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莱姆病是由Steere于1975年在美国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的一种蜱媒传染病,目前在全世界许多国家有流行,我国1987年以来,较多地区先后有该病发生与流行,分布较广,尤以山区林区常见,莱姆病具有多种临床表现,以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病变较多,单纯视神经炎或脊髓炎报导的较少,而表现为视神经脊髓炎罕见,我们遇到1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2.
莱姆病7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河南油田在新疆探区中标后,采油工厂职工轮流去新疆油田工作。几年来先后发现部分职工及探亲家属感染莱姆病,为此河南石油勘探局自1998年至今先后3次对全局入疆返回人员进行莱姆病调查,其中采油二厂自愿接受检查706人,男677人,女29人,确诊感染(患)莱姆病毒73例并在本院接受治疗,现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1—1999年,先后对甘肃铧尖、迭部和新疆阿勒泰铁热克提三地区莱姆病与人、家养动物、啮齿动物的关系作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三地区森林草原为莱姆病自然疫源地,有传播莱姆病的媒介和保菌宿主,并从森林革蜱(D.silvarum)、草原革蜱(D.nuttalli)、日本血蜱(H.japoni-ca)和黑线姬鼠(A.agrarius)、黄毛鼠(R.losea)、棕背(鼠平)(C.rufocanus)、鼹形田鼠(E.talplinus)体内分离到了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查到了特异性抗体,家养动物阳性率22.12%,啮齿动物阳性率18.48%,不仅发现当地人群中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受检2869人份,阳性241人份,阳性率8.40%),而且还先后发现病人126例。阐述了当地莱姆病流行上与人、家养动物和啮齿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证实了两种传播方式,即1.莱姆病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人进入该流行区被带伯氏螺旋体的蜱叮咬而患病;2.莱姆病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家畜动物进入该流行区觅食时,将带有伯氏疏螺旋体的蜱又带到了人们的生活区,再叮咬生活区的人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是新近认识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引起,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神经、心脏、关节等多脏器、多系统受累的综合征。目前,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病例报告。较详细地介绍了莱姆病的发现及研究经过,同时,对与该病有关的研究史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5.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古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几种近缘硬蝉为其主要的传播媒介。我国自1985年由艾承绪等首次证实黑龙江省存在该病以后,吉林、辽宁、新疆、河南、江苏、内蒙、安徽、福建等省也先后发现本病。我们于1990年4~10月先后在百色地区平果县海明林场及乐业县雅长林场进行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对常住林场一年以上的  相似文献   

6.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新发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储存宿主为啮齿动物,传播媒介是蜱类。民乐县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近几年养殖业发展迅速,人群接触疫源动物及传播媒介的机会频繁。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展了莱姆病流行现状调查,旨在了解和掌握该县莱姆病流行现状,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长治地区莱姆病的存在以及莱姆病感染者的来源。方法:收集附属医院就诊196人的血样,用ELISA方法检测人群血清莱姆病抗体阳性率。结果:196个血样中,莱姆病血清莱姆病抗体阳性血样7份,阳性率3.5%,莱姆病血清阳性感染者均来自当地农村,男性,年龄在30岁-45岁之间。结论:长治地区存在人群莱姆病的自然感染。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6年5月间收治的790例莱姆病患中,经临床、心电及血清学检查证实为莱姆病性心肌炎168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首次报导天津市蓟县莱姆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2000年在天津市蓟县进行了莱姆病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天津市蓟县存在莱姆病感染,平均感染率为5.97%,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区感染率分别为6.57%,8.73%和1.76%,山区、半山区高于平原地区(X2=6.59,P<0.05),根据流行病、临床学、血清学确定典型病例25例,疑似病例3例。此结果首次证实天津市存在莱姆病。为今后开展莱姆病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环境改变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西部大开发中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莱姆病自然疫源地特征的影响。方法 选择了原始林区、苗圃林区和农牧业区三个样区,从媒介、宿主以及人群感染等自然疫源地特征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对莱姆病传播的影响。结果原始林区,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种群数量、种群多样性指数方面均高于苗圃林区和农牧业区;媒介和宿主潜能以及自然疫源地活力也显著高于苗圃林和农牧业区;农牧业区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种群数量、种群多样性指数方面均低于苗圃林区。结论 原始林区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于莱姆病的媒介、宿主在一定程度上起保护作用,其潜能、自然疫源地活力等增加,人群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了对进入原始林保护区的人员加强防护与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印迹法检查40例具有某些莱姆病相关症状的病人血清,发现4例血清中同时存在高滴度抗-31KDa和抗-4KDa莱姆病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占总检查例数的10%。该4例病人分别被误诊为心肌炎和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无一例诊断为莱姆病。此结果证明湖南存在莱姆病  相似文献   

12.
单纯面神经麻痹的莱姆病6例报道马登宏,蒋惠荷,张郁文,吴国林,刘晓林,朱德明,李英欣,陈艺林莱姆病系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感染性疾病,而临床上以单纯面神经麻痹表现的莱姆病少见。我科近3年收治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2...  相似文献   

13.
莱姆病致躁狂症精神病1例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马恩厚牡丹江市急诊急救中心王平牡丹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赵桂晨,姜洪和莱姆病(lymedisease,LD)-蜱媒螺旋体病,1975年在美国莱姆镇发现的1种地方性传染病。1987年在我国首次报道该病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莱姆病在山区儿童中的流行状况及特点。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了514例山区儿童抗莱姆病螺旋体IgG、IgM抗体水平,并进行了传播媒介、带菌率、病理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等。结果514名儿童中,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率8.17%,IgM抗体阳性率2.14%,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蜱的带菌率为30%。结论山区儿童中存在莱姆病感染,约50%的感染儿童为无症状隐性感染,应注意早期发现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印迹法检查40例湖南病人血清莱姆病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印迹法检查40例具有某些莱姆病相关症状的病人血清,发现4例血清中同时存在高滴度抗-31KDa和抗-4KDa莱姆病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占总检查例数的10%。该4例病人分别被误诊为心肌炎和风湿性关节炎各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无一例诊断为莱姆病。此结果证明湖南存在莱姆病。  相似文献   

16.
莱姆病的神经系统损害又称神经莱姆病,以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多样化且无特异性为特点,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有神经系统损害的莱姆病7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莱姆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莱姆病是由柏氏疏螺旋体引起的综合征~(1),1993年5月至1995年12月我们对125例面神经麻痹及多系统损害患者血清进行了莱姆病IgG抗体检测,检出阳性者6例。现将6例莱姆病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开展莱姆病、埃利希体病、斑点热常规监测的有效手段,达到初步掌握当地病原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杭州 310009布情况.方法 建立了伯氏疏螺旋体病原分离枝术,埃利希体、莱姆病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埃利希体、莱姆病、斑点热PCR技术,在山区农民中开展莱姆病螺旋体检测,收集蜱标本开展莱姆病DNA片段检测.结果 首次用间接免疫荧光在山区农民中检测到莱姆病抗体,阳性率4.1%(6/148);用PCR的方法在蜱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DNA片段,阳性率0.93%(2/215).结论 浙江省可能存在有莱姆病疫源地.需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9.
莱姆病因首次发现于美国涅狄格州的莱姆(Lyme)镇而得名。此病自1977年在美国发现以来,迅速蔓延,至今在50个州均有发现,成为一种传播极快的常见传染病,被称为“第二艾滋病”。目前全世界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病例报告。我国自1986年在黑龙江海林县首次发现莱姆病后,陆续在吉林、辽宁、内蒙古等2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发现。据安徽医大研究证实,我国南方普遍存在着本病。 莱姆病的病原体是伯氏(Burdgorferi)疏螺旋体,主要是通过小昆虫硬蜱叮刺吸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莱姆(Lyme)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20份蚌埠市区居民血清中未查出莱姆病抗体,而在70份面神经麻痹患者血清中则检出2例莱姆病抗体阳性,证明平原地区也有莱姆病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