颈粘液腺癌的预后比宫颈鳞癌以及其他类型的宫颈腺癌差,与临床分期有关,但与宫颈肿瘤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5.
33例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手术预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扩大切除手术的预后.探索其合理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33例扩大切除的NSCLC患者进行随访并回顾性研究。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回归计算风险比率〈HR)、判定预后因素。结果:5例患者发生严重的围手术期并发症(15.2%),2例患者因并发症死亡(6.1%)。1、3年生存率分别为60.6%和17.7%,中位生存期15个月。N2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N0-1患者为24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腺癌(HR=2.5)和N2(HR=2.9)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扩大切除手术是对局部晚期NSCLC可选择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鉴于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严重,对其手术适应证应谨慎选择。由于预后不良,对腺癌和N2患者不宜首选扩大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皮质腺癌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月有  郑克立  戴宇平 《癌症》1999,18(4):449-45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7例,术前作B超(27例),CT(25例*),IVP(7例)检查。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结果:B超及CT肿瘤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19%(23/27),84.00%(21/25)。绝大多数瘤体直径〉6cm。术后平均生存期16.4个月。结论:就诊时否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术后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2000年间天津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8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病例,Ⅰ期11例,Ⅱ期16例,Ⅲ期18例,Ⅳ期13例;鳞癌27例,腺癌18例,其他13例,单纯手术23例,单纯放疗17例,手术加放疗18例。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为51.72%,Ⅰ期72.73%,Ⅱ期62.50%,Ⅲ期55.56%,Ⅳ期15.38%,单纯手术、单纯放疗、手术加放疗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985).单因素分析示:病理类型(P=0.030)、阴道受侵长度(P=0.025)、临床分期(P=0.022)为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病理类型(P=0.044)、阴道受侵长度(P=0.023)、临床分期(P=0.012)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治疗应该个体化.以放疗为主,部分病例可行手术治疗.独立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阴道受侵长度、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涎腺腺癌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并探讨13例涎腺腺癌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按照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对13例经病理确诊的涎腺腺癌部位分布、发病年龄、性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术后生存情况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结果:腮腺是最主要发病部位。男性患者(61.5%)稍多于女性(38.5%)涎腺腺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6岁,13例涎腺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5年,3年生存率为83.3%,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涎腺腺癌发病男性占优势,以腮腺最好发,手术治疗为主,首次手术彻底为治疗关键,治疗计划需个性化,患者死亡主要发生于术后6年之内,过后生存时间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结合放疗治疗炎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TX),吡柔比星(THP—ADM),氟脲嘧啶(5-FU)或CTX、甲氨喋呤(MTX)、5-FU化疗治疗21例炎性乳腺癌,每21天重复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随访率100%。总有效率85.7%,3年、5年生存率为42.9%、23.8%。结论:炎性乳腺癌预后差,经术前化疗、放疗结合局部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新亚型分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岗  廖美琳 《肿瘤》2006,26(12):1102-1104
目的:明确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成分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胸科医院随访资料完整的386例NSCLC病例(pTNMⅠ~Ⅲ期),其中男性275例,女性111例。按WHO2004年版肺癌病理学分类标准重新核对组织病理学亚型,分组:鳞癌、腺癌、腺癌+BAC、腺鳞癌、腺鳞癌+BAC、其他(大细胞癌、肉瘤样癌)。结果:NSCLC伴有BAC成分占NSCLC总数的21.8%;鳞癌占31.6%,腺癌占36.8%(其中1/2伴BAC成分),腺鳞癌占16.6%(其中1/5伴BAC成分),其他亚型占15.0%。统计学分析表明NSCLC分为这6个新亚型与pTNM分期有相关性(P〈0.05),在Ⅰ期NSCLC中以鳞癌和含有BAC成分的腺癌较多见。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含有BAC成分的复合型NSCLC的预后要优于其单纯型,生存期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病例预后最好的是腺癌伴BAC成分,其余依次为鳞癌、腺鳞癌伴BAC成分、腺癌、其他亚型和腺鳞癌。结论:首次明确了腺鳞癌伴BAC成分的临床意义,提示NSCLC伴有BAC成分预后较好,NSCLC亚型的新分类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可为探讨NSCLC治疗的新方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