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据尾矿性质,通过两种方案,即铜硫混选—铜硫分离和再磨—优先浮铜方案,回收尾矿中的铜、硫。尾矿中的金、银一部分是在浮选工艺前经过水泥斜面溜槽回收,另一部分经过浮选富集到铜精矿中。尾矿中的铁利用磁选回收。尾矿综合利用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龙桥铁矿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形成"高效采矿(高回采率、低贫化率、贫富兼采)—选矿(高回收率、伴生元素回收)—选矿尾矿再回收利用(干抛尾矿再选、尾矿制砖)—井下水、废水循环利用—节能降耗"的矿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简介了尾矿再选试验,依据其试验结果,采用HS-1600×8盘式磁选机直接从选矿厂尾矿中回收粗精矿,实现了对尾矿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某铅锌矿浮选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铅锌尾矿中锌含量较高,脉石矿物石英、白云石含量较高的特点,分别进行了再磨—浮选回收有价元素锌的技术研究和尾矿作水泥混合料、混凝土集料、砌块砖集料的建材化利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再磨-浮选可有效回收该尾矿中的有价元素锌;建材化利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是一种良好的砌块砖细集料,也可作水泥混合料,但作混凝土细集料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5.
攀西某钒钛磁铁矿选厂选钛尾矿TiO_2品位6.46%,含铁12.34%,60.77%的钛以钛铁矿的形式存在,较难选的粗粒级和超细粒级含量较高。为回收利用该二次资源中钛,进行钛的再回收试验。结果表明,矿样经一段弱磁除铁—一段强磁选—+0.154 mm粒级磨矿至-0.074 mm64.41%—二段弱磁选除铁—除铁尾矿与超声波脱药后的-0.154 mm粒级合并—二段强磁选—强磁尾矿1次浮硫—浮硫尾矿1粗3精1扫选钛,可获得产率5.02%、TiO_2品位47.06%、TiO_2回收率36.74%的钛精矿,硫含量低于0.2%,同时可综合回收铁和硫。试验结果可为建设选钛尾矿再回收工艺生产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回收利用某铁选厂尾矿中的赤铁矿资源,针对该尾矿特点,在详细的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选矿工艺的对比试验,试验确定强磁选—再磨—强磁选—浮选流程为最佳选铁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铁品位12.62%的矿样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最终获得了铁品位60.01%、铁回收率23.62%的满意铁精矿指标,实现了对铁选厂尾矿中赤铁矿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太和矿区西漂尾矿库堆存大量钒钛磁铁矿尾矿,其铁、钛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具有很高的再回收利用价值。经过人工布点采样,分析矿样性质,采用“一粗一扫湿式磁选”工艺回收尾矿中的铁、钛矿物,取得了较好指标,为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综合回收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综合回收利用某选矿厂尾矿,针对该选矿厂因资源枯竭已停产的情况,对尾矿库堆存的尾矿进行了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通过对尾矿进行再磨再选试验表明,尾矿经再磨再选可得到产率2.58%、铁品位47.42%的精矿产品,精矿产率和铁品位较低,回收成本较高;通过对尾矿进行粒度分析研究,其作为建筑用砂直接销售的可行性发现,+0.25 mm...  相似文献   

9.
胡国峰  许晓明  蒋庆肯  邵雁 《现代矿业》2022,(4):219-221,236
为了推动铅锌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进步与实践发展,在分析了铅锌尾矿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着重从回收尾矿中有用组分、铅锌尾矿建材化利用、尾矿井下充填和土地复垦4个方面介绍了铅锌尾矿的综合利用情况.最后指出,在进行铅锌尾矿利用方面,应重视有价组分回收效率较低、再利用产品附加值低、消纳速度滞后于尾矿产生速度等问题;加大研发人员和资金...  相似文献   

10.
《采矿技术》2011,(2):82-82
2010年,古田天宝矿业公司自行研究设计成功尾矿再磨选别工艺,尾矿选矿回收率达到40%以上,填补了我国钼尾矿再回收处理利用技术空白。古田县通过提升加工企业生产规模,通过技改、自主创新等方式,提升钼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引进企业发展钼系列产业链前伸后延、开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等方式,促进了钼尾回收再利用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1.
杨文英  刘开录 《铀矿冶》1999,18(3):187-193
离子色谱法采用薄层离子交换树脂和稀溶液体系,可以作为研究离子交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想手段。本文导出了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并予以实验验证。导出了测定离子交换反应热的方程,测定了在碳酸钠溶液中在季铵二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F- 、Cl- 、NO-2 、HPO42- 、Br- 、NO-3和SO42- 的离子交换反应热。以色谱峰的对称度作为离子交换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手段,观察离子交换过程中离子和离子交换树脂间ππ键的极化作用,及温度对离子交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一次盐水中铁离子超标的危害及成因,采取了根除铁离子超标的技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成长型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间矛盾突出,如何实现在水资源有限和水污染减排约束下经济最优化发展是当前和未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多目标最优化评价方法,建构包含社会经济、水资源供需、水环境改善在内的区域最优化发展评价模型,通过Lingo软件对鄂尔多斯市2014—202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水环境进行模拟预测与分析。研究表明,实施3种污水处理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政策后,该市再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739%,再生水生产量增加了9 395万m3,水污染物质COD排放减少了24%,经济年增长速度为74%,实现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说明区域最优化发展评价模型能够为区域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国家之一,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备资源,一直处于被过度开发利用的状态。文章对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水资源效率的内涵,引入环境污染等负面因素,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重新界定,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内涵进行补充,其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时空特征,以此来探讨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方法。文章在蓝水足迹与灰水足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解法,选择工业从业人员(劳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蓝水足迹(自然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工业增加值作为期望产出变量,将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变量,构建了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9—2019年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和区域的蓝水足迹具有波动性,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后,发现环境因素对纯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的因素在各个省份、不同阶段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源于技术进步。因此建议长江经济带的不同省份可以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通过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结合等方式来提高规模效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投入产出要素的优化提高效益、减少水污染。  相似文献   

15.
以赣江上游城市为例,通过构建经济规模、效率与结构和水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等6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赣州市区2001—2011年的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协调系数逐年增加,并呈现出3个阶段的“阶梯式”发展特征;协调水平不断优化,从“较不协调”逐渐向“较协调”转化;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协调状态正向与逆向并存,局部变化起伏明显,且存在“疲软恶化”风险。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保护同步优化,还应加强水资源生态系统规律研究,引导资源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破解水资源保护资金短缺困境,进而为实现水源保护区社会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沸石是一种天然廉价矿物,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将其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周衡波 《有色金属》1999,51(4):19-20
介绍了水煤气生产中废水的治理。工程实践表明,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4.56%、96.97%、76.92%,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工业废水处理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铜陵新桥矿业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了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该公司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戴文忠 《铀矿冶》1991,10(3):48-5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用磷酸盐从废水中去除铀的行为,探讨了适宜的操作条件。本方法适用于低水平含铀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效应,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态势,探究其脱钩关系,为制定工业用水相关管理政策,缓解水资源消耗,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时序数据,采用LMDI模型分解该地区工业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Tapio弹性指数分析长三角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在此基础上剔除经济产出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脱钩努力模型,考察其他影响因素对工业用水量减少的脱钩努力程度。研究表明:1)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四大效应,其中,节水技术累计效应为-731.01亿m3,主要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随时空演变而变化,经济产出累计效应为644.00亿m3,人口规模累计效应为71.08亿m3,均促进工业用水量上升,前者影响更为显著;2)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态势,各省市脱钩状态存在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节水技术效应脱钩努力指标值总是大于0,该效应脱钩贡献始终最大,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脱钩努力指标值时常小于0,脱钩努力程度偏小,且随省市变化有所不同。节水技术进步是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是促使工业用水量下降的次要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都是导致工业用水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坚持技术改善与政策引导齐头并进,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协同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