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谭庄-沈丘凹陷中下侏罗统油气资源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谭庄-沈丘凹陷周参10等井的油/岩全系列生物标记化合物、轻烃组成、碳同位素组成等精细对比,发现凹陷内产自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的油气为源自下白垩统和中下侏罗统的混源油,证实中下侏罗统为区内成藏的有效供烃层系之一,从而厘定出一套新的有效烃源岩——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同时,在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谭庄-沈丘凹陷中下侏罗统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
谭庄-沈丘凹陷中下侏罗统油气资源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谭庄-沈丘凹陷周参10等井的油/岩全系列生物标记化合物、轻烃组成、碳同位素组成等精 细对比,发现凹陷内产自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的油气为源自下白垩统和中下侏罗统的混源油,证实中下侏罗 统为区内成藏的有效供烃层系之一,从而厘定出一套新的有效烃源岩--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同时,在 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谭庄-沈丘凹陷中下侏罗统的油气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构造特征与下白垩统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南华北地区谭庄凹陷断裂特征和构造样式的深入研究,确认谭庄凹陷发育了叶鲁断裂、商水断裂等29条断裂。叶鲁断裂和商水断裂分别是谭庄凹陷南、北边界的主控断裂,控制着凹陷内下白垩统和新生界的沉积与保存。谭庄凹陷发育4套烃源岩层系,下白垩统、石炭-二叠系是凹陷内的主力烃源岩层系,古近系、中-下侏罗统为潜在烃源岩层系。  相似文献   

4.
潮汕坳陷中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56  
近年的研究表明,潮汕坳陷是珠江口盆地的一个大型残留坳陷,其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一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等3套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含油气系统有别于珠江口盆地其它凹陷,其烃源岩、储层和益层均为中生代地层,并具有大型构造圈闭.且构造与油气远聚关系匹配良好,将成为珠江口盆地最有希望的后备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潮汕坳陷中生界——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的研究表明 ,潮汕坳陷是珠江口盆地的一个大型残留坳陷 ,其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等 3套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含油气系统有别于珠江口盆地其它凹陷 ,其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均为中生代地层 ,并具有大型构造圈闭 ,且构造与油气运聚关系匹配良好 ,将成为珠江口盆地最有希望的后备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依据近年来补充的大量新资料,通过对柯克亚和克拉托原油地球化学性质的研究和油源对比分析,认为西南坳陷侏罗系为柯克亚和克拉托原油的油源层。其中柯克亚原油来自叶城凹陷的中、下侏罗统生油层,克拉托原油来自喀什凹陷的中侏罗统杨叶组生油层。  相似文献   

7.
位于蒙古国中部的尼尔金盆地是一个中生代裂谷盆地,目前仍处于勘探早期。盆地内下白垩统湖相泥岩和纸状页岩具有很强的生油能力,下白垩统的煤系地层及上二叠统-下侏罗统中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和煤层是可能的气源岩;盆地内广泛分布着3套储集层;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的泥岩是潜在的盖层;存在多种生储盖组合及远景圈闭类型。通过对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尼尔金盆地很可能形成多套含油气层系和多种油气藏类型,推测在盆地中部和南部会有大的油气藏存在。  相似文献   

8.
额济纳旗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演化与油气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额济纳旗地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两期断陷盆地的发育。早—中侏罗世研究区处于一种张扭构造环境之中,晚侏罗世盆地发生明显抬升和反转。白垩纪—早第三纪盆地演化为一个完整的裂谷发育过程,下白垩统是裂谷早期断陷作用的产物,而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则代表裂谷后期热沉降(或区域坳陷)沉积。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应属两类不同性质盆地。两期盆地的不同叠置关系控制了本区烃源岩的发育,影响到这一地区坳陷的油气潜力。下白垩统烃源岩为较差—较好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为好烃源岩。各凹陷的生烃潜力取决于两期生烃洼陷的规模和叠置关系,天草凹陷继承性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套烃源岩叠置关系较好,是额济纳旗地区最有远景的凹陷。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末,路井凹陷(又称麻木鸟苏凹陷)开始成为油气勘探的目标。1995年,在额1井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该凹陷具备油气生成聚集条件。随后钻探额2井、额3井,均遭失败。为了探索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本文从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着手,重点研究了该区的生油层、储层的沉积相带特征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中下侏罗统大山口群和白垩系麻木鸟苏组为该区主要生油岩系;下白垩统额济纳组为良好储层;燕山运动早期和中期形成的各类局部构造圈闭,均可能成为油气聚集场所;桃西低凸起、麻二号和麻三号构造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本文认为该区展示了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0.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成藏要素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是该盆地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朝鲜已在盆地东部发现油气,而我国至今尚未获得实质性突破。勘探资料证实,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发育3套烃源岩,上侏罗统为主要烃源岩,其次是古近系和下白垩统。存在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烃源岩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砂岩为主要储层,下白垩统和古近系泥岩为区域盖层,关键时刻为始新世末。分析认为东部坳陷最有希望的油气勘探层系在下白垩统,其次为古近系和上侏罗统。  相似文献   

11.
酒东,酒西盆地的异同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酒东盆地和酒西盆地都是祁连褶皱系为山前盆地,在同一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下发育,有很多相似性。酒西盆地自30年代以来发现了一批浅层油气藏,酒东盆地多年勘探却无重大突破。分析二者的异同,认为:(1)盆地边界条件不同,导致局部应力作用方式有别,酒西盆地逆冲-褶皱变形强列,酒东盆 构造变形微弱,中浅、浅层断裂少;(2)主要是油源层都是深部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的成熟--高成熟烃源岩;(3)酒西盆地的深部油气以断裂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的构造、烃源岩、储盖层、圈闭及输导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出发,对乌伦古坳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划分出相应的成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乌伦古坳陷内的晚石炭系泥岩、三叠系泥岩与侏罗系煤岩为主力烃源岩,主要储盖组合发育在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石树沟群,圈闭条件与油气的运聚具有较好的配置;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预测乌伦古坳陷内存在次生油气藏的可能性较大,南部斜坡和红岩断阶下盘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3.
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永德  李策 《新疆石油地质》1997,18(2):114-118,134
和什托洛盖盆是一个海西运行期以后经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中新生代山间断陷盆地,盆地可划分为四个一级的构造单元:白杨河坳陷,风台隆起,亢特能坳陷,北部断褶带。盆地内沉积了上三叠统以上地层,沉积岩厚度达5000m,具有多旋回性,中下侏罗统系地层是其主要的烃源层,生油门限约为2100m,于白垩纪末开始大量生烃,形成自生自储型盖组合。因此,燕山运动中,晚期形成的圈闭将是侏罗系油气最有利的聚集场所,白杨河坳陷的  相似文献   

14.
南塔吉克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塔吉克盆地的地层、沉积、构造和石油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该盆地的烃源岩为古近系、白垩系和侏罗系的滨浅海相与湖相泥岩、页岩和灰岩,有多套含油气层系,主要含油储集层为古近系的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砂岩,主要含气储集层为白垩系与上侏罗统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砂岩,上侏罗统膏盐岩为气藏的区域性盖层,白垩系和古近系的泥膏岩和泥灰岩为区域性和局部油气盖层,油气主要运移期和聚集期发生在晚白垩世与早上新世,油气圈闭和油气田(藏)主要有构造型、构造-地层复合型和地层型等3种。  相似文献   

15.
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系统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型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为主要储集层。盆地曾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强烈沉降、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强烈抬升和第三纪的再次沉降。因此,造就了侏罗纪末期和第三纪两次主要的成藏期。侏罗系油气系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演化阶段,即侏罗纪末原生油气系统形成阶段、白垩纪油气系统调整破坏阶段和第三纪油气系统调整再生阶段。侏罗纪末期是盆地主要成藏期,当时古油田的分布主要受流体势的控制,由于白垩纪的调整和破坏,到第三纪油气发生了再次充注,但油气系统的南北分异使盆地北部油气资源丰富,且以背斜油气藏为主;盆地南部则是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小型盆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为主要储集层。盆地曾经历了早、中侏罗世的强烈沉降、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强烈抬升和第三纪的再次沉降。因此,造就了侏罗纪末期和第三纪两次主要的成藏期。侏罗系油气系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演化阶段,即侏罗纪末原生油气系统形成阶段、白垩纪油气系统调整破坏阶段和第三纪油气系统调整再生阶段。侏罗纪末期是盆地主要成藏期,当时古油田的分布主要受流体势的控制,由于白垩纪的调整和破坏,到第三纪油气发生了再次充注,但油气系统的南北分异使盆地北部油气资源丰富,且以背斜油气藏为主;盆地南部则是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东部坳陷是北黄海盆地唯一发现油流的沉积坳陷,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油气藏形成时间将决定该区油气勘探思路和油气勘探方向。通过烃源岩的油气生排烃史和油层的砂岩包裹体研究,综合分析推断了东部坳陷油气藏成藏时间。研究表明,东部坳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和排烃期为渐新世,下白垩统和上侏罗统砂岩储层包裹体的油充注时间为早中新世。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综合分析推断,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的油气藏形成时间为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羊塔克油气田的特征及形成历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羊塔克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台凸起西端 ,由 4个凝析气藏和 2个挥发性油藏组成 ,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集层 (白垩系砂岩、下第三系底砂岩 )、优质盖层 (下第三系膏泥岩 )和优越的圈闭条件 ,烃源岩为库车坳陷的侏罗系煤系地层。据油气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 ,原油为煤系泥岩生成 ,天然气为煤成气。圈闭形成于早第三纪末 ,油气藏形成于晚第三纪的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油气从油气田东部注入 ,由东向西运移并差异聚集 ,依次形成凝析气藏、带油环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图 3表 3参 2 (梁大新摘 )  相似文献   

19.
三塘湖盆地复合含油气系统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复合含油气系统地质要素之间的关系。认为三塘湖盆地存在上、中、下三个含油气系统。中含油气系统单源多储多期成藏,复合含油,油气来自二叠系芦草沟组,具有印支运动早期和燕山运动晚期两个成关键时刻(以前者为主),马郎凹陷黑墩带、牛圈湖带和马中带所环绕的二叠系生烃中心为油气主要分布区,油气以垂向运移和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系统充注能力强,主要储集层为二叠系芦草沟组和侏罗系西山窑组,系统排聚效率高,资源密度大,是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上含油气系统油气来自三叠系小泉沟群,晚燕山运动期为成藏关键时刻,系统持续时间从中-晚三叠世到白垩纪末,保持时间从晚白垩世至今,油气主要分布于各湖凹陷三叠系统成熟生油岩范围之内,纵向上则集中于下侏罗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