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1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中毒素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HNO3- HCl O4 消解污水样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污水中的镉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 0~ 1.0 mg· L- 1 ,检出限为 0 .0 5 mg· L- 1 ,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5 8% ,加标回收率为 97.0 %~ 10 2 .0%。  相似文献   

2.
西北某炼油厂的炼油污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采用接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加氯氧化-砂滤-活性炭吸附的工艺对炼油污水进行处理,并在运行过程中针对水质不稳等问题作了工艺整改,实践证明,该工艺处理出水COD<40 mg·l-1,氨氮<10 mg·l-1,可以达到本厂回用的标准需求.  相似文献   

3.
核黄素的循环伏安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 NH3 · H2 O- NH4 Cl( PH=1 0 )缓冲溶液中的核黄素 (维生素 B2 )循环伏安图 ;核黄素在 - 0 .545V( VS.Ag Cl/Ag)产生一个阴极峰 ;在 - 0 .50 6 V产生一个阳极峰。其波高与核黄素溶液的浓度分别在 6× 1 0 - 7~ 7× 1 0 - 6mol· l- 1和 4× 1 0 - 7~ 8× 1 0 - 6mol· l- 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检测限分别为 4× 1 0 - 7mol· l- 1和 2× 1 0 - 7mol· l- 1。  相似文献   

4.
黄伟  储政  刘卓  管庆宝 《橡胶工业》2022,69(11):0862-0867
研究RT培司(对氨基二苯胺)装置全工段尾气吸收废酸(简称废酸)的处理工艺。采用电气石非均相Fenton法对废酸进行处理,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 20~25 ℃,过氧化氢用量 30.27 g·L-1,电气石用量 240 g·L-1, 反应时间 10 h,在该优化工艺条件下废酸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约为35%。采用单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酸,COD去除率为62.63%。采用Fenton-好氧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可以有效处理废酸,COD去除率为98.92%,出水COD为 1 230 mg·L-1,出水可接入污水管网进行进一步处理。设计模试装置,对Fenton-好氧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进行模试放大试验,废酸COD去除率为98.47%,出水COD为1 757 mg·L-1,可进一步探索工业化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装置,对经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的炼油污水,再经臭氧.生物炭工艺进行深度处理使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Ⅲ~Ⅳ类水标准:COD≤13mg&#183;L^-1;BOD5≤3.6mg&#183;L^-1;石油类≤0.46mg&#183;L^-1;挥发酚≤0.00017mg&#183;L^-1;NH3-N≤0.9mg&#183;L^-1,循回用于工业生产,实现炼油污水资源化,并对臭氧提高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和生物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铜酞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漂洗水为处理对象,根据该废水氨氮含量高、铜浓度大、可生化性差的特点,提出了物化预处理-厌氧-好氧接触氧化生物处理的工艺。经硫化物沉淀法、曝气吹脱氨氮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运行结果证明,本实验所采用的除铜、脱氨工艺是一种高效的处理工艺。生物处理后,出水Cu~(2+)为0.102mg·L~(-1),NH_3-N为0.54mg·L~(-1),COD为45.2mg·L~(-1),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改性累托石复合絮凝剂在涂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芳  袁继祖 《涂料工业》2005,35(5):59-61,63
研究了用改性累托石-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的复合絮凝剂处理涂料废水,其最佳配方为改性累托石∶天然高分子多糖=20∶1(质量比);最佳加量为改性累托石80mg·L-1,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4mg·L-1,用其处理有机污染物(COD)为400mg·L-1,固体悬浮物(SS)为350mg·L-1的涂料废水,其COD、SS和色素的去除率分别较传统絮凝剂聚三氧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有明显提高,污水处理原料成本下降,处理后的涂料废水均达到国家二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h时,膜通量分别为13 9 L·(m2·h)-1、16 7 L·(m2·h)-1 、20 8 L·(m2·h)-1三种情况下,系统对 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90%以上,且出水中均未检测到SS。试验过程中,污泥浓度稳步上升,后期达到7500 mg·L-1。在若干冲击负荷下检测的出水COD均在 20 mg·L-1左右,SS均为 0。说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和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一样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且在冲击负荷下出水SS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外电场对有机物在生物膜内扩散传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外电场-生物膜法处理含重金属有机废水的新型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在50 mA电流作用下,有机物在生物膜内的传质得到强化,有机废水处理效果有所提高;在100 mA电流作用下,微生物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有机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对C6 H12O6含量为500mg·L-1,Cu2+含量为10mg·L-1的重金属离子有机废水,在生物膜反应器两侧外加电场,电流强度为50mA,经处理后,出水C6H12O6浓度为30~40mg·L-1,Cu2+浓度为0.2mg·L-1,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定床精脱硫新工艺脱除涠洲终端处理厂液化气中的硫化物。结果表明 :该工艺可将H2 S从约 2 2 0mg·m-3 降低到 <0 .2mg·m-3 ,铜片腐蚀由 3~ 4级降低到 1级 ,总硫含量 <5 0mg·m-3 。一年多的运行情况显示 :该技术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产品合格率 10 0 %  相似文献   

11.
页岩压裂返排液因含有多种有机添加剂,其化学需氧量较高。本文研究了新型无机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CM)对废水的混凝效果及与其复配使用的梳型絮凝剂(4-乙烯苄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共聚物(PAVA)的絮凝能力,以提高页岩压裂返排液的预处理效率。结果显示,PCM在其加量0.3g/L时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6.1%和71.4%,明显高于常用的聚合氯化铝PAC的水处理性能值;PCM与5mg/L PAVA复配使用后,其用量明显降低,但处理效果更好,加量为0.2g/L时的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0%和86.1%;PAVA的架桥絮凝能力强于常用的阴离子、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返排液中ξ电位的绝对值越高,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使用酸改性无机矿物蒙脱石絮凝剂(MTSF)对进入主干河流的河道排污废水进行预处理,并且与传统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进行对比,研究了不同投加量下絮凝剂对排污水的絮凝除污效果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TSF对排污废水中浊度、SS、TP、COD以及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75.4%、52.0%、97.5%、71.4%和10.1%,出水优于预处理排放标准;在C-PAM协同作用下,即使MTSF投加量减少一半,C-PAM的投加量只有4 mg/L,絮凝除污效果仍然很好,上清液的浊度、COD和SS、TP的质量浓度分别可达7.2 NTU、67.0 mg/L和7.3、0.48 mg/L;形成的絮体矾花更大、沉降速度更快、体积小,更加便于分离。无生物毒性的MTSF与C-PAM组合的絮凝效果,比传统絮凝剂PAC具有更快的沉降速度和极少的絮体体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A bio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Plantago ovata by using an FeCl3-induced crude extract (FCE). The potential of FCE to act as a natural coagulant was tested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real textile wastewater.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FCE quantity, salt concentration, and wastewater pH o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duction during a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astewater could be effectively treated by using a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process, where the BOD5/COD ratio of the effluent was improved to 0.48. A low coagulant dose, 1.5mg/L, achieved a high COD removal percentage, 89%, at operational conditions of neutral pH and room temperature. The experimental data revealed that the maximum COD removal occurred at water pH<8. Increasing the salt promoted the COD removal. The settling and filte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udge were also studie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sludg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respectively. Overall, FCE as an eco-friendly biomaterial was revealed to be a very efficient coagulant and a promising option for the removal of COD from wastewaters.  相似文献   

14.
将磁分离技术和化学絮凝法、溶剂萃取法相结合,提出磁絮凝法和高梯度磁流体萃取法集成处理高浓度含Cr电镀废水的新工艺。采用磁絮凝法对高浓度含Cr电镀废水进行一次处理,通过正交实验方法获得了最佳磁絮凝条件:pH 8,磁性Fe3O4颗粒用量4 g,搅拌速度80 r·min-1,主絮凝剂PAFC用量6 ml,可使废水中Cr浓度由4325.13 mg·L-1降为29.8 mg·L-1;采用高梯度磁流体萃取法对磁絮凝后废水进行二次处理,将该废水流经两个串联的高梯度磁流体萃取装置,持续动态萃取7 h,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最高萃取率为99.40%,平均萃取率98.97%,总萃余液Cr浓度由29.8 mg·L-1降为0.31 mg·L-1,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碱性条件下磁流体萃取剂反萃率大于90%,再生磁流体萃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芬顿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某焦化厂的二级处理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以小试优化条件用于实际尾水处理,考核指标为絮凝沉淀池最终出水COD。结果表明,组合工艺的优化运行条件:H2O2、Fe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10、185 mg/L,pH为3.5。在此条件下,实际尾水系统出水COD低于80 mg/L,能够满足GB 16171-2012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铁元素对A2O工艺污泥絮凝性的影响,考察Fe3+在污泥上清液、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与底泥(Pellet)中的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原子吸收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的存在形态和结构特征,揭示Fe3+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探索Fe3+对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Fe3+(<10 mg·L-1)能够提高COD和TN去除率,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污泥生物絮凝性;高浓度Fe3+(10~40 mg·L-1)则抑制微生物活性,使EPS总量升高,污泥絮体脱稳,LB、TB层PN/PS是影响污泥絮凝性的关键因素;Fe3+的投加强化生物除磷效率,当Fe3+浓度为40 mg·L-1时,TP去除率为93%。Fe3+在污泥混合液中的分布规律为TB>上清液>LB>SMP,Fe3+在生物体内富集累积,能够改变EPS各层的组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聚合氯化铝絮凝处理焦化工业污水处理水的过程中引入一种精细化学品作絮凝增效剂,对焦化工业污水处理水进行再生处理。实验表明,絮凝过程中加入絮凝增效剂能大大提高焦化工业污水处理水色度和COD去除率;单独使用聚合氯化铝絮凝时,色度去除率为64.3%,COD去除率为47.3%,引入絮凝增效剂后,色度去除率可以提高到90%,COD去除率可以提高到55.7%,使焦化工业污水处理水的COD由200mg/L降低到88mg/L,色度由600度降低到55度。  相似文献   

18.
玉米淀粉改性阳离子絮凝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糊化后,加入阳离子化试剂,合成了阳离子性改性淀粉絮凝剂SF.以生活污水为处理体系,探讨了SF的絮凝性能.在30 mg/L时,SF对高浊度207 NTU高岭土悬浮液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浊度在10 NTU以下.对生活污水中COD有一定的去除效果.SF作PAC的助凝剂处理湖水,比单独投加PAC絮凝剂有更好的处理效果,浊度去除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张金辉  仲崇民 《辽宁化工》2003,32(4):144-145
针对屠宰过程中的含血污水难以絮凝处理的问题,首先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变性处理,然后将各段废水集中进行了絮凝处理研究,考察了多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含血污水经过变性预处理后采用硫酸亚铁和氧化钙复合絮凝剂处理后,可得出理想的处理结果,出水COD可达187.4mg/L,色度值为75度。此方法简便、高效、有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耿佳鑫  李宏梅 《辽宁化工》2014,(11):1361-1364
酿造行业废水具有高有机物浓度、高浊、高磷等特点,对后续生物处理的十分不利。采用混凝沉淀强化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的去除率,同时降低磷浓度,对后续生物处理具有促进作用。探讨了不同混凝剂、混凝剂的投加量对混凝沉降速度和COD、浊度、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三氯化铁为预处理乙醇废水最佳混凝剂,在p H值为7-8时,投加量为80mg/L,沉降速度较快,COD的去除率可达59%,磷的去除率〉90%。继续投加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但是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