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个语音信号处理系统中,端点检测是对语音预处理阶段最重要的环节,好的检测效果可提高后续语音处理的效率。文章结合语音信号特性,采用根据人耳听觉机理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oefficient,MFCC)对带噪语音进行端点检测,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证明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端点检测算法是基于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的双门限检测法,该算法对于含噪语音信号检测效果不佳.因此,将谱减法与均匀子带频带方差算法相结合,结合算法分两个过程,首先用谱减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降噪,然后用均匀子带频带方差法进行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结合算法对于含噪较多的语音信号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强背景噪声的情况下,针对传统倒谱距离法端点检测难以判断语音段起止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窗谱估计的谱减法与改进的倒谱距离语音端点检测新方法.首先对每一帧带噪信号进行多窗谱估计得到平滑功率谱,提取前导无话段平均功率谱,再利用谱减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减噪处理,对语音的减噪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端点检测,然后对传统的倒谱距离门限阈值进行改进,得到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阈值,并结合倒谱距离法进行端点检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倒谱距离端点检测算法相比,本文方法提高了低信噪比语音端点检测的精度,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4.
语音端点检测的检测结果好坏对后续的语音处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解决语音端点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检测率不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去噪的语音增强方法与传统的端点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大量的语音数据训练深度置信网络模型,使其能够很好地映射带噪与无噪语音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而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降噪滤波器,再对比带噪与去噪后语音对端点检测准确率的影响,以及不同信噪比的端点检测的正确率。从该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该方法在平稳噪声和非平稳噪声的低信噪比情况下都可以提高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语音端点检测中能零比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基于语音信号短时能量与短时过零率之比的单参数双门限端点检测方法对高信噪比的语音信号能实现较好的检测,而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检测正确率却很低。本文在研究了语音信号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端点检测方法。首先,对分帧加窗后的每一帧带噪语音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求其短时Teager能量;然后,求每一帧的短时过零率,平滑处理之后进行归一化;最后,求出短时Teager能量与归一化短时过零率之比用于端点检测。经过仿真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能够在低信噪比的带噪环境下实现比传统能零比方法更好的端点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语音识别系统中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特征值语音端点检测方法.新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及小波去噪处理,对去噪后小波子带系数进行短时能量与基音周期两特征值的提取,综合考虑两特征值的大小来进行语音端点检测.实验证明,改进的检测方法提高了端点检测的抗噪性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倒谱距离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蕾  孙林慧  杨震 《信号处理》2011,27(1):67-72
本文基于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基上的近似稀疏性,采用稀疏随机观测矩阵和线性规划重构算法对语音信号进行压缩感知与重构。研究了语音信号的压缩感知观测序列特性,根据语音帧和非语音帧压缩感知观测序列频谱幅度分布分散且差异较大的特性,提出基于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倒谱距离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并对4dB-20dB下的带噪语音进行端点检测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压缩感知观测序列倒谱距离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与奈奎斯特采样下语音的倒谱距离端点检测算法一样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但由于采用压缩采样,减少了端点检测算法的运算数据量。   相似文献   

8.
王辉  袁淑丹 《电声技术》2013,(11):40-44
为了提高低信噪比下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功率谱熵的语音端点检测方法。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获得一系列语音本征模函数,选取功率谱熵作为语音端点检测的特征,并计算特定阶本征模函数的功率谱熵实现语音的端点检测。通过EMD分解可以有效地消除白噪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低噪比情况下结合经验模态分解和功率谱熵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9.
基于倒谱特征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郭英  段艳丽  陈琪 《信号处理》2005,21(Z1):212-215
本文在讨论基于倒谱距离语音端点检测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通过对三种典型噪声环境下信噪比(SNR)从-5dB到20dB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两种改进方案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到语音的端点.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倒谱特征的语音端点检测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应用语音倒谱特征参量的端点检测改进算法,对信噪比(SNR)从-10~20dB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到语音端点。  相似文献   

11.
以时间顺序对语音增强算法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传统算法和新型算法.传统算法为早期形成的经典算法,如谱减法、维纳滤波法、自适应滤波法等.其特征是发展已趋于成熟,常结合其他的算法形成变体以提高增强效果;新型算法为近期发展中的潜力较大的热门算法,如基于小波变换、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语音增强算法等,其特点是弥补了传统算法的一些不足并在应用方面更为灵活,对非平稳的语音信号具有更强的自适应性.最后,在对各算法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语音增强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郭威 《变频器世界》2012,(11):83-84,100
介绍了高压变频器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内高压变频器市场现状,分析了国内主流高压变频器企业生存现状和行业现状,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国产高压变频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身份加密的OCSP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身份加密的OCSP方案-T-OCSP, 其中所使用的加密方案是BONEH- FRANKLIN IBE方案的改进版本。由于该改进方案对时间信息敏感,所以T-OCSP方案本身便其有处理时间同步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新冠肺炎疫特殊时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应对延期开学而提出的目标和举措。本文提出了基于学习通快速建课和学生自主学习,腾讯课堂在线直播授课,班级小管家微信小程序评阅作业,微信课程群互动答疑的电路分析在线教学新模式。通过我校5个不同专业20个班学生的在线教学实践,本教学案例取得较好效果,可以推广到理工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的在线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频率分集阵列又称频控阵(FDA),具有距离和角度依赖性。在FDA 中使用线性调频可以通过增大带宽来提高定位效果,但依然存在FDA 方向图的能量汇聚的周期性特点。合理使用非线性的频率增量或阵元间距可以破坏FDA 原有的周期性(如距离周期性),在定位目标时可以更加准确。文中提出一种频控阵与线性调频技术、对数非均匀频率增量相结合的发射波束形成方式,使用双基站进行收发定位,与常规频控阵及对数增量频控阵两种体制的双基站收发方向图进行了对比,说明其具有更好的定位单目标及多目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郑鑫 《电子测试》2015,(2):79-80,78
存储网络技术是在传统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存储网络系统的要求不断提升。本文就主动网络技术的相关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探讨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存储网络关键技术,从存储拥塞技术控制和缓存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以便满足存储网络应用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使得网络存储技术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为相互竞争的用户之间公平地分配信道资源.介绍了水声通信的特点以及在此环境下设计MAC协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的设计原则和分类方法.通过分析当前典型的各类MAC协议的主要机制,详细比较这些协议的特点、性能差异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的一种基于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视频监控指挥通信技术,提出使用移动中间件模式来解决视频监控软件在各种移动平台上的复杂性、差异性问题,将远程视频监控、会议、控制等重要功能有效地扩展到移动系统上,兼容各种无线网络和主流移动操作系统,能够很好地解决由于无线网络带宽的局限性以及视频编解码技术瓶颈所造成的分辨率低、延时等问题,可满足应急指挥过程实时监控、视频通信、可视化调度的应用需求;能让决策者及相关专家同步"巡视现场",制定科学的指挥调度方案,做到快速判断、科学决策、精准指挥,有效提高相关部门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铮 《电子质量》2003,(5):131-132
网络测量方法主要分为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被动测量方法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20.
Segmentation of semantic Video Object Planes (VOP‘s) from video sequence is a key to the standard MPEG-4 with content-based video coding. In this paper, the approach of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VOP‘s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SBSTI) is proposed. The proceed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