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全周期闭环智慧系统对日间手术的管理效果.方法 应用智慧系统实施日间手术全周期质量闭环管理,实现预约检查手术、手术精准确认、医护患全程手术信息共享,多维度宣教知识精准推送,按时逐级完成出院随访、过程质量控制等.结果 应用智慧系统管理后,患者术前检查完成率、病情评估完成率、麻醉访视完成率、首台准时麻醉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标准化护理配合及管理方法。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57例实施标准化手术配合措施,包括标准化手术间布局、仪器设备摆放、患者体位安置、手术人员站位、手术器械摆台、规范技术操作等。结果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及麻醉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标准化手术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提高医生满意度和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手术部现有医疗资源的利用率越来越受医院管理者关注[1-2]。预麻间是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操作准备的独立场所,目前其工作模式在国内医院尚未统一[3-4]。我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预麻间建立于2017年7月,技能操作包括开放外周静脉通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神经阻滞、有创动脉穿刺等,操作预约方式为电话预约。因预麻间床位有限,患者周转快,每位患者预约操作项目多,采用电话预约方式存在较多潜在安全风险因素,如预约信息不准确、纸质记录不完整或不正确、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等。为实现预麻间患者操作预约信息标准化管理,加强各环节安全核查,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范,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本科室于2019年5月正式使用麻醉操作预约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预麻间工作效率,保障了预麻间患者医疗安全。现将本院麻醉操作预约信息系统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接送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在手术室接台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手术室200台接台手术情况,其中采用传统手术交接方式者为对照组,100台;采用接送闭环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交接者为观察组,100台。记录两组接/送患者时间、交接失误率、连台手术间隔时间、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为(45.12±3.81)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57.63±4.25) min,P<0.05。观察组连台手术延迟发生率5%,较对照组连台手术延迟率24.0%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接/送患者时间为(16.73±4.3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接/送患者时间为(24.96±5.71) min,P<0.05。观察组手术交接失误率为0%,相比对照组手术交接失误率4%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接送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手术室接台手术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实现手术室-转运-病房间的无缝隙对接,将预防控制贯穿于整个手术交接过...  相似文献   

5.
吴荷玉  杨英 《护理学杂志》2011,26(16):61-62
对1例孕36周孕妇在全麻下实施剖宫产后,在胎盘功能支持下对新生儿实施先天性膈疝修补手术。结果新生儿术中情况较好,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于重症监护室观察2周后转入新生儿病房。提出术前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手术间及麻醉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手术间管理及液体管理,及时准确传递手术所需物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围手术期访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借助信息化平台开发围手术期访视系统,访视系统包含术前访视及术后访视,形成手术访视闭环管理。将2016年10~12月行择期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访视;2017年1~3月行择期手术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围术期访视系统进行访视。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访视单、表填写耗时和患者访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信息化的术前访视系统可促进访视内容的标准化,提高访视效率和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形成围术期访视的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麻醉科护士参与麻醉门诊术前教育对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方法 将2017年11~12月入麻醉门诊行麻醉评估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5~6月入麻醉门诊行麻醉评估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由麻醉医生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和麻醉术前准备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设1名麻醉科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并开展麻醉术前教育。 结果 观察组气管插管耐受度、拔管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疼痛评估时间以及复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麻醉科护士参与麻醉门诊术前教育,有利于提高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对气管插管的耐受度及治疗配合度,同时可缩短患者疼痛评估所需时间及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室应用时间管理优化运作流程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2009年采用洁净手术室常规运作管理。2010年采用时间管理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即规定第1台手术的手术人员于8:30前入手术室、9:00前手术切皮;优化手术患者接送流程、开通手术患者专用电梯、缩短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的停留时间。结果 2010年较2009年手术量增加8.34%;年成本下降2.43%,年收益增加30.21%;麻醉复苏室接收术后患者量增加29.31%;2010年与2009年第1台手术患者入室-切皮时间、接台手术患者入室-切皮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第1台手术切皮延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时间管理优化手术室工作流程能提高洁净手术室运作效率、降低手术成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理论在术前准备中应用的成效。方法将257例患者按时间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将持续质量改进理论用于术前准备:分析术前准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问题为切入点,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如设计应用术前准备项目核对表,护士4人次分阶段对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进行核对与跟进,将术前准备列入交接班重点内容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及手术延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患者术前相关知识知晓及服务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患者术前准备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加强环节质量控制,能显著提高术前准备质量,保障手术的及时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苏醒室低体温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体温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222例,将发生苏醒室低体温的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1比例匹配苏醒室未发生低体温的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特征。结果 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中93例(41.89%)发生苏醒室低体温;匹配成功两组各92例,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年龄、BMI、麻醉类型、麻醉时长、入室核心体温、手术准备时间是患者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苏醒室低体温患者苏醒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延长,并伴有尿量减少(均P<0.01)。结论 胸腔镜肺叶手术患者苏醒室低体温发生率偏高,护理人员应评估围手术期患者年龄、麻醉类型、麻醉时长、准备时间、BMI、入手术室核心体温,积极预防苏醒室低体温的发生,同时关注苏醒室低体温给患者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