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内科治疗脓气胸的传统方法是穿刺排脓。反复穿刺操作麻烦,病人痛苦,有引起继发感染可能。即使使用粗针头对粘稠脓液也不易抽尽,最终导致细菌残存于浆液纤维素组织中。数十年来国内外都在不断改进治疗脓气胸的方法。3年来,我们采用Argyle套管针对63例脓气胸患儿早期做胸腔闭式引流,取得良好效果。材料和方法(1)Argyle套管针系比利时Brunswick公司生产的一种胸腔穿刺套管针。我们所用套管针长23cm,针芯为一根带塑料球手柄的不锈钢针。套管为透明硅胶管,内径0.3cm,外径0.5cm,除端孔外还有不同方向的侧位引流孔2个(两者相距1cm)。针尖处针  相似文献   

2.
套管留置针胸腔穿刺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使用静脉套管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 1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4月我院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共 2 1例。对于入院后临床表现有明显呼吸困难、皮肤青紫等症状的患儿 ,结合体格检查见胸廓隆起 ,肺呼吸音减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发张力性气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合并张力性气胸的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08年2月收治的21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发张力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儿张力性气胸均治愈,其中8例出现皮下气肿.结论 首先进行静脉套管针简易胸腔闭式引流,然后采用小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早产儿张力性气胸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封闭式套管针在新生儿气胸纵隔气肿减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气胸及纵隔气肿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 ,多表现张力性 ,需行减压处理。传统采用钢针反复穿刺或皮下置管封闭式引流减压〔1〕,手术创伤大 ,对于刚出生的婴儿 ,无疑会加重其病情。因此寻找安全、方便、创伤小的减压措施十分必要。现将采用封闭式套管针 (INTIMA) ,行新生儿气胸、纵隔气肿穿刺减压的一点经验 ,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6月 ,7例由于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气漏的患儿 ,其中气胸 5例 ,纵隔气肿 2例 ,均为张力性。1 2 方法 用美国B D公司的第三代套管针 (留置针 ) ,即INTIM…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儿科从1994~2000年共应用静脉留置针860例(次),现将其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860例(次)静脉留置针患儿年龄2个月至14岁,其中婴幼儿117例。基础疾病:感染性疾病患儿487例,重症抢救患儿290例,化疗患儿83例。静脉留置针在患儿血管中留置时间1~2天70例,3~7天494例,7~12天296例。穿刺失败69例占8.0%,套管针阻塞47例占5.5%,局部组织渗漏肿胀11例占1.3%,套管针脱落29例占3.4%,合并静脉炎7例占0.8%,静脉留置针过程顺利共697例占81.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方法  总结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4月治疗新生儿气胸45例资料 ;采用胸腔穿刺 ,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气胸。 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3 8例 ,胸腔穿刺 6例。静脉留置针停留时间 3~ 10d ,胸液引流量 0~ 13 0ml,复查胸片 ,被压缩的肺叶基本能复张。死亡 5例 ,自动出院 4例。住院时间 1h~ 174d ,平均 2 0 4d。 结论  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手段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儿损伤大 ,容易引起感染。应用静脉留置针头作为胸管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损伤小、不出血、不遗留伤疤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1997~2000年机械通气463例的气胸发生率、相关因素及气胸的治疗手段与结果。结果:1997~2000年机械通气新生儿气胸发生率为9.50%,但通过改进防治措施,气胸的发生率已由1997~1998年的12%~13%降至1999~2000年的8%~6%。44例气胸患儿中,左侧气胸4例,右侧气胸38例,双侧气胸2例。气道峰压≥25 cmH2O者气胸发生率显著高于气道峰压<25 cmH2O者(χ2=26.87,P<0.01)。44例气胸患儿治愈41例(93.28%),死亡2例(4.55%),放弃治疗1例。采用大号留置针穿刺闭式引流成功40例(90.91%),治愈39例(88.64%)。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气胸发生率仍较高,宜采用较高的频率、较低的吸气峰压和呼气末正压,以防止医源性气胸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气胸,宜早期胸腔穿刺持续负压引流。采用大号静脉穿刺留置针胸腔穿刺引流成功率高,此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易于重复穿刺。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6年 8月至 1998年 4月采用套管针在腹股沟高位大隐静脉紧急静脉穿刺进行快速输液 (血 ) ,成功抢救了12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儿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2例患儿年龄为 8个月至 12岁 ,其中男 7例 ,女 5例 ,外科疾病9例 ,内科疾病 3例。来诊时患儿面色灰白 ,四肢发凉 ,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抢救 ,有外伤者在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行外科探查术。方法 :选择美国B -D公司生产的套管针 (anglocath) ,静脉置管行静脉穿刺 ,开放其静脉通道。根据年龄分别选用 16G、18G、2 0G三种型号 ,此针套管前端逐渐变薄 …  相似文献   

9.
套管针通常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是专为延长静脉通道留置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减少临床工作量而专门设计生产的.我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采用套管针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注药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室膜炎5例,均获成功,现将穿刺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气胸45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总结1999年1月-2002年4月治疗新生儿气胸45例资料;采用胸腔穿刺,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气胸。结果 采用静脉留置针替代胸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38例,胸腔穿刺6例。静脉留置针停留时间3-10d,胸液引流量0-130ml,复查胸片,被压缩的肺叶基本能复张。死亡5例,自动出院4例。住院时间1h-174d,乎均20.4d。结论 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手段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患儿损伤大,容易引起感染。应用静脉留置针头作为胸管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损伤小、不出血、不遗留伤疤。  相似文献   

11.
小儿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和恐惧,同时也能减轻患儿家长因穿刺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和心理压力。静脉留置针又称为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宜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院自从2004年底开始广泛应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底用静脉留置针401例,年龄在4个月~8岁,其中男298例,女103例。留置时间1~7d…  相似文献   

12.
小儿急性尿潴留静脉套管针经皮膀胱穿刺留置导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男 ,7个月。因急性尿潴留于1998年 2月夜间入院。体检 :患儿烦躁哭闹 ,膀胱充盈达脐平 ,阴茎根部腹侧可扪及一约 0 .5cm× 0 .8cm大小结石 ,不能推动。小便不能自解。诊断 :尿道结石伴急性尿潴留。试插导尿管失败。即用 2 0号静脉套管针于耻骨上方作膀胱穿刺 ,抽到尿液后拔出针芯 ,留置套管针并用胶布固定于腹壁 ,接集尿袋。将患儿四肢固定 ,当即引出尿液 30 0ml,夜间引流通畅。次日上午由专科医生作尿道取石术并拔去套管针。5d后患儿痊愈出院。讨论 :儿童尿道梗阻导致急性尿潴留为较常见的小儿泌尿外科急诊 ,常见的原因有尿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孔针穿刺灌洗法治疗深部脓肿的效果。方法 对121例患儿采用脓腔灌洗法治疗,进行脓腔穿刺抽尽脓液后,用生理盐水和0.5%甲硝唑灌洗脓腔,并注入适量抗生素。结果 121例患有深部脓肿的患几经多孔针穿刺灌洗后,5例中转手术,平均8.3d治愈,平均治疗次数2.1次。结论 多孔针穿刺灌洗法与切开排脓引流法比较,安全、痛苦小,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气胸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及预后,从而提高对新生儿气胸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收集本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新生儿气胸的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气胸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4类:病理性、医源性、自发性、特发性,重点分析病理性气胸与患儿一般情况的关系、各类气胸的治疗措施和预后.结果 50例气胸患儿中,病理性气胸30例(60%)、医源性气胸18例(36%)、自发性气胸2例(4%),3类气胸患儿胎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P=0.01).结论 新生儿气胸以病理性及医源性为主,其中早产儿以医源性为主,足月儿多发生病理性气胸.针对新生儿气胸不同的原因和发病机制,积极采取相应的临床措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气胸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治疗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新生儿气胸的诊断、治疗。结果8例少量闭合性气胸(肺压缩<30%)给予保守治疗,其中5例无肺部感染患儿2~3d病情好转;3例有肺部感染患儿6~9d病情好转。12例中量以上气胸(肺压缩>30%)及张力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平均4~5d病情好转拔管。其中,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气胸3例,2例闭合性气胸,1例张力性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平均6d病情好转拔管。结论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气胸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注意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儿多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巨结肠根治术1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患儿 :男 ,10个月。因腹胀、排大便困难 10个月入院。患儿出生后腹胀 ,第5d经灌肠后排胎粪。平时靠家属用开塞露排大便。入院时腹胀 ,钡灌肠检查报告为 :先天性巨结肠症。每天给予生理盐水回流灌肠 1次 ,经 10d时间的术前准备后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 (采用Soave术式 ) :患儿平卧 ,通过腹壁插入气腹针 ,建立CO2气腹 ,压力为 10~ 11mmHg ,选右上腹处作 5mm套管针放 30°腹腔镜 ,左下腹处作 5mm套管针放抓钳牵提乙状结肠 ,右下腹处作 5mm套管针放分离钳、电凝钩等腹腔镜器械。先探查腹腔 ,病变为常见型…  相似文献   

17.
本院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气胸134例,其中39例(0.37%)为张力性气胸,现对39例张力性气胸患儿的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在NICU住院的228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对发生气胸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286患儿中发生气胸的有36例,气胸的发生率为1.57%;足月儿气胸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产儿(23/1033 vs 13/1253,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肺炎、机械通气是新生儿气胸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951、6.090、7.898、6.272、4.389,均P<0.05)。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PIP)越高,气胸发病率越高(P<0.001);对于NRDS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9% vs 10.1%,P=0.006)。结论:新生儿气胸多发生于足月儿;剖宫产、NRDS、湿肺、肺炎、机械通气与气胸的发生密切相关;严把剖宫产指征、机械通气时采用低PIP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可以预防气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1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对各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61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中,存活28例,死亡33例.死亡患儿的血糖值(20.10±13.10)mmol/L,明显高于存活患儿[(8.97±4.19)m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的 增加,血糖值越高,病死率也逐渐升高.血糖值的Logistic回归系数为-0.151,OR值为O.8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糖不是导致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儿多存在血糖升高,但高血糖并不是脓毒性休克患儿死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气胸简易处理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放置闭式引流管引流 ,是处理严重气胸的常规手段 ,需要在胸壁做一个小切口。近一年来 ,我们根据新生儿的特点 ,利用大号留置针穿刺进行闭式引流的简易处理方法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1 998年 9月至 1 999年 9月 ,我院收治新生儿病人中 ,X光胸片明确诊断气胸并伴有呼吸困难、紫绀、血气改变等必须处理的病人 1 3例 ,男 8例 ,女 5例。其中 1 2例为右侧气胸 ,1例为左侧气胸 ;早产儿 9例 ,足月儿 4例 ;呼吸窘迫综合征 5例 ,胎粪吸入综合征 4例 ,新生儿肺炎 2例 ,呼吸暂停 2例 ;所有病人均在使用呼吸器正压呼吸后出现气胸。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