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全面部骨折的复位固定顺序。方法对46例全面部骨折患者行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以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按先下颌后上颌,按先两头再中间的顺序进行。结果术后患者颌面外形和咬合关系恢复满意,效果稳定。结论全面部骨折应按先下颌后上颌,先上下两头再中间,由外向里的复位固定顺序,辅以颌间结扎牵引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颌间弹性牵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对40例颌骨骨折病例采用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术前、术中或术后辅以颌间弹性牵引;5例患者单纯采用颌间弹性牵引治疗。结果:40例开放手术复位病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45例患者均骨折复位愈合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颌骨骨折术前及术中颌间弹性牵引可以有效辅助骨折复位,保持正常咬合关系;术后短时间颌间弹性牵引对保持骨折复位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口外须颅颌固定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上颌骨Le FortⅡ、Ⅲ型骨折患者,先行闭合复位,恢复受伤前的咬合关系,再行改良口外须颅颌固定牵引3~4周。结果:35例Le FortⅡ、Ⅲ型骨折患者总有效率达94.2%。结论:改良口外须颅颌固定牵引治疗上颌骨骨折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临床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对26例全面部骨折病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定位,设计术式,切开复位,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线型骨折处辅助内镜、90°侧壁螺丝刀从口内或口外隐蔽小切口进路复位固定,术后CT三维重建、牙颌模型复查与术前对比观察。结果:26例术后骨折复位良好,面部外形突度和对称性恢复良好、无明显疤痕。23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闭口运动、咀嚼功能恢复正常;3例咬合关系有后牙早接触,经颌间牵引和调牙合后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显示全面部骨折的立体结构和骨折线的全貌,精确定位分析、设计手术方式,使术中有明确的路经和程序。辅助内镜、90°侧壁螺丝刀,可从口内或口外隐蔽小切口进路复位固定线型骨折,减少组织损伤及避免面部瘢痕,符合微创和美学手术原则,适用于下颌角、升支、颧骨颧弓的线型骨折。  相似文献   

5.
上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疾病,由于上颌骨骨质疏松,血供丰富,其愈合速度较快。因此,对于上颌骨骨折的伤员,在全身条件状态许可的情况下,应及时行复位固定,避免骨断端间形成纤维性愈合,影响复位效果。其复位方法有: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其中颅颌牵引是治疗上颌骨骨折的传统方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制做的石膏帽固定存在不少问题。作者用摩托头盔制做上颌骨骨折复位的简易口外牵引装置,使用该装置对21例上颌骨骨折患者,行口外牵引复位,均在1周内完成复位,固定3周左右拆除固定装置,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现将制作工艺介绍如下:在患…  相似文献   

6.
保守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通过对我科收治的30例4~12岁下颌骨骨折患儿,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固定颅颌弹性绷带牵引复位或单纯用颅颌弹性绷带牵引复位等方法治疗,经3~6月随访检查及X线片均证实骨折愈合良好,咬(?)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髁突间接外伤并发外耳道前壁骨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预防外耳道狭窄的发生。方法:应用CT横断扫描外耳道区的方法,判断外耳道前壁骨折状况,行外耳道前壁骨折复位固定后,通过应用配合磨牙区置颌垫的颌间弹性牵引为外耳道前壁骨折的复位愈合提供稳定空间。结果:10例并发外耳道前壁骨折的下颌骨外伤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生颞下颌关节纤维性强直及外耳道狭窄;1例因未及时治疗而发生外耳道狭窄。结论:并发外耳道前壁骨折的髁突外伤患者,CT检查可明确外耳道前壁骨折状况,早期的复位、固定,同时应用配合患侧磨牙区置颌垫的颌间弹性牵引,为外耳道前壁骨折的复位愈合提供稳定空间,可有效预防外耳道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钛板坚固内固定,部分病例辅以颌间弹性牵引或钛钉颌间弹性牵引。结果12例术后行颌间弹性牵引,1例术后出现口内伤口部分裂开,其余均一期愈合,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小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固定效果好,辅以颌间弹性牵引能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传统口内牙弓夹板石膏帽固定法加以改进,治疗上颌骨骨折。方法:对上颌骨骨折病例共25例,经颧弓下悬吊牵引复位固定上颌骨。结果:一般患者经过3~5d即可恢复较为理想咬合关系,纤维错位愈合的患者经15~20d恢复较理想咬合;所有患者复位后经1个月持续牵引保持,达到较好的复位效果。结论:颅颌弹性牵引复位固定法适应多种类型上颌骨骨折;术后瘢痕不明显;且取材方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下颌骨骨折更为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颌间弹性牵引下小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术后去除牵引圈及上颌牙弓夹板,改用弹性牵引帽颅颌制动。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即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张口度及张口型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2年,患者咬合关系稳定,未见并发症。结论颌间弹性牵引下小夹板坚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