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洋 《水利水电技术》2016,47(5):119-123
以大伙房水库流域1959~2013年的径流量资料为基础,采用径流年内不均匀分配系数、年内完全调节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径流年内变化的一般特征,并在汛期采用集中期和集中度的方法来揭示径流在汛期的集中程度,对汛期分期的变化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到全年径流量的70%以上;年内分配不仅集中度高,不均匀程度也很高,且年内分配逐渐趋向不均匀;汛期径流分配的集中度高,且集中度呈增大趋势,汛期的径流量集中于7月21日至8月20日,比目前的主汛期推后,因此建议把主汛期推后10 d,但必须要考虑到水库后期蓄水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2.
西江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汛期分期对于优化流域水库工程运行、协调防洪与兴利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西江不同站点汛期进行了分期研究,综合确定武宣站汛期分期为:4月1日至5月26日为汛前期,5月27日至8月15日为主汛期,8月16日至10月31日为汛末期;大湟江口站汛期分期为:4月1日至6月3日为汛前期,6月4日至8月14日为主汛期,8月15日至10月31日为汛末期;梧州站汛期分期为:4月1日至6月6日为汛前期,6月7日至8月30日为主汛期,8月31日至10月31日为汛末期。研究结果表明,西江不同站点汛期分期在空间上是存在差异性的,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划定的各站点汛期分期结果与站点实际情况及实际防汛实践经验相吻合,可为西江防汛抗旱和水库群优化调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库汛期划分有利于缓解防洪与兴利之间的矛盾,同时对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模糊集分析法,基于石佛寺水库和清河水库1956-2000年45 a实际监测数据,对辽河流域石佛寺水库和清河水库的汛期分期问题进行研究,严格依据模糊集合分析法计算程序,首先通过45年的旬径流量资料对水库汛期进行划分,而后根据不同时段平均旬径流量对分期结果进行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石佛寺水库,6月上旬-7月中旬为前汛期,7月下旬-8月下旬为主汛期,9月上旬-9月下旬为后汛期;对于清河水库,6月上旬-7月中旬为前汛期,7月下旬-8月中旬为主汛期,8月下旬-9月下旬为后汛期。基于45年的实测旬径流量资料对其合理性的检验结果,石佛寺水库和清河水库的汛期划分结果是合理可靠的,表明将模糊集分析方法用于辽河流域水库汛期分期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流域降雨量分形方法在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水库汛期分期方法主观性大且分期判定指标因子单一的问题,基于分形方法,以降雨量为指标对澄碧河水库汛期进行了分期。在分期前,先根据流域历史日均降雨量确定水库汛期的起讫时间,再根据分形的聚类性确定水库分期的数量。结果表明:澄碧河水库汛期为4月13日—10月31日,其中前汛期为4月13日—6月6日、主汛期为6月7日—8月25日、后汛期为8月26日—10月31日。  相似文献   

5.
利用宜昌站1882—2005年共124 a及6月1日—9月30日共122 d的日流量资料作为汛期分期的基本资料,采用矢量统计法和相对频率法对三峡水库汛期进行了分期。结果表明:矢量统计法能够将汛期划分到日,但有一定的限制性;相对频率法比较直观,但分期只能精确到旬;6月1—30日为三峡水库前汛期,7月1日—9月10日为水库的主汛期,9月11—30日为水库的后汛期。  相似文献   

6.
孙雷 《吉林水利》2016,(2):38-41
本文以大伙房水库1959―2014年的出入库水量资料为基础, 采用年径流集中度对大伙房水库汛期分期变化进行分析, 同时对大伙房水库汛期分期变化的供水量进行长序列调节. 结果表明, 大伙房水库主汛期有延后趋势, 且延后主汛期后设计工业及城市、 农业、 生态供水量减少, 弃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从流域降雨量、进库站径流量、汛期隶属度等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漳泽水库主汛期分期时间节点,分析表明应适当延长漳泽水库的主汛期时间,缩短前汛期时间,将现在主汛期开始时间7月15日往前推移,结束时间保持8月15日不变。  相似文献   

8.
在《河南省干江河燕山水库初步设计报告》中,对燕山水库汛期洪水分期作了初步设计,根据暴雨洪水的时间分布划分为:主汛期6月20日至8月15日,后汛期8月15日至9月末。本次根据燕山水库的基本资料,选取了:旬暴雨日数、旬面平均雨量、旬最大1日面平均雨量、旬最大3日面平均雨量、旬最大7日面平均雨量以及旬入库水量等6个指标,釆用最优分割法,构建了燕山水库汛期划分计算模型,对燕山水库汛期分期重新作了计算。本次计算所得的汛期分期划分成果为:前汛期6月1日至6月20日,主汛期6月20日至8月31日,后汛期9月1日至9月末。因此,本次分期划分成果与初步设计报告成果基本一致,主汛由8月中旬延迟至8月下旬,增加前汛期分期。  相似文献   

9.
马磊 《陕西水利》2024,(4):74-76
汛期确定对于防汛抗洪和水文监测至关重要,基于阿拉沟流域概况和水文气象特性,以阿拉沟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占比和统计法,在分析阿拉沟水文站日均流量过程、旬月径流特性和年内累计水量占比分析的基础上,对阿拉沟流域汛期日、主汛期时间进行探讨,提出阿拉沟汛期为5月1日至8月30日,主汛期为6月1日至8月20日。可供类似地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龙滩水库1960—2015年日降水和日径流数据为基础,选取4种权重赋值法进行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汛期分期特征向量计算,并对龙滩水库汛期最优分期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旬为汛期分期划分单位的情况下,各类权重系数对分期结果影响较小。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龙滩水库汛期分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流域汛期的暴雨洪水变化特点,汛期最优分期数为5期。最优分期结果将汛期分为汛前过渡期(4月上旬至下旬)、前汛期(5月上旬至中旬)、主汛期(5月中旬至7月中旬)、后汛期(7月下旬至9月上旬)、汛后过渡期(9月中旬至10月下旬)。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自1986年10月蓄水运行已31年。通过对上游主要水文站和大型水库资料的分析,探讨近30年(1987-2016年)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近30年黄河上游年径流量明显减少,汛期径流量占全年比例、主汛期径流量占汛期比例、秋汛期径流量占汛期比例等不同程度减少,水库调蓄使兰州站汛期占比和水量变幅减幅加大,洪水特性发生变化;影响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气温升高及河源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水库分期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百色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和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采用基于日最大值取样的分形法对百色水库进行汛期分期,最后得出百色水库汛期分期为:汛前期为5月1日~6月20日,主汛期为6月21日~8月20日,汛末期为8月21日~10月31日。  相似文献   

13.
大伙房水库汛期气象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静  何俊仕 《人民黄河》2012,34(11):45-47
洪水具有利害两重性,将洪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对增加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汛期水文气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大伙房水库汛期日平均降水量及日平均入库流量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汛期各旬平均降雨量、暴雨发生频率及汛期各旬平均入库流量的变化规律。根据汛期日平均入库流量资料,采用模糊集合分析法对大伙房水库流域汛期分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汛期具有明显的分期特性,可将6月1日至7月11日作为前汛期,7月12日至8月26日作为主汛期,8月27日至9月30日作为后汛期。  相似文献   

14.
以1956—2022年唐乃亥水文站实测水文数据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黄河源区后汛期径流特征,并结合龙羊峡水库满负荷发电流量,对龙羊峡水库在后汛期可蓄水量进行不同情景的分析讨论。研究表明:1)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不均,以正常偏枯为主,多年平均后汛期径流量占汛期径流量的29.1%;2)唐乃亥水文站后汛期日平均流量在1 000 m3/s以上的径流量平均为8.96亿m3,年际变化极大,以1 000 m3/s发电流量运用,龙羊峡水库蓄至正常蓄水位的保证率仅为10%,多数年份汛期结束后水位无法达到正常蓄水位2 600 m。建议根据后期来水,适时调整进入后汛期的时机,优化和调整龙羊峡水库年度调度方案,为高效合理利用黄河源区后汛期水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沁河五龙口水文站1953—2015年实测洪水资料序列,采用数理统计法、最优分割法和气象成因分析法对河口村水库汛期7—10月进行合理划分;考虑上游张峰水库的影响,采用同频率组合法计算各分期不同重现期下河口村水库设计洪水。结果表明:7月20日和8月20日可作为分期点,将汛期分成前汛期、主汛期、后汛期;在张峰水库影响下,对于2 000 a一遇的洪水,河口村水库前汛期、主汛期、后汛期的洪峰分别削减20.6%、1.2%、16.0%,对于500 a一遇的洪水,前汛期、主汛期、后汛期的洪峰分别削减12.1%、0.5%、15.4%,对于100 a一遇的洪水,前汛期、主汛期、后汛期的洪峰分别削减0.9%、22.0%、5.4%;河口村水库主汛期设计洪水明显大于前汛期和后汛期,50 a、100 a、500 a和2 000 a重现期下,主汛期洪峰流量是其他两个分期的1.8~3.8倍,1 d、3 d和5 d洪量是其他两个分期的1.5~3.0倍。这说明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实施汛期分期洪水管理。  相似文献   

16.
以潘家口水库为例,在分析水文灰色特性及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灰色定权聚类法运用于水库汛期分期计算中.通过选取汛期各旬为聚类对象,降雨洪水典型因子为聚类指标,主汛期为灰类,然后构造白化权函数计算各旬属于主汛期的定权聚类系数,最后根据定权聚类系数的大小将汛期各旬归类,得出潘家口水库汛前期为6月1日~7月10日,主汛期为7月11日~8月20日,后汛期为8月21日~9月30日.  相似文献   

17.
以南水水库流域1970~2016年的径流量资料为基础,为研究该流域径流年内变化的一般特征、径流在汛期的集中程度和汛期分期的变化,采用径流年内不均匀分配系数、年内完全调节系数等,并在汛期采用集中期和集中度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汛期径流分配的集中期和集中度越大,该流域发生洪水的概率也就越高;汛期径流分配集中度呈增大趋势,表明汛期径流分配逐渐趋于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汛期分期的洪峰流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期洪水特征研究能进一步了解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基于龙滩水库1960年~2012年各分期洪峰流量资料,利用滑动平均法、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对各分期洪水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特征的研究显示,前汛期和主汛期洪峰流量分别以平均每年3.31 m~3/s和5.27 m~3/s的速率缓慢上升,后汛期以平均每年30.02 m~3/s的速率下降;前汛期和后汛期洪峰流量突变次数均为4次,多于主汛期的突变次数(2次);前汛期洪峰流量以24 a为变化主周期,主汛期洪峰流量以15 a为变化主周期,后汛期以18 a为变化主周期。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水库主汛期起调时间划定为7月1日~8月31日,这对江河径流调节的水库是合适的,而对引水水库则值得商榷。引水水库春汛期为满库进入灌溉期即开始供水。  相似文献   

20.
变点分析方法在隔河岩水库汛期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隔河岩水库防洪任务,采用变点分析方法对隔河岩水库汛期进行了分期研究与探讨。并将变点分析方法与成因分析方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模糊分析方法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论证。首先分析清江流域的洪水季节性规律,得出了其主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进一步分析枝城洪水,得出了枝城洪水基本发生在6月20日以后;再通过清江、长江洪水遭遇时间特征分析,发现两江洪水遭遇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基于隔河岩水库的主要任务是为荆江河段防洪错峰,可将隔河岩水库的主汛期后挪20 d,得到水库汛期分期方式:汛前期为5月1日至6月20日;主汛期为6月21日至7月31日;汛末期为8月1日至9月30日。这为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提供了依据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