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翟为溶  朱力波 《肿瘤》1995,15(3):305-307
肝组织内肿瘤标志和乙肝病毒抗原的意义翟为溶,朱力波,汪峰,张 ,庄丽上海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上海200032)乙肝病毒和肝细胞癌的密切关系已从流行病学、病理学等方面得到证实。本文拟对肝内乙肝病毒三种抗原蛋白(HBsAg,HBcAg,HBxAg,统称为...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rimary heparic angiosarcoma, PHA)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发生率为1.4-2.5/10^7,约占原发性肝肿瘤的0.4%,但却是肝肉瘤中最多见的,约占36%。我院2003年诊断1例,现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3例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男性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8.7岁。占同期肝恶性肿瘤检出率的0.68%(3/436),占同期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检出率的25%(3/12)。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右上腹包块、肝大。本组病例还进行了Masson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本文结合文献对肝原发性平滑肌肉瘤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诊断性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杨光华华西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610041)诊断性肿瘤病理学(Diagnostictumorpatholoay)研究的进展与肿瘤病理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目前肿瘤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常规的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肝血吸虫病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对9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HF)并发肝细胞癌(HCC)的病例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该9例分别占1959~1995年间病理诊断肝细胞癌的3.9%(9/231)和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4.6%(9/195)。镜下见早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细胞癌并存。癌周肝病背景明显,其中3例可见典型毛玻璃样肝细胞,6例伴门脉性肝硬变(4例可见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灶)。结论慢性肝血吸虫病是一种促癌因素,它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可能有协同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6.
原癌基因c-erbB-2产物在许多肿瘤中有过度表达,并与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有关该基因蛋白在胆囊癌及肝外胆管癌中表达的研究还罕见。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7例胆囊癌和29例肝外胆管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erbB-2蛋白的阳性率为63.0%。(29/46),其中胆囊癌52.9%(9/17),肝外胆管癌为68.9%,(20/29),统计资料显示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原发性血管肉瘤(PHA)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对3例PHA进行研究,观察PHA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结果 患者年龄2~68岁,男∶女为2∶1;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1例为多个结节,2例为单个结节;肿瘤直径平均大小为7.2(5~11.3)cm,有出血和坏死。病理学特征:肿瘤细胞呈梭形和不规则形,大小不一。胞质较少,嗜酸性,淡染,边界不清,核较大,卵圆形或梭形,染色深,核仁大小不一,可见少数核分裂象,瘤细胞部分排列成索状,片状,较密集,与周围肝组织界线不清,部分区域可见大而不规则的血管腔隙,局部肿瘤细胞集聚成团,呈乳头状突入血管腔内,相互吻合,内衬不典型性细胞。不规则血管腔样结构广泛弥漫分布于肝实质内,伴局部出血。免疫组化因子Ⅷ和(或)CD34阳性。结论 PHA极少见,为高度恶性,预后差。临床和病理上均易误诊为肝血管瘤、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肝细胞癌等;根据PHA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点,可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8.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临床怀疑肝血管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林钧华,于尔辛,宋明志,易成,王龙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032)自引入磁共振成像(MRI)和放射性核素显像后,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已有很大提高[1]。MRI、放射性核素显像、CT和B超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原癌基因c-erbB-2产物在许多肿瘤中有过度表达,并与部分生物学行为有关。有关该基因蛋白在胆囊癌及肝外胆管癌中表达的研究还罕见。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7例胆囊癌和29例肝外胆管癌中c-erbB-2蛋白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erbB-2蛋白的阳性率为63.0%。(29/46),其中胆囊癌52.9%(9/17),肝外胆管癌为68.9%,(20/29),统计资料显示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earson列联指数,p=0.34,p〈0.05),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及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PCNA-LI无相关性。在12例淋巴结转移癌中,c-erbB-2蛋白阳性11例(91.7%),其中有4例原发灶呈阴性者,其转移灶为阳性染色。提示c-erbB-2蛋白在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胃的肝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胃的肝样腺癌(hepat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HAS)和病理形态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例胃的肝样腺癌进行研究。结果 3例HAS细胞胞质内均有甲胎蛋白(AFP),α-抗胰糜蛋白酶(ACT)和α-抗胰蛋白酶(AAT)表达。肿瘤的发病部位以胃窦部多见,3例均有局部胃壁脉管浸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有肝转移,分别  相似文献   

11.
手术切除治疗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对无论肿瘤大小,诊断不明恶性不除外,症状反复出现者;直径≥5cm,肿瘤位于肝脏表面,易受外力而致破裂出血者,直径≥10cm的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应采用肝叶、半肝切除术或血管瘤摘除术。对直径<5cm、无症状、偶然体检发现,非肝脏表面者,可以随访观察。自1984年8月-1987年8月,共完成14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采用常温下一次性阻断切肝法,左右半肝切除各4例,扩大右半肝切除、,右前叶切除各1例,左外叶切除3例,肝血管瘤摘除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PTC下胆道活检诊断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PTC下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获取病变胆管的组织病理学,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9例恶性阻塞性黄疸,在行PTCD(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PTC下胆道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9例患者中有18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敏感性,94.74%)。病理报告为胆管癌n=13,胰腺癌n=2,转移瘤=2,,肝细胞癌n=1,阴性结果n=1,阳性结果率为94.74%。结论:PTC胆道活检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获取组织病理学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林钧华 《肿瘤》1994,14(1):50-50
胆管细胞性肝癌18例分析林钧华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200032)胆管细胞性肝癌(cholangiocarcinoma)临床特征有别于肝细胞癌,现将我院4年间收治的18例胆管细胞癌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般资料1987年1月~1990年12月经肝...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探讨术前病理学诊断在胸腺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及其对胸腺肿瘤治疗的影响。方法对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hTymomas, ChART)收集的1994年-2012年的多中心且具有明确活检状态的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病理学诊断的应用趋势及其对胸腺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902例胸腺肿瘤患者中,术前病理学诊断患者336例(17.1%)。近年来术前病理学诊断的比例较前明显增加(P=0.008),胸腔镜/纵隔镜/超声内镜下经支气管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比例较前升高(P=0.029)。术前行病理学诊断患者的生存明显差于无病理学诊断患者(P<0.001),术前病理学诊断后的目的与肿瘤的Masaoka分期(P<0.001)、切除程度(P=0.025)、病理类型(P<0.001)具有相关性。术前病理学诊断后直接手术患者的生存要明显优于诱导治疗后再手术患者(P<0.001)。结论胸腺瘤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及组织学判断,近年来术前病理学诊断在胸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是胸腺肿瘤的首先治疗手段;术前病理学诊断后直接手术患者的预后要明显优于诱导治疗后患者。  相似文献   

15.
肝硬变和肝癌组织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凋亡基因bcl2及相关蛋白bax与肝脏病变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15例肝硬变和4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bcl2及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发现肝硬变和正常肝组织中bcl2表达较低,明显低于bax的表达(P<0.05);肝癌组织中bax表达较正常肝组织、肝硬变及癌旁组织明显低(P<0.05),而bcl2无明显变化,bcl2和bax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肝硬变至肝癌发展过程中bcl2和bax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影响了肝细胞的凋亡状态,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微波凝固治疗肝脏肿瘤前行编码谐波造影(CH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临床诊断肝肿瘤患者,经声诺维编码谐波造影检查,观察肿块大小、数目、形态及边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共查出55个病灶,彩色多普勒超声、CHA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85.4%、96.4%;最大径小于1.0cm的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CHA对肝肿瘤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是41.7%、83.3%。彩色多普勒超声有60%(33/55)的病灶边界显示不清晰,CHA有7.3%(4/55)的病灶边界显示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64.8%、50%、61.7%;CHA对肝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是97.7%、90%、96.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导向微波热凝固肝肿瘤前行编码谐波造影,在判断肿块数目、大小、边界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提供的信息多;CHA对肝肿块性质鉴别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治疗方案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樊君 《肿瘤学杂志》2007,13(6):469-470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对乳腺叶状肿瘤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乳腺叶状肿瘤FNAC检查的细胞病理学及术后组织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细胞病理学细胞形态特点,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及鉴别诊断。[结果]乳腺叶状肿瘤FNAC检查阳性率为76%(19/25),典型乳腺叶状肿瘤涂片中主要有两种成分:良性上皮成分和富于梭形细胞的间质组织成分,缺乏典型双极裸核细胞。[讨论]FNAC对叶状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镜下细胞学特点明确,但同时应注意其自身良、恶性及与其他具有梭形细胞成分的肿瘤或瘤样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8.
於雷  代智  王征  张勇  陈青 《中国癌症杂志》2020,30(9):694-700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原发性肝癌中第二常见的病理学类型,起病隐匿,预后不佳。ICC常出现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探讨肝十二指肠LNM与ICC患者临床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共招募322例ICC患者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根治性肝肿瘤切除术,分析肝十二指肠LNM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结果:LNM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阳性、血清CA19-9>89 U/mL、肿瘤数目、肿瘤直径(>5 cm)、微血管侵犯、TNM分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显示,无LNM的ICC患者组的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80.8%、53.4%和40.3%,显著高于伴有LNM组(47.4%、20.4%和10.2%,P<0.001)。无LNM的ICC患者组的1、3和5年无瘤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分别为62.6%、43.4%和36.3%,显著高于伴有LNM组(25.6%、16.6%和12.4%,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CA19-9>89 U/mL(P<0.001)、肿瘤直径>5 cm(P=0.042)、肿瘤数目(P<0.001)、微血管侵犯(P=0.022)、TNM分期(P<0.001)、NLR≥2.49(P=0.016)、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4.45(P=0.048)及LNM(P<0.001)与ICC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time to recurrence,TTR)显著相关;血清CA19-9>89 U/mL(P<0.001)、肿瘤直径>5 cm(P=0.008)、肿瘤数目(P=0.002)、TNM分期(P<0.001)、NLR≥2.49(P<0.001)、LMR<4.45(P=0.002)及LNM(P<0.001)与ICC患者术后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A19-9>89 U/mL、肿瘤数目、LNM是影响ICC患者术后TTR的独立预后因素;血清CA19-9>89 U/mL、肿瘤数目、LMR<4.45、LNM是影响ICC患者术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肝十二指肠LNM是ICC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准确判断LNM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声辐射脉冲成像(ARFI)技术检测肝脏肿瘤组织硬度、评价肿瘤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1例肝肿瘤患者的103个病灶进行ARFI检测,其中良性肿瘤55个,恶性肿瘤48个,所有病灶均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检测及分析,比较良恶性肿瘤VTI图像特征及VTQ值差异,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VTI图像上,硬度高于周围肝组织的恶性肿瘤占79.17 %(38/48),良性肿瘤占56.36 %(31/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27,P<0.01)。良性肿瘤VTQ值为(1.72±0.39)m/s,恶性肿瘤VTQ值为(2.64±0.65)m/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8,P<0.01)。以2.10 m/s为VTQ截断值,诊断ROC曲线上最佳临界点,其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 %、81.8 %。结论 ARFI弹性成像技术提供的组织硬度信息有助于良恶性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望成为未来新的成像模式。  相似文献   

20.
马向东  隋延仿  王文亮 《癌症》1999,18(2):133-135
探讨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x32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carcinoma,HCC)及其癌旁肝、肝硬变(livercirrhosis,LC)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VH)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