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制备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并研究处方工艺及体外释放条件对制剂药物释放的影响,以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效果。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得到盐酸小檗碱片芯,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干法压制包衣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的溶蚀情况。结果:在模拟胃肠道上端介质中包衣片几乎不释放药物,在模拟结肠环境的介质中,通过酶降解溶蚀造成衣膜破裂而完全释放药物;处方工艺中,随魔芋胶占衣膜总量的比例减少及衣膜用量增加,药物释放减慢(P<0.05),压力对药物释放无影响(P>0.05);体外释放时,随释放介质中酶含量增加,药物释放加快(P<0.05),而搅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影响(P>0.05);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药。结论: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片可达到结肠定位给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肠定位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释药机制。方法: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对小丸在不同释放介质条件下的药物释放度和溶蚀度进行研究。结果:与在不含酶介质中的情况相比,小丸在含酶(大鼠盲、结肠内容物或β-甘露聚糖酶)介质中的药物释放和丸粒溶蚀明显加快,酶对小丸载体材料的降解作用是造成丸粒骨架溶蚀的主要因素;随介质中β-甘露聚糖酶浓度增加,小丸的药物释放和溶蚀均有所增加,药物释放量与丸粒溶蚀量呈近似1∶1的线性相关;药物释放符合Peppas方程,其中释药指数n>1。结论: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的释药机制为酶降解溶蚀释药,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苦参碱结肠定位片,并研究和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效果.方法 湿法制粒压片得到苦参碱片芯,以魔芋胶与羟丙甲纤维素为材料干法压制包衣;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影响制剂释药的处方工艺因素进行考察;研究体外释放过程中衣膜的溶蚀情况.结果 在模拟胃液和模拟小肠液中包衣片少量释放药物,在模拟结肠液中,迅速而完全释放药物;处方工艺中,随衣膜中魔芋胶比例的减少及衣膜用量增加,药物释放减慢,片剂硬度对药物释放无影响;体外释放时,释放介质中的酶可显著加快释放速度,而搅拌转速对药物释放无影响;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释药.结论 以魔芋胶-羟丙甲纤维素包衣的苦参碱片具有结肠定位给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黄素与乌头碱配伍对原代培养正常小鼠乳鼠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生物膜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解消化法原代结肠间质细胞培养技术,分别将浓度为1,0.3,0.08 mg·L-1的大黄素高、中、低剂量药效浓度与1 g·L-1乌头碱配伍作用于昆明种小鼠乳鼠结肠间质细胞30 min,测定其对细胞丙二醛(MDA)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 结果: 1 g·L-1乌头碱单独作用30 min后,与正常组细胞相比,其MDA含量(0.313±0.019 nmol ·mL-1和ACP(386.63±57.89) U·g-1活力增加(P<0.01);大黄素高、中剂量药效浓度分别与乌头碱配伍作用后,相对于乌头碱单独作用组,细胞介质中MDA含量[(0.299±0.029),(0.280±0.024)nmol·mL-1]和细胞中ACP活力[(264.31±37.21),(312.23±46.86)U·g-1]有所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细胞。 结论: 大黄素与乌头碱配伍后能降低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且大黄素能减轻乌头碱对ICC溶酶体膜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瑜  侯世祥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9):1479-1483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体内外释药情况,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方法采用离子胶凝法制备羧甲基魔芋胶小丸,测定小丸在含不同浓度β-甘露聚糖酶的介质中药物释放和丸粒溶蚀情况,并对药物释放、丸粒溶蚀和酶浓度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盐酸小檗碱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为对照,采用HPLC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经时血药浓度和胃、小肠及结肠组织分布量,计算药物的相对靶向释药指数。结果小丸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介质中,5h累积释放在20%以下,在模拟结肠环境的含酶介质中,14h药物释放达90%以上,随酶浓度增加,药物释放及丸粒溶蚀程度增加,药物释放量与丸粒溶蚀量呈近似1:1线性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小丸组在大鼠胃、小肠、结肠组织的药物相对靶向释药指数值分别为0.3924,0.4786,4.193。结论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6.
吲哚美辛酶解型结肠靶向压制包衣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制用于结肠靶向的吲哚美辛瓜尔胶压制包衣片。方法 正交设计得吲哚美辛片芯的最佳处方,湿法制粒得到瓜尔胶压制包衣用颗粒,将两者压片得到压制包衣片,并测其体外释放度。结果 体外释药试验表明,压制包衣,使药物在0.1mol·L-1HCl和pH7.4磷酸盐缓冲液中不释放,在有半乳甘露糖苷酶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能全部释放。结论 瓜尔胶作为压制包衣材料 ,能使药物达到结肠靶向给药效果。  相似文献   

7.
头花蓼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研究头花蓼不同溶剂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头花蓼进行不同溶剂提取,以体外法测定各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 头花蓼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头花蓼的甲醇提取物抑制活性最高(IC50 1.68 μg·mL-1),乙酸乙酯提取物(IC50 7.27 μg·mL-1)和石油醚提取物(IC50 116.81 μg·mL-1)的活性次之。3个提取物活性均远大于阳性对照acarbose(IC50 1 081.27 μg·mL-1)。且各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头花蓼甲醇提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非常显著,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瑜  侯世祥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3):1591-1595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吸收及胃,小肠和结肠组织中药物浓度经时变化,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方法:将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小丸组)和盐酸小檗碱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对照组)大鼠灌胃给药(以盐酸小檗碱计,给药剂量50 mg·kg-1),采用HPLC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在血浆,胃,小肠和结肠组织中的浓度,计算药物相对靶向释药指数。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血浆和组织匀浆中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2~2.52 mg·L-1(r=0.999 2)和0.126~25.22 mg·L-1(r>0.99),血浆和组织匀浆中检测限分别为10,8 mg·L-1,小丸组血浆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是对照组的0.477倍;小丸组胃,小肠,结肠组织AUC0→∞分别是对照组的0.187,0.228,2.00倍;小丸组在大鼠胃,小肠,结肠组织的药物相对靶向释药指数分别为0.392 4,0.478 6,4.193。结论:盐酸小檗碱羧甲基魔芋胶小丸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9.
氨茶碱魔芋胶骨架片的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释放试验对氨茶碱魔芋胶骨架片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氨茶碱为模型药物,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氨茶碱骨架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研究释放度测定方法,释放介质的pH、离子强度及转速对魔芋胶骨架片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桨法测得药物的平均释放时间(MDT)明显低于转篮法(P<0.05);在不同pH的释放介质中,药物的释放以在蒸馏水中最快,pH 6.8的PBS中次之,0.1 mol·L-1盐酸液中最慢;药物释放随释放介质离子强度增加而减慢(P<0.05);药物释放随搅拌转速增加而加快,但增加至100 r·min-1后,转速对药物释放影响不大(P>0.1);药物释放为扩散和溶蚀机制协同作用。结论:魔芋胶可有效控制骨架片中药物的缓慢释放,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亲水骨架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青龙衣毒性作用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MTT [3-(4 ,5-dimethylthiazol -2 yl)-2 ,5-diphenylterazolium bromide ,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 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除小鼠腹腔注射青龙衣氯仿萃取物LD50 为575.38mg·kg-1和青龙衣醋酸乙酯萃取物为1303.59mg·kg-1,青龙衣总提取物和青龙衣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小鼠口服及腹腔注射LD50 均大于 5g·kg-1。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在100 μg·mL-1时 ,细胞抑制率 <50 % ,在 100μg·mL-1剂量下 ,青龙衣的氯仿粗提部分和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HL6 0、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50% ,其IC50 (生长抑制 ) <100μg·mL-1。结论 :青龙衣氯仿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羧甲基魔芋胶的结肠定位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瑜  武亚玲  侯世祥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360-2363
目的:通过体外法研究羧甲基魔芋胶的酶降解性能,评价其作为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载体材料使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含大鼠胃、肠道内容物或商品酶的溶液模拟体内胃、肠道酶降解环境,采用黏度法考察羧甲基魔芋胶的酶降解性能,并对材料的酶降解动力学和醚化度与溶液pH对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羧甲基魔芋胶在模拟胃和小肠环境的溶液中不被降解,在模拟盲、结肠环境的溶液中可被降解;羧甲基魔芋胶和魔芋胶的酶降解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羧甲基魔芋胶的酶降解性能随其醚化度增加而降低,在pH 6.0~6.8溶液中,羧甲基魔芋胶的酶降解性能高。结论:羧甲基魔芋胶具有结肠定位酶降解性能,可作为酶降解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载体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甲硝唑结肠缓释片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备  柏俊  吕凌  陆忠祥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2):1729-1732
 目的研究甲硝唑结肠缓释片的缓释特征和结肠靶向特征。方法采用家犬考察甲硝唑结肠缓释片口服后的血药浓度变化,并与甲硝唑普通片进行比较。采用大鼠口服受试药物,考察药物在大鼠消化道各段的释放情况。结果结肠缓释片的ρmax为(4.94±2.79)mg·L-1,tmax为(12.7±0.5)h,t1/2β为(5.65±4.5)h,MRT为(16.65±5.1)h,AUC0-τ为(36.09±12.81)mg·h·L-1,AUC0-∞为(37.63±11.92)mg·h·L-1。与普通片比较,ρmax显著降低,tmax显著延长,显示出缓释效果。大鼠口服甲硝唑结肠缓释片后主要在结肠段释放药物,在胃和其他肠段基本无药物释放。结论甲硝唑结肠缓释片具有结肠靶向和缓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丹参水溶液提取物总丹酚酸和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选用培养的10~20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于实验研究。细胞用H2O22(100μmol·L-1)处理1h造成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采用MTT方法观察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细胞生存率的影响,同时以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3种物质变化作为指标,观察了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总丹酚酸100,10 μg·mL-1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而总丹酚酸1μg·mL-1和EGb761 100,10,1μg·mL-1对细胞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总丹酚酸100 μg·mL-1,EGb761 100,10,1 μg·mL-1均能显著降低H2O2损伤细胞上清液中LDH 的量,总丹酚酸10,1 μg·mL-1作用不显著;EGb761 100,10 μg·mL-1能明显降低细胞上清中MDA的量,EGb761 1 μg·mL-1及总丹酚酸100,10,1μg·mL-1作用不明显;总丹酚酸100,10,1 μg·mL-1和EGb761 100,10 μg·mL-1明显降低H2O2损伤引起NO的释放。结论总丹酚酸和EGb761对H2O2损伤的血管平滑肌有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似乎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在大鼠体内的释药行为,评价其结肠定位释药特性.方法:分别将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Φ=3 mm)和盐酸小檗碱混悬液大鼠灌胃给药,以巴马汀为内标,采用HPLC分别测定大鼠血浆和各段胃肠道组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析22 h内各时间点药物在胃肠道组织中的分布和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药物的相对靶向释药指数(DDI).结果:盐酸小檗碱在血浆和胃肠道组织中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40 mg·L-1(r>0.998)和0.05 ~10.0mg·L-1(r >0.999);复方结肠定位片组药物释放行为具有明显的时滞,药物主要分布于大鼠盲肠和结肠组织,结肠组织的Cmax和AUCo-22 h分别为混悬液组的3.1,3.6倍,大鼠胃、近端小肠、远端小肠、盲肠和结肠组织的DDI值依次为0.00,0.23,1.17,2.36,8.55.结论:复方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片具有较好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用于结肠靶向给药的溃结康片。方法以果胶为载体,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优选溃结康片芯的最佳处方。用Eudragit R-Eudragit S(1∶1)混合膜材包衣,考察包衣增重对骨架片芯释药的影响。以芍药苷和黄芩苷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评价释药性能。结果溃结康片的骨架材料组成为:果胶30%,HPMC K4M14%,硬脂酸16%。衣膜增重12%。该包衣骨架片经历0.1 mol·L-1HCl 2 h,PBS6.8 2 h基本不释药,变换介质为PBS7.5中释放1 h后,芍药苷和黄芩苷的累积释放度均小于20%,再置PBS 6.0果胶酶溶液中4 h,9 h累积释药80%以上。而转入不含酶的PBS 6.0者,9 h两成分的累积释放度均小于50%。结论研制的溃结康片具有结肠酶解释药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褪黑素缓释片与已上市的褪黑素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6只家犬随机交叉口服 褪黑素缓释片(制剂A)和市售褪黑素片(制剂B)6m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制剂 A和制剂B的tmax分别为(2.08±0.20)和(1.13±0.59)h,ρmax分别为(4.66±6.87)和(6.54±6.16)μg·L-1,AUC分别为(13.21± 17.21)和(11.48±5.37)μg·h·L-1。结论 以制剂B为参比,制剂A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7.79±72.68)%。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脂质体缓释片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实验设计,20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参比制剂,采用HPLC测定血浆中盐酸青藤碱的浓度,采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缓释片、普通片各60mg后,普通片的ρmax(101.23±21.52)μg·L-1明显高于缓释片的ρmax(80.16±20.62)μg·L-1。缓释片口服给药后的tmax为(4.35±0.81)h,较普通片tmax(2.29±0.70)h延迟,有显著差别(P<0.05),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2.61±8.22)%。受试者多剂量口服普通片与缓释片后药动学参数稳态时曲线下面积(AUCss)分别为(1496.56±145.25)、(1582.61±155.82)μg·h·L-1;ρmax分别为(115.23±25.26)、(167.21±35.12)μg·L-1;tmax分别为(2.35±0.72)、(4.51±0.85)h;平均稳态血药浓度(ρav)分别为(62.35±11.82)、(65.94±12.16)μg·L-1;血药浓度波动度(DF)分别为(1.76±0.21)和(2.41±0.25),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75±7.35)%。结论经统计学检验表明,这两种制剂的AUC0-24h、AUC0-∞具有生物等效性,普通片与缓释片口服时吸收程度等效,吸收速度不等效。缓释片的达峰时间明显滞后普通制剂,该缓释片显示出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的人体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MSD)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串联在线测定血浆中单硝酸异山梨酯和水杨酸的浓度;单硝酸异山梨酯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选择离子检测,水杨酸用DAD检测。结果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AUC0→36h分别为(100251±13369)和(94720±11393)μg·h·L-1,tmax分别为(47±10)和(45±08)h,cmax分别为(6619±765)和(6580±832)μg·L-1;水杨酸的AUC0→∞分别为(21864±6329)和(18872±5379)μg·h·L-1,tmax分别为(08±04)和(47±10)h,cmax分别为(6050±1133)和(3797±872)μg·L-1。受试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酯和水杨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59±64)%和(1175±193)%。受试者口服多剂量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单硝酸异山梨酯的AUCss0→24h分别为(103335±15192)和(104105±17675)μg·h·L-1,tmax分别为(43±11)和(43±08)h,cmax分别为(7248±955)和(7867±1100)μg·L-1,cmin分别为(1294±400)和(1219±360)μg·L-1,cav分别为(4306±633)和(4338±736)μg·L-1,DF分别为(1401±159)%和(1552±207)%;稳态时受试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3.0)%。结论 以单硝酸异山梨酯为研究对象,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以阿司匹林为研究对象,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吸收程度相当,吸收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