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语言交流在脑卒中失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磨莉 《中国临床护理》2009,1(2):110-111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脑卒中失语是由于皮层中枢管辖语言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是优势大脑半球损害的重要症状之一[1]。脑卒中失语患者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熟悉运用非语言交流技巧,可以增加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对于耳聋患者,听觉功能障碍或丧失,此时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科应用非语言交流成功地护理了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伴神经性耳聋患者,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流对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情感支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语言交流即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情感沟通,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非语言交流除了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脑卒中失语患者由于不能说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减轻其身心痛苦,帮助患者创造治病的最佳心态,促进康复,非语言交流对失语患者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护理人员与失语患者的沟通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 ,是沟通心灵的纽带 ,是护患交往的桥梁。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为载体 ,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 。脑血管疾病所致失语 ,特别是运动性失语 ,导致语言沟通障碍 ,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恰当运用非语言交流 ,能改善护患关系 ,稳定患者情绪 ,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心理负担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1 非语言交流在临床中的应用1 1 适当应用眼神稳定患者的情绪 ,增加安全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的变化表达着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护士可以通过眼神对失语患…  相似文献   

5.
非语言沟通在SARS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语言沟通是以身体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1]。由于SARS病房的工作人员需要穿戴防护服、隔离衣、目镜、多层口罩等,这给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带来了较大困难,尤其是在语言沟通时。我们在护理SARS患者中。充分运用非语言沟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54例因气管切开而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的神志清醒患者,在传统语言沟通的同时,采用自编手语暗号、文字交流、自制图片等方法与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2.6%.结论 应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可改善交流结果,便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张晓娜 《家庭护士》2007,5(3):43-44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用非语言交流方式进行。用非语言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思想、传递表情,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现将非语言交流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的。非语言交流是不使用语言的交流,它包括的信息是通过身体运动,利用空间、声音、触觉产生的,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术中护患语言交流有很大局限性。为了帮助患者创造最佳身心状态,促进护患间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把非语言交流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非语言交流的应用效果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用非语言交流方式进行。用非语言方式与病人进行交流思想、传递表情,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现将非语言交流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浅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400例,男258例,女142例;年龄最小的1岁,最大85岁,平均43岁;呼吸系统疾病264例,神经系统疾病48例,外伤58例,烧伤30例;气管插管320例,…  相似文献   

10.
非语言交流与住院婴幼儿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重视。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时却往往忽略了心理护理。笔在长期儿科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对婴儿运用非语言交流可以较好地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现就与婴幼儿非语言交流形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专门地进行语言交流机会很少,然而病人希望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增加就医的安全感。尤其在对一些危重病人的护理中,语言交流受到障碍。更需要利用非语言交流与病人交流思想、传递感情,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本文讨论了非语言交流的概念、与护理的关系及非语言交流的技巧。1非语言交流的概念非语言交流是指在人们的交往中不使用语言,而通过姿势体语、类语言、触摸、保持适当距离等方式来增强语言交流的表现力、感染力和效果。2非语言交流与护理语言交往的信息是间断的,而非语言交往的信息是不间断的,只要…  相似文献   

12.
浅谈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及体态行为语言。非语言交流是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姿势等方式无声地、持续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它起着辅助表达、强化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交流更富有感染力。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恰当地运用非语言交流.能够改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运用交流技巧协调护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也叫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过程.要想使护理工作者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主要靠护患双方在护理结果及原因上达到认识上的沟通一致,否则很容易造成护患双方的矛盾甚至纠纷.此时,作为基层的护理管理者护士长往往成为听取护患双方投诉的第一个人,如何运用交流技巧去解决矛盾,就成了护士长的必修课.护士长的交流技巧包括:倾听的技巧、说话的技巧、书写的技巧、其它如非语言性技巧及收集反馈等等.临床工作中前三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来完成的。护患沟通是指在护士护理病人中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不同于一般的社交场合的交流。它是以患者为中心,属于情感关怀和治疗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交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人际间一切行动的前提,倡导人性化护理,营造诚信、文明的服务环境,必须是在良好有效的沟通基础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一例聋哑患者应用非语言交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月华 《天津护理》2000,8(1):46-47
在护理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语言障碍或语言困难患者如聋哑患者、口腔疾患等,它影响护患之间的沟通,对满足患者的需求带来一定的困难。聋哑人由于语言表达和听觉功能障碍,在护理时,应用非语言交往与之进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非语言交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如服饰、神态、手势、面目表情及声调、抚摸、双方位置远近等。非语言交往是伴随语言沟通的一些非语言行为,这些行为是自发的和难以掩饰的,所以,它比语言性交往更真实且能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一言一  相似文献   

16.
护理工作在特诊的运转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诊护理工作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语言的要求1 1 语言种类。特诊的护士不仅要有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 ,而且应掌握一门外语 ,如英语或日语 ,工作时才能轻松明了地与患者交流 ,避免误解与差错的发生。1 2 语言形式。特诊护士的语言必须礼貌规范 ,注意语言形式的美感 ,无论是与患者交流还是与同事说话 ,或是接电话 ,绝对避免粗俗的语言出现。美的语言往往是语言规范加上词性及词的色彩的巧妙选择 ,语言的音质与音色、声调高低、语速急缓的巧妙掌握。美的语言不仅能给患者…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病人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所以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而护士所应具备的沟通技术又是心理护理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个方面。1语言沟通是指使用语言并诱发语言的沟通方式,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l首先护主要在语言、表情以及动作上表现出对患者的友善和同憎,态度诚恳而温和。例如:对…  相似文献   

18.
非语言交流是以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表情、目光、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喉癌患者手术后由于气管切开,放置气管套管,语言交流障碍,患者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书写以至于躁动来表达,不利于病人康复。1999年元月~2001年元月,对30例喉癌手术后病人康复护理中恰当地应用非语言交流及训练指导,在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康复过程中非语言交流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0例喉癌患者中,男27例,女3例;年龄48~72岁,平均60岁;声门癌20例,…  相似文献   

19.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及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世蓉 《当代护士》1999,(4):13-13,16
人际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而语言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本文主要谈谈非语言交流的作用及技巧。  相似文献   

20.
对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探讨如下。1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沟通技巧在人际交往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运用语言信号所进行的人际沟通比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富有感染力。实际上,在日常交流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大约有60%~70%是非语言沟通方式。据统计,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总效应中,词语占7%,音调占38%,面部表情占55%[1]。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非语言沟通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在某些情况下,非语言交流是获得信息的惟一方法。例如使用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