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相关诱因,从而有效防治并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对194例首发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进行为期45年的随访,并根据其是否有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59例和无复发组135例,对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家族史、发病情况以及生活环境等内容进行统计。结果复发组中初发年龄(13.41±4.97)个月,体温(37.51±0.86)℃,低于对照组(30.66±9.81)个月,体温(39.11±0.57)℃;复发组复杂性FC占35.6%,FC阳性家族史占16.9%,生活环境在农村的患儿为50.1%,患儿家长对FC知识不了解者占45.8%,高与对照组20.7%,8%,40.1%,40.7%。结论单因素分析以下5个因素与FC复发相关,包括初次发作时年龄<1岁、体温低于38℃、阳性惊厥家族史、复杂型惊厥和家长对患儿的护理不当。在医院的工作过程中应进行复发诱因评估并跟踪随访,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家长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技能,适当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2.
热性惊厥(FC)是婴幼儿期最常见惊厥原因,且以后每次发热时易复发,FC反复和持续发作可导致脑损伤后遗症。为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降低脑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对有FC病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用安定溶液保留灌肠,预防FC复发,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再发与血清钠的关系,从而预测和防止热性惊厥的再发生。方法:将53例发热并出现惊厥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发热但无惊厥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1小时内取静脉血检测血清钠浓度。结果:对照组平均血清钠浓度136.54±3.85 mmol/L,观察组平均血清钠浓度为130.12±2.25 m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惊厥≥2次者血清钠平均值明显低于惊厥1次者(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降低,低血钠可能是同一热性病程中24小时内惊厥多次发作的诱因之一。血钠浓度检测应作为热性惊厥患儿常规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惊厥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脑损伤的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8例惊厥患儿[根据病因分为脑炎组14例,癫(癎)组16例,热性惊厥组18例;根据病情程度,分为短程惊厥组28例(发作次数<3次,发作时间< 10 min),长程惊厥组20例(发作次数>3次,发作时间> 10 min)]和16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儿童血清中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结果 惊厥组血清NSE[ (24.3±8.9)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7.3±1.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脑炎组[(22.4±5.4)μg/L]、癫(癎)组[(24.3±8.9) μg/L]与惊厥组比较,血清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程惊厥组血清NSE[ (25.0±7.6) μg/L]高于短程惊厥组[(18.3±4.5) μg/L],而且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惊厥发作后引起血液中NSE水平明显增高,其水平高低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小儿热性惊厥血清钠浓度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清忠  张慧琴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8):590-591,598
目的:通过对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的监测,探讨热性惊厥患儿惊厥再发生率与血清钠浓度的关系,从而预测和防治热性惊厥的再次发生。方法:选取84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观察组(惊厥1次组59例,惊厥2次组25例)及同期年龄相当、发热、无惊厥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静脉输液前取静脉血测血清钠浓度(观察组于惊厥后3~5h内、对照组于发热后3~5h内)。结果:对照组平均血清钠浓度(135.60±0.24)mmol/L,观察组平均血清钠浓度(126.70±0.33)mmol/L(P<0.01),25例惊厥≥2次组,平均血清钠浓度(123.80±0.35)mmol/L,低于1次组(128.50±0.35)mmol/L(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有所降低,血清钠浓度越低,惊厥的再发率越高,惊厥的再发率与血清钠浓度降低的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评价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A含量变化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这52例患儿在治疗期间的血清IgA含量变化和免疫功能影响指标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与另外选择的50例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血清IgA含量为(0.89±0.75) g/L、血清IgG含量为(7.43±3.15) g/L、CD3+浓度为(61.35±6.07)%、CD4+浓度为(30.52±3.72)%;健康儿童组血清IgA含量为(1.69±0.82)g/L、血清IgG含量为(9.88±3.97) g/L、CD3+浓度为(69.89±5.39)%、CD4+浓度为(39.85±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gA含量和免疫功能均低于健康儿童,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首次热性惊厥(FC)患儿212例的复发情况及可能引起的复发的11种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FC的复发。方法随机选择212例首次发作的热性惊厥患儿,对他们随访2~4年进行总结,对影响复发的11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首次热性惊厥复发率是59.6%,且与发病时体温、年龄成负相关;与家族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呈正相关;与性别、围产期、佝偻病、贫血、喂养方式无关。结论由于FC可造成惊厥性脑损伤,减少或控制FC的复发,可从预防或治疗引起FC复发的上述5种因素着手,减轻或防止患儿智能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离子及微量元素变化与精神运动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128例热性惊厥患儿,根据惊厥发作次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为一次热程度再次和多次热性惊厥发作患儿,对照组为仅发作1次热性惊厥患儿。比较两组患儿两组患儿血清钙离子、铁离子、钠离子、镁离子水平及智力测评评分、行为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钙离子水平(2.02±0.88)μmol/L、铁离子水平(9.76±1.8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55±0.56)、(7.56±1.13)μmol/L,钠离子水平(133.43±10.2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40.23±10.2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镁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智商评分、操作智商评分及总智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独立因子评分(54.32±3.56)分、认知因子评分(52.65±5.78)分、社会自制因子评分(60.34±5.93)分及总评分(102.45±10.5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6.23±3.58)、(63.23±5.47)、(68.34±5.82)、(122.56±1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精神运动发育与其血清离子及微量元素变化有关,病情发作时其血清离子及微量元素出现异常,一次热程度再次和多次热性惊厥发作患儿其精神运动发育迟滞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小儿热性惊厥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C)临床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对104例热性惊厥的患儿进行EEG描记与分析。结果104例FC患儿中首次EEG显示:正常53例(51%),异常51例(49%),其中轻度异常27例(53.0%),中度异常15例(29.4%),局限性异常9例(17.6%)。有FC家族史9例(8.7%),有癫痫家族史7例(6.7%)。结论EEG异常率与患儿年龄、复发次数、FC类型、惊厥家族史及癫痫家族史有关。反复发作惊厥可导致脑损伤或转化为癫痫。  相似文献   

10.
热性惊厥(FC)是儿科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且易复发,多数国家报道儿童发病率为2%~5%,大多数患儿都在家发病,也有一部分患儿在医院里发作.作为门诊护士如何预防院内惊厥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既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也体现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就门诊热性惊厥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