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体尾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胰体尾癌肝转移病例的,1名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肿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8和5个月。结论 积极行手术切除肿瘤是胰体尾癌肝转移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途径,术中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肝转移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胰体尾癌5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霆  孟翔凌 《安徽医学》2010,31(7):783-784
目的探讨胰体尾癌的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51例胰体尾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综合应用B超、CT、MRI及肿瘤标记物检测可诊断93%的病例,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及肿瘤未切除者平均生存时间约18个月、7个月和3个月。结论胰体尾癌患者预后差,早期发现和提高根治性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腺体尾部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治疗的28例胰体尾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实体癌22例,囊腺癌6例.CA19-9阳性率90%;血糖增高89.3%.PET检查6例未发现远处转移,但3~6个月后均发现转移.行胰腺体尾部根治性切除5例,姑息切除18例.囊肿空肠吻合或胃空肠吻合手术7例.实体癌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根治性切除组11个月,姑息性切除组4.5个月.6例囊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结论 胰腺体尾癌早期诊断困难,CA19-9、血糖检查有参考价值,PET对早期诊断有意义,但不能预测预后;胰腺体尾部切除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囊腺癌的远期疗效明显好于实体肿瘤.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未分化癌26例诊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诊治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5年收治的2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治疗方法(手术加术后放疗,单纯手术),手术治疗(联合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首诊时白细胞值高低(<1.0×101 /L,≥1.0×101 /L)三方面分析其生存率.结果 26例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3%,30.78%,11.54%.手术加术后放疗组3年生存率(26.67%)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0.00%)(p=0.0161);联合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3年生存率(21.43%)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的患者(8.33%)(p=0.0078);首诊时白细胞≥1.0×101 /L组,3年生存率(7.14%)明显低于白细胞<1.0×101 /L组(33.33%)(p=0.0007).结论 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很差,根治性手术切除,手术加术后放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其中3例联合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3例联合右半叶及尾状叶;13例行姑息性手术中9例行胆肠内引流,4例行外胆道引流。结果:根治切除率为67.5%,患者1、2、3年生存率为76.0%、36.0%、16.0%,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姑息性手术者中行内、外引流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8个月。结论:合理选择病例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疗效.结果 本组行根治性切除45例,姑息性手术11例.无手术死亡.根治性切除术病例组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15.6%),姑息性手术病例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1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根治性切除术病例组中位生存期为11.7个月,存活>1年者29例(64.4%);姑息性手术病例组中位生存期为6.1个月,存活>1年者4例(36.4%).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根治性切除术有利于提高胰头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胰头癌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胰头癌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4年间我科手术治疗的97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行单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41例,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其余43例均行姑息性胆肠内引流术.行姑息性切除患者均于1年内死亡,单纯胰十二指肠切除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8.5%和26.8%,联合血管切除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53.8%和23.1%.结论:根治性切除是目前所有治疗措施中能够达到治愈的唯一手段,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开展联合血管切除的的根治术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胰体尾癌的诊治经验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1995年9月~2005年8月收治的70例胰体尾癌的诊治情况,并于2008年4月对后5年的40例病例进行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找出可能影响胰体尾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用Kaplan-Meier方法和寿命表获得中位生存时间和1~5年生存率.结果 94.3%的胰体尾癌病人在40岁以上,男女患者比例为1.59:1,B超、CT和CA-199的检出率分别为86.0%、93.2%和81.0%;胰体尾癌的中住生存时间为(270±47)d,1~5年存活率分别为40.0%、17.5%、12.1%、3.0%和3.0%:Cox比例风险模型发现年龄、淋巴结肿大和治疗方式等变量是胰体尾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根治性手术是改善胰体尾癌预后的关键且安全的,根治术后胰体尾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0d,显著高于姑息治疗及无特殊治疗患者的195 d.结论 胰体尾癌易误诊,确诊时多属晚期;提高胰体尾癌的警惕,重视40岁以上男性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联合应用影像学(B超、CT)和CA-199检查及早发现病情,积极予以根治治疗可有效改善胰体尾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肝脏是结、直肠癌常见的转移部位,3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肝转移,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尽管手术切除、化疗、射频消融术、介入治疗等手段应用于临床,但治疗效果不同,该研究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1999~2006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39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根治性切除组92例(29.2%),姑息性切除组86例(21.7%),手术探察组和支持治疗组58例(14.6%),肝动脉介入化疗组82例(20.7%),全身化疗组78例(19.7%),对其生存期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治性切除组中位期37.1个月,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14.3个月,5年生存率为0。肝动脉介入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1.3个月,5年生存率为7.5%。全身化疗中位生存期18.7个月,5年生存率为0。探察组和支持治疗组中位生存期6.3个月。根治性切除组与其他组比较,中位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姑息性切除治疗效果并不优于辅助性治疗,对不能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可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和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胃癌患者再手术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5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本组85例中,复发局限于残胃46例,复发时间<2年58例.全组再手术切除4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34例,姑息性残胃切除11例,联合行脏器切除19例.根治性残胃切除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和21%,中位生存期56个月;姑息性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者的生存时间为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6个月;未切除患者均于半年内死亡.结论 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复发性胃癌以残胃复发多见,具有较高切除率,应积极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Ⅲ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辅助化疗者62例,单纯手术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及辅助化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辅助化疗组3年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2%vs 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辅助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患者大都可耐受。结论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大都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中进行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门静脉插管皮下置泵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23例,于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的同时经门静脉插入导管,导管的另一端经腹壁至皮下与药泵相连。术后定期微泵化疗。静脉组21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结果:插管组:根治术后18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69.1%,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2.8%和6.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静脉组:根治术后16例,3年无瘤生存率为53.0%,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分别为18.0%和28.0%,5例姑息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结论:手术中行肠系膜动脉插管操作方法简单,术后给药方便,且并发症少。此方法对Dukes′B、C期根治术者,有提高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和降低术后肝转移及腹膜复发率的作用;对Dukes′D期姑息手术者,有延长生存期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is rare and associated with dismal outcomes. Radical surgery is the only curative treatment, and options for adjuvant therapy remain limited.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to identify the patients who might benefit from radical surgery and adjuvant therapy. Methods Medical records and follow-up histories of 150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 who had undergone surgery between April 1980 and December 2005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factors predictive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patients were identified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Surgery for gallbladder cancer was associated with an overall 5-year survival rate of 26.2%.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40% of the patient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60.3%.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0 resection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median survival (97.3 months) than those who had R1/R2 resection (8.3 months) or only laparotomy (3.7 months) (P 〈0.0001).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resectability,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ing, tumor grade, adjuvant therapy, jaundice at presentation,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lymph node involvement, distant metastasis,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surviv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ing and resectability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vival.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noncurative resection might benefit from adjuvant therapy (median survival, 12.4 months vs 7.2 months, P=-0.006). Conclusions Favorable survival rate can be achieved after curative resection, even for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Adjuvant therapy may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4.
文骝  刘会春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44-1045,1047
目的探讨胆囊癌治疗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外科治疗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肿瘤分期、外科手术方式等相关因素与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共69例,男性29例,女性40例;年龄33~87岁,平均62岁。早期癌(NevinⅠ~Ⅱ)15例,中晚期癌(NevinⅢ~Ⅴ)54例。其中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3例行胆囊癌根治术,9例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25例行其他姑息性治疗。50例患者获得随访,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4.0%、22.0%、4.0%。其中早期胆囊癌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中晚期胆囊癌患者(90.9%,70.7%,18.2%vs.30.8%,10.3%,0)。中晚期胆囊癌患者中行根治术的1年、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只行姑息性治疗者(47.8%,17.4%,0%vs.6.3%,0,0)。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关键所在,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切除对改善胆囊癌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BSCC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4例BSCCE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回访资料,其中13例患者行扩大根治手术,31例行传统手术,分别研究与手术方式和生存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肿瘤部位?淋巴结切除总数与手术方式相关(P < 0.05)?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4%?62.82%?56.54%?影响其生存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对患者预后影响有限(P > 0.05)?结论:BSCCE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并具有侵袭性的罕见肿瘤,根治性的手术切除结合术后辅助治疗值得推荐?其最佳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期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为临床进一步了解SCCC提供帮助。方法对于肿瘤直径大于4cm的患者先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EP(铂类+VP16)或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手术方式为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如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则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辅助化疗4~5个疗程,化疗方案仍为EP或VAC,部分患者辅助放疗。结果ⅠB1期10例、ⅠB2期2例、ⅡA期8例,深间质浸润、脉管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5%、40%、25%;Syn、NSE、CgA阳性率分别为75%、90%、80%,CerB2、p53阳性率分别为30%、35%。单纯放疗及手术治疗各1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3例,辅助放疗或同步放化疗15例。平均随访36个月,1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0%,平均生存期417个月。结论SCCC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深间质浸润、脉管、淋巴转移率高,常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放化疗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术后放射治疗1、2期乳腺癌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2期乳腺癌术后放疗的方法、疗效和美观效果。方法:68例1、2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根治术组42例,术后未行放疗;术后放疗组26例,其中12例行改良根治术,10例行全乳腺切除术,4例行乳腺部分切除术,于术后2个多月内接受放疗。结果:根治术组和术后放疗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5%,5年生存率分别为79%、73%,两组3、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位意义(P〉0.05)。根治术组术后发生乳房胸壁纤维化2例,患侧上肢水肿、麻木、活动不灵等6例。结论:1、2期乳腺癌患者保守性手术后行放疗的生存率与根治术相同,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美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