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利用经济学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方法,对嫩江流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匹配性进行分析,并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以水资源四级区为子区间,将水资源量作为匹配对象,选取人口、GDP、耕地面积为社会经济代表样本,绘制洛伦兹曲线并利用回归曲线法计算基尼系数。结果表明,嫩江流域水资源和人口、GDP、耕地空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3、0.67、0.68,水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性将很大程度限制流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跨流域调水是调整水资源空间分布,提高水资源与人口、土地、生产力布局匹配程度的有效途径。借鉴经济学中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概念,提出采用水资源与耕地、GDP和人口3项匹配基尼系数指标来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的水资源空间匹配程度,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进行实例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供跨流域调水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邯郸市水资源在空间分配上的公平性问题,通过Matlab软件积分求解基尼系数,应用基尼系数分析水资源与耕地、第二产业和人口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邯郸市水资源与耕地、第二产业总产值和人口的空间匹配基尼系数分别为0.4548,0.3244,0.4971。依据联合国对基尼系数的划分标准,邯郸市水资源匹配度处于较差或一般水平,即该市水资源空间分配公平度较差。在未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相关部门应注意水资源空间匹配的合理性问题和统筹规划,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张浩宇  宋占智 《治淮》2023,(1):12-13
<正>当前,安徽省现有水资源因子与经济社会因子在空间中的匹配关系的研究尚是空白,本文通过基尼系数、不平衡指数等方法对于安徽省水资源在空间中的均衡程度进行识别,进而分析安徽省水资源空间均衡今后面临的发展情形。一、基于基尼系数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一)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是计算收入最低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占的收入百分比来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之间对应关系的曲线。(二)构建洛伦兹曲线本文选取安徽省2018年统计年鉴中各地市的水资源因子(水资源总量、用水总量)、经济因子(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和第二产业GDP)等数据,步骤如下:(1)将安徽省17个地市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水资源因子作为基本匹配原象,选取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第二产业GDP)作为匹配对象。  相似文献   

5.
根据山西省多年的水资源统计数据,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构建水资源基尼系数评价法。通过绘制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区域GDP及人口的洛伦兹曲线并计算其基尼系数,分析山西省水资源的空间匹配度。结果表明:山西省水资源的空间匹配度整体较好,3个评价指标分别达到了高度平均、相对平均和比较合理状态,但存在个别地区间差异明显的情况。通过对差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山西省水资源分布不合理的地区采取适当的调水措施,并针对总体缺水状况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彩琳  董增川 《人民长江》2018,49(16):47-52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受水区——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引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调水前后关中地区的用水结构及水资源的空间匹配情况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调水后,水资源量与各要素的基尼系数均有所下降,说明调水工程可以改善水资源与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匹配程度,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等要素间的协调发展;(2)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的基尼系数均有所下降,农业用水的基尼系数有所上升。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调水工程可以改善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而使农业用水空间分布更为集中,有利于促进关中地区整体生态文明的建设,推动关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农业用水集约化,对优化关中地区的产业格局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鞍山市各个区域2010—2014年的水资源分布数据,利用基尼系数计算分析法,以鞍山市各个区域水资源与人口、GDP、农作物面积等经济发展因素的关系为基础,对鞍山市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匹配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可知:鞍山市各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匹配性比较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匹配性开始略有提高;而水资源配置与人口、GDP、农作物面积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匹配度比较高,尤其是农作物面积,已经属于高度匹配的范畴,且匹配度还在逐年上升。此外,还绘制了鞍山市各地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洛伦兹曲线,用来对鞍山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0—2018年作为研究期,以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和沙湾县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出玛纳斯河流域现状用水结构的演变特征,利用信息熵理论、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了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匹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流域的用水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用水量增加了11-76%,整体变化程度较小,用水结构的信息熵总体持续增长,信息熵水平从2000年的0-209增加到2018年的0-448,用水总量得到一定控制,用水系统均衡度也逐渐增强,生活、生态用水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提高,总体来看,水资源与人口和降水较为匹配,与耕地相对匹配,与工业产值较不匹配,各区域工业耗水情况差异度增加,生态用水空间分布趋于均衡,需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缩减高耗水企业数量,发展低耗水产业,对水资源进行集约利用,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完善水管理机制,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是提高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性、高效性的前提,可为流域未来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基于2010-2019年鄱阳湖流域用水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空间分级分类、信息熵与均衡度分别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开发利用效率、开发利用结构3方面研究流域近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各行业中第二产业的用水空间布局均衡性最差,变异系数为0.8~0.9,用水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空间禀赋的匹配性最差,基尼系数为0.30~0.35;流域内各地市2010-2019年用水结构均衡度在0.40~0.75之间,其中,抚州市均衡度最小,均值约为0.40,南昌市均衡度最大,均值在0.75左右。流域内第二产业的用水空间布局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其发展布局已逐渐重视水资源因素;各行业用水效率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各行业的用水效率不具有空间一致性,其中第二产业用水效率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影响鄱阳湖流域内用水结构均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用水量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定量评价研究区及其子区域的水资源空间均衡程度、分析水资源空间均衡的分布特征,针对基尼系数无法单独评价子区域均衡性的问题,提出基尼系数和联系数相结合的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应用洛伦兹曲线计算得到基尼系数的基础上,通过分级分区,采用联系数计算反映研究区隶属于均衡、临界均衡、不均衡3个不同空间均衡等级的隶属度,再结合减法集对势对脆弱性子区域进行诊断识别。将该模型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空间均衡评价中,分别对16个地市的人口与水资源、GDP与水资源的空间均衡状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2011—2018年人口、GDP与水资源量的基尼系数高于国际警戒线0.4,长期处于较不均衡和不均衡状态;水资源空间均衡状况从南向北逐渐变差;2018年安徽省水资源空间均衡脆弱性区域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马鞍山、芜湖、铜陵10个地市,这些地市应作为水资源空间均衡的主要调控对象。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一项具有约束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的基础资源。定量分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要素的匹配程度,揭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状态,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以全国十大水资源一级区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3年的各一级区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和区域生产总值等数据系列为基础,计算水资源与人口、土地、产值等经济社会要素的基尼系数,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目前水资源分布与产值分布的不匹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强的水资源约束,在全国范围上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须将"以水定产"作为首要的考虑;不同一级区面临的水资源约束各有特点,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破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普遍小于省(市)的基尼系数,解决水问题应更加重视在流域层面对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洛伦兹和基尼效应基本理论,分析了辽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探讨了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现状的匹配程度。研究表明:辽河流域的水资源与该区域的总人口、畜牧业发展以及耕地的利用表现出绝对平均的匹配水平;辽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匹配程度表现出相对匹配的状态,二者的整体匹配程度变化趋势显示,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的匹配空间。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9—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指标和水资源数据,通过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对人口、GDP与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进行研究,并构建了水资源负载指数模型,分析了区域水资源开发程度。结果表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人口与水资源量、GDP与水资源量的匹配程度较低,基尼系数分别为0.520和0.651,属于高度不平均等级,且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通过泰尔指数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较大,而区域内的人口、GDP与水资源匹配差距不突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负载指数为4.0,等级为Ⅲ级,开发利用程度为中等水平,各城市水资源负载差距悬殊,且呈逐年增加趋势,表现为经济总量大、人口密集、水资源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开发利用程度高、潜力小;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且水资源空间不均衡性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及均衡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其水资源情势复杂,开展水土资源匹配研究对保障河南省农业粮食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区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匹配组合,计算了2000—2014年全省及地市尺度的水土匹配系数,绘制了水土资源的洛伦茨曲线,并据此计算其基尼系数,以综合反映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的不均衡程度。然后,使用农业用水比例、水土匹配系数和基尼系数对比分析了河南省水土资源及其匹配状况在时间与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河南省水资源在数量上相对短缺,部分地市水土匹配均衡状况不够理想,但总体比较均衡。最后,对河南省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六大地理分区2004~2015年间的水资源量为基础数据,以GDP、人口和耕地面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要素,构建和计算六大分区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之间的基尼系数。在此基础上,运用MannKendal检验法对六大地理分区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进行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最强的水资源约束是水资源与GDP不匹配;(2)中南地区最强的水资源约束是水资源与耕地面积不匹配;(3)西北地区最强的水资源约束是水资源与人口不匹配。其中,中南地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不匹配程度较轻,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不匹配程度较重。另外,全国各分区的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基尼系数在2004~2015年间没有明显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系统分析和精准量化地级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特征,选取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和人口、GDP、耕地面积等典型要素,提出同时运用基于基尼系数和基于数列的匹配度计算方法进行量化研究的思路,以沙颍河沿线10个地级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其2009—2018年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匹配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能够同时从整体时间/空间和单个地级市/时段的角度对水资源和经济社会两系统要素的匹配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各地级市时间基尼系数存在些许差异,但不同要素匹配程度基本一致且结果均较好;除水资源总量-GDP、用水量-GDP的时间匹配度呈现低—高—低的演进态势,其他要素的匹配度随时间呈现波动变化趋势;空间基尼系数在时间尺度上变化幅度不大,但不同匹配要素之间差异显著;空间匹配度在时间上基本保持一致,部分地级市匹配结果较差,尤以郑州、南阳和驻马店的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中国南方丰水地区的用水结构,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惠州市各县(区) 2013—2017年用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年(2017)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在惠州市内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在惠州市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从用水结构空间分布看,不同用水结构基尼系数未突破"警戒线",但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区域用水差异性在逐步扩大,用水结构的空间均衡度有所下降。用水结构分析成果可为惠州市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辨析区域用水结构特征,对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等方法,对甘肃省各区域近10 a来用水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均衡差异性、主要用水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人均综合用水量和净灌溉用水量)进行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用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基尼系数均>40%,超过了“警戒线”,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生态环境用水、农业用水空间分布相对合理,但仍未达到“空间均衡”的治水目标;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总体呈现出由类型用水量较大区域主导的非对称性特征。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用水结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阿姆河流域耕地变化及水土匹配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中亚阿姆河流域4个分区1990—20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资源等数据,运用耕地变化速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法以及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对阿姆河流域耕地变化和水土匹配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5年阿姆河流域耕地以146.74 km2/a的速度在扩张,且各时期、各分区扩张的速度不同;在不考虑咸海来水不断减少、生态持续恶化的前提下,绿洲区匹配状况属比较公平和相对合理状况;阿姆河流域水土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全流域生态用水被农业用水严重挤占,阿姆河流域灌溉面积、灌溉用水量成为影响咸海水量及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用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均衡程度,选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12个指标,采用空间均衡度计算方法,计算了 2004-2017年新疆各地州各指标的空间均衡系数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空间均衡度,并与采用基尼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的城镇化率及单位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空间上较为均衡,而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