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G、TC、LDL-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8例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服用,对照组每晚给予同等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服用,连续21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的变化和安全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同等剂量下,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和安全情况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 68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优于对照组70.59%,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各项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阿托伐他汀,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患者治疗过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一个疗程(8周)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G、LDL-C、TC、HDL-C等血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86.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时,瑞舒伐他汀的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瑞舒伐他汀。于每晚入睡前服用,分别于受试后的4周和8周随访,抽空腹肘静脉血,测定2组TC、TG、LDL-C、HDL-C。结果治疗前2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DL-C达标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剂量更小,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均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服用瑞舒伐他汀,连续用药1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评价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2个月的药物治疗,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疗效显著,基本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次主要对冠心病应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实施分组,其中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的对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于治疗冠心病临床上可选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其疗效更为明显,起效快,吸收率高,比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的更为确切,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平均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60例,观察对比两组降脂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两组在TG和HDL-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肌酸激酶、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均正常。结论瑞舒伐他汀用于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更能有效降低LDL-C的水平,具有良好的降血脂疗效,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某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56例参与研究,根据动态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及外周血中趋化因子(CX3CL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PA、PAI-1和CX3CL1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显示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因此可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计算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与治疗组(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50例患者,分析两组血脂水平、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部分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呕吐等不良反应,护胃对症处理后,所有不良反应全部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在改善血脂水平、心功能中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正确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勤斌 《河北医药》2014,(4):539-540
目的:关于将瑞舒伐他汀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80例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肌酸激酶、肌酐、尿素氮的含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明显,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并对比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2例,按照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使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2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均使用常规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LDL-C、HDL-C、TG及TC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LVEF于hs-CRP水平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于hs-CRP水平改善明显更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0%,对照组为11.5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中,效果相当,但瑞舒伐他汀安全性较高,且改善血脂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各90例。对比两组降脂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86/9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76/90)比较,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LDL-C、HDL-C、TC和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TC和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9/9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高燕 《中国药业》2012,21(5):54-55
目的 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试验要求且确诊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瑞舒伐他汀组使用瑞舒伐他汀5mg/d治疗;辛伐他汀组使用辛伐他汀10mg/d治疗,持续治疗8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调脂疗效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幅度明显大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辛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比辛伐他汀调脂疗效更显著,两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74-76
目的比较冠心病者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者,将患者以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比、观察两组,其中对比组48例(用药阿托伐他汀)、观察组52例(用药瑞舒伐他汀)。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用药所致不良事件。结果用药后观察组hs-CRP、Hcy及血脂指标水平降低效果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临床用于冠心病治疗均良好降脂效果,且后者降脂效果优于前者,两种药物用于冠心病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谢黎崖  张黎静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60-126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 (立普妥 )与氟伐他汀 (来适可 )对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 0例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 5 0例和氟伐他汀组 5 0例 ,治疗 6周后观察比较。结果 阿托伐他汀及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 C水平 (P <0 0 1或P <0 0 5 )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强于氟伐他汀 (P <0 0 5 ) ,两药均能升高HDL C水平 (P <0 0 5 ) ,但两组比较未达到显著差异 (P >0 0 5 )。两药不良反应均比较小 ,耐受性好。结论 阿托伐他汀降TC、TG、LDL C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但升高HDL C水平相似 ,两药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2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只有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1%,低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预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好、安全性高,且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各62例)。3组患者均进行规律运动,在此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压及动脉弹性(baPWV)。结果:阿托伐他汀组及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0周后的baPWV水平与基线值比较均降低,但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明显改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动脉弹性方面可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46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治疗,瑞舒伐他汀组采用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统计血脂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与阿托伐他汀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但是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