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在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连接中的情况,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这个阶段既存在着连续性,又有它的独立性。因此应充分做好有效衔接教育,为幼儿顺利升学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做好学前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的准备,是幼儿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们都希望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能通过小学面试获得新的起点。文章分析了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3)
<正>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初入学的儿童对小学语文拼音课程学习的适应程度有明显差异,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笔者的拼音教学。鉴于此,笔者想从一名小学教师的角度来尝试回答幼儿园是否有必要教拼音这个问题,以及思考如何在一年级新生拼音学习适应程度差异大的基础上稳扎稳打地进行拼音教学。"幼小衔接"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笔者认为的"幼小衔接"是在终身教育背景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0)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时期,只有家长、幼儿园与小学三方面做好充足准备才能促进儿童幼小时期的科学衔接。本研究旨在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了解当前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家长对幼小衔接知行脱节,家长对儿童幼小衔接关注面单一,家长与幼儿园合作被动,各项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
<正>一、幼小衔接的目的与意义幼小衔接是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衔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这一问题历来都得到了较大的关注与重视。所谓"幼小衔接",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可视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需付出的准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认识和学习习惯,以及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等能力都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说话吞吞吐吐,没有逻辑性,不敢大胆发言,影响表达的准确度。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进行语言发展教育,培养他们语言能力以及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将结合个人经验,从四个方面谈谈儿童语言发展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3)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虽归属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但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是重要而密切的。从教育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不断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的衔接问题进行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分析,找到幼小衔接教育中应当遵循和把握的基本规律,对处理这一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及相关工作,提升幼小衔接的成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科学衔接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通过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来促进幼儿园与小学阶段之间的有效衔接。该方案强调以制定系统的幼小衔接框架来加强幼儿园的衔接准备,以设计丰富的幼小衔接途径来提高幼儿的衔接准备,以撰写科学的幼小衔接学习与发展声明来促进小学的衔接准备,为我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问题是多年来幼儿园、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针对目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幼小衔接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3)
<正>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快速成为合格的小学生。但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幼小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语文教学中:1.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很多教学模式以游戏为主,进入小学之后,要端正姿势,同时学习任务也比幼儿园的时候重,大多数小朋友内心无法接受,同时又存在进入新环境产生的陌生感的问题,小学生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2.进入小学之后,首先要学习拼音,这对小朋友来说是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