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两面针提取物抗肝癌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两面针药材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抗肝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为药效模型,采用MTT法测定33批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采用逐步后退法将量化特征峰面积与MTT法测得两面针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结果结合,构建两面针药材提取物抗肝癌的谱效关系方程。结果 建立的两面针药材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达到0.7以上,经相似度软件筛选出24个特征指纹峰,用逐步后退法拟合两面针药材提取物抗肝癌谱效关系方程,该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可较准确地预测两面针药材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结论 两面针药材提取物抗肝癌活性是多种成分协同、互补、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方程可预测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两面针提取物抗胃癌谱-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两面针提取物抗胃癌谱-效关系的建立方法.方法:用MTT和HPLC分别测定两面针肿瘤抑制率和指纹峰数据,再用适合的统计学方法建立谱=效关系.结果:用逐步后退法建立了两面针抗胃癌谱-效关系式.结论:该关系式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实际意义,因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仁爽  赵敏婧 《中草药》2023,54(15):5003-5010
目的 建立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指纹图谱,研究老鹳草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老鹳草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方法 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建立老鹳草抗肿瘤活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MTT法,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模型,对老鹳草样品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抗肿瘤活性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将量化共有峰面积与MTT法测得老鹳草抗肿瘤活性结果相结合,构建老鹳草抗肿瘤谱效关系。结果 通过指纹图谱的建立,共标定了16个共有峰,确定1号峰为没食子酸、7号峰为柯里拉京、8号峰为老鹳草素、12号峰为鞣花酸。其中29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732,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一步分析样品间差异,将距离较远的30号样品排除。HPLC指纹图谱中的16个共有峰中,有8个峰对MCF-7细胞有作用,得到MCF-7的谱效方程,经6批药材验证,谱效方程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偏差率不超过10%。结论 该谱-效方程可用于预测老鹳草的抗乳腺癌作用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依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20批两面针药材进行常规检测,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评价其质量一致性。结果共检出2批药材为伪品,1批药材浸出物低于药典规定,4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低于药典规定。建立了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18批鉴定为正品的药材聚为5类。结论不同来源的两面针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HPLC指纹图谱可反映其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中国传统壮药两面针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已从两面针中分离出生物碱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并发现两面针有镇痛、抗炎炎、抗溃疡、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以及抗菌、止痉、抗疟疾的作用。结论:应加大两面针药材资源的研究,充分应用两面针药材的提取物,为进一步研究两面针的药用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HPLC建立两面针药材特征指纹图的分析方法,为市场上流通的两面针药材提供质控参考.方法:建立两面针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市场上购买的25批样品药材进行初步的鉴别分析,鉴定两面针药材真伪及品质优劣.结果:在25批市场抽样的药材中,仅有8批被鉴定为质量较好的正品,有7批被鉴定为次品,7批被鉴定为两面针常见伪品飞龙掌血,3批被鉴定为伪品.结论:本法准确、方便、可靠,可用于两面针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泰山虫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抗肿瘤活性的谱效关系,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12批泰山虫草药材指纹图谱,采用抗肿瘤实验比较不同批次生理活性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确定共有峰11个,采用对照品对6个特征峰进行了指认。抗肿瘤活性表明各批虫草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均有抑制作用,谱效关系研究发现各共有峰与药效的关联序为9734111061528。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并确定了抗肿瘤活性成分,有利于全面评价泰山虫草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市售两面针商品药材进行质量调查和评价。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两面针项下方法,对18批两面针商品药材进行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法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方法,结合相似度评价对样品药材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样品性状,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9批药材有伪品掺杂现象;样品总灰分的含量是2.4%~6.4%,水分含量是7.0%~12.1%,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是2.2%~8.6%;HPLC测定中有2批样品检测不到氯化两面针碱,11批样品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低于0.8;18批药材均不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目前市场上的两面针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伪品掺杂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拳卷地钱乙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急性肝损伤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后,探讨药材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对指纹图谱中共有峰成分含量与其抗急性肝损伤活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与其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关联度均大于0.740,以芹菜素最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样品均可降低血清AST、ALT水平(P<0.05,P<0.01),抗AST、ALT谱效关系方程P<0.01,R2分别为0.960、0.929。结论拳卷地钱乙醇提取物及其中某些成分与该药材抗急性肝损伤有关,以芹菜素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鸡血藤Spatholobus suberectus HPLC指纹图谱,研究鸡血藤指纹图谱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鸡血藤指纹图谱;以人肝癌HepG2细胞为供试细胞,采用MTT法测定鸡血藤抗肿瘤活性,运用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法分析鸡血藤指纹图谱与抗肿瘤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 构建鸡血藤的HPLC图谱,标出了14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其中2号峰儿茶素、3号峰葛根素、9号峰大豆苷元偏最小二乘标准方程回归系数为正值,与抗肿瘤活性呈正相关,且VIP值>1.0;同时,通过活性成分验证结果显示儿茶素、葛根素、大豆苷元均具可抑制HepG2细胞生长,且存在浓度相关性,可认为是鸡血藤抗HepG2细胞的物质基础。结论 通过鸡血藤HPLC指纹图谱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挖掘鸡血藤的质量标志物以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两面针栽培品与野生品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差异,为规范化种植两面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氯化两面针碱含量。结果两面针野生药材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0.048%~0.21%;栽培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为0.013%~0.198%,氯化两面针碱含量与栽培年限成正比关系,栽培时间越长,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就越高。结论野生品中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只有1个批号略高于栽培品,故栽培两面针的质量优于野生两面针。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守尧  王桂芳  邹恒琴 《中草药》1998,29(7):445-446
建立了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HPLC测定法,方法简便、准确。加样回收率为97.7%,RSD=0.82%,最低检测浓度0.8μg/mL,可用于两面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两面针不同药用部位镇痛和保护胃黏膜的药效作用,为两面针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参考,并进行两面针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预实验。方法:观察两面针根、茎、枝、叶、地上部分对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的镇痛作用;观察两面针根、茎、全株对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小鼠一日最大给药量,初步考察两面针根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两面针根、茎、枝、叶、地上部分均能显著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扭体的次数;两面针根、茎、全株能减少盐酸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溃疡指数;两面针根的小鼠一日最大给药量为960g生药·k^-1。结论:两面针根、茎、枝、叶、地上部分均有镇痛作用;两面针根、茎、全株对盐酸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两面针根的临床用量(5~10g·d^-1)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两面针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作为优选因素,以两面针中所含的氯化两面针碱提取量和出膏率为定量指标,确定合理的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为70%,加醇量为10.8倍,提取两次,第1次提取60min,第2次提取45min,出膏率及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重现性好。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合用于两面针镇痛缓释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两面针总碱抗胃溃疡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两面针总碱对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灌服两面针总碱7天后,用无水乙醇、束缚一冷冻法和幽门结扎法造胃溃疡模型,测量溃疡指数、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以及胃粘膜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NO含量。结果:两面针组能使三种模型溃疡指数降低,对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无明显影响,可降低胃液胃蛋白酶活性,使胃粘膜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和NO含量升高。结论:两面针总碱具有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面针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氯化两面针碱为对照,在329nm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线性范围为3~8μg/mL,回归方程:Y=97.746X-0.0255,r=0.9991(n=6)。氯化两面针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2.32%(n=5)。结论方法简便、提取完全、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两面针根和茎抗炎镇痛不同部位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两面针根和茎的不同部位抗炎、镇痛药理活性,为评价两面针茎能否成为抗炎镇痛的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扭体法及热板法实验考察小鼠镇痛作用,应用小鼠耳廓肿胀、脚肿胀及棉球肉芽肿胀等实验综合评价两面针根及茎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炎活性。结果:除茎水层低剂量组的抗炎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部位的高、中、低剂量组(1 g/kg,0.5 g/kg,0.25 g/kg)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P<0.05,P<0.01),根的正丁醇部位活性最强。结论:两面针根和茎均有抗炎镇痛活性,根的活性比茎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血栓药材水提物的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脑偏瘫、血小板聚集、玻璃毛细管法、高脂血症模型、急性血淤症模型等实验方法,测定药物对小鼠脑血栓的保护率,血小板聚集的电阻率、凝血时间、血脂水平及血液粘度的影响。结果山楂叶、山栀子、苦丁茶、两面针、山绿茶对小鼠脑血栓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苦丁茶、山楂叶、田七叶等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山绿茶、肉桂皮、绞股蓝、苦丁茶、两面针、田七叶、山栀子等具有抗凝作用;苦丁茶、两面针、山楂叶、山绿茶、绞股蓝、田七叶等具有降脂作用;苦丁茶、山绿茶、田七叶、山楂叶、山栀子等可改善急性“血淤”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论初筛结果为开发利用抗血栓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Wang DM  Feng J  Qin FJ  Mo YS 《中药材》2012,35(3):366-368
目的:对广西12个不同产地两面针药材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HNO3-HClO4硝解体系,彻底有效地硝解样品中的有机物,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As、Cr、Hg、Ni、Cd、Pb重金属含量。结果:建立了高效、简单、准确的实验方法,建立的各元素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3~1之间,加样回收率为90.82%~101.21%,RSD均小于3.0%。结论:各产地中药两面针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有差异,As、Cr和Hg未检出;除南宁市产地外,11个产地Pb含量均符合药用和出口标准,但Cd含量均超过药用和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瑶药风湿骨痛喷雾剂Ⅰ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处方中主要瑶药钩吻和两面针进行薄层图谱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甲醇-水(4∶ 56∶240),磷酸0.3%,三乙胺0.5%,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1,测定处方中主要镇痛成分钩吻素子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图谱中均能检出瑶药钩吻和两面针;钩吻素子在0. 199 2 ~3.187 2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 1.4086%(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