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童明 《建筑学报》2021,(10):78-89
通过针对杨廷宝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所接受建筑教育的梳理,以及后期两个建筑项目的 分析,解读其中所内涵的学院传统与专业因素.这样一种关于建筑设计的研究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弥合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与其早期传统之间所存在的断裂性,而且通过进一步明晰在建筑学专业中的独立于时代的自主性特征,使得建筑设计在当前变革的背景下,有能力去面对来自多重领域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2.
杨廷宝受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教育,深谙古典主义构图手法,同时他也热爱中国传统建筑,两种手法运用得游刃有余。这使得其许多作品既有古典主义构图的秩序,同时也有中式建筑造型,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方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以其为例进行具体剖析,同时列举杨廷宝其他作品做补充说明,来分析杨廷宝中西合璧的设计手法,以期达到进一步了解其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朱仁洲 《安徽建筑》2011,18(6):44-45,77
文章对杨廷宝20世纪40年代在南京留下的几处作品进行分析,发现其风格渐趋简洁,并明显带有来自美国建筑大师赖特的影响。通过与赖特早期作品进行比较,并结合对杨所处的时代、个人创作思想以及个人经历的介绍来阐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透过分析,有助于理解大师作品风格与执业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廷宝与童寯作为中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人具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然而两人的作品却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倾向。轴线是中国传统建筑及鲍扎艺术重要设计手法之一,在表现建筑空间秩序,塑造建筑的威严性上具有重要作用。对称的外墙可形成轴线,但同时也会对建筑功能造成影响。该文通过对杨廷宝35件与童寯20件建筑作品的外墙对称性进行分析,对比两人在轴线使用上的差异,进而探究两人对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及追求建筑功能合理性所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李华 《建筑学报》2021,(10):70-78
如何理解、认识和反思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成就和贡献,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杨廷宝,作为现代意义上建筑职业和建筑实践在中国的奠基者与代表人物及卓越的建筑教育家,其意义不仅在于优秀的作品,而且在于他对建筑职业和专业在现代中国形塑过程中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建筑作为一种职业实践的知识为切入点,以现代意识和民众社会在中国的兴起为背景,从立场、观念、类型、路径等方面对杨廷宝的思想和实践特点进行解读,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与20世纪早期功能主义的比较,重新思考这种知识的特点,及现当代中国建筑研究中的一些理论与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6.
纪念杨廷宝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廷宝先生是中国20世纪的建筑巨匠、杰出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职业实践的重要开创者、中国建筑教育的一代宗师.杨廷宝先生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面临重大变革与挑战.杨廷宝先生与其同时代的一批学子,受业于当时国际建筑教育的主流学府,回国后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开创并奠定了中国建筑的学科体系、职业实践和教育范式,而杨廷宝先生因其融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理念、逾百件类型广泛的经典存世作品、深耕明慧影响深远的教育贡献,成为这一开创者群体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的导师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作为先生招收的最后一名研究生(齐康先生是联合导师),特写此文缅怀恩师.虽然先生直接教育我的时间很短,但我的专业认知与职业发展皆深受先生的学术影响,在我的思想深处注入了杨廷宝先生顺应建筑流变、坚守建筑本原的专业基因.  相似文献   

8.
童涵骏  侯文辉 《城市建筑》2023,(14):142-144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建筑师,杨廷宝先生对“中国固有形式”的建筑探索、对“中西合璧”思想的强调、对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文章旨在通过对杨廷宝先生重要作品之一的民国南京中央体育场空间、比例、样式诸要素的解读,重温其传承、创新、互鉴的设计理念。文章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崇古而不泥古,道法自然的文化态度,不仅是杨廷宝先生对于时代责任的应答,更是推动新时代学界业界探索现实主义中国建筑创作路线的重要思想力量。  相似文献   

9.
王维仁 《建筑学报》2021,(10):33-41
通过对杨廷宝先生1927-1957年作品的阅读,探讨杨廷宝先生在类型学的基础上表现出的两个相互辩证的设计理念:经由对场地、地形与功能的回应,逐渐发展出的地域性与现代性;以及他在古典样式建筑的语境下,如何探索空间形式与功能体量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发现,杨廷宝的建筑设计受到了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其设计本身具有对新的现代建筑探索的痕迹。由于中国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异常割裂的转型过程,杨廷宝在沈阳独具个人特色的新建筑探索带有强烈的沈阳地域和民族特色,对揭示建筑形式的现代过渡弥足珍贵。这一阶段的建筑实践,也是他从学校向社会转型、他所学的新古典风格向现代新建筑转换的重要时期。对这一时期杨廷宝设计作品的研究还弥补了对其早期建筑设计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