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邯郸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及污染物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邯郸市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O.A.阿列金分类法对地下水进行了水化学类型分类,确定该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Na型为主。在此基础上对邯郸市地下水的污染物及超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污染成因。结果表明:邯郸市地下水超标物质主要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氨氮、氟化物等,其污染原因主要是原生污染。  相似文献   

2.
通过牡丹江市地下水水质评价,分析得出牡丹江市牡丹江流域地下水属轻度污染,绥芬河流域地下水属轻度污染,穆棱河流域地下水属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3.
富裕县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地下水污染状况,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定义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特殊脆弱性、本质脆弱性、地下水污染后果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矩阵等级划分法对北京市两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为等级6,风险高;2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为等级8,风险高;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由地下水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后果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5.
在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定义与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特殊脆弱性、本质脆弱性、地下水污染后果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矩阵等级划分法对北京市两个典型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为等级6,风险高;2号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为等级8,风险高;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由地下水脆弱性和地下水污染后果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河南平原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淮河流域)"项目中完成的749个点的地表水水文调查资料,结合河流断面监测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通过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河流-地下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特征,阐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相互影响以及有机组分相互影响与无机组分相互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河南平原区地下水对排泄型河流(段)水质影响有限,人为排污、降水及上游河水水质是影响其水质的决定因素;河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与补排关系、地层岩性及结构关系密切;一些严重污染的补排交替型河流两岸分布有较宽的地下水严重污染带;河水中的有机物对地下水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区划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定义入手,综合考虑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外界胁迫脆弱性和地下水资源预期损害性,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简要介绍了基于灾害风险理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及其制图是目前国际水文地质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也是防治地下水污染问题工作的前导.根据研究区域内地下水污染特征,提出了多因子组合条件下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的定量化方法,结合选定的评价因子类别确定了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的结构,获取各评价子专题层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技术对各子专题层进行加权复合叠加,构建出污染敏感性分析模型,并据此提出了研究区域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评价成果图.  相似文献   

9.
针对矸石淋滤液对于家沟地区地下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含水层中运移的规律,充分考虑了地 下水变密度对浓度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多组分溶质在地下水中运移的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 元方法和Picard迭代法相结合对耦合模型进行了离散,通过室内土柱实验求得基本参数并对地下水污染的动态 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预测了污染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面积随时间推移不断向两轴方向扩 大,且纵向显著;不同组分由于各自特征的巨大差异,受到地下水密度影响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渗滤液浓度拟 合误差小于6%,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对秦皇岛市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污染起始值的计算,对该区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微观交通仿真中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各种跟驰模型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换道模型的可接受间隙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e function of prosody model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naturalness of synthesized speech.Aimed at the difficulty in generating the pitch contour in prosody model,two pitch models namely corpus-based pitch model and pitch pattern model are deeply studied in this paper.Key problems in the corpus-based model are calculation of the distance and searching of the optimal path with dynamic programming algorithm.For the pitch pattern model,parameters such as pitch pattern,pitch average and pitch range are used to describe the pitch contour,and six pitch patterns are presented.For the generation of pitch contour,the pitch pattern model is more flexible than the corpus-based model.Both of the two models are linked to the real TTS system,and the MOS results of synthesized Mandarin speech show that the pitch pattern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corpus-based pitch model.  相似文献   

13.
研究鱼眼镜头成像模型,对鱼眼镜头的3种畸变,包括径向畸变、偏心畸变(切向畸变)和薄棱镜畸变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各自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投影规律得出3种畸变校正模型:等距修正模型、等立体角修正模型和正交校正模型.  相似文献   

14.
在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过渡过程研究中,一阶发电机模型未能反映电磁过程的影响,而三阶和五阶模型中计入电磁过程,能更好地模拟引水发电系统的过渡过程.在建立水力、机械、电气系统联合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使用一阶、三阶、五阶发电机模型时电站的小波动过渡过程.结果表明:使用一阶发电机模型的过渡过程与三阶、五阶模型的结果有较大差别,三阶模型与五阶模型的结果十分接近,即在水电站过渡过程中应考虑电磁影响.在长引水式水电站过渡过程中,一阶模型与三阶模型的差别更大.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和国外2个安全标准的分析基础上,针对类Linux系统中的3个安全部分,分别提出3个模型:身份安全识别模型、用户数据保护模型和安全审计模型.在身份安全识别中,通过1个五元组给出了识别模型;在用户数据保护模型中,提出了新的三层数据保护模型;而在安全审计模型中,则是将安全审计方法与系统内核相结合,生成新的更可靠的安全模型,并提出了新模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利用力学原理,建立了平流层飞艇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螺旋桨推力模型、舵模型和气动力模型;其次,以水平直飞为基础运动,分析了飞艇速度和角速度状态对发动机转速输入和舵偏角输入的响应,从而得到近似的线性传递函数模型结构;第三,应用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和辨识方法的精确性;最后,对利用实际试飞数据进行飞艇模型的辨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速互连系统几何结构的形式化描述,提出了串扰故障激励的主次因素原理、攻击生效原理和对称原理,深入研究了基于正交设计的主次因素分析及渐进式串扰故障激励测试模型.该模型在考虑了互连几何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了渐进式测试矢量生成及施加,对生成的测试矢量立即进行故障检测及判断,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测试矢量数,并节省测试时间.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模型与现有的多跳变故障模型、半跳变故障模型相比,在保证故障覆盖率的情况下,紧凑性指标更小,测试时间更短,测试的故障类型更多,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非理想互连系统的串扰故障激励测试.  相似文献   

18.
厂用电继电保护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块化建模方法.对独立存在的厂用电继电保护系统仿真模块进行了分析和建模,给出了电流互感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的仿真模型;建立了典型断路器控制回路和电流速断保护仿真数学模型。将所建模型应用到某火电厂培训仿真机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NS模型、FI模型和VD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不同车辆的驾驶员具有其个性的驾驶方式和习惯,具体表现在不同的驾驶员采用适合于自己行车规则的交通流模型在道路上驾车行驶,从而分别对道路上不同车辆的驾驶员按NS模型和FI模型、NS模型和VDR模型、FI模型和VDR模型的混合驾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FI-VDR的混合模型更能反映道路畅通、车流增大及描述交通流的复杂非线性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地下水模拟模型建立以及数据管理系统需求的基础上,从模拟数据的综合管理、模拟数据转换、模拟结果显示等方面探讨了地下水模拟模型数据管理系统在建立地下水模拟模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