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油结蜡是引起油井减产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油井的含水、出砂及结蜡等情况选用合适的清蜡防蜡技术,才能使清蜡防蜡收到经济满意的效果。微生物清防蜡菌种制剂是由多种好氧及兼性厌氧菌组成的石油轻烃降解菌混合菌,使用它完全可以取代化学剂,还可以避免洗井对地层的伤害,起到一定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含蜡原油中的蜡是原油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含蜡原油的流动性给原油开采和集输带来的巨大困难,需对原油进行降蜡处理。微生物降蜡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直接降解原油中的蜡组分,将长链烃类降解为中短链烃类,从而降低原油中的蜡含量。通过检测复配菌处理前后原油中的蜡含量及蜡晶形态,研究复配菌对原油中蜡组分的降解及原油中蜡晶形态、大小的影响,从宏观上分析复配菌的降蜡特性;通过检测降蜡处理后油样的粒径分布,从微观角度对复配菌的降蜡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外源微生物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港油田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异位强化生物修复,考察投加外源微生物是否能够加速生物修复进程以及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质降解的影响因素。收集的土壤分为两组后充分混合,干土中含油质量分数分别为8416,16385 mg/kg。通过监测降解过程土壤中油含量的变化,分别考察自然菌群、营养刺激自然菌群、不同外源微生物、疏松剂(锯末)、不同初始油含量等因素对石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色谱-质谱分析手段分析降解前后石油污染物质组分的变化。石油污染土壤经过300 d的处理,在水含量一定的前提下,外源微生物对于石油污染物质加速降解具有显著作用。疏松剂和外源微生物协同作用下除油效果显著,除油率高达79%。降解前后的石油物质色谱-质谱分析表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28的烷烃的微生物利用率高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烷烃,微生物可以有效降解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4.
匀强电场和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北石油污染土壤进行了微生物和外加电场联合修复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经过54 d的降解,加菌土样在施加电场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达到91%,比不加电场土样的降解率79%提高12%,并且在降解初期电场促进了菌剂的生物修复作用,到降解后期,促进作用不明显.分析表明,土壤中的直链饱和烃基本被去除.得出适宜的施加电场条件为辐照时间为10 min,电场强度为300 V.m-1,土壤中石油去除率变化与微生物脱氢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外加电场刺激了微生物脱氢酶的分泌,对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油污土壤生物修复高效菌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污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特点,从不同污染程度土壤中分离和鉴定高效石油降解菌,并结合DGGE技术分析油污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动态,最终提出生物修复剂的配制方案.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存在主要的优势细菌包括微球菌属、节细菌属、芽孢杆菌属、产碱菌属、醋酸细菌属和黄杆菌属;优势真菌主要有黑曲霉、杂色曲霉、产黄青霉、常现青霉、绿色木霉、粉红头孢霉、出芽短梗霉和镰刀菌属;放线菌主要为链霉菌属.真菌菌株的降解活性高于细菌和放线菌,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真菌起着主要的降解作用.土壤性质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适量石油烃促进优势菌生长,过多石油烃则对优势菌有抑制作用.黑曲霉菌和镰刀菌适于轻度和中度油污土壤修复,出芽短梗霉适于重度油污土壤修复.油污土壤生物修复剂应包括石油降解优势菌剂、生物营养素、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土壤活化剂.  相似文献   

6.
稠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微生物-植物联合对稠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高效降解菌B2020以及B22发酵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荆加入稠油污染土壤,再施用复合肥和柴油补充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底物,分析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的效果.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降解效果最好的组合为,处理时间为120d,菌剂(每kg土中)投加量为50g,生物表面活性剂(每kg土中)投加量为100g,复合肥(每kg土中)投加量为0.1g,结论在植物生长初期(40d),影响石油污染土壤总石油烃(TPH)降解的显著因子为投加菌剂量;植物生长中期和后期(80d,120d),影响TPH降解率的因子为生物茬面活性剂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清防蜡具有成本低、操作安全、对地层无任何损伤等优点。介绍了复杂环境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降解酶的作用,阐述了微生物产生的有机溶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降解含蜡原油的情况。基于此,指出应加强研究微生物降解酶的产生机理、有机溶剂的产生机理和表面活性剂的产生机理,使微生物对含蜡原油的降解技术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58℃石油蜡是由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的流动特性不仅是所含组分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表现,而且还与热历史、剪切历史等密切相关。从储存、管输58℃石油蜡的工艺设计和科学管理需要出发,考虑58℃石油蜡在工程实际中的温度范围内呈现的流动性。用58℃石油蜡的粘温特性、流变特性、凝点、屈服应力、触变性等5项物性指标,评价其基本流动特性。采用RV2旋转粘度计测定了58℃石蜡油在57-95℃范围的流动特性,当油温在70℃以上时,石油蜡为牛顿流体,油温低于70℃时,石蜡油为非牛顿流体,而且油越低非牛顿特性越强。58℃石油蜡的粘温关系与原油类似,其粘温曲线可分为放射段和直线段,但非牛顿特性强于原油。  相似文献   

9.
58℃石油蜡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8℃石油蜡是由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的流动特性不仅是所含组分及其化合物的综合表现,而且还与热历史、剪切历史等密切相关。从储存、管输58℃石油蜡的工艺设计和科学管理需要出发,考虑58℃石油蜡在工程实际中的温度范围内呈现的流动性。用58℃石油蜡的粘温特性、流变特性、凝点、屈服应力、触变性等5项物性指标,评价其基本流动特性。采用RV2旋转粘度计测定了58℃石蜡油在57~95℃范围的流动特性,当油温在70℃以上时,石油蜡为牛顿流体,油温低于70℃时,石蜡油为非牛顿流体,而且油温越低非牛顿特性越强。58℃石油蜡的粘温关系与原油类似,其粘温曲线可分为放射段和直线段,但非牛顿特性强于原油。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石油长庆石化公司附近的油泥中分离筛选出4株石油降解菌,用于组建降解原油的混合菌体系.在等接种量培养条件下,单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到41.83%~54.87%,而混合菌降解效率高于单菌株,达到64.27%.不同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居植物柔武士菌(Raoultella planticola)具有脱烷基功能,对一些支链烃有降解效果;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既可以氧化末端烯烃,又可以降解环烷烃;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是优势菌种,不仅具有以上3种降解功能,还可以降解炔烃;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均能氧化不饱和醛基.4种单菌株可能存在相互抑制作用,不宜混合培养降解环烷烃.本研究为石油烃的降解机制和筛选功能微生物等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和微生物生物膜是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菌群存在形式,利用微生物的不同代谢途径可实现水中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直接影响污染物生物转化速度和末端产物的类型,而全面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可为污水生物处理的定向调控提供微生物学依据.由于绝大多数微生物未获得纯培养,因此,揭示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暗物质成为重要的挑战.核酸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环境微生物学和微生物生态研究.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核酸测序的宏组学技术为研究未培养微生物和未知基因资源提供了重要工具.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技术可以研究特定环境下未培养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揭示生态条件变化下微生物的环境适应和代谢调控机制.目前,基于宏组学研究微生物暗物质,已经获得了一些突破传统认识的物质循环新机理.本文回顾了核酸测序技术的发展,综述了近年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在污水生物脱氮、强化生物除磷及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微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多组学在污水处理微生物学研究的前景和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缩短生化需氧量(BOD)检测时间,研究了一种基于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快速测定生活污水中BOD的方法.利用葡萄糖作为单一底物,研究电池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的关系,发现二者遵循Monod方程式.在葡萄糖质量浓度小于100mg/L时,电压输出和葡萄糖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空气生物燃料电池测定污水处理厂曝气沉砂池、初沉池和曝气池出水的BOD仅需10h,有效缩短了BOD的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13.
Petroleum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Zibo and Its Prevention Measur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IntroductionThe research area is situated in Zibo district ofZibo city,Shandong province,including the watersources of Dawu,Xixia and Hougao,with a capaci-ty of water supply of about0 .48hm3 /d,and is ahuge groundwater supply source. Tectonically,itison the east limb of Zibo syncline,with the stratadipping towards the northwestand a dip angle of1 0°.The aquifers are thick limestone,leopard lime-stone and dolomitic limestone of the middle Ordovi-cian,in which karst and fissures are well…  相似文献   

14.
非培养技术解析生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城市污水厂生化系统稳定运行阶段微生物与污染物降解效率间的关系,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Biolog技术,对冬春季城市污水厂稳定运行阶段生化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活性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冬春季生化系统出水水质指标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4.4%、84.7%和59.8...  相似文献   

15.
陆地原油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泄漏量大、泄漏速度快、污染面积广的特点,常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破坏。综述了陆地泄漏原油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介绍了处理原油泄漏的方法,包括无机矿物材料的物理化学吸附法和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技术。此外,针对我国低温地区陆地泄漏原油的原位处理问题,提出将物理化学吸附与微生物降解有机结合,采用粉煤灰基沸石与固定化低温石油烃降解菌联合处理的方法,充分发挥无机矿物吸附剂吸附效率高、低温高效石油烃降解菌降解彻底的优势,为我国低温地区陆地泄漏原油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无需曝气设备运行,因此其运行费用相对好氧生物处理会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厌氧生物处理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城市废水的处理,从微生物过程的基本特征出发,分析了厌氧处理技术用于城市废水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生物黑炭的施入对连云港滨海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黑炭施入量对盐碱土土壤性状及小麦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黑炭施入对中度盐化滨海盐碱土具有改良作用,土壤pH从8.1降为7.78,同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增加了81.80%。利用静态箱法测定了生物黑炭还田对小麦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添加8和32t·hm-2生物黑炭处理的麦田N2O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6.24%和48.39%。综上说明,生物黑炭施入对该研究选择的连云港滨海盐碱土具有改良作用,并且减少了麦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Wastes yielded in the vintage process and the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of itaconic acid and sodium gluconate of a winery in Shandong, such as grain stillage, melon lees, cornstarch protein residues, itaconic acid mother liquid, itaconic acid mycelium and sodium gluconate mycelium, were studied. High-activity biological protein feed, foliar fertilizer and irrigation fertilizer were generated from these wastes by applying biological/microbial technologies. Meanwhile, a whole set of technological pathways was put forward. As a result, the optim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can be obtained with low natural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by converting wastes into useful matters.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reclam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stes, the harmony promotion can be achieved between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natural ecosystem.  相似文献   

19.
以某化工厂二级处理后出水回用的试验为基础,对固定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回用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固定化生物活性碳滤池(IBACF)比未固定的活性炭滤池(GACF)的处理效果好,对油类的平均去除率为90%,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0%,分别比GACF柱高40%和50%.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工业冷却循环水的用水要求.证明了固定化技术在石化废水回用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洛阳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1 0万m3/d,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于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在综合考虑处理效果、处理规模、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多种处理工艺评价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评价指标关联度值,最终确定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A2/O工艺为最优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